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橈動脈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醫(yī)療器具,特別是涉及一種經橈動脈介入治療動脈鞘管拔除 后的止血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橈動脈止血器主要由調節(jié)螺桿、固定板、壓力板、軟墊或氣囊(包括 氣囊墊和帶球囊的氣囊管)、固定帶、固定帶回穿粘扣等組成,將固定板置于前臂內側,調整 軟墊或氣囊位置至橈動脈穿刺處后固定,通過調節(jié)螺桿或給氣囊充氣加壓使橈動脈穿刺處 拔除動脈鞘管無出血、滲血,表示止血成功,減壓過程是通過調節(jié)螺桿或給氣囊拍氣減壓。 減壓通常采用分段減壓壓迫止血法+定點定量加壓包扎法和定時減壓止血法。但是,此類 橈動脈止血器均需人工操作,大量術后病人的定時分段減壓大大增加了臨床醫(yī)務人員的工 作量。且臨床工作中,醫(yī)務人員很難把握定時、定點、定量減壓的操作,容易導致穿刺點出 血、橈動脈閉塞、局部皮下滲血、骨筋膜室綜合征等并發(fā)癥。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橈動脈止血 器,其不僅能自動加壓止血,而且自動定時、定點、定量減壓。為達到上述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有調節(jié)桿、 軟墊、氣囊、內側固定板、外側固定板、固定帶、固定帶回穿粘扣,內側固定板與外側固定板 通過固定帶及固定帶回穿粘扣連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調節(jié)桿上裝設有彈簧,氣囊及軟墊依 次連接于調節(jié)桿末端,并通過調節(jié)桿固定于內側固定板上,氣囊通過壓力連接管與電子壓 力泵套連接。所述的電子壓力泵包括壓力傳感器、電子控制排氣閥、氣泵,三者通過氣路、電 路雙重連接。本實用新型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軟墊 置于橈動脈穿刺處后固定止血器,預設電子壓力泵起始壓力后(一般高于術側上肢動脈收 縮壓30-50mmHg或4_6. 6KPa),啟動電子壓力泵,壓力泵自動向氣囊充氣加壓,加壓至起始 壓力后可拔除動脈鞘管,觀察穿刺點無出血、滲血,完成對電子壓力泵減壓間隔時間及單次 減壓幅度的設定,電子壓力泵即按預定程序自動定時、定點、定量減壓直至壓力為零;如拔 除動脈鞘管后,穿刺點出血或滲血,可在設定起始壓力的基礎上繼續(xù)增加壓力,確定加壓至 穿刺點無出血、滲血后,完成對電子壓力泵減壓間隔時間及單次減壓幅度的設定,通過對電 子壓力泵的程序設定達到能夠自動加壓止血而且自動定時、定點、定量減壓的目的。本實用 新型氣囊通過電子壓力泵實現(xiàn)電-機械轉換,可以在減輕臨床醫(yī)務人員的工作量,實現(xiàn)經 橈動脈介入手術后,橈動脈護理的規(guī)范化。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07]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子壓力泵的內部構造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子壓力泵正面圖。圖中標記1.液晶顯示器,2.電源開關,3.壓力時間增益鍵,4.減壓/快速排氣 鍵,5.模式轉換、啟動確認鍵,6.顯示器排線,7.集成電路板,8.壓力傳感器,9.通氣壓力 管,10.壓力泵充氣口,11.電子控制排氣閥,12.氣泵,13.電線,14.電源,15.集成電路,
16.內側固定板,17.彈簧,18.調節(jié)桿,19.壓力連接管,20.固定帶回穿粘扣,21.電子壓力 泵,22.固定帶,23.外側固定板,24.氣囊,25.軟墊。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調節(jié)桿18、軟墊25、氣囊24、內側固定板16、外側固 定板23、固定帶22、固定帶回穿粘扣20,氣囊24與軟墊25連接,內側固定板16與外側固定 板23通過固定帶22及固定帶回穿粘扣20連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調節(jié)桿18上裝設有彈簧
17,氣囊24及軟墊25依次連接于調節(jié)桿18末端,并通過調節(jié)桿18固定于內側固定板16 上,氣囊24通過壓力連接管19與電子壓力泵21套連接,電子壓力泵21通過固定帶回穿粘 扣20固定。其中內側固定板16、外側固定板23通過固定帶22及固定帶回穿粘扣20固定于 患者術側前臂,通過電子壓力泵21向氣囊24充氣、排氣,使氣囊24膨脹、壓縮,帶動調節(jié)桿 18及彈簧17伸縮,調節(jié)軟墊25對患者前臂的壓力。圖2所示,電子壓力泵21包括壓力傳感器8、電子控制排氣閥11、氣泵12,三者 通過氣路、電路雙重連接。電源14通過電13及集成電路15與電子控制排氣閥11、氣泵12 及壓力傳感器8連接形成電路;壓力傳感器8集成在集成電路板7上,集成電路板7通過顯 示器排線6與液晶顯示器1連接;電子控制排氣閥11、氣泵12及壓力傳感器8通過通氣壓 力管9連接形成氣路,通氣壓力管9外設壓力泵充氣口 10。通過壓力傳感器8對通氣壓力 管9中空氣壓力的感知,調節(jié)集成電路15,使氣泵12充氣、電子控制排氣閥11排氣,調節(jié)通 氣壓力管9中空氣壓力。如此形成“感知一調節(jié)一感知”反饋回路。圖3所示,電子壓力泵正面設有液晶顯示器1、電源開關2、壓力時間增益鍵3、減 壓/快速排氣鍵4、模式轉換暨啟動確認鍵5,本實用新型通過調節(jié)電源開關2控制電子壓 力泵21電源供給;通過短促按壓壓力時間增益鍵3及減壓/快速排氣鍵4調節(jié)壓力參數(shù); 壓力、時間等相關參數(shù)通過液晶顯示器1顯示;通過長按減壓/快速排氣鍵4 ( > 1秒),快 速排氣減壓至零;通過短促按壓模式轉換、啟動確認鍵5,啟動電子壓力泵21按設定程序工 作。
權利要求一種橈動脈止血器,其包括有調節(jié)桿(18)、軟墊(25)、氣囊(24)、內側固定板(16)、外側固定板(23)、固定帶(22)、固定帶回穿粘扣(20),內側固定板(16)與外側固定板(23)通過固定帶(22)及固定帶回穿粘扣(20)連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調節(jié)桿(18)上裝設有彈簧(17),氣囊(24)及軟墊(25)依次連接于調節(jié)桿(18)末端,并通過調節(jié)桿(18)固定于內側固定板(16)上,氣囊(24)通過壓力連接管(19)與電子壓力泵(21)套連接,電子壓力泵(21)通過固定帶回穿粘扣(20)固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橈動脈止血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電子壓力泵(21)包括 壓力傳感器(8)、電子控制排氣閥(11)、氣泵(12),三者通過氣路、電路雙重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橈動脈止血器,其包括有調節(jié)桿(18)、軟墊(25)、氣囊(24)、內側固定板(16)、外側固定板(23)、固定帶(22)、固定帶回穿粘扣(20),內側固定板(16)與外側固定板(23)通過固定帶(22)及固定帶回穿粘扣(20)連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調節(jié)桿(18)上裝設有彈簧(17),氣囊(24)及軟墊(25)依次連接于調節(jié)桿(18)末端,并通過調節(jié)桿(18)固定于內側固定板(16)上,氣囊(24)通過壓力連接管(19)與電子壓力泵(21)套連接,電子壓力泵(21)通過固定帶回穿粘扣(20)固定。本實用新型通過對電子壓力泵的程序設定達到能夠自動加壓止血而且自動定時、定點、定量減壓的目的。氣囊通過電子壓力泵實現(xiàn)電-機械轉換,可以在減輕臨床醫(yī)務人員的工作量,實現(xiàn)經橈動脈介入手術后,橈動脈護理的規(guī)范化。
文檔編號A61B17/135GK201768010SQ201020527029
公開日2011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9日
發(fā)明者牛立杰 申請人:牛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