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修補縫釘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疝修補縫釘器。
【背景技術】
[0002]腹腔溝疝是普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非手術不能治愈。當前的腔鏡疝修補手術使用的疝修補縫釘器內部結構采用多級齒輪傳遞機構,傳動不平穩(wěn);且器械運行過程中噪音較大,且在傳動過程中,零件較多,結構和位置較復雜,這樣器械出現(xiàn)故障的幾率高;此夕卜,成本較高,若出現(xiàn)故障不容易修善。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疝修補縫釘器,改變了原有的多級齒輪嚙合實現(xiàn)傳動的方式,大大增強了傳動的平穩(wěn)性,且結構簡單,減少噪音,出現(xiàn)故障的幾率低,降低了成本。
[0004]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疝修補縫釘器,包括:近端設置有固定手柄的殼體;設置在殼體遠端的輸釘管;貫穿在輸釘管內且可相對輸釘管轉動的驅動桿;設置在所述驅動桿上的多個鈦釘;殼體內設置有驅動其驅動桿轉動的驅動組件;啟動驅動組件且可相對手柄轉動的扳機;
[0005]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運動轉換機構和防反轉機構;
[0006]所述運動轉換機構接收扳機的驅動力將直線運動轉換為回轉運動,并帶動驅動桿轉動;所述防反轉機構可以使得扳機給出反向驅動力時,驅動桿不受影響,防止驅動桿反轉。
[0007]優(yōu)選的,所述運動轉換機構包括螺栓桿和軸套;所述套軸的遠端輸出驅動力;所述套軸為內部中空結構,內部設置有內螺紋,所述螺栓桿的遠端上設置有螺旋凸塊,所述螺旋凸塊作為螺牙與所述套軸的內螺紋相配合連接;所述螺栓桿的近端接收軸線方向上的驅動力。
[0008]優(yōu)選的,所述防反轉機構包括第一彈簧、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所述第一軸承的近端接收驅動力,所述第一軸承上設置有第一棘輪,所述第一軸承的遠端與所述第二軸承的近端同軸且相對周向旋轉而固定,所述第二軸承的近端設置有第二棘輪,所述第一棘輪和第二棘輪相嚙合,所述第二軸承的遠端輸出驅動力;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運動轉換機構的遠端面上,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棘輪相對其與第二棘輪相嚙合的相對面上;
[0009]所述第一棘輪和第二棘輪的齒槽均具有一定的寬度,使得第一棘輪和第二棘輪的棘輪齒在正轉方向上互相抵觸嚙合,在反轉方向上保持一個使得第一棘輪反向轉動時第二棘輪并不受影響的沖程。
[0010]優(yōu)選的,所述防反轉機構還包括定向控制組件,所述定向控制組件包括第三棘輪和控制片;所述第三棘輪同軸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軸承上,所述控制片一端固定在所述殼體上,另一端作為止動爪與所述第三棘輪相配合限制第三棘輪定向轉動。
[0011]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棘輪為所述第一軸承上一體成型的環(huán)狀凸緣,所述凸緣的靠近所述第二軸承的端面上設置有棘輪齒;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抵接在凸緣相對設有棘輪齒的另一端面上;
[0012]所述第二棘輪為所述第二軸承靠近所述第一軸承的端面上直接設置棘輪齒形成;
[0013]所述第二軸承靠近第一軸承的端面上開設有卡接槽,所述第一軸承的遠端可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內,使得第一軸承的遠端被徑向限制在所述第二軸承內。
[0014]所述第三棘輪為在所述第二軸承的圓周面上直接開設棘輪齒形成,所述控制片為具有一定彈性的薄片。
[0015]優(yōu)選的,還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近端與所述第二軸承的遠端同軸固定,所述固定套筒的遠端與所述驅動桿同軸相互固定,可相對所述輸釘管周向轉動。
[0016]優(yōu)選的,還包括第二彈簧,所述扳機鉸接于所述殼體上;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殼體上,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對所述扳機給出驅動力,一端的相對鉸接部的另一端進行勾拉,限制扳機相對殼體轉動的弧度。
[0017]優(yōu)選的,所述驅動組件還包括扳機在相對手柄轉動給出驅動力的過程中防止扳機回到初始位置的防復位裝置。
[0018]優(yōu)選的,所述防復位裝置包括齒條、棘爪件和彈片;
[0019]所述齒條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殼體上,且所述齒條的上端面設置有棘齒,所述齒條的下端面設有齒線與所述手柄通過第一齒輪互相嚙合;所述彈片的兩端固定在所述殼體上,彈片的彈性面與所述齒條上端面相對應;所述棘爪件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殼體上,所述棘爪件的上端可與所述彈片彈性抵接,所述棘爪件的下端設有棘爪可與所述齒條的上端面棘齒抵觸相配合限制齒條的運動方向。
[0020]優(yōu)選的,所述齒條遠端的上端面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齒條近端的上端面設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棘爪件的下端設有棘爪,棘爪件的上端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與第二端面成一定夾角的相對稱的設置在所述第二端面的兩端,且分別與所述第二端面圓滑過度;
[0021]當棘爪件的第二端面與所述彈片相貼合時,所述棘爪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的上方,彈片不發(fā)生彈性變形;當棘爪件的第一端面與所述彈片相貼合或第一端面的部分頂壓所述彈片發(fā)生彈性變形時,所述棘爪限制齒條只能軸向前進;當棘爪件的第三端面與所述彈片相貼合或第三端面的部分頂壓所述彈片發(fā)生彈性變形時,所述棘爪限制齒條只能軸向后退。
[0022]優(yōu)選的,所述齒條上設置有擋塊,與所述擋塊相配合的殼體上設置有限制板,所述擋塊和限制板相配合限定一個第一齒輪的傳動沖程。
[0023]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齒輪成扇形與扳機一體成型,下端固定在扳機上,上端設有齒輪齒與齒條相嗤合。
[0024]優(yōu)選的,所述輸釘管的遠端內部固定有螺旋彈簧,所述螺旋彈簧的外徑貼合固定在所述輸釘管內;所述驅動桿遠端軸向開設有凹槽,所述鈦釘為具有尖釘?shù)囊欢搜嘏c螺旋彈簧相同螺旋直徑的螺旋線延伸至具有折彎部的另一端;所述鈦釘環(huán)套在所述驅動桿上,且具有折彎部的另一端深入所述驅動桿凹槽內;所述鈦釘?shù)穆菪?jié)距與所述螺旋彈簧的節(jié)距相同,且鈦釘嵌套在所述螺旋彈簧內。
[0025]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設置有運動轉化機構,將直線運動轉化為回轉運動,來施加給驅動桿力,達到釘合的效果。傳動過程平穩(wěn),結構相對簡單,減少了噪音,大大降低了出現(xiàn)故障的幾率。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輸釘管未完全示出的疝修補縫釘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圖1所示疝修補縫釘器的剖面視圖;
[0028]圖3為螺栓桿9和軸套10的連接結構剖視圖;
[0029]圖4為棘爪件和彈片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30]圖5為第一棘輪和第二棘輪的棘輪齒在正轉方向上互相抵觸嚙合時的結構狀態(tài)示意圖;
[0031]圖6為第一棘輪和第二棘輪的棘輪齒在反轉方向上保持一個使第一棘輪反向轉動時第二棘輪不受影響的沖程時的結構狀態(tài)示意圖;
[0032]圖7為輸釘管內部的局部放大圖;
[0033]圖8為圖7狀態(tài)下對驅動桿和螺旋彈簧的剖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