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型模具,特別是涉及一種冷等靜壓陶瓷毛坯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等靜壓技術是一種先進的粉體材料成型方法,其中包括冷等靜壓成型技術和熱等靜壓成型技術,目前等靜壓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yè)中,特別是冷等靜壓成型技術的應用更為廣泛。冷等靜壓成型技術的步驟是在常溫下將粉體封裝在特定的模具內,然后將模具置入密閉的高壓容器中,依靠容器內的傳壓介質(一般為液體)從各個方向同時對模具施加相等的壓力,從而完成產(chǎn)品的壓制過程。通過冷等靜壓成型得到的毛坯致密度高、密度分布均勻,各向同性性能好。在電瓷行業(yè)中,現(xiàn)有的冷等靜壓成型工藝陶瓷成型過程所需的時間較長,成型產(chǎn)品生產(chǎn)的效率低下。
因此,如何通過對成型模具結構的改進,提高冷等靜壓成型的生產(chǎn)效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冷等靜壓陶瓷毛坯成型模具,能一次性壓制至少兩個陶瓷毛坯,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冷等靜壓陶瓷毛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撐桿、吊環(huán)和至少兩個鋼籃,所述支撐桿豎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鋼籃固定安裝在所述底座上,以使得所述支撐桿處于全部所述鋼籃在水平面內所圍成的圖形的重心上,所述支撐桿遠離所述底座的一端設有吊環(huán),所述吊環(huán)用于吊起所述鋼籃。
進一步的,所述鋼籃內部設有圓柱形型腔。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至少兩個槽鋼,所述槽鋼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桿上,所述槽鋼在同一平面,相鄰的所述槽鋼之間的夾角均相等,所述鋼籃焊接固定在所述槽鋼上。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桿包括鋼管和頂蓋,所述鋼管底端與所述槽鋼固定連接,所述頂蓋固定設置在所述鋼管遠離所述槽鋼的一端。
進一步的,所述吊環(huán)設置在所述頂蓋上。
進一步的,相鄰兩個所述鋼籃之間設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用于固定連接所述鋼籃。
進一步的,相鄰兩個所述鋼籃之間的所述連接桿為兩根,相鄰所述鋼籃之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設置有一根所述連接桿,且遠離所述底座的一端設置有一根所述連接桿。
進一步的,所述鋼籃還與所述支撐桿固定連接,且所述支撐桿高度小于所述鋼籃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底座上固定設置至少兩個鋼籃,能一次性壓制至少兩個陶瓷毛坯,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并且根據(jù)等靜壓技術的特點,在高壓容器足夠大時,壓制一個毛坯和同時壓制兩個及以上毛坯所用的時間與能耗基本上是相等的,降低了能耗和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冷等靜壓陶瓷毛坯成型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冷等靜壓陶瓷毛坯成型模具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冷等靜壓陶瓷毛坯成型模具的支撐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底座1;槽鋼101;支撐桿2;鋼管201;頂蓋202;吊環(huán)3;鋼籃4;鋼繩5;連接桿6。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旧暾堉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冷等靜壓陶瓷毛坯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支撐桿2、吊環(huán)3和至少兩個鋼籃4,所述支撐桿2豎直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鋼籃4固定安裝在所述底座1上,以使得所述支撐桿2處于全部所述鋼籃4在水平面內所圍成的圖形的重心上,所述支撐桿2遠離所述底座1的一端設有吊環(huán)3,所述吊環(huán)3用于吊起所述鋼籃4。
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設置三個鋼籃4,鋼籃4焊接固定在底座1上,支撐桿2豎直焊接固定在底座1上,以使得所述支撐桿2處于全部所述鋼籃4在水平面內所圍成的圖形的重心上,以使吊起吊環(huán)時底座和鋼籃能夠保持平衡。底座用于固定鋼籃及支撐桿,底座可以是能夠固定鋼籃及支撐桿的圓盤或其他任何結構。支撐桿2遠離底座1的一端設有吊環(huán)3,吊環(huán)3上設有鋼繩5,鋼繩5穿過吊環(huán)3,且鋼繩5通過連接器連接成環(huán),鋼繩5頂端不超過鋼籃4上端面50mm,通過起吊裝置作用于吊環(huán)3以及鋼繩5將底座1及底座1上的三個鋼籃4吊至壓制容器內或其他指定位置。通過在底座1上焊接固定設置三個鋼籃4,能一次性壓制三個陶瓷毛坯,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并且在高壓容器足夠大時,壓制一個毛坯和同時壓制三個毛坯所用的時間與能耗基本相等,降低了能耗和成本。
優(yōu)選的,所述鋼籃4內部設有圓柱形型腔。
所述底座1包括至少兩個槽鋼101,所述槽鋼101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桿2上,所述槽鋼101在同一平面,相鄰的所述槽鋼101之間的夾角均相等,所述鋼籃4焊接固定在所述槽鋼101上。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三個槽鋼101,槽鋼101一端焊接固定在支撐桿2上,三個槽鋼101在同一平面,相鄰槽鋼101呈120°夾角。三個鋼籃4的底部分別焊接固定在三個槽鋼101上,由于三個槽鋼101在同一平面,所述保證了三個鋼籃4的底部也在同一平面。
所述支撐桿2包括鋼管201和頂蓋202,所述鋼管201底端與所述槽鋼101固定連接,所述頂蓋202固定設置在所述鋼管201遠離所述槽鋼101的一端。鋼管201底端與槽鋼101焊接固定,鋼管201豎直固定在底座1上,頂蓋202焊接固定在鋼管201頂部。
所述吊環(huán)3設置在所述頂蓋202上。吊環(huán)3用于配合起吊裝置吊起鋼籃4。
相鄰兩個所述鋼籃4之間設有連接桿6,所述連接桿6用于固定連接所述鋼籃4。連接桿6與鋼籃4焊接固定,連接桿6用于固定連接相鄰的鋼籃4。
相鄰兩個所述鋼籃4之間的所述連接桿6為兩根,相鄰所述鋼籃4之間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端設置有一根所述連接桿6,且遠離所述底座1的一端設置有一根所述連接桿6。相鄰鋼籃4之間設置兩根連接桿6,且一根連接桿6設置在鋼籃4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另一根連接桿6設置在鋼籃4上靠近定部的位置,使相鄰兩個鋼籃4連接更加穩(wěn)固。
所述鋼籃4還與所述支撐桿2固定連接,且所述支撐桿2高度小于所述鋼籃4高度。鋼籃4與支撐桿2焊接固定。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