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髖關節(jié)矯形醫(yī)療設備,特別是一種氣囊式保護的髖關節(jié)矯形裝置。
背景技術:
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是最常見的先天性骨骼畸形。髖關節(jié)矯形裝置是醫(yī)院等醫(yī)療機構常用的醫(yī)療設備,髖關節(jié)矯形裝置主要包括腿部的兩個固定裝置,通過調節(jié)固定裝置之間的距離來調節(jié)髖關節(jié)的角度?,F有的髖關節(jié)固定裝置,只關注于限制患者體位,而忽略對患者骨隆突處的護理。由于需要限制體位時間較長,所以極易發(fā)生壓瘡,所以護理工作中,我們要做好預防工作,尤其注意骨隆突處的護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成本低、簡單易操作和資料效果好的氣囊式保護的髖關節(jié)矯形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氣囊式保護的髖關節(jié)矯形裝置,它包括固定左、右腿部的固定套和氣囊裝置,所述的氣囊裝置安裝在固定套上,在兩個固定套上均安裝有多個固定帶且兩個固定套之間設置有開口朝下的彈性鋼板,在固定套的下端通過可調節(jié)長短的連接帶連接,且連接帶位于彈性鋼板下方,所述的連接帶的中部設置有限位閥,所述的彈性鋼板通過一平衡板與限位閥連接。
所述的氣囊裝置包括氣囊A、氣囊B和充氣球,所述的氣囊A安裝在固定套的髂前上棘、髂嵴最高點位置,所述的氣囊B安裝在固定套的恥骨位置,且氣囊A和氣囊B之間通過導管連接,所述的氣囊A和氣囊B均通過充氣球充氣。
所述的固定帶為尼龍帶,且通過魔術貼或搭扣連接在固定套上。
所述的充氣球為手捏式充氣球,在充氣球上開設有放氣的閥門。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的矯形裝置,在具有傳統(tǒng)髖關節(jié)矯形的治療作用下,同時還兼顧了長期使用髖關節(jié)限位裝置的護理問題,設置有氣囊裝置,可根據病情所需通過氣囊的充氣與放氣有效的預防壓瘡等皮膚狀況發(fā)生,起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并且該矯形裝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簡單易操作。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氣囊A,2-氣囊B,3-充氣球,4-固定帶,5-彈性鋼板,6-平衡板,7-限位閥,8-固定套,9-連接帶,10-導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氣囊式保護的髖關節(jié)矯形裝置,它包括固定左、右腿部的固定套8和氣囊裝置,所述的氣囊裝置安裝在固定套8上,在兩個固定套8上均安裝有多個固定帶4且兩個固定套8之間設置有開口朝下的彈性鋼板5,在固定套8的下端通過可調節(jié)長短的連接帶9連接,且連接帶9位于彈性鋼板5下方,連接帶9可使兩個固定套8在一定的范圍內活動,使矯形過程在一定范圍內進行,矯形的效果更好,所述的連接帶9的中部設置有限位閥7,所述的彈性鋼板5通過平衡板6與限位閥7連接,平衡板6可調節(jié)彈性鋼板5的彎曲度,同時當彈性鋼板5彎曲后,又能起到平衡作用。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氣囊裝置包括氣囊A1、氣囊B2和充氣球3,所述的氣囊A1安裝在固定套8的髂前上棘、髂嵴最高點位置,所述的氣囊B2安裝在固定套8的恥骨位置,且氣囊A1和氣囊B2之間通過導管10連接,所述的氣囊A1和氣囊B2均通過充氣球3充氣,進一步的,所述的充氣球3為手捏式充氣球,在充氣球3上開設有放氣的閥門,通過充氣球3能夠實現氣囊A1、氣囊B2的充、放氣,從而可根據病情所需通過氣囊的充氣與放氣,能有效的預防壓瘡等皮膚狀況發(fā)生,起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帶4為尼龍帶,且通過魔術貼或搭扣連接在固定套8上,通過固定帶4可以調節(jié)固定套8的松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