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火鍋用鍋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具,特別涉及一種火鍋用鍋具。
【背景技術】
[0002]火鍋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人們都十分鐘愛吃食火鍋,尤其現(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速食要求越來越明顯,而獨自吃快餐必然落寞,三五好友或同事結伴就餐則歡快的多,然而既要求速度又要求熱鬧,且伙食還要夠營養(yǎng)夠美味,那么火鍋則是不二之選。為了滿足現(xiàn)代人的就餐需求,越來越多的火鍋店拔地而起,由于吃食火鍋的食客多是結伴而行,故各大火鍋店均采用深底的、容積較大的火鍋鍋具容放食物,該種鍋具雖然容放食物較多,但是也較浪費湯料,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很多食物煮熟后均沉落于鍋底,使得飄于鍋口處的食物較少,從表面上來看好像鍋里的食物已食用完,其實不然,雖然有些食客會用漏勺在鍋中進一步撈取食物,但是由于鍋底較深,同時受溫度較高的水蒸氣影響,食客往往撈至鍋具中部便停止了,這使得鍋底的食物仍不能被食用;也有不少食客們或礙于面子或熱情好客,通常不會用漏勺將鍋底的食物撈出食用,而是會令服務人員接著上新菜,周而復始,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導致了大量的食物及湯料的浪費。另外,現(xiàn)有火鍋鍋具的材質(zhì)及結構致使火鍋鍋具熱傳導慢,湯料易外溢,不僅影響就餐環(huán)境,也浪費湯料。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特別設計一種能夠有效避免食物下沉的,且熱傳導快同時能夠防止湯料外溢的火鍋用鍋具。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止湯料外溢,有效減少食物及湯料浪費的火鍋用鍋具。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火鍋用鍋具,所述鍋具至少包括鍋體,所述鍋體具有受熱部,所述受熱部的開口周緣向上延伸形成用于防止湯料外溢的防溢部,所述防溢部的高度值為所述受熱部的高度值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間的任一數(shù)值。
[0006]作為優(yōu)選,所述鍋體為圓底鍋體。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受熱部的高度值與直徑的比值為5:20至5:30之間任一比值。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防溢部包括環(huán)形的第一部分,至少所述第一部分的內(nèi)表面為朝向所述鍋體的外側拱起的第一弧面。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防溢部還包括環(huán)形的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受熱部間的第二部分,至少所述第二部分的內(nèi)表面為朝向所述鍋體的內(nèi)側拱起的第二弧面。
[0010]作為優(yōu)選,所述鍋體的鍋壁包括外層鍋壁、內(nèi)層鍋壁和位于所述內(nèi)層鍋壁與外層鍋壁之間的金屬夾層。
[0011]作為優(yōu)選,所述內(nèi)層鍋壁為防粘層,所述外層鍋壁為導磁層,所述金屬夾層為導熱基層。
[0012]作為優(yōu)選,所述防粘層為304不銹鋼層,所述導熱基層為鋁層,所述導磁層為430不銹鋼層。
[0013]作為優(yōu)選,所述鍋壁的厚度為3mm-3.5mm。
[0014]作為優(yōu)選,所述鍋具還包括鍋蓋、端耳和設于所述鍋體內(nèi)的至少一個隔板。
[0015]本實用新型火鍋用鍋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對鍋體受熱部的高度及鍋體整體材料的限制,使得置于受熱部內(nèi)的湯料能夠快速并持久的沸騰,以保證鍋內(nèi)的食物始終飄于鍋口,不下沉,防止食物由于下沉至鍋底而導致的食物浪費,同時在鍋體上設置防溢部,使鍋體內(nèi)的湯料不易外溢,進一步減少浪費。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火鍋用鍋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的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圖2的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圖3的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含有隔板的火鍋用鍋具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火鍋用鍋具的鍋壁的剖面圖(圖中僅示出部分鍋壁)。
[0022]附圖標記:
[0023]1-鍋體;2_受熱部;3_第一部分;4_第二部分;5_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進行詳細描述。
[0025]如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火鍋用鍋具,該鍋具至少包括鍋體1,當然,還可包括鍋蓋、端耳和至少一個設于鍋體I內(nèi)的用于將容放菜品的腔體分隔成多個腔室的隔板5(由于鍋蓋和端耳適配本鍋體I的結構多樣,故圖中并未具體示出)。其中,鍋體I具有形成上述腔體的受熱部2,受熱部2的開口周緣向上延伸形成用于防止湯料外溢的防溢部,該防溢部的高度值為受熱部的高度值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間的任一數(shù)值。
[0026]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的鍋體I為圓底鍋體,當然也可以為其它形狀的鍋體1,該鍋體I的形狀是隨灶爐的灶腔形狀而定,本實施例中將鍋體I設為圓底鍋體,即受熱部2為球底型,原因之一是為了減小容放菜品的腔體容積,并保證鍋體I受熱均勻,原因之二是本實施例中采用的灶爐為翰林電器生產(chǎn)的型號為HL-C2201的火鍋電磁爐,其具有同本實施例的球底型受熱部2相配合的球底型灶腔,使得鍋體I受熱部的受熱面積最大化,且保證鍋體I安放穩(wěn)定,不會隨湯料的波動而產(chǎn)生晃動。
[0027]繼續(xù)結合圖1-圖4,防溢部包括環(huán)形的第一部分3,該第一部分3至少內(nèi)表面為朝向鍋體I外側拱起的第一弧面,即其縱截面呈“(”型,以使湯料沿該弧面流動時不會外溢,而是形成波浪繼續(xù)回流至鍋體I內(nèi),保證湯料不損失。為了使防溢部的防溢效果更突出,本實施例中的防溢部還包括環(huán)形的并位于第一部分3和受熱部2間的第二部分,即該第二部分4分別連接第一部分3和受熱部2,其中,該第二部分4至少內(nèi)表面為朝向鍋體I內(nèi)側拱起的第二弧面,也就是該第二弧面與第一部分3的第一弧面近似形成水平狀的S型,當湯料預外溢時,其先流至第二部分4進行一定程度的回流緩沖,即減小湯料外溢的幅度,使到達第一部分3的湯料量減少,更好的預防及避免湯料的外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