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以及病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用負壓引流領域,尤其涉及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以及病床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壓瘡是長期臥床營養(yǎng)不良,以及長期坐輪椅截癱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壓瘡的護理程度難且涉及材料昂貴,這不僅增加了患者身體上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深潰瘍型壓瘡(IV度)為最嚴重的壓瘡類型,其傷及皮膚、深筋膜、肌肉甚至骨骼,受損組織因缺血而致廣泛性皮下組織壞死,從而形成口小腔大的囊腔型壓瘡。
[0003]現(xiàn)有的引流裝置,通常是依靠負壓器產(chǎn)生負壓而將體內(nèi)積液引流出來,雖已廣泛推廣應用,但所使用的引流器成本較高,且引流效果有待加強。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引流可靠的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以及病床系統(tǒng)。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包括引流管、儲液瓶以及瓶蓋,引流管的一端穿過瓶蓋連通儲液瓶,引流管的另一端為引流端,引流端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引流側孔,引流端設置有用于將引流管固定的貼膜;還包括負壓裝置,還包括為儲液瓶提供負壓的負壓裝置。
[0006]引流裝置的引流管的一端與病人的壓瘡相連,引流管的另一端開設有多個用于吸液的引流側孔,引流側孔增大了引流管與壓瘡的接觸面積,引流效果好。負壓裝置用于提供負壓,從而自動將壓瘡內(nèi)的液體吸出,通過引流管流入儲液瓶,弓I流方便。
[0007]進一步的是:所述貼膜開設有用于供壓瘡露出的中間孔,貼膜為透明的貼膜。
[0008]進一步的是:所述儲液瓶為透明的儲液瓶。
[0009]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病床系統(tǒng),包括病床,病床的外側設置有支撐臺,支撐臺上設置有負壓引流裝置,負壓引流裝置包括引流管、儲液瓶以及瓶蓋,引流管的一端穿過瓶蓋連通儲液瓶,引流管的另一端為引流端,引流端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引流側孔,引流端設置有用于將引流管固定的貼膜;還包括為儲液瓶提供負壓的負壓裝置。
[0010]進一步的是:所述貼膜開設有用于供壓瘡露出的中間孔,貼膜為透明的貼膜。
[0011 ]進一步的是:所述儲液瓶為透明的儲液瓶。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引流裝置的引流管的一端用于與病人的壓瘡相連,弓丨流管的另一端開設有多個用于吸液的引流側孔,引流側孔增大了引流管與壓瘡的接觸面積,且引流側孔位于壓瘡內(nèi),引流效果好。負壓裝置用于提供負壓,從而自動將壓瘡內(nèi)的液體吸出,通過引流管流入儲液瓶,引流方便。且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病人的需要,選擇不同規(guī)格的儲液瓶,且引流管的長度可以根據(jù)病人的使用需求設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以有效引流,方便病人的翻身,同時方便對病人壓瘡部位進行觀察。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示意圖;
[0014]圖中標記為:引流管I,引流側孔11,儲液瓶2,瓶蓋3,貼膜4,中間孔41,負壓裝置5,壓力表51。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加以說明。
[0016]如圖1所示,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包括引流管1、儲液瓶2以及瓶蓋3,弓丨流管I的一端穿過瓶蓋3連通儲液瓶2,引流管I的另一端為引流端,引流端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引流側孔U,引流端設置有用于將引流管I固定的貼膜4;還包括為儲液瓶2提供負壓的負壓裝置5;負壓裝置5用于為儲液瓶2提供負壓,通過開啟負壓裝置5即可將儲液瓶2中的空氣抽出,負壓裝置5的壓力可以調(diào)節(jié),通過調(diào)節(jié)負壓裝置5的壓力調(diào)節(jié)旋鈕即可,負壓裝置還設置有壓力表51,方便壓力的調(diào)節(jié)。具體操作時,可以將儲液瓶內(nèi)的壓力調(diào)節(jié)為0.037MPa左右,吸液效果好。在引流管I的引流端開設多個引流側孔11,引流側孔11增大了與壓瘡的接觸面積,使得引流的效果更好。儲液瓶2為滅菌空瓶,規(guī)格可以是250ml或者是500ml或者是其他規(guī)格的滅菌空瓶。引流管的長度為0.5?5米,引流管不會影響病人的翻身活動等,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且引流效果好。負壓裝置5為電動負壓吸引器,操作方便。
[0017]所述貼膜4開設有用于供壓瘡露出的中間孔41,貼膜4為透明的貼膜;在貼膜4的中部開設用于供壓瘡露出的中間孔41,不會影響壓瘡的恢復,同時又可以將引流管I牢固的固定在病人的壓瘡部位。透明的貼膜方便觀察病人壓瘡附近皮膚。具體的,貼膜4為醫(yī)用無菌生物透明貼膜,可以選用3M無菌生物透明貼膜,貼附牢固。
[0018]所述儲液瓶2為透明的儲液瓶,透明的儲液瓶方便觀察瓶內(nèi)的液體量,以及時更換儲液瓶,保持良好的吸液效果。
[0019]病床系統(tǒng),包括病床,病床的外側設置有支撐臺,支撐臺上設置有負壓引流裝置,負壓引流裝置包括引流管1、儲液瓶2以及瓶蓋3,引流管I的一端穿過瓶蓋3連通儲液瓶2,引流管I的另一端用于與壓瘡相連,引流管I的另一端開設有多個用于吸液的引流側孔11,弓丨流管I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將引流管I固定在病人身體上的貼膜4;還包括為儲液瓶提供負壓的負壓裝置5;負壓裝置5用于為儲液瓶2提供負壓,通過開啟負壓裝置5即可將儲液瓶2中的空氣抽出,負壓裝置5的壓力可以調(diào)節(jié),通過調(diào)節(jié)負壓裝置5的壓力調(diào)節(jié)旋鈕即可,負壓裝置還設置有壓力表51,方便壓力的調(diào)節(jié);引流裝置的引流管I的一端與病人的壓瘡相連,弓丨流管I的另一端開設有多個用于吸液的引流側孔11,引流側孔11增大了引流管I與壓瘡的接觸面積,且引流側孔位于壓瘡內(nèi),引流效果好。負壓的儲液瓶5自動將壓瘡內(nèi)的液體吸出,通過引流管I流入儲液瓶2,引流方便。且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病人的需要,選擇不同規(guī)格的儲液瓶2,且引流管I的長度可以根據(jù)病人的使用需求設定,使得病床系統(tǒng)帶有負壓引流裝置,病床系統(tǒng)可以用于吸液,實用性更強。
[0020]所述貼膜4開設有用于供壓瘡露出的中間孔41,貼膜4為透明的貼膜;在貼膜4的中部開設用于供壓瘡露出的中間孔41,不會影響壓瘡的恢復,同時又可以將引流管I牢固的固定在病人的壓瘡部位。透明的貼膜方便觀察病人壓瘡附近皮膚。
[0021 ]所述儲液瓶2為透明的儲液瓶,透明的儲液瓶方便觀察瓶內(nèi)的液體量,以及時更換儲液瓶,保持良好的吸液效果。
[0022]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引流裝置的引流管的一端與病人的壓瘡相連,引流管的另一端開設有多個用于吸液的引流側孔,引流側孔增大了引流管與壓瘡的接觸面積,且引流側孔位于壓瘡內(nèi),引流效果好。負壓裝置用于提供負壓,從而自動將壓瘡內(nèi)的液體吸出,通過引流管流入儲液瓶,引流方便。且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病人的需要,選擇不同規(guī)格的儲液瓶,且引流管的長度可以根據(jù)病人的使用需求設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以有效引流,方便病人的翻身,同時方便對病人壓瘡部位進行觀察。
[0023]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包括引流管、儲液瓶以及瓶蓋,引流管的一端穿過瓶蓋連通儲液瓶,其特征在于:引流管的另一端為引流端,引流端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引流側孔,引流端設置有用于將引流管固定的貼膜;還包括為儲液瓶提供負壓的負壓裝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貼膜開設有用于供壓瘡露出的中間孔,貼膜為透明的貼膜。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瓶為透明的儲液瓶。4.病床系統(tǒng),包括病床,病床的外側設置有支撐臺,支撐臺上設置有負壓引流裝置,負壓引流裝置包括引流管、儲液瓶以及瓶蓋,引流管的一端穿過瓶蓋連通儲液瓶,其特征在于:引流管的另一端為引流端,引流端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引流側孔,引流端設置有用于將引流管固定的貼膜;還包括為儲液瓶提供負壓的負壓裝置。5.如權利要求4所述病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貼膜開設有用于供壓瘡露出的中間孔,貼膜為透明的貼膜。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病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瓶為透明的儲液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囊腔型壓瘡的負壓引流裝置以及病床系統(tǒng),包括引流管、儲液瓶以及瓶蓋,引流管的一端穿過瓶蓋連通儲液瓶,引流管的另一端為引流端,引流端的管壁上開設有多個引流側孔,引流端設置有用于將引流管固定的貼膜;還包括為儲液瓶提供負壓的負壓裝置;引流裝置的引流管的一端與病人的壓瘡相連,引流管的引流端開設有多個用于吸液的引流側孔,多個引流側孔增大了引流端與壓瘡的接觸面積,引流效果好。負壓裝置用于提供負壓,從而自動將壓瘡內(nèi)的液體吸出,通過引流管流入儲液瓶,引流方便。
【IPC分類】A61G7/05, A61G7/00, A61M1/00
【公開號】CN205360085
【申請?zhí)枴緾N201620101057
【發(fā)明人】黃華梅, 龔如錦
【申請人】蘇州市吳中人民醫(yī)院
【公開日】2016年7月6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