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植入物、用于其的工具和用于伸縮脊柱植入物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的主題是一種用于脊柱植入物的工具(12),其帶有桿狀的操縱桿轉動件(42)和連接在該操縱桿轉動件上的把手(44),其中,操縱桿轉動件(42)在其遠端具有分布在其圓周上的多個齒(46),每個齒(46)同軸地定向。創(chuàng)造一種工具,使得能夠以簡單并精確的方式植入和伸縮脊柱植入物,每個齒(46)這樣長地設計,即,使得所述齒能夠同時嚙合到脊柱植入物(10)的第一操縱桿容納部(26)的相應壁齒(28)和第二操縱桿容納部(30)的相應壁齒(32)中。
【專利說明】脊柱植入物、用于其的工具和用于伸縮脊柱植入物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按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脊柱植入物,以及一種用于此的、按權利要求4或5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工具,和一種按權利要求8或9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伸縮(Distrahieren)該脊柱植入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由US7,029,498B2已知一種由兩個U形的部件構成的、可伸縮的脊柱植入物,其中,兩個部件可伸縮地、相對彼此軸向可移動地保持。在U形外部件的自由連接部上構造有輸送承接部,抓鉗可插入到該輸送承接部中。治療醫(yī)生可以通過該抓鉗抓住脊柱植入物并將其輸送到希望的位置。
[0003]在定位脊柱植入物之后,將抓鉗移除。為了伸縮脊柱植入物到希望的尺寸,首先將細長的導引桿從U形部件的開口插入到脊柱植入物內(nèi)部,并且在中空的嚙合器件移動通過導引桿之前擰到外部件上的螺紋上。在此,嚙合器件被移動到脊柱植入物中,直至嚙合器件上的外齒與脊柱植入物的內(nèi)部件上相應構造的齒嚙合?,F(xiàn)在,如果圍繞其縱軸轉動嚙合器件,則脊柱植入物的內(nèi)部件相對外部件移動。
[0004]整個過程非常困難并且對治療醫(yī)生的手指靈活性的要求很高。因為嚙合器件只是非常松地放置在導引桿上,在伸縮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嚙合器件意外地從與齒的嚙合中滑出,因此必須重新插入。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由此出發(fā),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創(chuàng)造一種開頭所述類型的脊柱植入物和用于脊柱植入物的工具,使得能以簡單的方式并且精確地伸縮脊柱植入物。
[0006]作為該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按照本發(fā)明建議開頭所述類型的、具有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脊柱植入物,一種具有權利要求4的特征的工具和一種具有權利要求5的特征的工具,以及一種按權利要求8或9的特征的、用于伸縮脊柱植入物的方法。所述脊柱植入物、所述工具和所述方法的有利擴展設計可由相應的從屬權利要求得出。
[0007]按照該技術教導構造的脊柱植入物具有這樣的優(yōu)點,即,由于內(nèi)主體和外主體的相對運動,實現(xiàn)了快速伸縮,因為通過一個操縱運動同時移動兩個主體。
[0008]另一個優(yōu)點是,通過較大的行程實現(xiàn)了脊柱植入物的精確調整。
[0009]再另一個優(yōu)點在于,由于工具形鎖合地嚙合在壁齒中,所以即便內(nèi)主體和外主體已被植入甚至處于負載之下,也能用較小的力伸縮內(nèi)主體或者外主體。
[0010]工具的兩件式實施形式具有這樣的優(yōu)點,即,能夠以非常精確的方式移動內(nèi)主體和/或外主體。這使得治療醫(yī)生能夠根據(jù)具體的情形僅移動內(nèi)主體或僅移動外主體。
[0011]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形式中,在內(nèi)主體和外主體上設置引導結構,該引導結構防止內(nèi)主體相對外主體的轉動并且同時確保軸向導引。這具有這樣的優(yōu)點,即,在伸縮時可能出現(xiàn)的周向力不會使內(nèi)主體轉動。[0012] 引導結構有利地按照榫槽原理構造。在此,例如在內(nèi)主體上構造同軸的槽,外主體的內(nèi)壁上與之相應地構造的凸起嵌接在該槽內(nèi)。通過榫槽結構,實現(xiàn)了內(nèi)主體在脊柱植入物的一定長度上的導引,因此可靠地避免了(旋轉)錯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按本發(fā)明的脊柱植入物、按本發(fā)明的工具和按本發(fā)明的方法的其它優(yōu)點可由附圖和以下描述的實施形式得出。另外,按照本發(fā)明,前述的和還將進一步描述的特征可以分別單獨或以任意組合應用。所提及的實施形式不能理解為窮舉,而是僅作為示例。在附圖中示出:
[0014]圖1是按本發(fā)明的脊柱植入物和按本發(fā)明的工具的第一實施例的透視圖;
[0015]圖2是按圖1的脊柱植入物和工具沿著圖1中的線I1-1I剖切的截面俯視圖;
[0016]圖3是按圖1的脊柱植入物沿著圖2中的線II1-1II剖切的截面?zhèn)纫晥D;
[0017]圖4是按圖1的脊柱植入物和按本發(fā)明的工具的第二實施例的透視圖;
[0018]圖5是按圖1的脊柱植入物和按圖4的工具的截面俯視圖;
[0019]圖6是按圖1的脊柱植入物沿著圖5中的線V1-VI剖切的截面?zhèn)纫晥D。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在圖1至3中示出了按本發(fā)明的脊柱植入物10和按本發(fā)明的工具12的第一實施例。
[0021]脊柱植入物包括外主體14和軸向可移動地保持在外主體中的內(nèi)主體16,這兩個主體在此處所示的實施例中設計為圓柱形。在兩個主體14、16上構造有引導結構18,引導結構導引兩個主體14、16的軸向移動,并且阻止主體14、16相對彼此的轉動。引導結構18包括設置在內(nèi)主體16的外側上的、同軸定向的槽20和與槽20相應地構造在外主體14的內(nèi)側上的凸起22。
[0022]在內(nèi)主體16上構造有設計為同軸定向的長孔的第一操縱桿容納部26,在其豎直的側面構造有多個壁齒28。在外主體14上構造有同樣設計為同軸定向的長孔的第二操縱桿容納部30,在其豎直的側面構造有多個壁齒32。第一和第二操縱桿容納部26、30的壁齒28,32應當設置在操縱桿容納部26、30相互對置的側面上。
[0023]這樣布置內(nèi)主體16和外主體14的槽20、凸起22,使得構造為長孔的第一操縱桿容納部26與構造為長孔的第二操縱桿容納部30至少部分對齊,從而工具12能夠穿過第二操縱桿容納部30插入到第一操縱桿容納部26中。
[0024]按本發(fā)明的工具12的第一實施例包括桿狀的操縱桿轉動件42和連接在其上的把手44。在操縱桿轉動件42的遠端上設置有多個徑向突出的齒46,所述齒與操縱桿轉動件42的縱軸同軸地設置在操縱桿轉動件的表面上。所述齒46緊密布置,從而形成齒圈。此外,每個齒46這樣長地設計,即,其同時可以嚙合到脊柱植入物10的第一操縱桿容納部26的相應壁齒28和第二操縱桿容納部30的相應壁齒32中。
[0025]在圖4至6中示出了按本發(fā)明的工具112的第二實施例,其與在圖1至3中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的區(qū)別僅在于,按圖4至6的工具的操縱桿轉動件142設計為兩件式的,并且具有內(nèi)轉動件150和外轉動件152。把手144也是兩件式的,并且具有內(nèi)把手154和外把手156。
[0026]內(nèi)轉動件150與內(nèi)把手154作用連接,而外把手156與外轉動件152作用連接,從而內(nèi)轉動件150可以通過內(nèi)把手154操縱,而外轉動件152可以通過外把手154操縱。在此兩者可以相互獨立地使用。為此,內(nèi)轉動件150和內(nèi)把手154設計為中空的,使得外轉動體152保持在該中空空間內(nèi)。
[0027]在內(nèi)轉動體150的遠端和外轉動體152的遠端徑向突出地設置有內(nèi)齒158和外齒160,這兩種齒具有相同的長度。
[0028]在外科手術中,治療醫(yī)生確定待置入的脊柱植入物10的大小。之后,脊柱植入物在希望的位置安置到人體內(nèi)。現(xiàn)在,為了伸縮,按照第一實施例(圖1至3)的工具12這樣置入脊柱植入物中,使得齒46既伸入到第一操縱桿容納部26中,也伸入到第二操縱桿容納部30中并且在此與壁齒28、32嚙合。然后,治療醫(yī)生圍繞該工具的縱軸旋轉工具12的把手44。在此,操縱桿轉動件42同時引起內(nèi)主體16在一個方向上的移動和外主體14在另一方向上的移動。因為通過唯一一個操縱運動使兩個主體14、16移動,可以非常迅速并且非常精確地執(zhí)行伸縮。
[0029]在使用按圖4至6的工具112時,外齒160嚙合在內(nèi)主體16中的第一操縱桿容納部26中,而內(nèi)齒158嚙合在外主體14的第二操縱桿容納部30中?,F(xiàn)在,可通過旋轉內(nèi)把手154使外主體14軸向移動 ,或可通過旋轉外把手156使內(nèi)主體16軸向移動。
【權利要求】
1.一種脊柱植入物,帶有外主體(14)和軸向可移動地保持在外主體中的內(nèi)主體(1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主體(14)上設有第一操縱桿容納部(26)并且在所述內(nèi)主體(16)上設有第二操縱桿容納部(30);所述兩個操縱桿容納部(26,30)設計為長孔;所述兩個操縱桿容納部(26,30)相互對齊地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操縱桿容納部(26,30)的縱側構造有多個伸入到操縱桿容納部(26,30)中的壁齒(28,32);并且所述壁齒(28,32)在各自的操縱桿容納部(26,30)中設置在彼此相對置的側面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nèi)主體(16)和所述外主體(14)上設置有引導結構(18),所述引導結構允許所述內(nèi)主體(16)相對所述外主體(14)軸向移動,但是防止所述內(nèi)主體(16)相對所述外主體(14)的轉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結構(18)按照榫槽原理構造。
4.一種用于尤其是按權利要求1至3之一構造的脊柱植入物的工具,帶有桿狀的操縱桿轉動件(42)和連接在該操縱桿轉動件上的把手(44),其中,所述操縱桿轉動件(42)在其遠端具有分布在其圓周上的多個齒(46),每個齒(46)同軸地定向,其特征在于,每個齒(46)的長度這樣設計,即,使得所述齒能夠同時與脊柱植入物(10)的第一操縱桿容納部(26)的相應壁齒(28)和第二操縱桿容納部(30)的相應壁齒(32)嚙合。
5.一種用于尤其是按權利要求1至3之一構造的脊柱植入物的工具,帶有桿狀的操縱桿轉動件(142)和連接在該操縱桿轉動件上的把手(144),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縱桿轉動件(142)設計為兩件式的,其中,所述操縱桿轉動件(142)包括內(nèi)轉動件(150)和外轉動件(152);所述內(nèi)轉動件(150)在其遠端具有內(nèi)齒(158),所述外轉動件(152)在其遠端具有外齒(160),使得所述內(nèi)轉動件(150)能獨立于所述外轉動件(152)使用。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44)設計為兩件式的,其中,所述把手(144 )包括內(nèi)把手(154 )和外把手(156);并且所述內(nèi)轉動件(150 )與所述內(nèi)把手(154)作用連接,而所述外轉動件(152)與所述外把手(156)作用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齒(158)和所述外齒(160)具有相同的長度。
8.一種用于借助于尤其是按權利要求4構造的工具伸縮尤其是按權利要求1至3之一構造的脊柱植入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將所述工具(12)以其操縱桿轉動件(42)插入到所述脊柱植入物(10)的內(nèi)主體(16)和外主體(14)上的兩個操縱桿容納部(26,30)中,使得所述操縱桿轉動件(42)以其齒()與所述兩個操縱桿容納部(26,30)的壁齒(28,32)嚙合,然后通過圍繞縱軸轉動所述操縱桿轉動件(42)而使所述脊柱植入物(10)伸縮。
9.一種用于借助于尤其是按權利要求5至7之一構造的工具伸縮尤其是按權利要求1至3之一構造的脊柱植入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將所述工具(112)以其操縱桿轉動件(142)插入到所述脊柱植入物(10)的內(nèi)主體(16)和外主體(14)上的兩個操縱桿容納部(26,30)中,使得內(nèi)轉動件(150)通過其內(nèi)齒(158)與外主體(14)的操縱桿容納部(30)的壁齒(32)嚙合,以及外轉動件(152)通過其外齒(160)與內(nèi)主體(16)的操縱桿容納部(26,30)的壁齒(28,32)嚙合,然后通過轉動內(nèi)轉動件(I 50)或外轉動件(I 52)或兩者而使所述脊柱植入物(10)伸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轉動件(150)通過圍繞縱軸轉動內(nèi)把手(154)而 被操縱;和/或所述外轉動件(152)通過圍繞縱軸轉動外把手(156)而被操縱。
【文檔編號】A61F2/44GK103619284SQ201280031418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26日
【發(fā)明者】彼得·麥茨-斯塔文哈根 申請人:彼得·麥茨-斯塔文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