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補水儀。
背景技術:
人體毛孔直徑大約是0.02~0.05mm,正常水分不易進入毛孔被吸收,經補水儀噴出來的水分被切割分裂成0.3-0.5u,m(0.0003~0.0005mm),能輕易進入毛孔中被吸收。長期使用,使皮膚達到水潤的效果。補水儀能夠給角質層補水,當角質層失水比較嚴重時候,皮膚就會分泌油脂來達到平衡,導致人體皮膚出油,而油性肌膚毛孔容易堵塞,產生痘痘;一些特殊部位,如眼角,長期處于缺水狀態(tài),就會產生細紋。
目前,市場上的公開(公告)號為CN205569301U,一種補水儀用內置霧化片的加熱水箱式噴霧機構,包括頂部水箱和加熱水箱,所述頂部水箱的底部具有豎直連接管部,豎直連接管部與加熱水箱的頂板相連接,豎直連接管部中設有霧化片,豎直連接管部與加熱水箱相通,加熱水箱的底面固定有加熱片,加熱水箱的側板通接有噴出管。
此補水儀采用加熱方式將水體溫度上升以產生水蒸汽,補水儀使用時需要加入純凈水,純凈水中會存在細菌,并且在加入純凈水的過程中還是會和外界空氣接觸,所以多少都會有細菌存在,如果需要去除細菌,則需要加純凈水加熱至100攝氏度,而此過程噴出的霧氣對人體來說溫度過高,需要將其冷卻才能使用,由此一來,從能源上就造成了很多的浪費,將水體加熱除菌,又要降溫使用,并且由于霧氣的溫度調節(jié)需要一定時間,在此過程中容易重新凝結成水珠,而無法達到有效的補水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節(jié)能高效的補水儀。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補水儀,包括儲水箱,所述儲水箱包括殺菌室和霧化室,殺菌室和霧化室通過一隔板分隔成上下位置,所述隔板上設置有第一單向閥,所述儲水箱的側壁上設置有與霧化室連通的出霧口,所述出霧口的另一端連通有出霧通道,出霧通道的出口上連接有霧化片,霧化室的側壁上還設有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二單向閥連通有補氣通道,補氣通道上設置有活塞結構,第一單向閥用以將殺菌室內的水排放到霧化室中,活塞結構用以將外界空氣通過第二單向閥推入霧化室內,所述殺菌室的頂部中央設置有紫外燈裝置,所述霧化室的底部設置有霧化裝置。
通過上述設置,紫外燈裝置由上之下照射水體,對水體進行全面的殺菌,殺菌后的水體通過改變殺菌室的內壓和霧化室之間的氣壓差,當殺菌室內的氣壓大于霧化室,則水體從第一單向閥中流入到霧化室內,霧化室內的霧化裝置可以將水體進行霧化,霧化后的水體由出霧通道排除,出霧通道上的霧化片進一步對霧氣進行分割,從而形成更加小的水汽,補氣通道可以對霧化室內的氣壓進行調節(jié),從而可以進行有效的噴霧動作。此過程沒有采用加熱的方式產生水汽,能耗較低,并且進行有效的殺菌處理,更加節(jié)能環(huán)保。
作為本發(fā)明的具體方案可以優(yōu)選為:所述活塞結構包括推桿、第三單向閥,所述推桿固定于第三單向閥上,第三單向閥用以在推桿上升時打開或推桿下移時關閉,所述殺菌室的側壁上設有與補氣通道連接的補氣口,補氣口設置于殺菌室的儲水液面之上。
通過上述設置,為了能夠有效調節(jié)氣壓,并且能夠有效防止外部空氣中的細菌,則通過將殺菌室上方的空氣補入霧化室內,則可以利用殺菌室內的紫外燈裝置對殺菌室內的空氣也進行了殺菌,同時將此空氣補入到霧化室內,從而使得霧化室內的氣壓升高,一是可以關閉第一單向閥,二是通過第二單向閥提高霧化室內氣壓,從而能推動霧化水汽由出霧通道噴出,能夠起到潔凈的霧化水汽。
作為本發(fā)明的具體方案可以優(yōu)選為:所述紫外燈裝置包括LED紫外燈以及驅動電路,所述驅動電路包括電源輸入端、整流濾波電路、箝位吸收電路、變壓電路、恒流電路和整流輸出電路;電源輸出端用以連接外部電源;整流濾波電路連接電源輸入端,用以將交流電進行整流和濾波處理;箝位吸收電路連接變壓電路上,用以對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出進行電壓限制,對變壓電路上的過高電壓進行吸收;恒流電路連接變壓電路,用以控制變壓電路進行恒流輸出;整流輸出電路連接變壓電路,用以對恒流輸出進行再次整流輸出;整流輸出電路連接LED紫外燈。
通過上述設置,采用驅動電路和LED紫外燈,更加體現節(jié)能理念,由于LED紫外燈功耗較低,殺菌效果好,并且采用恒流驅動,輸出穩(wěn)定的電流以驅動LED紫外燈工作,提高殺菌效果和LED紫外燈的使用壽命。
作為本發(fā)明的具體方案可以優(yōu)選為:所述LED紫外燈上還并聯(lián)有電位器。
通過上述設置,通過調節(jié)電位器的自身阻值,可以改變并聯(lián)電路的分流大小,從而可以適當的調節(jié)對LED紫外燈的殺菌力度。流過LED紫外燈的電流越大,則LED紫外燈光照強度越大,則殺菌效果提高。此過程均限制在有效的殺菌強度的調節(jié)范圍內。
作為本發(fā)明的具體方案可以優(yōu)選為:所述霧化電路上還設置有用以控制其工作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以檢測閾值水位的第一檢測器、用以檢測低水位的第二檢測器、設置于霧化室底部的第三檢測器、用以在閾值水位時進行接通霧化電路電源或在低水位時斷開霧化電路電源的開關控制電路。
通過上述設置,霧化電路采用超聲波霧化器,則通過對霧化室內的凈化水的水位進行檢測,在一個合理的水位下,超聲波霧化器的霧化效果更佳,所以需要對此水位進行控制,超過閾值水位的情況下,超聲波霧化器進行工作,知道將水位控制無法霧化的水位時才停止霧化,如果需要再次霧化,則可以由殺菌室內的凈化水進行補充。
作為本發(fā)明的具體方案可以優(yōu)選為:所述開關控制電路包括電源部、第一繼電器、三極管、指示燈、第十一電阻、第十二電阻;電源部的正極連接第一繼電器的線圈、通過第十一電阻連接第一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和第一檢測器;指示燈并聯(lián)在第一繼電器的線圈上;第一繼電器的第二常開觸點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檢測器;第三檢測器連接三極管的基極、通過第十二電阻連接三極管的發(fā)射極;第一繼電器的線圈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的集電極;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連接電源部的負極;第一繼電器的第一常開觸點串接在霧化電路的供電回路上。
通過上述設置,開關控制電路采用電路元件以及連接結構,電源部通電之后,可以進行對應的檢測和控制工作,以實現有效的水位調節(jié),以提高霧化器的霧化能力,節(jié)省超聲波霧化器不必要的工作水位。
作為本發(fā)明的具體方案可以優(yōu)選為:所述LED紫外燈上設有散熱鋁板和透鏡。
通過上述設置,由于LED紫外燈工作過程也會產生熱量,此熱量不利于LED紫外燈的壽命,所以通過散熱鋁片進行散熱;透鏡可以防止紫外線的散射,對紫外光具有匯聚的作用。
作為本發(fā)明的具體方案可以優(yōu)選為:所述電源部的正極和負極上并聯(lián)有第十一電容。
通過上述設置,此第十一電容可以改善電源部輸出電流的穩(wěn)定性。
作為本發(fā)明的具體方案可以優(yōu)選為:所述指示燈采用LED燈珠。
通過上述設置,LED燈珠具有較低的功耗。
作為本發(fā)明的具體方案可以優(yōu)選為:所述電源部包括第二變壓器和整流橋,第二變壓器的一側用以連接外部電源,第二變壓器的另一側用以連接整流橋。
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適用外部不同的電源電壓,通過第二變壓器進行降壓,通過整流橋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為后級電路進行供電。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空間分隔的方式對水體進行兩個步驟的處理,在殺菌室內對水體和殺菌室內的空氣進行殺菌,紫外燈由上之下照射,可以更好的殺滅室內細菌,并且由第一單向閥控制潔凈水流入到霧化室內進行第二步霧化處理,通過水位控制,達到合適的霧化水位,再由活塞結構來對氣壓進行控制,以提高霧化程度,電能損耗小,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圖;
圖2為LED紫外燈的結構原理圖;
圖3為活塞結構的實施例一的關閉狀態(tài)圖;
圖4為活塞結構的實施例一的打開狀態(tài)圖;
圖5為活塞結構的實施例一的俯視圖;
圖6為活塞結構的實施例二的結構圖;
圖7為活塞結構的實施例二的側視圖;
圖8為控制器的電路圖;
圖9為紫外燈裝置的電路圖;
圖10為控制芯片輸出的時序圖。
圖中1、儲水箱;11、殺菌室;12、霧化室;13、隔板;21、第一單向閥;22、第二單向閥;31、出霧通道;32、補氣通道;33、霧化片;34、出霧口;35、補氣口;6、紫外燈裝置;61、LED紫外燈;611、散熱鋁板;612、透鏡;62、驅動電路;621、電源輸入端;622、整流濾波電路;623、箝位吸收電路;624、變壓電路;625、恒流電路;626、整流輸出電路;7、控制器;71、第一檢測器;72、第二檢測器;73、第三檢測器;74、開關控制電路;741、電源部;742、指示燈;K1、第一繼電器;Q1、三極管;R11、第十一電阻;R12、第十二電阻;D11、第十一二極管;C11、第十一電容;T2、第二變壓器;D、整流橋;8、霧化裝置;9、活塞結構;91、推桿;92、第三單向閥;93、增壓泵;94、滑塊;RP、電位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補水儀,包括儲水箱1,儲水箱1包括殺菌室11和霧化室12。殺菌室11和霧化室12通過一隔板13分隔成上下位置。隔板13上設置有第一單向閥21,單向閥結構可以由閥門和彈性件構成,彈性件通過其自身的彈性將閥門封閉在閥門口上,反向驅動彈性件則無法打開閥門。彈性件可以是彈性材料制成的橡膠或是扭簧之類的器件。
儲水箱1的側壁上設置有與霧化室12連通的出霧口34,出霧口34的另一端連通有出霧通道31,出霧通道31的出口上連接有霧化片33,霧化片33上具有霧化孔。霧化室12的側壁上還設有第二單向閥22,第二單向閥22連通有補氣通道32,補氣通道32上設置有活塞結構9。
如圖3-5所示,活塞結構9包括推桿91、第三單向閥92。推桿91固定于第三單向閥92上,第三單向閥92用以在推桿91上升時打開或推桿91下移時關閉。推桿91通過連接筋固定在中間的閥門口上,由于活塞的外側壁和補氣通道32是密封的,當活塞結構9向下運動的時候,第三單向閥92關閉,當活塞桿向上運動的時候,此時由于上部氣壓大于或等于下部氣壓,則第三單向閥92打開,可以讓空氣進入,通過推動推桿91,而將空氣壓入霧化室12內。
為了能夠有效調節(jié)氣壓,并且能夠有效防止外部空氣中的細菌,則通過將殺菌室11上方的空氣補入霧化室12內,則可以利用殺菌室11內的紫外燈裝置6對殺菌室11內的空氣也進行了殺菌,同時將此空氣補入到霧化室12內,從而使得霧化室12內的氣壓升高,一是可以關閉第一單向閥21,二是通過第二單向閥22提高霧化室12內氣壓,從而能推動霧化水汽由出霧通道31噴出,能夠起到潔凈的霧化水汽。
殺菌室11的側壁上設有與補氣通道32連接的補氣口35,補氣口35設置于殺菌室11的儲水液面之上。
如圖6、7所示,為活塞結構9的第二種實施方式:活塞結構9好可以是采用滑塊94在補氣通道32上進行滑動以調節(jié)霧化室12內的氣壓??梢圆捎妹芊獗∧みM行密封。
霧化電路上還設置有用以控制其工作的控制器7,控制器7包括用以檢測閾值水位的第一檢測器71、用以檢測低水位的第二檢測器72、設置于霧化室12底部的第三檢測器73、用以在閾值水位時進行接通霧化電路電源或在低水位時斷開霧化電路電源的開關控制電路74。
通過上述設置,霧化電路采用超聲波霧化器,則通過對霧化室12內的凈化水的水位進行檢測,在一個合理的水位下,超聲波霧化器的霧化效果更佳,所以需要對此水位進行控制,超過閾值水位的情況下,超聲波霧化器進行工作,知道將水位控制無法霧化的水位時才停止霧化,如果需要再次霧化,則可以由殺菌室11內的凈化水進行補充。
開關控制電路74包括電源部741、第一繼電器K1、三極管Q1、指示燈742、第十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電源部741的正極連接第一繼電器K1的線圈、通過第十一電阻R11連接第一繼電器K1的第二常開觸點和第一檢測器71;指示燈742并聯(lián)在第一繼電器K1的線圈上;
第一繼電器K1的第二常開觸點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檢測器72;第三檢測器73連接三極管Q1的基極、通過第十二電阻R12連接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第一繼電器K1的線圈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Q1的集電極;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連接電源部741的負極;第一繼電器K1的第一常開觸點串接在霧化電路的供電回路上。
通過上述設置,開關控制電路74采用電路元件以及連接結構,電源部741通電之后,可以進行對應的檢測和控制工作,以實現有效的水位調節(jié),以提高霧化器的霧化能力,節(jié)省超聲波霧化器不必要的工作水位。
如圖2所示,LED紫外燈61上設有散熱鋁板611和透鏡612。JS-WI-PKG52由于LED紫外燈61工作過程也會產生熱量,此熱量不利于LED紫外燈61的壽命,所以通過散熱鋁片進行散熱;透鏡612可以防止紫外線的散射,對紫外光具有匯聚的作用。
如圖8所述,控制器7包括第一檢測器71、第二檢測器72、第三檢測器73以及開關控制電路74。
第一檢測器71設置在a處的位置,用以檢測閾值水位,其可以為金屬導體探針。第二檢測器72設置在b處的位置,用以檢測低水位,其可以為金屬導體探針。設置在c處的位置,此位置可以是霧化室12的底部。開關控制電路74用以在閾值水位時接通霧化電路的電源或在低水位時斷開霧化電路的電源。
開關控制電路74具體電路如下:包括電源部741、第一繼電器K1、三極管Q1、指示燈742、第十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
電源部741包括第二變壓器T2和整流橋D,第二變壓器T2的一側用以連接外部電源,第二變壓器T2的另一側用以連接整流橋D。交流220V電壓經第二變壓器T2降壓,整流橋D整流和第十一電容C11器濾波后,產生直流12V電壓,供給后級電路。
電源部741的正極連接第一繼電器K1的線圈、通過第十一電阻R11連接第一繼電器K1的第二常開觸點和第一檢測器71;指示燈742并聯(lián)在第一繼電器K1線圈上;第一繼電器K1的第二常開觸點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檢測器72;第三檢測器73連接三極管Q1的基極、通過第十二電阻R12連接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第一繼電器K1的線圈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Q1的集電極;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連接電源部741的負極;第一繼電器K1的第一常開觸點串接在第一開關的供電回路上。第一繼電器K1的線圈上并聯(lián)有第十一二極管D11。電源部741的正極和負極上并聯(lián)有電容器C1。指示燈742742采用LED燈珠。
控制器7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霧化室12內液位低于b點位置時,三極管Q1的基極電位與發(fā)射極電位相同而處于截止狀態(tài),第一繼電器K1不動作,其第一常開觸點K1-1和第二常開觸點K1-2斷開。
當霧化室12內液位到達a處時,+12V電壓經第十一電阻R11、第一檢測器71、液體的導電電阻和第三檢測器73加至三極管Q1的基極,使三極管Q1正偏導通,第一繼電器K1通電工作,其第一常開觸點K1-1和第二常開觸點K1-2接通,霧化電路進行工作。
當霧化室12內液位下降至b位置以下時,三極管Q1又因基極電位與發(fā)射極電位相同而截止,第一繼電器K1釋放。
結合圖9所示,紫外燈裝置6包括LED紫外燈61以及驅動電路62,驅動電路62包括電源輸入端621、整流濾波電路622、箝位吸收電路623、變壓電路624、恒流電路625和整流輸出電路626。電源輸出端用以連接外部電源,外部電源可以是蓄電池。
整流濾波電路622連接電源輸入端621,用以將交流電進行整流和濾波處理。輸入端如果是DC電壓從“+48V、GNG”兩端進來通過電阻R1,此電阻的作用是限流,若后面的線路出現短路時,電阻R1流過的電流就會增大,隨之兩端壓降跟著增大,當超過1W時就會自動斷開,阻值增加至無窮大,從而達到保護輸入電路+48V不受到負載的影響)限流后進入整流橋D,電阻R1與壓敏電阻RV構成了一個簡單過壓保護電路,RV是一個壓敏元件,是利用具有非線性的半導體材料制作的而成,其伏安特性與穩(wěn)壓二極管差不多,正常情況顯高阻抗狀態(tài),流過的電流很少,當電壓高到一定的時候(主要是指尖峰浪涌,如打雷的時候高脈沖串通過市電串入進來),壓敏RV會顯現短路狀態(tài),直接截取整個輸入總電流,使后面的電路停止工作,此時,由于所有電流將流過R1和RV,因R1只有1W的功率,所以瞬間可以開路,從而保護了整個電路不被損壞。
當交流AC輸入時,則橋式整流器是利用二極管的單向導通性進行整流的最常用的電路,將交流電轉變?yōu)橹绷麟?。當直流DC(+48V)電壓直接進入整流橋DBD時,輸出一個上正下負的直流電壓,如果+48V電源本身也是直流的,那整流橋D的作用就是對輸入起到的是極性保護作用,無論輸入是上正下負還是上負下正都不會損壞驅動電源,通過C1\C2\L1進行濾波,此為一個LCΠ型濾波電路,目的是將整流后的電壓波形平滑的直流電。
箝位吸收電路623連接變壓電路624上,用以對整流濾波電路622的輸出進行電壓限制,對變壓電路624上的過高電壓進行吸收。
箝路電路存在的理由其實就是保護IC芯片里面的MOS管,其過程為整流濾波以后的電壓分成2路,一路通過變壓器繞組后進入IC芯片U1的TK5401的第7、8腳,這路是通過R1、C3、D2然后也連到7、8腳,這個R1、C3、D2就組成了一個簡單的箝位電路,主要功能就是用來吸收尖峰和浪涌的,和RV壓敏電阻作用不同的是,RV主要是防止打雷或者市電沖擊起到保護作用,箝位功能是吸收變壓器TRANS2-2繞組兩端的反向電動勢,消除自激振蕩,起到快速復位作用,為變壓器一個周期做準備,如果變壓器得不到復位就會飽和,會失去感抗,R1和C3組成了一個RC充放電回路,用來反向積累的電動勢,D2主要是隔離作用,變壓器在正半周的時,感應電動勢為上正下負時,使整過環(huán)路處于斷開狀態(tài),而變壓器進入負半周時,給箝位電路提供通路,快速將電動勢環(huán)路處于斷開狀態(tài),而等變壓器進入負半周時,給箝位電路提供通路,快速將電動勢釋放,從而達到保護IC里頭的MOS管不被尖峰擊穿而損壞。
芯片U1的工作原理:這款IC--TK5401驅動器,主要的特點是為無需在應用電路上使用電解電容器而設計的。該IC的主要特點是高低電壓過流保護補償,不需要電解電容的高PF值。內置高電壓功率MOS管650/1.9歐姆,支持通用交流輸入電壓AC85V--265V,該IC的驅動電路62通過脈沖檢測漏電流峰值,在D/ST(7腳,8腳)端電壓高于OCP電壓時關閉功率MOS管,漏電流保護連接在s/ocp(1腳)和GND(3腳)間的電流采樣電阻。當采樣電阻的壓降達到OCP電壓閥值,就關閉功率MSG管。
通俗一點說,該電路的變壓器采用反激式工作方式,即變壓器的初級和次級的相位是相反的,在同一時間,兩者相關180度。
第一次變換的建立:當U1上電,通過7、8腳連通的內部啟動電路給供電,使用U1開始工作,此時U1將輸出方波脈沖傳遞給U1內部MOS管的“G 極”也叫柵極,使D極和S極接通,這時D極和S級等電位,而S極又是接地的,等于把變壓器的一端瞬間接地,從而產生回路,變壓器是感性元件,電流不能突變,所以它自身會產生感抗來阻止電流突變。按照線性的曲線進行變化,慢慢上升,為了能夠阻止它突然,它會產生一個與它相反的感應電壓勢來抑制它,這樣一來,下面的繞組和次組繞組就會跟著產生電動勢,從而產生電壓,電—磁—電轉換的機理也在于此,當然這是變壓器和磁性材料本身具有的特性。
第二次變換的建立:當變壓器下面的繞組產生電動勢以后(我們通常把它叫著正反饋供電繞組),通過D3整流,R3限流,再經C4濾波后分成二路進行供電,一路給U1的第2腳供電,另一路給光電耦合器件PC817供電,當第2腳開始供電時,U1內部的整個PWM供電控制系統(tǒng)將自動轉到由正反饋繞組供電,使內部振蕩電路繼續(xù)工作,從而輸出第2個脈沖控制信息,使MOS管開次開通,如此周而復始的使用MOS不斷的處理開和關狀態(tài)進而讓變壓器工作在電-磁-電的轉換狀態(tài)。
圖10是芯片TK5401工作時序。Vbridge是芯片1腳電壓,Vcc是芯片2腳電壓,V和I為芯片7腳的電壓和電流。
U1的每個引腳功能,8腳為MOS輸入端,6腳是空腳,5腳外接的電容是振蕩電容,直接決定了RC時間常數,就是充放電時間,一般充電MOS管是接通時間,放電是斷開時間,4腳是電壓檢測腳,通過對4腳的電壓值控制輸出脈沖的占空比,3腳接地端,2腳是U1供電腳,第1腳外接的電阻和第5腳的電容組成了RC電路,給U1內部提供振蕩源,脈沖的充放電時間常直接由這個電阻和電容決定。4腳外接的光耦PC817,另一端PC817和輸出電路R4兩端相并聯(lián),R7在這里是起到檢測電流的作用,根據電壓=電流*電阻的原理,電流越大,R4兩端的電壓就會越大,電壓越大,那么并連到R4兩端的PC817也會有電壓并且開始導通,導通后副邊的RV也會跟著導通,就是它內阻下降,這樣一來第4腳的電壓就會上升,上升以后與U1里面的基礎電壓相對比,然后會直接輸出一個信號使MOS管提成關斷,從而達到恒流目的。
恒流電路625連接變壓電路624,用以控制變壓電路624進行恒流輸出。整流輸出電路626連接變壓電路624,用以對恒流輸出進行再次整流輸出。整流輸出電路626連接LED紫外燈61。
變壓器工作以后,次級就會輸出一個電壓通過D4整流,C8和L1進行濾波,然后給LED燈進行供電,這里的L1除了能夠濾波,還有續(xù)流的作用,就是保持輸出電流的一致性,正是利用電感中的電流不能突然這一特性。
采用驅動電路62和LED紫外燈61,更加體現節(jié)能理念,由于LED紫外燈61功耗較低,殺菌效果好,并且采用恒流驅動,輸出穩(wěn)定的電流以驅動LED紫外燈61工作,提高殺菌效果和LED紫外燈61的使用壽命。
LED紫外燈61上還并聯(lián)有電位器RP。通過調節(jié)電位器RP的自身阻值,可以改變并聯(lián)電路的分流大小,從而可以適當的調節(jié)對LED紫外燈61的殺菌力度。流過LED紫外燈61的電流越大,則LED紫外燈61光照強度越大,則殺菌效果提高。此過程均限制在有效的殺菌強度的調節(jié)范圍內。
電源部741的正極和負極上并聯(lián)有第十一電容C11。此第十一電容C11可以改善電源部741輸出電流的穩(wěn)定性。指示燈742采用LED燈珠。LED燈珠具有較低的功耗。電源部741包括第二變壓器T2和整流橋D,第二變壓器T2的一側用以連接外部電源,第二變壓器T2的另一側用以連接整流橋D??梢赃m用外部不同的電源電壓,通過第二變壓器T2進行降壓,通過整流橋D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為后級電路進行供電。
紫外燈裝置6由上之下照射水體,對水體進行全面的殺菌,殺菌后的水體通過改變殺菌室11的內壓和霧化室12之間的氣壓差,當殺菌室11內的氣壓大于霧化室12,則水體從第一單向閥21中流入到霧化室12內,霧化室12內的霧化裝置8可以將水體進行霧化,霧化后的水體由出霧通道31排除,出霧通道31上的霧化片33進一步對霧氣進行分割,從而形成更加小的水汽,補氣通道32可以對霧化室12內的氣壓進行調節(jié),從而可以進行有效的噴霧動作。此過程沒有采用加熱的方式產生水汽,能耗較低,并且進行有效的殺菌處理,更加節(jié)能環(huán)保。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