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包括連接桿,該連接桿設有至少兩個固定區(qū)位,在每個固定區(qū)位上均安裝有第一約束部件和第二約束部件,第一約束部件和第二約束部件之間形成約束區(qū)間。該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能夠實現(xiàn)簡單實用的模板對頂方式,從而能較好地實現(xiàn)看臺混凝土的垂直度以及平整度,同時還有利于簡化模板固定工藝,節(jié)省使用材料。
【專利說明】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我國現(xiàn)今的建筑工程中,各地標志性體育場館、表演場館等大型公共建筑日益增多。其中階梯式構造造型、混凝土看臺,尤其是清水混凝土看臺,對垂直度及通長方向的平整度要求非常高。通常情況下為了減少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變形,以加強側面支模體系穩(wěn)定性的方式,來實現(xiàn)對混凝土看臺的垂直度和通長方向平整度的控制。加強側面支模穩(wěn)定性的措施,主要由普通對拉螺栓和對頂木枋組成。安裝時,先安裝側模板及背楞,然后安裝上下兩道對拉螺栓,接著調整好側模板平整度與垂直度,并逐漸收緊對拉螺栓,同時把對頂木枋釘在側模板的背楞上,形成反力,保證側模板的剛度,避免成品變形。具體如圖1所示。
[0003]使用現(xiàn)有的模板固定裝置或工藝存在如下缺陷:
[0004]1、在固定模板時需要用到對頂木枋,而由于開料時存在不可避免的較大誤差,部分對頂木枋在連接的位置會出現(xiàn)較大空隙,并且對頂木枋與背楞之間只用鐵釘進行連接,令強度相對較弱。在使用振棒振動混凝土澆筑時,會出現(xiàn)跑?,F(xiàn)象,最終導致混凝土看臺垂直度與平整度出現(xiàn)偏差。
[0005]2、施工前,對頂木枋增加了材料的用量及物資的運輸費用。施工完成后,由于對頂木枋長度較短,很難再使用在其他支模部位上,亦難以作為周轉料使用,造成了材料較大的浪費。
[0006]3、傳統(tǒng)的模板固定裝置,采用普通PVC套管作為保護套套在對拉螺桿上,而施工過程中需要在對拉螺桿兩端預留一定位置來收緊螺母,故出現(xiàn)了普通PVC套管無法完全覆蓋的區(qū)域,在混凝土澆筑時有可能對對拉螺桿裸露區(qū)域造成破壞,大大降低了對拉螺桿的重復利用率,增加了施工成本。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基于此,本實用新型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該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能夠實現(xiàn)簡單實用的模板對頂方式,從而能較好地實現(xiàn)看臺混凝土的垂直度以及平整度,同時還有利于簡化模板固定工藝,節(jié)省使用材料。
[0008]其技術方案如下:
[0009]一種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包括連接桿,該連接桿設有至少兩個固定區(qū)位,在每個固定區(qū)位上均安裝有第一約束部件和第二約束部件,第一約束部件和第二約束部件之間形成約束區(qū)間。
[0010]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主要應用于階梯式混凝土模板的固定工藝中。在安裝模板的過程中時,在安裝側模板及其背楞的同時,將兩根連接桿分別上下穿設側模板及其背楞,然后在相應的固定區(qū)位上逐步收緊第一約束部件和第二約束部件,將側模板和/或側模板的背楞約束收緊在約束區(qū)域內(nèi),實現(xiàn)兩個相鄰的側模板之間簡單可靠的對頂,因而,在階梯式混凝土模板內(nèi)澆筑混凝土時,能夠防止跑?,F(xiàn)象的發(fā)生,從而能夠較好地實現(xiàn)混凝土的垂直度及平整度。同時,由于使用該固定裝置對模板進行固定則無需再使用對頂木枋,這有利于簡化固定工藝,節(jié)省使用材料,降低工程成本。
[0011]優(yōu)選地,所述的連接桿為對拉螺桿,該對拉螺桿至少在其固定區(qū)位上設有螺紋,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和第二約束部件分別螺紋連接在固定區(qū)位上。因而,通過螺紋連接方式,能夠較好地實現(xiàn)第一約束部件和第二約束部件將側模板和/或側模板的背楞逐步收緊在約束區(qū)間內(nèi),進而有利于簡單可靠地實現(xiàn)相鄰的兩個側模板之間的對頂。
[0012]優(yōu)選地,所述的連接桿為全螺紋對拉螺桿。
[0013]優(yōu)選地,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包括第一螺母,所述的第二約束部件包括第二螺母,該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分別螺紋連接在所述的連接桿上。因而,通過兩個螺母的雙向約束作用,能夠簡單方便地實現(xiàn)將側模板或/和側模板的背楞約束收緊在約束區(qū)間內(nèi),有利于實現(xiàn)相鄰兩個側模板之間的對頂。
[0014]優(yōu)選地,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還包括與所述第一螺母相配合的第一平面介子,所述的第二約束部件還包括與所述第二螺母相配合的第二平面介子,所述第一平面介子、第二平面介子分別套接在所述的連接桿上,并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間,該第一平介子和第二平面介子之間形成所述的約束區(qū)間。因而,通過設置第一平面介子和第二平面介子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將側模板或/和側模板的背楞約束收緊在約束區(qū)間內(nèi)。
[0015]優(yōu)選地,還包括有伸縮PVC套管,伸縮PVC套管用于套接在所述連接桿上。因而,通過使用伸縮PVC套管代替普通PVC套管,有利于防止連接桿出現(xiàn)裸露區(qū)域,從而能夠防止混凝土澆注在所述的連接桿上,這能夠提高連接桿的重復利用率,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0016]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第二”約束部件,“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平面介子,“第二”平面介子僅僅是對相關名稱加以區(qū)分,并不作為對它們數(shù)量或順序的限制。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能夠實現(xiàn)側模板之間簡單可靠的對頂,因而,當在模板內(nèi)澆筑混凝土時,能夠防止跑?,F(xiàn)象的發(fā)生,從而能夠較好地實現(xiàn)混凝土的垂直度及平整度。
[0019]2、由于使用該固定裝置對模板進行固定則無需再使用對頂木枋,這有利于簡化模板固定工藝,節(jié)省使用材料,降低工程成本。
[0020]3、通過使用伸縮PVC套管代替普通PVC套管,能夠防止混凝土澆注在所述的連接桿上,這能夠提高連接桿的重復利用率,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傳統(tǒng)的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應用在階梯式混凝土模板固定時的相關結構圖。
[0022]圖2是本實施例所述的混凝土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是本實施例所述的混凝土固定裝置應用在階梯式混凝土模板固定時的相關結構圖。
[0024]附圖標記說明:
[0025]IO、全螺紋對拉螺桿,20、第一螺母,30、第二螺母,40、第一平面介子,50、第二平面介子,60、伸縮PVC套管,70、側模板,80、背楞,90、對頂木枋,100、對拉螺栓,240、第一約束部件,350、第二約束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0027]如圖2至圖4所示,一種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包括連接桿,該連接桿設有兩個固定區(qū)位,在每個固定區(qū)位上均安裝有第一約束部件240和第二約束部件350,第一約束部件240和第二約束部件350之間形成約束區(qū)間。
[0028]其中,所述的連接桿為全螺紋對拉螺桿10,即整個連接桿表面都設有螺紋。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240和第二約束部件350分別螺紋連接在固定區(qū)位上。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240包括第一螺母20,所述的第二約束部件350包括第二螺母30,該第一螺母20、第二螺母30分別螺紋連接在所述的連接桿上。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240還包括與所述第一螺母20相配合的第一平面介子40,所述的第二約束部件350還包括與所述第二螺母30相配合的第二平面介子50,所述第一平面介子40、第二平面介子50分別套接在所述的連接桿上,并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螺母20和第二螺母30之間,該第一平介子和第二平面介子50之間形成所述的約束區(qū)間。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還包括有伸縮PVC套管60,伸縮PVC套管60用于套接在所述全螺紋對拉螺桿10上。
[0029]本實施例具有以下優(yōu)點或原理:
[0030]1、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可應用于階梯式混凝土模板的固定中,具體如圖3所示。在安裝階梯式混凝土模板的過程中,先在安裝側模板70及其背楞80的同時,將兩道對拉螺桿分別上下穿設側模板70及其背楞80,然后在相應的固定區(qū)位上逐步收緊第一螺母20和第二螺母30,將側模板70和/或側模板70的背楞80約束收緊在約束區(qū)域內(nèi),實現(xiàn)兩個相鄰的側模板70之間簡單可靠的對頂,因而,在階梯式混凝土模板內(nèi)澆筑混凝土時,能夠防止跑?,F(xiàn)象的發(fā)生,從而能夠較好地實現(xiàn)階梯式混凝土或看臺混凝土的垂直度及平整度。另外,由于使用該固定裝置對模板進行固定則無需再使用對頂木枋90,這有利于簡化固定工藝,節(jié)省使用材料,降低工程成本。
[0031]2、所述的連接桿為全螺紋對拉螺桿10,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240和第二約束部件350分別螺紋連接在固定區(qū)位上。因而,通過螺紋連接方式,能夠較好地實現(xiàn)第一約束部件240和第二約束部件350將側模板70和/或側模板70的背楞80逐步收緊在約束區(qū)間內(nèi),進而有利于簡單可靠地實現(xiàn)相鄰的兩個側模板70之間的對頂。
[0032]3、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240包括第一螺母20,所述的第二約束部件350包括第二螺母30,該第一螺母20、第二螺母30分別螺紋連接在所述的連接桿上。因而,通過兩個螺母的雙向約束作用,能夠簡單方便地實現(xiàn)將側模板70或/和側模板70的背楞80約束收緊在約束區(qū)間內(nèi),有利于實現(xiàn)相鄰兩個側模板70之間的對頂。
[0033]4、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240還包括第一平面介子40,所述的第二約束部件350還包括第二平面介子50,第一平介子和第二平面介子50之間形成所述的約束區(qū)間。因而,通過設置第一平面介子40和第二平面介子50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將側模板70或/和側模板70的背楞80約束收緊在約束區(qū)間內(nèi)。
[0034]5、伸縮PVC套管60用于套接在所述連接桿相鄰的兩個固定區(qū)位之間。因而,通過使用伸縮PVC套管60代替普通PVC套管,有利于防止連接桿出現(xiàn)裸露區(qū)域,從而能夠防止混凝土澆注在所述的連接桿上,這能夠提高連接桿的重復利用率,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0035]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桿,該連接桿設有至少兩個固定區(qū)位,在每個固定區(qū)位上均安裝有第一約束部件和第二約束部件,第一約束部件和第二約束部件之間形成約束區(qū)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桿為對拉螺桿,該對拉螺桿至少在其固定區(qū)位上設有螺紋,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和第二約束部件分別螺紋連接在固定區(qū)位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桿為全螺紋對拉螺桿。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包括第一螺母,所述的第二約束部件包括第二螺母,該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分別螺紋連接在所述的連接桿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約束部件還包括與所述第一螺母相配合的第一平面介子,所述的第二約束部件還包括與所述第二螺母相配合的第二平面介子,所述第一平面介子、第二平面介子分別套接在所述的連接桿上,并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間,該第一平介子和第二平面介子之間形成所述的約束區(qū)間。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伸縮PVC套管,伸縮PVC套管用于套接在所述連接桿上。
【文檔編號】E04G17/065GK203583882SQ201320657592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fā)明者】劉付亞福, 趙曉彬, 勞錦洪, 鄧汝錦, 林谷, 謝家彥 申請人:廣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