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織面料,尤其涉及一種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面料。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對健康的生活品質(zhì)品位的追求越來越高,對保健類服飾尤其這種遠紅外蓄熱保溫功能滌棉面料的需求也逐漸增大。目前我國涉及該項技術的企業(yè)還不多,尚處于開發(fā)階段,且多應用在針織領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面料,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面料手感不柔軟,不能廣泛更好的應用在機織領域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面料,它是由經(jīng)紗和緯紗相互交織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經(jīng)紗和緯紗為平紋組織結構,所述的經(jīng)紗采用75D普通滌綸長絲,所述的緯紗采用40S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紗。經(jīng)紗密度為每厘米55~60根,緯紗密度為每厘米35~40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中空遠紅外滌綸纖維利用遠紅外線的熱作用,提高人體的升溫效果,同時截面具有較高的中空結構,阻礙了熱傳導,有較好的蓄熱能力,并且纖維的中空結構使面料達到低克重和柔軟的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經(jīng)紗為P-75D DTY FD。
進一步,所述緯紗為T/C-40S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紗。
進一步,所述面料克重為115~120g/m2。
進一步,所述面料幅寬為145~147cm。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該方案中的經(jīng)紗、緯紗、克重和幅寬機織出的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面料細致、結構緊蹙、質(zhì)輕和柔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面料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經(jīng)紗,2、緯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面料,它是由經(jīng)紗和緯紗相互交織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經(jīng)紗和緯紗為平紋組織結構,所述的經(jīng)紗采用75D普通滌綸長絲,所述的緯紗采用40S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紗。經(jīng)紗密度為每厘米55~60根,緯紗密度為每厘米35~40根。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一種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面料,它是由經(jīng)紗和緯紗相互交織而成,所述的經(jīng)紗和緯紗為平紋組織結構,所述的經(jīng)紗采用P-75D DTY FD,所述的緯紗采用T/C-40S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紗。經(jīng)紗密度為每厘米55根,緯紗密度為每厘米40根。
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一種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面料,它是由經(jīng)紗和緯紗相互交織而成,所述的經(jīng)紗和緯紗為平紋組織結構,所述的經(jīng)紗采用P-75D DTY FD,所述的緯紗采用T/C-40S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紗。經(jīng)紗密度為每厘米58根,緯紗密度為每厘米36根。
實施例3
本實用新型一種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面料,它是由經(jīng)紗和緯紗相互交織而成,所述的經(jīng)紗和緯紗為平紋組織結構,所述的經(jīng)紗采用P-75D DTY FD,所述的緯紗采用T/C-40S中空遠紅外滌棉混紡紗。經(jīng)紗密度為每厘米60根,緯紗密度為每厘米35根。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