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心內科診療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具體是一種心內科診療床。
【背景技術】
[0002]心內科是醫(yī)院中的一個重要科室,醫(yī)院心內科中經(jīng)常需要用到診療床,現(xiàn)有的診療床功能單一,不能滿足現(xiàn)代化醫(yī)院的使用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心內科診療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心內科診療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下方四周都固設有支撐件,支撐件的下方設置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的底部固定在底座的中部,底座的底側一端設置有萬向輪,另一端設置有支撐腳,所述支撐腳與底座螺紋連接,支撐腳上還設置有調節(jié)輪,所述升降裝置內設置有絲桿、升降桿、外管、滑塊螺母和驅動電機,外管的上端設置有上端蓋,上端蓋的中部設置有供升降桿通過的通孔,滑塊螺母與絲桿之間螺紋連接,升降桿架設在滑塊螺母上,絲桿設置于升降桿內部,絲桿的下端連接驅動電機,外管的底端設置有下端座,下端座固定在底座的上端中部,升降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支撐件,床板前側壁上設置有控制驅動電機的電機開關,所述床板上側靠近前后兩側床沿處水平設有滑槽,床板上側中段設有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包括支撐體、滑塊、把手、限位裝置、抽拉板、托板和調節(jié)裝置,支撐體為支撐件的主要部件,在支撐體的下表面兩側設置有滑塊,滑塊嵌入在滑槽內部,滑塊上方支撐體的兩側都設有限位裝置,限位裝置上側支撐體的側面設置有把手,在支撐體的頂部插接設置有抽拉板,抽拉板頂端連接設置有托板,在抽拉板對應的支撐體的兩側面都設有調節(jié)裝置,所述床板上側靠右位置并列設置有三個氣囊墊,氣囊墊上側設有活動板,氣囊墊通過導氣管與床板下側右端的氣栗連接,床板前側壁中段連接有理療護理帶。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腳底部設置有防滑紋。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體縱斷面為上窄下寬的直角梯形結構。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理療護理帶包括護帶、設置在護帶內部的中藥熏袋、設置在中藥熏袋底部的加熱體和與加熱體連接的電源插頭。
[0009]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時,通過電機開關啟動驅動電機,驅動電機正轉時帶動滑塊螺母沿絲桿向上移動,從而帶動升降桿上升,當驅動電機反轉時,升降桿沿絲桿向下移動,通過調節(jié)驅動電機的正反轉即可自動調整床體的高度,萬向輪的設置可以方便床體的移動,支撐腳在使用時通過調節(jié)輪旋下,支撐在地面,固定機體,防止機體滑動的同時還可以保護萬向輪不會在長時間的重壓下發(fā)生損壞,需要移動時,將支撐腳旋上,即可移動機體,支撐腳底部的防滑紋進一步起到防滑作用;支撐體縱斷面為上窄下寬的直角梯形結構,用來支撐膝肘臥位的患者,托板用來支撐患者腹部,支撐體的斜面用來支撐患者的上體,在抽拉板對應的支撐體兩側面,設置有調節(jié)裝置,可以用來調節(jié)抽拉板的長度,以適應不同身長的患者,支撐件可在床板上側左右滑動,使用方便、實用性強,可以根據(jù)不同身形的患者調整到最佳的適應位置,方便進行診療,減輕了醫(yī)生的負擔;通過往氣囊墊內部鼓空氣,能夠提高舒適度,理療護理帶可對病人進行中藥理療和護理,提高了舒適度,有利于病人的康復。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心內科診療床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心內科診療床中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為心內科診療床中支撐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4為心內科診療床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5]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心內科診療床,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I的下方四周都固設有支撐件2,支撐件2的下方設置有升降裝置3,升降裝置3的底部固定在底座4的中部,底座4的底側一端設置有萬向輪5,另一端設置有支撐腳6,所述支撐腳6底部設置有防滑紋,所述支撐腳6與底座4螺紋連接,支撐腳6上還設置有調節(jié)輪7,所述升降裝置3內設置有絲桿303、升降桿301、外管304、滑塊螺母305和驅動電機306,外管304的上端設置有上端蓋302,上端蓋302的中部設置有供升降桿301通過的通孔,滑塊螺母305與絲桿303之間螺紋連接,升降桿301架設在滑塊螺母305上,絲桿303設置于升降桿301內部,絲桿303的下端連接驅動電機306,外管304的底端設置有下端座307,下端座307固定在底座4的上端中部,升降桿301的上端固定連接支撐件2,床板I前側壁上設置有控制驅動電機306的電機開關8,工作時,通過電機開關8啟動驅動電機306,驅動電機306正轉時帶動滑塊螺母305沿絲桿303向上移動,從而帶動升降桿301上升,當驅動電機306反轉時,升降桿301沿絲桿303向下移動,通過調節(jié)驅動電機306的正反轉即可自動調整床體的高度,萬向輪5的設置可以方便床體的移動,支撐腳6在使用時通過調節(jié)輪7旋下,支撐在地面,固定機體,防止機體滑動的同時還可以保護萬向輪5不會在長時間的重壓下發(fā)生損壞,需要移動時,將支撐腳6旋上,即可移動機體,支撐腳6底部的防滑紋進一步起到防滑作用;所述床板I上側靠近前后兩側床沿處水平設有滑槽8,床板I上側中段設有支撐件9,所述支撐件9包括支撐體91、滑塊92、把手93、限位裝置94、抽拉板95、托板96和調節(jié)裝置97,支撐體91為支撐件9的主要部件,支撐體91縱斷面為上窄下寬的直角梯形結構,在支撐體91的下表面兩側設置有滑塊92,滑塊92嵌入在滑槽8內部,滑塊92上方支撐體91的兩側都設有限位裝置94,限位裝置94上側支撐體91的側面設置有把手93,在支撐體91的頂部插接設置有抽拉板95,抽拉板95頂端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