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飯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坎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飯煲。
【背景技術】
[0002]為了便于觀察電飯煲內食物,市場上陸續(xù)出現(xiàn)了一些帶可視結構的電飯煲,主要通過在其面蓋上設置透明的可視窗來觀察鍋內食物的情況。大部分電飯煲的可視窗與面蓋接觸部分密封性能不佳,使用一段時間后,易出現(xiàn)密封圈脫落、漏氣等現(xiàn)象,影響電飯煲的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性能好的電飯煲。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飯煲,包括煲主體和可開合地蓋于該煲主體之上的蓋體,所述蓋體至少包括面蓋部件和連接于所述面蓋部件上的視窗部件,所述面蓋部件上設置有凹槽或卡槽,一密封圈至少部分地卡設于所述凹槽或卡槽中并被所述視窗部件壓緊。該結構可有效地防止密封圈脫落而發(fā)生電飯煲的密封不緊密發(fā)生漏氣的情況,從而從可靠性及耐久性的層面確保了電飯煲的烹飪功能。
[0005]作為優(yōu)選,所述密封圈包括圈體和設于圈體上的凸邊,所述凸邊卡設于所述面蓋部件上的凹槽或卡槽內。密封圈與凹槽或卡槽的連接更方便、穩(wěn)固。
[0006]進一步的,所述透明視窗部件至少包括第一窗體和面蓋板,該二者設置于所述面蓋部件上的順序自內向外依次為:所述第一窗體設置于所述密封圈上側,所述面蓋板設置于所述第一窗體上側。該透明視窗結構組裝方便,性能可靠。
[0007]又進一步的,所述透明視窗部件還包括第二窗體,該第二窗體位于所述第一窗體與所述面蓋板之間。該透明視窗結構為雙層視窗,由于在第一窗體與第二窗體之間形成基本為密閉的隔層,烹飪腔內的水蒸汽不能進入該隔層,而且由于接觸熱傳導,該隔層處的溫度會比較接近烹飪腔內的溫度,因此在第二窗體內表面上不會因溫差而導致冷凝水珠的形成,而在第一窗體上也能確保無霧或者冷凝水珠形成,因而,雙層視窗的可視效果會更好。
[0008]所述面蓋板通過螺釘鎖緊于所述面蓋部件上。該透明視窗結構,工藝方面更方便組裝。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二窗體上設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蓋體部件上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與所述第二定位部在結構上相匹配從而實現(xiàn)所述第二窗體相對于所述蓋體部件的定位。
[0010]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窗體通過卡扣和/或螺釘連接于所述面蓋部件上,所述面蓋板卡設于所述面蓋部件上。密封圈的被壓緊效果更佳,同時實現(xiàn)了工藝方面方便組裝。
[0011]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窗體上設置有第一導向部,所述蓋體部件上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第二導向部,所述第一導向部與所述第二導向部在結構上相匹配。
[001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1)密封性能好,可有效地防止密封圈脫落而發(fā)生電飯煲的密封不緊密發(fā)生漏氣的情況,從而從可靠性及耐久性的層面確保了電飯煲的烹飪功能,2)使用過程中透明視窗不易起霧,不影響用戶觀察煮食情況;3)密封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飯煲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飯煲的局部剖面視圖。
[0015]圖3為圖2的A部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結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結構的局部剖面視圖。
[0018]圖6為圖5的B部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0]實施例1
[0021]如圖1所示,一種電飯煲,包括煲主體I和可開合地蓋于該煲主體之上的蓋體,蓋體上設有排氣孔,所述蓋體至少包括面蓋部件3和連接于所述面蓋部件上的視窗部件,所述面蓋部件3上開設有一圈環(huán)形凹槽,顯然,于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是卡槽結構;一密封圈6下部卡設于所述凹槽中,該密封圈上部被所述視窗部件壓緊,該結構可有效地防止密封圈脫落而發(fā)生電飯煲的密封不緊密的情況,從而保證了電飯煲烹飪時的氣密性和可靠性,也同時延長了電飯煲的使用壽命。
[0022]實施例2
[0023]如圖2、3所示,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視窗為雙層視窗,具體的,所述視窗部件包括第一窗體51、第二窗體52和面蓋板2,具體的,所述第一窗體由透明玻璃制成,該透明玻璃具有耐高溫,耐油,不易老化,且符合食品衛(wèi)生要求等特性,尤其適合與帶油炸功能的電飯煲使用;所述第二窗體由透明樹脂制成,相對于第一窗體,第二窗體的材質要求要低一點,可以通過透明樹脂注塑成型;所述面蓋板2通過螺釘鎖緊于所述面蓋部件3上,;所述第一窗體51設置于所述密封圈6上側,所述面蓋板2設置于所述第一窗體上側,第二窗體52位于所述第一窗體與所述面蓋板2之間;第二窗體52通過卡扣和/或螺釘連接于所述面蓋部件3上;該結構下的視窗部件組裝方便,性能可靠;本實施例中,由于在第一窗體與第二窗體之間形成基本為密閉的隔層,烹飪腔內的水蒸汽不能進入該隔層,而且由于接觸熱傳導,該隔層處的溫度會比較接近烹飪腔內的溫度,因此在第二窗體內表面上不會因溫差而導致冷凝水珠的形成,而在第一窗體上也能確保無霧或者冷凝水珠形成,因而,雙層視窗的可視效果會更好;
[0024]具體的,所述密封圈6包括圈體61和設于圈體上的凸邊62,所述凸邊卡設于所述面蓋部件上的凹槽33內,凸邊62被所述第一窗體壓緊;圈體61與凹槽的配合緊密,連接方便穩(wěn)固,進一步確保了電飯煲的密封性。裝配時,將密封圈的圈體61裝入凹槽33內,實現(xiàn)密封配合,第二窗體置于所述密封圈6上,面蓋板2扣合在面蓋部件3上,中間與第二窗體壓合,通過面蓋板的壓合作用,實際上是對整個結構的壓合,繼而使得第一窗體將密封圈上的凸邊62進行擠壓,兩者緊密配合,實現(xiàn)密封,整體結構可靠,裝配簡單。
[0025]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窗體52上設置有第一定位部521,所述面蓋部件3上對應位置處設置有第二定位部31,所述第一定位部與所述第二定位部在結構上相匹配從而實現(xiàn)所述第二窗體相對于所述面蓋部件的定位。
[0026]實施例3
[0027]如圖4-6所示,其與前述結構的區(qū)別主要在于面蓋板的設置不同,從而使得視窗部件的結構略有改變,但采用同樣結構的密封墊圈,達到同樣的技術效果;具體的,于本實施例中,該電飯煲的排氣閥為外置式,在面蓋板2上留有安裝排氣閥的空間;具體的,其視窗部件的第二窗體52上設置有第一導向部522,其面蓋部件3上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第二導向部32,所述第一導向部與所述第二導向部在結構上相匹配。
[0028]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通過設置雙層視窗,第一窗體采用食品級透明材質,可用于高溫烹飪,適合于油炸功能下使用;第一窗體下表面與面蓋部件3通過密封墊圈實現(xiàn)高密封配合,有效阻隔了鍋內的水蒸氣進入腔室34,繼而隔絕了高熱量傳遞至第二窗體,保證了第二窗體不會出現(xiàn)燙傷用戶的問題;同時水蒸氣被阻隔在腔室外,也有利于避免霧氣的大面積形成,提高了觀察的清晰度。
[0029]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電飯煲,包括煲主體(I)和可開合地蓋于該煲主體之上的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至少包括面蓋部件(3)和連接于所述面蓋部件上的視窗部件,所述面蓋部件上設置有凹槽或卡槽,一密封圈(6)至少部分地卡設于所述凹槽或卡槽中并被所述視窗部件壓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6)包括圈體(61)和設于圈體上的凸邊(62),所述凸邊卡設于所述面蓋部件上的凹槽或卡槽內。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視窗部件至少包括第一窗體(51)和面蓋板(2),該二者設置于所述面蓋部件(3)上的順序自內向外依次為:所述第一窗體(51)設置于所述密封圈(6)上側,所述面蓋板設置于所述第一窗體上側。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視窗部件還包括第二窗體(52),該第二窗體位于所述第一窗體與所述面蓋板之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蓋板(2)通過螺釘鎖緊于所述面蓋部件(3)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窗體(52)上設置有第一定位部(521),所述面蓋部件(3 )上對應位置處設置有第二定位部(31),所述第一定位部與所述第二定位部在結構上相匹配從而實現(xiàn)所述第二窗體相對于所述面蓋部件的定位。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窗體(52)通過卡扣和/或螺釘連接于所述面蓋部件(3)上,所述面蓋板卡設于所述面蓋部件(3)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窗體上設置有第一導向部(522),所述面蓋部件(3)上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第二導向部(32),所述第一導向部與所述第二導向部在結構上相匹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飯煲,包括煲主體和可開合地蓋于該煲主體之上的蓋體,所述蓋體至少包括面蓋部件和連接于所述面蓋部件上的視窗部件,所述面蓋部件上設置有凹槽或卡槽,一密封圈至少部分地卡設于所述凹槽或卡槽中并被所述視窗部件壓緊。該結構可有效地防止密封圈脫落而發(fā)生電飯煲的密封不緊密發(fā)生漏氣的情況,從而從可靠性及耐久性的層面確保了電飯煲的烹飪功能。
【IPC分類】A47J36-06
【公開號】CN204336690
【申請?zhí)枴緾N201420742147
【發(fā)明人】鐘辰根, 彭軍, 劉進
【申請人】浙江蘇泊爾家電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20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