專利名稱:醫(yī)用方便開口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具領域,詳細地講是一種醫(yī)用方便開口鉗。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目前臨床上使用的開口鉗一般是由鉗口、鉗架、螺桿和手柄構成,鉗口 是直線形,兩鉗口根部分別鉸鏈在鉗架的兩端,螺桿穿過鉗架中心與兩鉗口的對合處接觸, 螺桿的外端固定有手柄。這種結構的缺點是鉗口為直線形,容易打滑,若不小心就會損傷 患者的口腔組織;而且,在進行開口操作時,鉗口會擋住口腔視野,增加了檢查的難度。
發(fā)明內(nèi)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醫(yī)用方便開口鉗,既能防止打滑, 減少意外損傷,又開闊了操作視野,方便操作。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醫(yī)用方便開口鉗,設有鉗 口、鉗架、螺桿和手柄,其特征在于,鉗口的中間部分為彎形,鉗架的兩端各設有一個鉸鏈 軸,鉸鏈軸將兩個鉗口的根部鉸鏈在鉗架上,鉗口上部設有防滑套,鉗架的中心設有螺桿, 螺桿的上端與兩鉗口的對合處相接觸,螺桿的下端設有手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能防止打滑,減少意外損傷,又開闊了操作視野,方 便操作。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1.防滑套,2.鉗口,3.鉸鏈軸,4.鉗架,5.手柄,6.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中,本實用新型設有鉗口 2、鉗架4、螺桿6和手柄5,鉗口 2的中間部分為彎 形,鉗架4的兩端各設有一個鉸鏈軸3,鉸鏈軸3將兩個鉗口 2的根部鉸鏈在鉗架4上,鉗口 2上部設有防滑套1,鉗架4的中心設有螺桿6,螺桿6的上端與兩鉗口 2的對合處相接觸, 螺桿6的下端設有手柄5。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兩個鉗口 2并攏,使彎形部分向外,將其前端設有防滑套 1的部分放入患者口腔內(nèi),防滑套1接觸患者的牙齒,不易打滑,并使患者感到舒適,然后旋 轉(zhuǎn)手柄5,螺桿6即可推動鉗口 2,鉗口 2根部沿鉗架4的鉸鏈軸向外移動,使鉗口 2打開, 從而使患者口腔張開,鉗口 2的彎形部分向外,不會遮擋口腔視野,方便進行口腔檢查。
權利要求一種醫(yī)用方便開口鉗,設有鉗口、鉗架、螺桿和手柄,其特征在于,鉗口的中間部分為彎形,鉗架的兩端各設有一個鉸鏈軸,鉸鏈軸將兩個鉗口的根部鉸鏈在鉗架上,鉗口上部設有防滑套,鉗架的中心設有螺桿,螺桿的上端與兩鉗口的對合處相接觸,螺桿的下端設有手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用方便開口鉗,屬于醫(yī)療器具領域。設有鉗口、鉗架、螺桿和手柄,其特征在于,鉗口的中間部分為彎形,鉗架的兩端各設有一個鉸鏈軸,鉸鏈軸將兩個鉗口的根部鉸鏈在鉗架上,鉗口上部設有防滑套,鉗架的中心設有螺桿,螺桿的上端與兩鉗口的對合處相接觸,螺桿的下端設有手柄。本實用新型既能防止打滑,減少意外損傷,又開闊了操作視野,方便操作。
文檔編號A61B1/24GK201641953SQ201020150928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李世竹, 林治燕, 畢明超 申請人:林治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