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護理用具技術領域,涉及康復毯,尤其是涉及一種兒童多功能家庭康復毯。
背景技術:
腦癱孩子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漫長的過程當中,家庭康復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國康復起步晚,康復人力資源匱乏,社會支持貧瘠,缺乏經濟,有效,實用的康復輔助用品。在臨床工作當中,很多患兒家長迫切需要一些輔助工具去進行家庭康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兒童多功能家庭康復毯,具有結構簡單,康復效果好的優(yōu)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兒童多功能家庭康復毯,包括用于承載兒童的柔性承載面,所述的承載面至少一條邊的兩端對稱設有兩條第一固定帶,與第一固定帶相對的一邊上設有抓取結構,所述的承載面的至少一面上設有能夠將承載面包圍形成筒狀體的第二固定帶。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承載面至少一面上設有兩條供兒童雙手抓取的第三固定帶,所述的第三固定帶的兩端與承載面固定連接。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抓取結構包括設置于承載面上的通道結構,所述的通道結構內穿設有可拆卸的抓桿,所述的抓桿的兩端延伸至通道結構外側。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固定帶的一端與承載面連接,另一端用于將承載面與固定物件相連接。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第二固定帶的中部與承載面相連接,第二固定帶的兩端在承載面沿第二固定帶周向卷繞成筒狀體時能夠互相連接或分別與固定物件相連接。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承載面為具有中空腔體的雙層結構,承載面的至少一側邊緣上設有控制該側邊緣開啟/關閉的啟閉結構,承載面的其余邊緣為密封結構。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啟閉結構為拉鏈或者密封條。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中空腔體內設有柔性填充料。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填充料為棉花或者羽絨或者海綿。
與現(xiàn)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1.一部分家庭康復變得簡單易行;
2.原來需要兩位家長進行的康復,使用康復毯之后,只需要一位家長就能進行操作;
3.增加了腦癱患兒的舒適性和配合程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兒童多功能家庭康復毯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承載面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使用方式二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使用方式三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方案中的兒童多功能家庭康復毯,包括用于承載兒童的柔性承載面1,本方案中的承載面1可以使毛毯或者紡織布,承載面1至少一條邊的兩端對稱設有兩條第一固定帶2,第一固定帶2一端與承載面1固定連接,可以是一體連接或者縫制連接,另一端自由設置,與第一固定帶2相對的一邊上設有抓取結構,承載面1的至少一面上設有能夠將承載面1包圍形成筒狀體11的第二固定帶3。
具體地說,承載面1至少一面上設有兩條供兒童雙手抓取的第三固定帶12,第三固定帶12的兩端與承載面1固定連接。
具體地說,抓取結構包括設置于承載面1上的通道結構4,通道結構4內穿設有可拆卸的抓桿41,抓桿41的兩端延伸至通道結構4外側,將承載面卷成筒狀體11時需要將抓桿41從通道結構4中抽出。
進一步地說,所述第一固定帶2的一端與承載面1連接,另一端用于將承載面1與固定物件相連接。
進一步地說,第二固定帶3的中部與承載面1相連接,第二固定帶3的兩端在承載面1沿第二固定帶3周向卷繞成筒狀體11時能夠互相連接或分別與固定物件相連接,在卷繞前,先將承載面沿著與第二固定帶3相平行的一邊折疊成適當?shù)膶挾?,折疊完成后需使第二固定帶3位于外側,卷成的筒狀體11用于將兒童進行包裹,以便通過第二固定帶進行固定或者在第二固定帶的牽引下練習行走、爬行等四肢力量訓練。
具體地說,承載面1為具有中空腔體的雙層結構,承載面1的至少一側邊緣上設有控制該側邊緣開啟/關閉的啟閉結構5,承載面1的其余邊緣為密封結構。
進一步地說,啟閉結構5為拉鏈或者密封條,中空腔體內設有柔性填充料,能夠增加填充料可以為棉花或者羽絨或者海綿,能夠在承載面1的中空腔體內填充物料,不僅可以增強承載面的保暖功能,防止兒童受涼,其次還能增加兒童在承載面1上進行訓練時的舒適程度。
使用方式一:
將兩條第一固定帶2與固定物件進行固定連接,保持具有第三固定帶12的一面朝上,展開承載面1,將兒童放置于承載面上,此時的第三固定帶12位于兒童的左右兩側,便于兒童用手握住第三固定帶12,有助于力量訓練,訓練時,使用者用雙手抓住抓桿41的兩端,進行左右的晃動,就可以成為一個方便簡單的懸吊床了,承載面1中間的凹陷形狀能夠使他們軀干及四肢過度伸展的情況得到改善,同時,還限制了孩子的頭部向側后方向旋轉,保持頭部在中線位置。同時適用于不會翻身的患兒,可以幫助其學會翻身,僅需一人就可以完成對患兒的康復訓練。
使用方式二:
將抓桿41從通道結構4抽出,將承載面沿著與第二固定帶3相平行的一邊折疊成適當?shù)膶挾?,折疊完成后需使第二固定帶3位于外側,卷成的筒狀體11用于將兒童進行包裹,此時第二固定帶3形成牽引繩,患兒能夠在家長或者看護人員的牽引下進行行走或者爬行,能夠有效鍛煉患兒四肢的力量。
使用方式三:
將抓桿41從通道結構4抽出,將承載面沿著與第二固定帶3相平行的一邊折疊成適當?shù)膶挾?,折疊完成后需使第二固定帶3位于外側,卷成的筒狀體11用于將兒童進行包裹,同時將第二固定帶3的兩端與兒童座椅進行固定連接,可以將患兒的胸腹固定在椅背上,可以幫助患兒練習獨坐,也有利于家長給患兒喂飯時候患兒正確的坐姿防止嗆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