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涉及活性石灰煅燒【技術領域】。包括加料裝置、煅燒裝置、分離及余熱利用裝置,煅燒裝置為流化爐。本發(fā)明節(jié)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可直接煅燒粒度<10mm的石灰石,解決石灰石礦山尾礦浪費的問題,并且具有工序簡單、成本低廉、產品質量優(yōu)、投資少、操作維護簡單、節(jié)約能源、環(huán)保清潔、燃料適用廣泛的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活性石灰煅燒【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冶金、化工、建材行業(yè)對活性石灰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煅燒活性石灰的生產裝置主要有單膛豎窯、麥爾茲窯、弗卡斯窯、回轉窯、懸浮窯等幾種窯型。但無論哪種窯型,只有粒度> IOmm的石灰石才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而粒度< IOmm的石灰石必須破碎至1_以下,才能使用懸浮窯進行煅燒。同時,石灰石礦山的尾礦浪費量是驚人的,初步估算,每年總量至少達到千萬噸級以上。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本生產裝置專門用于煅燒粒度< IOmm的石灰石,解決石灰石礦山尾礦浪費的問題,工序簡單、成本低廉、質量優(yōu)、節(jié)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包括加料裝置、煅燒裝置、分離及余熱利用裝置,煅燒裝置為流化爐。
[0005]流化爐的優(yōu)選結構包括爐體,爐體底部設有爐底風箱,爐體內爐底風箱上部設有分配板,分配板上部爐體下部布置有兩排燃燒器,兩排燃燒器之間爐體上設有流化爐加料管,爐體頂部側壁設有流化爐出料口 ;爐體為矩形或圓形。
[0006]優(yōu)選的,燃燒器布置方式為相對兩側雙排布置或環(huán)形雙排布置;相對兩側雙排布置,爐體為矩形的流化爐,相對的兩側平行布置燃燒器,每側布置兩排,上排燃燒器與下排燃燒器的位置上下交錯布置,相對兩側的燃燒器位置前后交錯布置;環(huán)形雙排布置為環(huán)繞爐體,環(huán)形布置上下兩 排燃燒器,上排燃燒器與下排燃燒器的位置上下交錯布置。
[0007]燃燒器燃料為氣體燃料、液體燃料或固體燃料。
[0008]優(yōu)選的,燃燒器燃料為氣體燃料。
[0009]加料裝置包括斗式提升機、原料倉和溜槽,斗式提升機出料口下方設有原料倉,原料倉下方設有星形卸灰閥,星形卸灰閥下方設有溜槽,溜槽出口與流化爐加料管相通;
分離及余熱利用裝置包括第一旋風除塵器、第二旋風除塵器、布袋除塵器,冷卻室、冷卻風機、加壓風機、換熱器、一次風機、預熱一次風管道、第一成品倉、第二成品倉、引風機和煙囪,所述第一旋風除塵器進料口與流化爐出料口相通,第一旋風除塵器下方出料口與冷卻室進料口相通,冷卻室進風口與冷卻風機出風口相通,冷卻室出料口與第二旋風除塵器進料口相通,第二旋風除塵器下方出料口與第一成品倉相通;第二旋風除塵器上方出風口與加壓風機進風口相通,加壓風機出風口與流化爐爐底風箱相通;第一旋風除塵器上方高溫煙氣出口與換熱器進氣口相通,換熱器出氣口與布袋除塵器進料口相通,換熱器和布袋除塵器的下方出料口通過管道相通,管道出口與第二成品倉相通;換熱器進風口與一次風機出風口相通,換熱器出風口通過預熱一次風管道分別與溜槽和燃燒器相通;布袋除塵器出氣口與引風機進口相通,引風機出口通過排煙管道與煙囪相通。
[0010]流化爐、第一旋風除塵器、第二旋風除塵器、布袋除塵器、預熱一次風管道、溜槽和冷卻室外部設有保溫材料;流化爐、第一旋風除塵器和冷卻室內部設有耐高溫材料。
[0011]本生產裝置的原理為:預熱一次風從流化爐爐底風箱吹入,與燃燒器噴入的燃料燃燒,同時煅燒加入的粒度< 10_的石灰石小顆粒,隨著石灰石煅燒為活性石灰,完成分解,其密度隨即變小,即被高溫煙氣流化,并隨高溫煙氣排出爐外,再進行冷卻、收集。對于粒度> IOmm的石灰石小顆粒,由于較重,不能在流化爐內隨高溫煙氣懸浮,所以不能使用本裝置生產活性石灰,但對于粒度< 20mm的石灰石礦山尾礦,只需進行簡單破碎,處理成粒度< IOmm的石灰石,即可用于本生產裝置,因此完全解決了石灰石礦山尾礦浪費的問題。
[0012]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I)本發(fā)明節(jié)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利用流化爐可直接煅燒粒度< IOmm的石灰石,解決石灰石礦山尾礦浪費的問題,并且工序簡單,成本低廉、質量優(yōu)。
[0013](2)投資少,施工難度低。大部分設備均為工業(yè)中通用設備。
[0014](3)操作、維護簡單。用電設備主要為風機,且比較少。
[0015](4)節(jié)約能源。外排廢氣的溫度及成品灰所含熱量都最大限度的得到回收利用。系統(tǒng)內熱設備及管道也采用隔熱、保溫處理,最大限度的減少系統(tǒng)設備表面熱損失。
[0016](5)環(huán)保清潔。整個系統(tǒng)封閉運行,除了上料、成品外運揚塵和系統(tǒng)廢氣外排之外,整個系統(tǒng)不存在其它 污染點。系統(tǒng)廢氣經過布袋除塵的處理,粉塵含量很容易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上料及成品單獨設置除塵系統(tǒng)也可滿足環(huán)保要求。同時,系統(tǒng)內除了風機,沒有其它大的噪音設備,對噪聲的控制也是非常有效的。
[0017](6)燃料適用廣泛。無論是氣體燃料、液體燃料還是固體燃料,都可有效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流化爐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爐體為矩形時燃燒器4的上一排斷面示意圖;
圖4是圖2中爐體為矩形時燃燒器4的下一排斷面示意圖;
圖5是圖2中爐體為圓形時燃燒器4的上一排斷面示意圖;
圖6是圖2中爐體為圓形時燃燒器4的下一排斷面示意圖;
圖中:1、斗式提升機;2、原料倉;3、流化爐;4、燃燒器;5、第一旋風除塵器;6、冷卻室;7、冷卻風機;8、第二旋風除塵器;9、第一成品倉;10、加壓風機;11、一次風機;12、換熱器;13、布袋除塵器;14、引風機;15、煙囪;16、第二成品倉;17、預熱一次風管道;18、溜槽;19、爐底風箱;20、分配板;21、流化爐加料管;22、流化爐出料口 ;23、爐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包括加料裝置、煅燒裝置、分離及余熱利用裝置,煅燒裝置為流化爐3。
[0020]流化爐的結構(見圖2)包括爐體23,爐體23底部設有爐底風箱19,爐體23內爐底風箱上部設有分配板20,分配板上部爐體23下部布置有兩排燃燒器4,兩排燃燒器4之間爐體23上設有流化爐加料管21,爐體23頂部側壁設有流化爐出料口 22 ;爐體23為矩形。
[0021]燃燒器4布置方式為相對兩側雙排布置,見圖3和圖4。相對兩側雙排布置,爐體23為矩形的流化爐3,相對的兩側平行布置燃燒器4,每側布置兩排,上排燃燒器4與下排燃燒器4的位置上下交錯布置,相對兩側的燃燒器4位置前后交錯布置。即以爐體23中心線為鏡像線,一側有燃燒器4處,另一側沒有。此種布置可使流化爐3內溫度、煙氣分布更加均勻,石灰石原料煅燒、懸浮效果好。
[0022]燃燒器4燃料為氣體燃料。氣體燃料可以是轉爐煤氣、焦爐煤氣、高爐煤氣、發(fā)生爐煤氣、天然氣等。氣體燃料較清潔,操作配比也比較方便,對終端產品質量幾乎沒有影響。
[0023]當氣體燃料為高爐煤氣或轉爐煤氣等低熱值非對稱分子氣體燃料時,換熱器12還可對氣體燃料進行預熱,以達到提高燃燒溫度,節(jié)約能源,提高燃燒速度的目的。
[0024]加料裝置包括斗式提升機1、原料倉2和溜槽18,斗式提升機I出料口下方設有原料倉2,原料倉2下方設有星形卸灰閥,星形卸灰閥下方設有溜槽18,溜槽18出口與流化爐加料管21相通;
分離及余熱利用裝置包括第一旋風除塵器5、第二旋風除塵器8、布袋除塵器13,冷卻室6、冷卻風機7、加壓風機10、換熱器12、一次風機11、預熱一次風管道17、第一成品倉9、第二成品倉16、引風機14和煙囪15,所述第一旋風除塵器5進料口與流化爐出料口 22相通,第一旋風除塵器5下方出料口與冷卻室6進料口相通,冷卻室6進風口與冷卻風機7出風口相通,冷卻室6出料口與第二旋風除塵器8進料口相通,第二旋風除塵器8下方出料口與第一成品倉9相通;第二旋風除 塵器8上方出風口與加壓風機10進風口相通,加壓風機10出風口與流化爐3爐底風箱19相通;第一旋風除塵器5上方高溫煙氣出口與換熱器12進氣口相通,換熱器12出氣口與布袋除塵器13進料口相通,換熱器12和布袋除塵器13的下方出料口通過管道相通,管道出口與第二成品倉16相通;換熱器12進風口與一次風機11出風口相通,換熱器12出風口通過預熱一次風管道17分別與溜槽18和燃燒器4相通;布袋除塵器13出氣口與引風機14進口相通,引風機14出口通過排煙管道與煙囪15相通。
[0025]流化爐3、第一旋風除塵器5、第二旋風除塵器8、布袋除塵器13、預熱一次風管道17、溜槽18和冷卻室6外部設有保溫材料,保溫材料可采用巖棉、硅酸鋁板、珍珠膨脹巖等導熱系數(shù)低,絕熱性能好,吸水率低,耐熱性能好的保溫材料。流化爐3、第一旋風除塵器5和冷卻室6內部設有耐高溫材料,耐高溫材料主要使用耐堿增強澆注料、低水泥澆注料和聞招耐火磚等。
[0026]本裝置使用時,斗式提升機I將粒度< IOmm的石灰石原料提入原料倉2,原料倉2下方設有星形卸灰閥均勻下料,閥下石灰石原料通過溜槽18和流化爐加料管21由預熱一次風管道17中的預熱一次風吹入流化爐3 ;流化爐3內完成石灰石原料煅燒工作,熱量由燃燒器4供給。
[0027]煅燒完成后,活性石灰隨高溫煙氣進入第一旋風除塵器5,在其內完成風料分離,大部分高溫活性石灰落入冷卻室6內,冷卻風機7將冷卻風吹至冷卻室6內,完成冷卻風的預熱和高溫活性石灰的冷卻,預熱冷卻風及冷卻活性石灰進入第二旋風除塵器8中,在此中完成氣料分離,冷卻活性石灰落入第一成品倉9中。預熱冷卻風通過第二旋風除塵器8凈化后從其上方出風口排出經加壓風機10加壓后,從流化爐3爐底風箱19吹入流化爐3中,用于石灰石原料流化。
[0028]第一旋風除塵器5中有少部分活性石灰小顆粒隨高溫煙氣進入換熱器12及布袋除塵器13內,經換熱器12、布袋除塵器13收集的粉料活性石灰進入第二成品倉16。
[0029]一次風機11所出一次風經過換熱器12預熱得到預熱一次風,同時高溫煙氣降低溫度到180°C以下,經由布袋除塵器13凈化處理后,通過引風機14送至煙囪15外排;預熱一次風一部分作為輸送石灰石原料的輸送熱風,將石灰石原料通過溜槽18和流化爐加料管21吹入流化爐3,另一部分作為燃燒器4的助燃風,經預熱一次風管道17進入燃燒器4中,外排高溫煙氣所含熱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0030]流化爐3煅燒活性石灰的主要工藝參數(shù)為:
煅燒溫度1200°C ±50°C
煅燒時間3 min - 15min
爐底風溫度 350°C ±50°C出爐風溫度 800°C ±50°C爐內壓力-40 Pa - -80Pa
爐體23為矩形的流化爐3規(guī)格與活性石灰日產量對照表,見表I。
[0031]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包括加料裝置、煅燒裝置、分離及余熱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煅燒裝置為流化爐(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爐的結構包括爐體(23),爐體(23)底部設有爐底風箱(19),爐體(23)內爐底風箱上部設有分配板(20),分配板上部爐體(23)下部布置有兩排燃燒器(4),兩排燃燒器(4)之間爐體(23)上設有流化爐加料管(21),爐體(23)頂部側壁設有流化爐出料口(22);爐體(23)為矩形或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器(4)布置方式為相對兩側雙排布置或環(huán)形雙排布置;所述相對兩側雙排布置,爐體(23)為矩形的流化爐(3),相對的兩側平行布置燃燒器(4),每側布置兩排,上排燃燒器(4)與下排燃燒器(4)的位置上下交錯布置,相對兩側的燃燒器(4)位置前后交錯布置;環(huán)形雙排布置為環(huán)繞爐體(23),環(huán)形布置上下兩排燃燒器(4),上排燃燒器(4)與下排燃燒器(4)的位置上下交錯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器(4)燃料為氣體燃料、液體燃料或固體燃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器(4)燃料為氣體燃料。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裝置包括斗式提升機(I)、原料倉(2)和溜槽(18),所述斗式提升機(I)出料口下方設有原料倉(2),原料倉(2)下方設有星形卸灰閥,星形卸灰閥下方設有溜槽(18),溜槽(18)出口與流化爐加料管(21)相通;分離及余熱利用裝置包括.第一旋風除塵器(5)、第二旋風除塵器(8)、布袋除塵器(13),冷卻室(6)、冷卻風機(7)、加壓風機(10)、換熱器(12)、一次風機(11)、預熱一次風管道(17)、第一成品倉(9)、第二成品倉(16)、引風機(14)和煙囪(15),所述第一旋風除塵器(5)進料口與流化爐出料口(22)相通,第一旋風除塵器(5)下方出料口與冷卻室(6)進料口相通,冷卻室(6)進風口與冷卻風機(7)出風口相通,冷卻室(6)出料口與第二旋風除塵器(8)進料口相通,第二旋風除塵器(8)下方出料口與第一成品倉(9)相通;第二旋風除塵器(8 )上方出風口與加壓風機(10 )進風口相通,加壓風機(10 )出風口與流化爐(3 )爐底風箱(19)相通;第一旋風除塵器(5)上方高溫煙氣出口與換熱器(12)進氣口相通,換熱器(12)出氣口與布袋除塵器(13)進料口相通,換熱器(12)和布袋除塵器(13)的下方出料口通過管道相通,管道出口與第二成品倉(16)相通;換熱器(12)進風口與一次風機(11)出風口相通,換熱器(12)出風口通過預熱一次風管道(17)分別與溜槽(18)和燃燒器(4)相通;布袋除塵器(13)出氣口與引風機(14)進口相通,引風機(14)出口通過排煙管道與煙囪(15)相通。
7.根據權利要求2或6所述的一種活性石灰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爐(3)、第一旋風除塵器(5)、第二旋風除塵器(8)、布袋除塵器(13)、預熱一次風管道(17)、溜槽(18)和冷卻室(6)外部設有保溫材料;所述流化爐(3)、第一旋風除塵器(5)和冷卻室(6)內部設有耐高溫材料。
【文檔編號】C04B2/10GK103435276SQ201310318687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閆炳寬, 張雪詠, 閆亞輝, 李為良, 張韜, 高志強, 趙彥兵 申請人:新興河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