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設(shè)及中藥制劑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設(shè)及一種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制劑及其 制備方法和應(yīng)用。
【背景技術(shù)】
[0002] 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的發(fā)生于口腔黏膜的潰瘍性損傷病癥,多見于唇內(nèi)側(cè)、舌頭、 舌腹、頰黏膜、前庭溝、軟聘等部位,運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質(zhì)化層或角化較差。舌頭潰瘍指 發(fā)生于舌頭、舌腹部位的口腔潰瘍。口腔潰瘍發(fā)作時疼痛劇烈,局部灼痛明顯,嚴(yán)重者還會 影響飲食、說話,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不便巧并發(fā)日臭、慢性咽炎、便秘、頭痛、頭暈、惡屯、、 乏力、煩躁、發(fā)熱、淋己結(jié)腫大等全身癥狀。為此,急要開發(fā)出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療口腔潰瘍 的藥物滿足臨床治療的需要。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治療口腔潰瘍疾病的中藥制 劑。為了達(dá)到運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0004] 技術(shù)方案:一種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制劑,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 原料藥提取制備而成:濱苦菜28份、短瓣花25份、梳篇葉20份、倒鉤刺15份、金銀花25份、 半枝蓮28份、澤瀉15份、桂枝15份、牛膝20份、丹參25份、連翅20份、大青葉25份、白頭 翁20份、竹葉15份、升麻15份、枯梗15份、玄參25份、烏蔥替15份、甘草5份。 陽0化]所述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制劑,劑型是藥學(xué)上可接受的顆粒劑、片劑、膠囊 劑。
[0006] 所述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制劑,制備步驟為:取上述中藥,加藥材10倍重量 的水,浸泡0.化,煎煮1小時,過濾,藥渣再加入藥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時,藥液濾 出,合并兩次煎煮液,減壓濃縮至60°C相對密度為1.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體積百分比達(dá) 75%,攬拌,靜置,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25,并回收乙醇,得濃縮液, 將濃縮液噴霧干燥,噴霧干燥條件為:進(jìn)風(fēng)溫度為100°C,出風(fēng)溫度為90°C,物料溫度為 70°C,霧化壓力為0. 2兆帕,噴霧速度為lOml/s,添加輔料制成膠囊劑、片劑、顆粒劑。
[0007] 所述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制劑在制備治療口腔潰瘍藥物中的應(yīng)用。
[0008] 濱苦菜為菊科苦宦菜屬植物苦宦菜SonchusoleraceusL.,W全草入藥。清熱解 毒,涼血止血。用于腸炎,頻疾,急性黃痘型傳染性肝炎,闊尾炎,乳腺炎,口腔炎,咽炎,扁桃 體炎,吐血,贓血,咯血,便血,崩漏;外用治癡瘡腫毒,中耳炎。
[0009] 短瓣花為石竹科短瓣花屬植物短瓣花化achystemmacalycinum化Don,W帶根全 草入藥。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清熱解毒,舒筋活絡(luò)。根:用于白喉,風(fēng)濕搏痛,跌打 損傷,月經(jīng)不調(diào),病后虛弱。莖、葉:外用治手足疫李,骨折。
[0010] 梳篇葉為蹄蓋藤科植物雙蓋藤的全草。拉下名:Diplaziumdonianum(Mett.) Tard-Blot.[AspleniumdonianumMett.],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治濕熱黃痘;蛇咬傷; 外傷出血;痛經(jīng)。
[0011] 倒鉤刺為菩薇科植物=葉懸鉤子的全株。清熱解毒,除濕止頻。驅(qū)咖。其余中藥 為藥典品種。
[0012] 有益效果:中醫(yī)認(rèn)為,口腔潰瘍多因胃火過旺導(dǎo)致的,本發(fā)明濱苦菜、短瓣花、梳 篇葉、倒鉤刺、金銀花、半枝蓮、澤瀉、桂枝、牛膝、丹參、連翅、大青葉、白頭翁、竹葉、升麻、枯 梗、玄參、烏蔥替清熱解毒、疏肝理氣為君藥,連翅、大青葉、白頭翁、竹葉、升麻、枯梗、玄參、 烏蔥替降火生津為臣藥,甘草為佐使藥,全方相互配伍,治療口腔潰瘍效果明顯。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W下通過實施例形式,對本發(fā)明的上述內(nèi)容再作進(jìn)一步的詳細(xì)說明,但不應(yīng)將此 理解為本發(fā)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W下的實例,凡基于本發(fā)明上述內(nèi)容所實現(xiàn)的技術(shù)均 屬于本發(fā)明的范圍。
[0014] 1、顆粒劑實施例的制備:取濱苦菜28g、短瓣花25g、梳篇葉20g、倒鉤刺15g、金銀 花25g、半枝蓮28g、澤瀉15g、桂枝15g、牛膝20g、丹參25g、連翅20g、大青葉25g、白頭翁 20邑、竹葉15g、升麻15g、枯梗15g、玄參25g、烏蔥替15g、甘草5g,加藥材10倍重量的水,浸 泡0.化,煎煮1小時,過濾,藥渣再加入藥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時,藥液濾出,合并兩次 煎煮液,減壓濃縮至60°C相對密度為1. 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體積百分比達(dá)75%,攬拌,靜 置,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25,并回收乙醇,得濃縮液,將濃縮液噴霧 干燥,噴霧干燥條件為:進(jìn)風(fēng)溫度為l〇〇°C,出風(fēng)溫度為90°C,物料溫度為70°C,霧化壓力為 0. 2兆帕,噴霧速度為lOml/s,添加淀粉50g,制粒,制成顆粒劑。
[0015] 2、片劑實施例的制備:取濱苦菜28g、短瓣花25g、梳篇葉20g、倒鉤刺15g、金銀花 25邑、半枝蓮28g、澤瀉15g、桂枝15g、牛膝20g、丹參25g、連翅20g、大青葉25g、白頭翁20邑、 竹葉15g、升麻15g、枯梗15g、玄參25g、烏蔥替15g、甘草5g,加藥材10倍重量的水,浸泡 0. 5h,煎煮1小時,過濾,藥渣再加入藥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時,藥液濾出,合并兩次 煎煮液,減壓濃縮至60°C相對密度為1. 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體積百分比達(dá)75%,攬拌,靜 置,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25,并回收乙醇,得濃縮液,將濃縮液噴霧 干燥,噴霧干燥條件為:進(jìn)風(fēng)溫度為l〇〇°C,出風(fēng)溫度為90°C,物料溫度為70°C,霧化壓力為 0. 2兆帕,噴霧速度為lOml/s,添加糊精50g,制粒,壓片,制成片劑。
[0016] 3、膠囊劑實施例的制備:取濱苦菜28g、短瓣花25g、梳篇葉20g、倒鉤刺15g、金銀 花25g、半枝蓮28g、澤瀉15g、桂枝15g、牛膝20g、丹參25g、連翅20g、大青葉25g、白頭翁 20邑、竹葉15g、升麻15g、枯梗15g、玄參25g、烏蔥替15g、甘草5g,加藥材10倍重量的水,浸 泡0.化,煎煮1小時,過濾,藥渣再加入藥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時,藥液濾出,合并兩次 煎煮液,減壓濃縮至60°C相對密度為1. 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體積百分比達(dá)75%,攬拌,靜 置,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25,并回收乙醇,得濃縮液,將濃縮液噴霧 干燥,噴霧干燥條件為:進(jìn)風(fēng)溫度為l〇〇°C,出風(fēng)溫度為90°C,物料溫度為70°C,霧化壓力為 0. 2兆帕,噴霧速度為lOml/s,添加淀粉50g,制粒,灌裝,制成膠囊劑。
[0017] 4. 1 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yīng)用于臨床觀察口腔潰瘍病例40例,其中男20 例,女20例,年齡26~58歲。病程最短者3個月,最長者達(dá)10個月,平均6個月。
[001引 4. 2診斷標(biāo)準(zhǔn):(1)W口腔粘膜出現(xiàn)單個或數(shù)個直徑3~5mm的潰瘍,灼熱疼痛為 主要癥狀。(2)起病較快,一般7天左右愈合,若此伏彼起,則病程延長。愈后常易復(fù)發(fā)。 (3) 口腔檢查:口腔粘膜潰瘍較表淺,圓形或楠圓形,數(shù)量少則1~2個,多則10余個,表面 有淡黃色分泌物附著,潰瘍周圍粘膜大多充血。(4)應(yīng)與狐惑?。ò兹暇C合癥)、復(fù)發(fā)性 壞死性粘膜周圍炎及瘤疹性口腔炎相鑒別。證候分類:屯、脾積熱:口內(nèi)疼痛,口渴,口臭,尿 短黃,便秘。口瘡數(shù)量多,周圍充血明顯。舌紅,苔黃,脈數(shù)。陰虛火旺:口內(nèi)疼痛,口干,手 足屯、熱,乏力??诏?~2個或2~3個,周圍輕微充血。舌紅,苔少,脈細(xì)數(shù)。氣血虧虛: 口不渴,或伴畏寒,便漉??诏彅?shù)量不多,周圍粘膜不充血。舌淡,苔薄白,脈細(xì)弱。
[0019] 4. 3試驗方法:按上述顆粒劑制備方法制備臨床樣品,規(guī)格為每袋10克,五天為一 療程,一天=袋,分早、中、晚=次飯前半小時服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爛之 物。空白組口服安慰劑顆粒劑,五天為一療程,一天立袋,分早、中、晚立次飯前半小時服用。
[0020] 4. 4療效標(biāo)準(zhǔn):(1)痊愈:口腔潰瘍愈合,局部無不適感。(2)好轉(zhuǎn):口瘡雖然時有 復(fù)發(fā),但數(shù)量減少,程度減輕。(3)無效:口瘡癥狀及潰瘍無明顯變化。
[0021] 4. 5治療效果:見表1。
[0022] 表1兩組療效比較
[0023]
[0024] 可見,本發(fā)明制得的藥物能夠安全有效治療口腔潰瘍,I且無毒副作用I。
【主權(quán)項】
1. 一種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 原料藥提取制備而成:滇苦菜28份、短瓣花25份、梳篦葉20份、倒鉤刺15份、金銀花25份、 半枝蓮28份、澤瀉15份、桂枝15份、牛膝20份、丹參25份、連翹20份、大青葉25份、白頭 翁20份、竹葉15份、升麻15份、桔梗15份、玄參25份、烏蘞莓15份、甘草5份。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制劑,其特征在于,劑型是藥學(xué)上可接 受的顆粒劑、片劑、膠囊劑。3.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制劑,其特征在于,制備步驟為:取上 述中藥,加藥材10倍重量的水,浸泡0. 5h,煎煮1小時,過濾,藥渣再加入藥材8倍重量的 水,煎煮1小時,藥液濾出,合并兩次煎煮液,減壓濃縮至60°C相對密度為1. 05,加乙醇使含 醇量的體積百分比達(dá)75%,攪拌,靜置,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25,并 回收乙醇,得濃縮液,將濃縮液噴霧干燥,噴霧干燥條件為:進(jìn)風(fēng)溫度為100°C,出風(fēng)溫度為 90°C,物料溫度為70°C,霧化壓力為0. 2兆帕,噴霧速度為lOml/s,添加輔料制成膠囊劑、片 劑、顆粒劑。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制劑在治療口腔潰瘍藥物中的應(yīng)用。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劑領(lǐng)域,具體提供了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制劑,它由如下原料制備得到:滇苦菜28份、短瓣花25份、梳篦葉20份、倒鉤刺15份、金銀花25份、半枝蓮28份、澤瀉15份、桂枝15份、牛膝20份、丹參25份、連翹20份、大青葉25份、白頭翁20份、竹葉15份、升麻15份、桔梗15份、玄參25份、烏蘞莓15份、甘草5份,本發(fā)明能治療口腔潰瘍。
【IPC分類】A61P1/02, A61K36/899
【公開號】CN105148078
【申請?zhí)枴緾N201510638259
【發(fā)明人】卞文青
【申請人】卞文青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