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衛(wèi)浴產品,尤其是一種燈鏡。
背景技術:
燈鏡是衛(wèi)浴鏡的一種,現有的燈鏡功能多樣,除了能照明之外,還可以探測溫度的功能。
本公司現有的燈鏡一般結構如下:其包括鏡子,在鏡子背面粘接有控制盒和邊框,邊框是由四條槽狀邊條組成的長方體框,在邊框上設有掛孔,在鏡子背面設有透明的磨砂區(qū)域(磨砂區(qū)域是指鏡子背面的反光層被磨砂磨掉形成的透明區(qū)域,相當于一塊玻璃),在磨砂區(qū)域上部設有固定于邊框上的照明燈,所述控制盒通過照明線連接所述照明燈;該控制盒還通過測量線連接有溫度探頭,現有技術中,溫度探頭懸空設置,在燈鏡安裝完成后,溫度探頭容易與墻壁相接觸,導致溫度測量不準,在使用過程中,墻壁容易積水珠,影響溫度探頭的正常工作與使用壽命。
由于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有必要對現有的燈鏡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安裝方便的燈鏡,這種燈鏡可以防止溫度探頭接觸墻體。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燈鏡,包括鏡子,在鏡子背面粘接有控制盒和邊框,邊框是由四條槽狀邊條組成的長方體框,在邊框上設有掛孔,在鏡子背面設有透明的磨砂區(qū)域,在磨砂區(qū)域上部設有固定于邊框上的照明燈,所述控制盒通過照明線連接所述照明燈;該控制盒還通過測量線連接有溫度探頭,其特征是在其中一條槽狀邊條內設有封邊盒,所述溫度探頭位于所述封邊盒內,所述槽狀邊條的外側壁上設有通風口,所述通風口與所述溫度探頭相對。
作為優(yōu)選:
所述封邊盒由外殼和兩塊密封塊構成,所述外殼由三面殼壁構成,其橫截面是“口字缺少右邊一豎”的形狀,所述兩塊密封塊分別設置在外殼內的上部與下部,所述密封塊內設有通道,所述通道內設有彈簧,所述彈簧兩側設有彈珠,所述外殼的殼壁上與所述彈珠相接觸處設有供彈珠部分彈出的珠孔;
所述封邊盒上設有插孔,插孔上設有橡膠環(huán),所述溫度探頭插裝在該橡膠環(huán)上;這樣的方案對溫度探頭的安裝更為方便,只要插入橡膠環(huán)即可。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燈鏡,它的有益效果是:在其中一條槽狀邊條內設有封邊盒,安裝完成后,溫度探頭位于封邊盒和槽狀邊條隔成的區(qū)域內,這樣可以對溫度探頭進行有效固定,防止溫度探頭與墻壁相接觸而導致溫度測量不準的問題,也避免了墻壁上積的水珠對溫度探頭的影響,使燈鏡不易損壞,另外,通風口可用于通風,從而確保溫度探頭的正常測量。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燈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槽狀邊條和封邊盒的位置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2封邊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2封邊盒的橫剖圖;
圖5是實施例2槽狀邊條安裝封邊盒處的橫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燈鏡,包括鏡子1,在鏡子1背面粘接有控制盒2和邊框3,邊框3是由四條槽狀邊條組成的長方體框,在邊框3上設有掛孔12,在鏡子1背面設有透明的磨砂區(qū)域4,在磨砂區(qū)域4上部設有固定于邊框3上的照明燈5(照明燈5可以是日光燈管或者LED燈帶),所述控制盒2通過照明線6連接所述照明燈5;該控制盒2還通過測量線7連接有溫度探頭8,其特征是在其中一條槽狀邊條10內設有封邊盒9,封邊盒9的連接方式可以是粘接,所述溫度探頭8位于所述封邊盒9內,所述槽狀邊條10的外側壁上設有通風口11,所述通風口11與所述溫度探頭8相對。
本實施例所描述的燈鏡,它的有益效果是:在其中一條槽狀邊條10內設有封邊盒9,安裝完成后,溫度探頭8位于封邊盒9和槽狀邊條10隔成的區(qū)域內,這樣可以對溫度探頭8進行有效固定,防止溫度探頭8與墻壁相接觸而導致溫度測量不準的問題,也避免了墻壁上積的水珠對溫度探頭8的影響,使燈鏡不易損壞,另外,通風口11可用于通風,從而確保溫度探頭8的正常測量。
實施例2:
如圖2、3、4、5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燈鏡,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封邊盒9由外殼91和兩塊密封塊92構成,所述外殼91由三面殼壁93構成,其橫截面是“口字缺少右邊一豎”的形狀,所述兩塊密封塊92分別設置在外殼91內的上部與下部,所述密封塊92內設有通道94,所述通道94內設有彈簧95,所述彈簧95兩側設有彈珠96,所述外殼91的殼壁93上與所述彈珠96相接觸處設有供彈珠96部分彈出的珠孔97;這樣封邊盒9的安裝較為方便,只要卡入槽狀邊條10內即可,封邊盒9在外力作用下能上下移動至合適位置,外力撤消后由于彈簧95和彈珠96的作用,封邊盒9可固定在指定位置,然后可安裝溫度探頭8。所述封邊盒9上設有插孔98,插孔98上設有橡膠環(huán)99,所述溫度探頭8插裝在該橡膠環(huán)99上;這樣的方案對溫度探頭8的安裝更為方便,只要插入橡膠環(huán)99即可。
上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舉例說明,明顯地,本專利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上述實施例。
本領域技術人員對上述實施例所作的各種等同修改或補充,都應當落入本專利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