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鍋蓋手柄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0001]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生活用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鍋蓋手柄。
[0002]【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鍋蓋通常在拿取鍋蓋的時候,只需手拿提耳即可,當烹飪的時候,鍋蓋蓋在鍋上,比較較燙,如需移開鍋上的鍋蓋時,直接放到桌子上會弄臟桌子并占用較大空間,若反扣過來因提耳較短,也容易燙到手。
[0003]傳統(tǒng)的帶支架鍋蓋產(chǎn)品體積龐大,占用空間較大,結(jié)構(gòu)又較繁瑣,儲存運輸多有不便。
【發(fā)明內(nèi)容】
: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鍋蓋手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魚型調(diào)鍋蓋本體和提鈕,鍋蓋本體的中心上端面安裝有提鈕,提鈕連接與L形手柄。
[0004]所述的L形手柄的一端與提鈕連接,L形手柄的另一端與鍋蓋本體的周緣連接。
[0005]所述的L形手柄的彎曲角度為90度。
[0006]所述的L形手柄設有凹槽。
[0007]綜上,本發(fā)明密封性能好,可拆卸,易清洗,結(jié)構(gòu)簡單,加工方便,成本較低。由于設置了 L形手柄,L形手柄由兩條邊組成,當需要放置鍋蓋時,L形手柄的一邊可以用于支撐鍋蓋,也就是說該鍋蓋可以通過L形手柄的一邊放置于桌面,不再需要把鍋蓋本體的上端面朝下放置,這樣也同時使拿取鍋蓋時不再需要去抓住朝下放置的鍋蓋本體的上端面上的提鈕,使拿取該鍋蓋較為方便。L形手柄有一個小槽,當冷凝后形成的液體可以流入槽中而不會污染臺面。
[0008]【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圖。
[0009]【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 一種智能鍋蓋手柄,主要包括:鍋蓋本體I和提鈕2,鍋蓋本體I的中心上端面安裝有提鈕2,提鈕2連接與L形手柄3,L形手柄3的一端與提鈕連接,L形手柄的另一端與鍋蓋本體I的周緣連接,L形手柄3的彎曲角度為90度,L形手柄3設有凹槽31。
[0010]當需要放置鍋蓋時,L形手柄3的一邊可以用于支撐鍋蓋本體1,也就是說該鍋蓋本體I可以通過L形手柄3的一邊放置于桌面,不再需要把鍋蓋本體I的上端面朝下放置,這樣也同時使拿取鍋蓋本體I時不再需要去抓住朝下放置的鍋蓋本體I的上端面上的提鈕2,使拿取該鍋蓋較為方便。L形手柄有一個凹槽31,當冷凝后形成的液體可以流入槽中而不會污染臺面。
[0011]當然,以上僅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發(fā)明的使用范圍,任何其它等同替代的結(jié)構(gòu)皆在其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智能鍋蓋手柄,主要包括:鍋蓋本體(I)和提鈕(2),其特征在于:鍋蓋本體(I)的中心上端面安裝有提鈕(2 ),提鈕(2 )連接與L形手柄(3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鍋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手柄(3)的一端與提鈕連接,L形手柄(3)的另一端與鍋蓋本體(I)的周緣連接。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能鍋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手柄(3)的彎曲角度為90度。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能鍋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手柄(3)設有凹槽(31)。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智能鍋蓋手柄,鍋蓋本體和提鈕,鍋蓋本體的中心上端面安裝有提鈕,提鈕連接與L形手柄,L形手柄的一端與提鈕連接,L形手柄的另一端與鍋蓋本體的周緣連接,L形手柄的彎曲角度為90度,L形手柄設有凹槽,當需要放置鍋蓋時,L形手柄的一邊可以用于支撐鍋蓋本體,這樣也同時使拿取鍋蓋本體時,不再需要去抓住朝下放置的鍋蓋本體1的上端面上的提鈕,使拿取該鍋蓋較為方便,L形手柄有一個凹槽,當冷凝后形成的液體可以流入槽中而不會污染臺面,鍋蓋的把手設計有所提高,它更大,散熱性更好。
【IPC分類】A47J36/06, A47J45/10
【公開號】CN105581660
【申請?zhí)枴緾N201410558454
【發(fā)明人】石碧華
【申請人】石碧華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4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