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輔助用具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可調節(jié)式周圍淺靜脈輸液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一些特殊病人,如老年人、兒童等,醫(yī)院會在靜脈穿刺成功后,用夾板或紙盒墊于患者輸液手掌部,并用膠布加以固定,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固定效果也不甚理想,患者舒適度降低。此外,該法主要用于手背靜脈輸液的患者。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調節(jié)式周圍淺靜脈輸液固定裝置,可根據肢體(上、下肢)特點來調節(jié)的周圍淺靜脈輸液固定裝置,適用于周圍淺靜脈(如手背靜脈網、肘正中靜脈、足背靜脈網、大隱靜脈、小隱靜脈)的輸液,將針頭及其附近輸液導管妥善固定,保護輸液部位,防止液體外滲及針頭脫出,保證輸液的順利完成,同時不影響肢體活動功能,提高了患者輸液過程中的舒適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調節(jié)式周圍淺靜脈輸液固定裝置,包括塑料薄板和兩固定帶,兩固定帶均通過固定帶連接口與塑料薄板一側相連,塑料薄板上設有與固定帶相配合的上排固定口和下排固定口,固定帶的上底面一側設有圓毛層,下底面上設有刺毛層,還包括一保暖罩,保暖罩一端通過連接桿與塑料薄板的一側螺紋連接,塑料薄板上設有與連接桿相配合的螺紋連接管,螺紋連接管設置于兩固定帶連接口之間,保暖罩由棉質外套層和保暖層構成,棉質外套層內設有一柔性金屬編織網,可根據需要調整保暖罩的形狀。
作為優(yōu)選,所述塑料薄板一側通過卡扣活動安裝有手枕。
作為優(yōu)選,所述固定帶為寬1-2公分的棉質帶。
作為優(yōu)選,所述上排固定口和下排固定口均至少為3個。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可根據肢體上、下肢特點來調節(jié)的周圍淺靜脈輸液固定裝置,適用于周圍淺靜脈如手背靜脈網、肘正中靜脈、足背靜脈網、大隱靜脈、小隱靜脈的輸液,將針頭及其附近輸液導管妥善固定,保護輸液部位,防止液體外滲及針頭脫出,保證輸液的順利完成,同時不影響肢體活動功能,提高了患者輸液過程中的舒適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調節(jié)式周圍淺靜脈輸液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塑料薄板與保暖罩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調節(jié)式周圍淺靜脈輸液固定裝置,包括塑料薄板1和兩固定帶3,兩固定帶3均通過固定帶連接口2與塑料薄板1一側相連,塑料薄板1上設有與固定帶3相配合的上排固定口5和下排固定口6,固定帶3的上底面一側設有圓毛層4,下底面上設有刺毛層,還包括一保暖罩10,保暖罩10一端通過連接桿11與塑料薄板1的一側螺紋連接,塑料薄板1上設有與連接桿11相配合的螺紋連接管9,螺紋連接管9設置于兩固定帶連接口2之間,保暖罩10由棉質外套層和保暖層8構成,棉質外套層內設有一柔性金屬編織網,可根據需要調整保暖罩的形狀。
所述塑料薄板1一側通過卡扣活動安裝有手枕7,所述手枕7采用海綿墊。
所述固定帶3為寬1-2公分的棉質帶。
所述上排固定口5和下排固定口6均至少為3個。
其中,固定帶3一端穿過固定帶連接口2與固定帶縫合,便于更換固定帶。
本具體實施固定板為多排孔的可調節(jié)寬窄的塑料薄板,固定帶為2條寬1-2公分,透氣性良好、很薄的棉質帶,可根據輸液部位如手、足、前臂、肘窩、小腿等的不同,通過穿入不同的孔內來調節(jié)固定的松緊度。另配有用于冬季保暖外套。關節(jié)處可添加海綿墊增加舒適感,明顯減少了患者再次穿刺的痛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同時,增加其靜脈輸液過程中的舒適感,促進睡眠質量對需長時間輸液的患者而言,因擔心入睡后肢體晃動而導致針頭滑脫,往往輸液時不敢入睡,醫(yī)護人員及陪護家屬對靜脈輸液患者的監(jiān)護過程更輕松。
實施例
患者黃某,69歲,因急性腸梗阻收治入院,給予禁食、水。加上患者體質虛弱,給予胃腸外靜脈高營養(yǎng)三升袋,輸液時間長達8~15h/日,活動、入睡時常發(fā)生針頭脫出。應用該固定裝置后,固定穩(wěn)妥,未出現(xiàn)針頭滑脫,患者午休、晚間睡眠有所增加,精力及體力得到較好恢復,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