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用品,特別是靜脈留置針。
背景技術:
靜脈留置針由于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既能減少患者因反復穿刺的痛苦,很好的保護血管,又能保證治療,減輕護士的工作量,現(xiàn)已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但臨床使用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導管堵塞現(xiàn)象,導致留置針不能正常使用,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經(jīng)濟負擔,又增加護士的工作量。而出現(xiàn)堵塞一般是由于以下情況:
對于可下床活動的患者,穿刺部位的外周靜脈比較薄,肌層活動相對較少,靠壁的血管更替較慢,加上使用留置針時局部的包扎和制動,使靜脈血流變慢,給血小板沉淀的機會,促進血栓形成,導致留置針堵塞;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患者高齡、肥胖、吸煙及既往有血栓形成史、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凝血酶缺乏癥等,均可使機體處于一種高凝狀態(tài)。
正常的靜脈血流對活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釋和清除作用,當患者不活動或活動較少時,使血流變慢或淤滯,局部凝血酶聚集,纖維蛋白活性降低,易導致局部血栓形成。而活動方法不當,使有留置針的肢體處于下垂姿勢,因重力作用造成血管堵塞。而不得不拔管而縮短留置時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有效防止堵塞的新型新型靜脈留置針。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防栓塞式靜脈留置針,包括有套管座,所述套管座的前端設有套管管體、后端設有穿刺針、側方連接有外延管,所述外延管內包括有主腔與副腔,所述外延管的中部連接有球囊,所述球囊于副腔連通,所述外延管的另外一端連接有三通,所述三通包括有第一注液口與第二注液口,所述第一注液口與主腔連通、所述第二注液口與副腔連通。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延管上還設有導管夾,所述導管夾設于三通與球囊之間。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注液口連接有肝素帽、第二注液口連接有封口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穿刺針包括有穿刺針座與穿刺針管,所述穿刺針管與套管座之間還包括有膠塞。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套管管體通過鉚釘與套管座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雙腔外延管,并在雙腔外延管的副腔上設置一球囊,在患者不輸液時,通過球囊壓縮其內部的封管液向外延管持續(xù)沖洗,有效解決了留置針堵塞問題,其結構簡單,補液方便,能夠極大地方便護理工作人員。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延管截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lián)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jù)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lián)接輔件,來組成更優(yōu)的聯(lián)接結構。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各個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
參照圖1~圖2,一種防栓塞式靜脈留置針,包括有套管座1,所述套管座1的前端設有套管管體11、后端設有穿刺針2、側方連接有外延管3,所述外延管3內包括有主腔31與副腔32,所述外延管3的中部連接有球囊4,所述球囊4與副腔32連通,所述外延管3的另外一端連接有三通5,所述三通5包括有第一注液口51與第二注液口52,所述第一注液口51與主腔31連通、所述第二注液口52與副腔32連通。
雙腔外延管分為主腔和副腔,副腔是一個細微小孔通道,副腔近套管座端有一段被切除,而被球囊包裹,雙腔外延管主腔用于正常輸液,當輸液完成時,向副腔注射封管液,球囊被充滿封管液,由于輔腔是細微小孔通道,在球囊壓縮下,封管液緩緩流入人體,從而有效防止留置針堵塞問題。
進一步作為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外延管3上還設有導管夾6,所述導管夾6設于三通5與球囊4之間。通過導管夾,可以有效防止球囊中的封管液逆流,當然,除了加設導管夾外,還而已同在第二注液口上增加一個單向閥,但是加設單向閥會增加了留置針的生產成本,而導管夾經(jīng)濟實惠,操作簡單。
進一步作為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注液口51連接有肝素帽、第二注液口52連接有封口帽。
進一步作為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穿刺針2包括有穿刺針座與穿刺針管,所述穿刺針管與套管座1之間還包括有膠塞。
進一步作為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套管管體11通過鉚釘與套管座1固定連接。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