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頭罩吸氧終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頭罩吸氧終端,包括吸氧頭罩、球囊、流量計和閥門,所述吸氧頭罩包括進氣接頭、出氣接頭和頭罩缺口;患者將頭部伸入罩內(nèi),氧氣通過進氣接頭進入罩內(nèi),呼出的廢氣由出氣接頭排出,患者面部與氧氣充分接觸,能有效地控制艙內(nèi)氧濃度,保證持續(xù)供給氧治療所需的氧濃度,達到良好的氧治療效果,克服了面罩式吸氧終端氣密性差而導致氧治療效果差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頭罩吸氧終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壓氧艙吸氧終端,特別涉及一種頭罩吸氧終端。
【背景技術】
[0002]高壓氧艙中常規(guī)采用面罩吸氧終端進行氧治療,面罩吸氧終端采用肺式供氧方式密閉吸氧,面罩吸氧終端肺式供氧的結(jié)構包括剛性儲氧包、流量計、呼吸調(diào)節(jié)器和三通閥。病人可根據(jù)自己的肺活量和呼吸頻率進行吸氧,有吸有氧,沒吸沒氧;肺活量大的吸氧量多,肺活量小的吸氧量少,因此面罩吸氧終端與患者呼吸道之間的氣密性是有效吸氧的保證。
[0003]吸氧不好,氧治療的效果就差或達不到治療效果,這對意識不清、氣管切開、嬰幼兒等采用面罩吸氧終端吸氧效果差的特殊患者影響很大,如何保證這些患者的氧治療效果一直是高壓氧界在努力探討解決的問題。
[0004]對于這些特殊患者目前采取的措施是,針對意識不清患者主要是靠操艙人員艙外監(jiān)控并指導艙內(nèi)陪護人員不斷調(diào)整面罩與患者臉部接觸的氣密性來保障吸氧;針對氣管切開患者采用臉部用面罩和氣管切開處用鼻試管的兩處同時供氧來保障;針對嬰幼兒患者主要是靠強迫吸氧。這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增加吸氧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具體是:1、意識不清患者因自身不能直接感知吸氧狀況,在操艙人員艙外監(jiān)控與艙內(nèi)陪護人員協(xié)調(diào)調(diào)整氣密性的時間也相應減少了有效吸氧時間而降低氧治療的效果,浪費人力和精力,同時還增加了系統(tǒng)風險性;2、嬰幼兒患者因感覺臉上有異物感而不愿主動配合,甚至不肯接受,氧治療的最終效果差,既影響艙內(nèi)環(huán)境也加大了系統(tǒng)風險性;3、氣管切開患者則采用兩處供氧方式,需多占用治療位,影響經(jīng)濟效益,同時操作麻煩,亦增大升高艙內(nèi)氧濃度的風險,治療效果也不盡人意。4、此外,面罩吸氧終端靠呼吸調(diào)節(jié)器和三通閥來實現(xiàn)肺式供氧,這樣也就存在著一定的吸氣阻力和排氣阻力。吸氣阻力與供氧壓力成正比,即供氧壓力越大,呼吸調(diào)節(jié)器的閥門越不易打開,而低于0.3MPa的氧氣壓力不足以保證呼吸調(diào)節(jié)器閥門的可靠關閉,從而造成泄漏;排氣靠艙內(nèi)與艙外的壓力差進行,因此排氣阻力與艙壓成反t匕。一般來說,高壓氧艙的吸氣阻力一般在一 250Pa?一 400Pa,呼氣阻力在200Pa?300Pa之間。
[0005]意識不清、氣管切開、嬰幼兒等患者采用面罩吸氧終端進行治療存有的缺陷,從根本上說是高壓氧艙中面罩吸氧終端肺式供氧方式的氣密性無法保證,從而導致供氧不連續(xù)有效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續(xù)式供氧的頭罩吸氧終端,避免現(xiàn)有吸氧終端氣密性難以把握,無法保證氧治療效果的問題。
[0007]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頭罩吸氧終端,包括吸氧頭罩,還包括球囊、流量計和閥門,所述閥門與進氧管道管連接,所述閥門、流量計和球囊依次順序管連接,所述吸氧頭罩包括進氣接頭和出氣接頭,所述球囊與進氣接頭管連接,所述出氣接頭與排
氧管道管連接。
[0008]進一步的,上述的頭罩吸氧終端中的吸氧頭罩的頂端設有與進氣接頭大小匹配的圓孔,所述進氣接頭與圓孔螺紋連接,所述吸氧頭罩的側(cè)面設有與出氣接頭大小匹配的圓孔,所述出氣接頭與圓孔螺紋連接。
[0009]進一步的,上述的頭罩吸氧終端中的吸氧頭罩的側(cè)面設有頭罩缺口,所述頭罩缺口上設有2張塑料薄膜紙,所述塑料薄膜紙長度長于頭罩缺口長度,所述塑料薄膜紙粘貼成兩邊叉分的門簾狀,所述塑料薄膜紙長度超出吸氧頭罩底端15cm。
[0010]進一步的,上述的頭罩吸氧終端中的球囊靠近吸氧頭罩一端的口徑大于靠近流量i1端的口徑。
[0011]進一步的,上述的頭罩吸氧終端中的閥門為4分銅球閥。
[0012]進一步的,上述的頭罩吸氧終端中的流量計為DK800-6轉(zhuǎn)子流量計。
[0013]進一步的,上述的頭罩吸氧終端中的球囊為3升雙管球囊。
[0014]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頭罩吸氧終端使用時,氧氣由進氣接頭進入,呼出的廢氣從出氣接頭排出艙外,采取連續(xù)式供氧方式密閉吸氧,設有球囊替代剛性儲氧包,具有儲氧量更大、吸氧壓力平緩、舒適的特點,通過球囊的縮張情況可以定性指示吸氧量;設有流量計可以實現(xiàn)定量指示,解決了個性化肺活量大小的定量控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頭罩吸氧終端示意圖。
[0016]標號說明:
[0017]1、閥門;2、流量計;3、球囊;4、吸氧頭罩;
[0018]41、進氣接頭;42、出氣接頭;43、頭罩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nèi)容、構造特征、所實現(xiàn)目的及效果,以下結(jié)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20]本實用新型的頭罩吸氧終端設有球囊,患者吸氧壓力平緩、舒適,患者面部與氧氣充分接觸,不存在氣密性問題,達到了舒適吸氧的效果。
[0021]請參閱圖1,其中箭頭方向為氧氣流動方向,本實施方式的頭罩吸氧終端包括吸氧頭罩,還包括球囊3、流量計2和閥門1,所述閥門與進氧管道管連接,所述閥門1、流量計2和球囊3依次順序管連接,所述吸氧頭罩4包括進氣接頭和出氣接頭,所述球囊3與進氣接頭管連接,所述出氣接頭與排氧管道管連接。所述頭罩吸氧終端中的吸氧頭罩的頂端設有與進氣接頭大小匹配的圓孔,所述進氣接頭與圓孔螺紋連接,所述吸氧頭罩4的側(cè)面設有與出氣接頭大小匹配的圓孔,所述出氣接頭與圓孔螺紋連接。
[0022]患者將頭部伸入吸氧頭罩4內(nèi),氧氣通過進氣接頭41進入罩內(nèi),呼出的廢氣由出氣接頭42排出,患者面部與氧氣充分接觸,能有效地控制艙內(nèi)氧濃度,保證持續(xù)供給氧治療所需的氧濃度,達到良好的氧治療效果。
[0023]進一步的,上述的頭罩吸氧終端中的球囊靠近吸氧頭罩一端的口徑大于靠近流量計一端的口徑。其中閥門為4分銅球閥、流量計為DK800-6轉(zhuǎn)子流量計、球囊為3升雙管球囊。
[0024]繼續(xù)參閱圖1,所述吸氧頭罩的側(cè)面設有頭罩缺口 43、頭罩缺口 43處重疊有2張塑料薄膜紙,所述塑料薄膜紙粘貼在頭罩缺口 43上,所述塑料薄膜紙粘貼成兩邊叉分的門簾狀,門簾的長度超出吸氧頭罩底端15cm,以便在吸氧頭罩使用時用純棉的圍巾壓堵密封,同時門簾還可以方便氣管切開病人隨時吸痰。
[0025]繼續(xù)參閱圖1,所述接頭2帶有螺紋的一端以接頭2的中心平臺為準置留一定長度,以0.5cm為佳,使之在吸氧頭罩內(nèi)部沒有過長的突出,不會觸碰到患者。
[0026]所述頭罩吸氧終端的工作原理為:氧氣從閥門I進入,經(jīng)過流量計2,流量計2可以對通過的氧氣濃度進行定量控制,然后氧氣進入球囊3,并存儲于球囊3中保證供氧充足,球囊3根據(jù)患者吸氧情況進行縮張,氧氣從氣囊流出后通過進氣接頭41進入吸氧頭罩4內(nèi),患者呼出的廢氣及部分氧氣從出氣接頭42排出,與此同時,氧氣通過閥門持續(xù)進氧。
[0027]相比面罩吸氧終端的結(jié)構組成,頭罩吸氧終端結(jié)構的有益效果為:
[0028]I)頭罩吸氧終端采用連續(xù)式供氧方式從而無需進氣單向閥,同時其靠艙內(nèi)艙外壓力差排氧從而無需排氣單向閥,因此節(jié)省了三通閥結(jié)構,降低了成本;
[0029]2)頭罩吸氧終端用球囊替代剛性儲氧包,具有儲氧量更大、終端吸氧壓力平緩、舒適,通過球囊的縮張情況可以定性指示供、吸氧量,便于觀察;
[0030]3)相比高壓氧艙面罩吸氧終端的流量計僅作定性指示,頭罩吸氧終端的流量計可以實現(xiàn)定量指示,解決了個性化肺活量大小的定量控制;
[0031]4)用閥門替代了呼吸調(diào)節(jié)器,節(jié)省費用,進一步降低成本,同時消除了吸氣阻力。
[0032]綜合以上,頭罩吸氧終端不僅解決了意識不清、氣管切開、嬰幼兒等特殊患者這些人群采用面罩吸氧終端吸氧無法達到有效治療的難題,同時不存在面罩吸氧終端的吸、排氧阻力,具有更舒適、更個性化的吸氧環(huán)境,并為這些人群及早接受氧治療創(chuàng)造了先機,降低了傷殘率,提高了治愈率。
[0033]頭罩吸氧終端最大可提供50L/min的流量并連續(xù)可調(diào),其治療有效率達97%,大大地提高了操艙安全性和治療有效性,降低了系統(tǒng)風險。頭罩吸氧終端填補了對意識不清、氣管切開、嬰幼兒等特殊患者在高壓氧艙中治療時沒有合適吸氧工具的空白。不僅滿足了85-93%治療所必需的氧濃度,而且相對較大的頭罩空間和連續(xù)可調(diào)的供氧流量,沒有呼吸窘迫感,大大地提高了治療的舒適度。頭罩吸氧終端是一款安全、舒適、方便、低成本的全新吸氧工具,特別適用于意識不清、氣管切開、嬰幼兒等特殊患者的氧治療,為這些人群的有效氧治療提供了重要手段。
[003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jié)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頭罩吸氧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氧頭罩、球囊、流量計和閥門,所述閥門與進氧管道管連接,所述閥門、流量計和球囊依次順序管連接,所述吸氧頭罩包括進氣接頭和出氣接頭,所述球囊與進氣接頭管連接,所述出氣接頭與排氧管道管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罩吸氧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頭罩的頂端設有與進氣接頭大小匹配的圓孔,所述進氣接頭與圓孔螺紋連接,所述吸氧頭罩的側(cè)面設有與出氣接頭大小匹配的圓孔,所述出氣接頭與圓孔螺紋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罩吸氧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頭罩的側(cè)面設有頭罩缺口,所述頭罩缺口上設有2張塑料薄膜紙,所述塑料薄膜紙長度長于頭罩缺口長度,所述塑料薄膜紙粘貼成兩邊叉分的門簾狀,所述塑料薄膜紙長度超出吸氧頭罩底端15c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罩吸氧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靠近吸氧頭罩一端的口徑大于靠近流量計一端的口徑。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罩吸氧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門為4分銅球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罩吸氧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計為DK800-6轉(zhuǎn)子流量計。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罩吸氧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為3升雙管球囊。
【文檔編號】A61M16/00GK203777221SQ201420147363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fā)明者】湯永建, 盧曉欣, 彭慧平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