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氣管插管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公知的,氣管插管術是將特制的氣管導管,通過口腔鼻腔插入病人氣管內,是一種氣管內麻醉和搶救病人的技術,同時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暢的可靠手段,氣管插管是臨床上搶救心臟驟停和其他危重患者時建立氣道的有效方法,但氣管插管后必須進行良好固定,才能保證患者有效通氣,一旦發(fā)生氣管插管脫管,將對患者造成再次傷害,發(fā)現(xiàn)不及時或處置不當甚至可導致患者缺氧窒息死亡,用膠布將氣管插管固定于患者臉頰還可能導致面部皮膚破損,目前市面上出現(xiàn)了一些氣管插管固定器,但是這些氣管插管固定器存在以下問題:固定帶過松易滑動松脫過緊易造成皮膚壓瘡、插管固定旋鈕和牙墊咬合板材質不透明影響觀察導管刻度、影響患者口腔觀察和口腔護理。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管插管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架體上設置固定頭和調節(jié)板,固定模塊上設置上固定帶和下固定帶,以此來達到固定氣管插管的目的。
為了實現(xiàn)所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氣管插管固定裝置,包括架體、固定頭、調節(jié)板、上固定帶和下固定帶,在架體上設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設有固定頭,固定頭下部的架體上設有托塊,架體的兩側分別設有調節(jié)板,調節(jié)板上分別設有上固定帶,上固定帶上分別設有連接頭和枕后固定塊,枕后固定塊上設有連接槽,上固定帶通過連接頭插入連接槽連接,架體的下部分別設有下固定帶,下固定帶上分別對應設有連接卡扣,下固定帶通過連接卡扣連接。
所述架體為長方型、圓型或橢圓型結構,架體上設有凹槽,固定支架和托塊分別設在架體的凹槽壁上,固定支架上設有通孔,托塊為長方型結構,托塊的上面壁為弧形結構。
所述固定頭為圓柱型結構,固定頭上設有旋轉螺紋,固定頭插入固定支架的通孔和固定支架連接,固定頭的底部為長方形結構,固定頭的底面為孤行結構,固定頭和托塊成上下對應設置。
所述架體、固定頭和托塊均由柔軟、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調節(jié)板為長方型、圓型或橢圓型結構,調節(jié)板的一側通過連接軸和架體連接,調節(jié)板的另一側分別設有卡槽,調節(jié)板通過連接軸來調整和架體形成的角度,上固定帶的一端插入卡槽連接在調節(jié)板上,上固定帶的另一端分別設有連接頭和枕后固定塊,枕后固定塊上設有卡槽,上固定帶通過連接頭插入枕后固定塊的卡槽相互連接。
所述下固定帶的一端分別連接在架體的底部,下固定帶的另一端上分別設有對應的連接卡扣,下固定帶通過連接卡扣分離或連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氣管插管固定裝置,包括架體、固定頭、調節(jié)板、上固定帶和下固定帶,通過在架體上設置固定頭和調節(jié)板,固定模塊上設置上固定帶和下固定帶,以此來達到固定氣管插管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不但可以簡便、有效的將插管固定,而且能夠使患這在更換體位、氣道護理、口腔護理的時候更加的方便且不易造成脫管,設計新穎,適用面更加的強,極大的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頭;2、固定支架;3、架體;4、托塊;5、枕后固定塊;6、連接頭;7、上固定帶;8、調節(jié)板;9、下固定帶;10、連接卡扣。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詳細的解釋本實用新型,公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護本實用新型范圍內的一切技術改進。
結合附圖1所述的一種氣管插管固定裝置,包括架體3、固定頭1、調節(jié)板8、上固定帶7和下固定帶9,在架體3上設有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上設有固定頭1,固定頭1下部的架體3上設有托塊4,架體3的兩側分別設有調節(jié)板8,調節(jié)板8上分別設有上固定帶7,上固定帶7上分別設有連接頭6和枕后固定塊5,枕后固定塊5上設有連接槽,上固定帶7通過連接頭6插入連接槽連接,架體3的下部分別設有下固定帶9,下固定帶9上分別對應設有連接卡扣10,下固定帶9通過連接卡扣10連接;所述架體3為長方型、圓型或橢圓型結構,架體3上設有凹槽,固定支架2和托塊4分別設在架體3的凹槽壁上,固定支架2上設有通孔,托塊4為長方型結構,托塊4的上面壁為弧形結構;所述固定頭1為圓柱型結構,固定頭1上設有旋轉螺紋,固定頭1插入固定支架2的通孔和固定支架2連接,固定頭1的底部為長方形結構,固定頭1的底面為孤行結構,固定頭1和托塊4成上下對應設置;所述架體3、固定頭1和托塊4均由柔軟、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調節(jié)板8為長方型、圓型或橢圓型結構,調節(jié)板8的一側通過連接軸和架體3連接,調節(jié)板8的另一側分別設有卡槽,調節(jié)板8通過連接軸來調整和架體3形成的角度,上固定帶7的一端插入卡槽連接在調節(jié)板8上,上固定帶7的另一端分別設有連接頭6和枕后固定塊5,枕后固定塊5上設有卡槽,上固定帶7通過連接頭6插入枕后固定塊5的卡槽相互連接;所述下固定帶9的一端分別連接在架體3的底部,下固定帶9的另一端上分別設有對應的連接卡扣10,下固定帶9通過連接卡扣10分離或連接。
實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氣管插管固定裝置,在使用時,醫(yī)護人員將架體3對照患者的面部并貼合在患者面部,然后拉動上固定帶7,將上固定帶7拉至頭后并通過連接頭6卡入枕后固定塊5上的卡槽內使上固定帶7連接并固定在患者頭上,然后拉動下固定帶9將下固定帶9通過連接卡扣10固定連接在患者的下頜處,然后拉動調節(jié)板8,調節(jié)板8和架體3通過連接軸連接,并通過連接軸來調整角度,這樣調節(jié)板8即可適當?shù)恼{整貼合人面部最舒服的位置,而枕后固定塊5能更加牢固的固定患者頭后部的位置,這時,可將插管插入患者的口鼻中,然后將插管放置在托塊4弧形凹槽的上面壁上,然后擰動固定頭1,固定頭1通過旋轉螺紋在固定支架2的通孔內旋轉并向下方移動,固定頭1下部和弧形凹槽面和托塊4上弧形凹槽面對應貼合,這樣插管就被牢固的固定在固定頭1和托塊4之間的圓形孔內,由于架體3的柔軟材料設置,使得患者在長時間佩戴該固定裝置時不容易產(chǎn)生不適的感覺,同時由于架體3、固定頭1和托塊4的透明材料設置,使得醫(yī)護人員能夠直觀明了的觀察插入插管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為現(xiàn)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