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設及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屬于中藥配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現代醫(yī)學認為,咽喉為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許多感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都與 咽喉有密切關系。咽喉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有急、慢性之分,屬于上呼吸道感染 的一部分。急性發(fā)作時患者常常自覺咽喉疼痛,伴有梗然欠利,咽部不爽,發(fā)音欠揚,咽干思 飲W言多為甚,或有咽部異物感等癥狀。慢性咽喉炎只能用中藥來治療,主要是因臟腑功能 素亂而引起熱毒郁積上浮咽喉所致。
【發(fā)明內容】
[0003]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W便更好地針對慢性咽喉炎 進行治療。
[0004]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 -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由W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毛草12~16份、臭山羊 14~18份、寃絲子10~14份、烏梅炭14~18份、人中白10~14份、鬼針草14~18份、鐵馬鞭10 ~14份、桐葉千金藤16~20份、珠芽寥10~14份、羊蹄草14~18份、山抓花10~14份、孩兒草 14~18份、排草香10~14份、黑及草14~18份、天名精10~14份、己茅根14~18份、喉魄草10 ~14份、仁丹草14~18份、冬凌草10~14份、辛夷花14~18份、寸金草10~14份、龍利葉14~ 18份、瓜萎皮10~14份、回屯、草14~18份。
[0006]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由W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毛草12份、 臭山羊14份、寃絲子10份、烏梅炭14份、人中白10份、鬼針草14份、鐵馬鞭10份、桐葉千金藤 16份、珠芽寥10份、羊蹄草14份、山抓花10份、孩兒草14份、排草香10份、黑及草14份、天名精 10份、己茅根14份、喉魄草10份、仁丹草14份、冬凌草10份、辛夷花14份、寸金草10份、龍利葉 14份、瓜萎皮10份、回屯、草14份。
[0007]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由W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毛草14份、 臭山羊16份、寃絲子12份、烏梅炭16份、人中白12份、鬼針草16份、鐵馬鞭12份、桐葉千金藤 18份、珠芽寥12份、羊蹄草16份、山抓花12份、孩兒草16份、排草香12份、黑及草16份、天名精 12份、己茅根16份、喉魄草12份、仁丹草16份、冬凌草12份、辛夷花16份、寸金草12份、龍利葉 16份、瓜萎皮12份、回屯、草16份。
[000引進一步地,上述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由W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毛草16份、 臭山羊18份、寃絲子14份、烏梅炭18份、人中白14份、鬼針草18份、鐵馬鞭14份、桐葉千金藤 20份、珠芽寥14份、羊蹄草18份、山抓花14份、孩兒草18份、排草香14份、黑及草18份、天名精 14份、己茅根18份、喉魄草14份、仁丹草18份、冬凌草14份、辛夷花18份、寸金草14份、龍利葉 18份、瓜萎皮14份、回屯、草18份。
[0009]本方能清熱解毒,清熱化濕,活血行氣,扶正法邪,諸藥配合,對慢性咽喉炎具有較 好治療效果,臨床用之每收佳效。四年中,通過對32名患者的使用表明,該藥能有效治療慢 性咽喉炎,有效率達90.63%。
[0010] 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0011] 1、一般資料:發(fā)明人2011年12月-2015年12月間共收集了64例慢性咽喉炎患者,其 中,年齡20歲~50歲,病情1個月~3個月。隨機分為:治療組32例,對照組32例。兩組年齡等 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0012] 2、試驗方法:(1)對照組服用某市售咽喉片,按照說明書服用。療程21天。(2)治療 組口服本發(fā)明按照具體實施例2制得的散劑,早、中、晚各一次。療程21天。(3)療效標準及治 療結果:療效標準:痊愈:慢性咽喉炎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好轉:慢性咽喉炎的臨床癥狀減 輕,病情得到控制。無效:慢性咽喉炎的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W痊愈和好轉計算有 效率。治療統(tǒng)計結果見表1。
[OOU] 表1兩組療效比較
[0015] 由此可見,采用本發(fā)明的組方制得的藥物能夠安全有效治療慢性咽喉炎。
[0016] 毒性試驗:
[0017] 試驗藥品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的散劑。試驗動物為ICR種小白鼠,體重18~22克,雌 雄各半,共40只。試驗方法是,禁食12小時后,按20克/千克給小白鼠灌胃4個月,長期毒性試 驗結果顯示,小白鼠體重,肝、腎功能、血象等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表明該藥的安全性大, 屬于無毒級別。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W便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 [0019] 實施例1
[0020]本實施例中的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稱取毛草12克、臭山羊14克、寃絲子10克、 烏梅炭14克、人中白10克、鬼針草14克、鐵馬鞭10克、桐葉千金藤16克、珠芽寥10克、羊蹄草 14克、山抓花10克、孩兒草14克、排草香10克、黑及草14克、天名精10克、己茅根14克、喉魄草 10克、仁丹草14克、冬凌草10克、辛夷花14克、寸金草10克、龍利葉14克、瓜萎皮10克、回屯、草 14克。加6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1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 燥,混合均勻,裝入膠囊殼,即得符合治療用1天用量的膠囊劑。用于治療慢性咽喉炎,口服, 每日分早、中、晚S次服用。
[0021] 實施例2
[0022] 本實施例中的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稱取毛草14克、臭山羊16克、寃絲子12克、 烏梅炭16克、人中白12克、鬼針草16克、鐵馬鞭12克、桐葉千金藤18克、珠芽寥12克、羊蹄草 16克、山抓花12克、孩兒草16克、排草香12克、黑及草16克、天名精12克、己茅根16克、喉魄草 12克、仁丹草16克、冬凌草12克、辛夷花16克、寸金草12克、龍利葉16克、瓜萎皮12克、回屯、草 16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 干燥,合均勻,包裝,即得符合治療用1天用量的散劑。用于治療慢性咽喉炎,口服,每日分 早、中、晚S次服用。
[0023] 實施例3
[0024] 本實施例中的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稱取毛草16克、臭山羊18克、寃絲子14克、 烏梅炭18克、人中白14克、鬼針草18克、鐵馬鞭14克、桐葉千金藤20克、珠芽寥14克、羊蹄草 18克、山抓花14克、孩兒草18克、排草香14克、黑及草18克、天名精14克、己茅根18克、喉魄草 14克、仁丹草18克、冬凌草14克、辛夷花18克、寸金草14克、龍利葉18克、瓜萎皮14克、回屯、草 18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 燥,混合均勻,按照本領域常規(guī)工藝制粒,包裝,即得符合治療用1天用量的顆粒劑。用于治 療慢性咽喉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S次服用。
[0025] W上所述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W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運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 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 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毛草12~16 份、臭山羊14~18份、菟絲子10~14份、烏梅炭14~18份、人中白10~14份、鬼針草14~18 份、鐵馬鞭10~14份、桐葉千金藤16~20份、珠芽寥10~14份、羊蹄草14~18份、山研!花10~ 14份、孩兒草14~18份、排草香10~14份、黑及草14~18份、天名精10~14份、巴茅根14~18 份、喉呢草10~14份、仁丹草14~18份、冬凌草10~14份、辛夷花14~18份、寸金草10~14 份、龍利葉14~18份、瓜萎皮10~14份、回心草14~18份。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由以下質量份 數的組分組成:毛草12份、臭山羊14份、菟絲子10份、烏梅炭14份、人中白10份、鬼針草14份、 鐵馬鞭10份、桐葉千金藤16份、珠芽寥10份、羊蹄草14份、山礬花10份、孩兒草14份、排草香 10份、黑及草14份、天名精10份、巴茅根14份、喉嚨草10份、仁丹草14份、冬凌草10份、辛夷花 14份、寸金草10份、龍利葉14份、瓜萎皮10份、回心草14份。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由以下質量份 數的組分組成:毛草14份、臭山羊16份、菟絲子12份、烏梅炭16份、人中白12份、鬼針草16份、 鐵馬鞭12份、桐葉千金藤18份、珠芽寥12份、羊蹄草16份、山礬花12份、孩兒草16份、排草香 12份、黑及草16份、天名精12份、巴茅根16份、喉嚨草12份、仁丹草16份、冬凌草12份、辛夷花 16份、寸金草12份、龍利葉16份、瓜萎皮12份、回心草16份。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由以下質量份 數的組分組成:毛草16份、臭山羊18份、菟絲子14份、烏梅炭18份、人中白14份、鬼針草18份、 鐵馬鞭14份、桐葉千金藤20份、珠芽寥14份、羊蹄草18份、山礬花14份、孩兒草18份、排草香 14份、黑及草18份、天名精14份、巴茅根18份、喉嚨草14份、仁丹草18份、冬凌草14份、辛夷花 18份、寸金草14份、龍利葉18份、瓜萎皮14份、回心草18份。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毛草12~16份、臭山羊14~18份、菟絲子10~14份、烏梅炭14~18份、人中白10~14份、鬼針草14~18份、鐵馬鞭10~14份、桐葉千金藤16~20份、珠芽蓼10~14份、羊蹄草14~18份、山礬花10~14份、孩兒草14~18份、排草香10~14份、黑及草14~18份、天名精10~14份、巴茅根14~18份、喉嚨草10~14份、仁丹草14~18份、冬凌草10~14份、辛夷花14~18份、寸金草10~14份、龍利葉14~18份、瓜萎皮10~14份、回心草14~18份。本方能清熱解毒,清熱化濕,活血行氣,扶正法邪,諸藥配合,對慢性咽喉炎具有較好治療效果,臨床用之每收佳效。
【IPC分類】A61P11/04, A61K36/899, A61K35/22
【公開號】CN105497641
【申請?zhí)枴緾N201610035387
【發(fā)明人】黃偉洪, 姚增科
【申請人】黃偉洪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