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座便器水箱進水閥,特別是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便器水箱進水閥大都具備防虹吸功能,如中國專利(公告號 CN201250431Y)所公開的一種防虹吸進水閥,其在進水管1頂部的分流盤4,止水壓蓋3底部裝配有止水膠墊5,壓蓋3與分流盤4之間形成一進水通道和出水管連通的閥腔30,壓蓋 3上設有連通閥腔30內外的補氣口 301,分流盤4和壓蓋3之間設有可在二者之間活動以堵塞出水通道42進水端421和進水通道41出水端411或堵塞所述補氣口 301的防虹吸膠墊6 ;上述進水閥防虹吸結構存在如下問題①控制進水管進水或止水的止水膠墊5與控制閥腔30進氣的防虹吸膠墊6同時套合安裝,大大增加結構裝配的復雜性,防虹吸效果及功能可靠性較低;②壓蓋3上需要設置很多補氣口 301以取較好的防虹吸效果,但受壓蓋3的強度所限,補氣口 301無法設置太多,因此防虹吸效果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補氣口不可設置過多而影響壓蓋強度以及提高防虹吸功能可靠性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含一與進水管、出水管連接的閥體,閥體頂部外延一與閥體進水通道連通的第一管環(huán)、間隔套于第一管環(huán)外側的第二管環(huán),第二管環(huán)內壁邊沿的閥體上設有與出水管連通的下水孔,其特征是在下水孔與第一管環(huán)之間的閥體上設有一導流管環(huán),導流管環(huán)中套合一整流器,整流器與第一管環(huán)、導流管環(huán)間隔配合,導流管環(huán)與整流器之間的間隔為噴水口 ;壓蓋與第二管環(huán)組合構成出水腔,壓蓋頂部設有若干與出水腔連通的進氣孔,壓蓋與噴水口之間設有向上封堵進氣孔或向下封堵噴水口的防虹吸膠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壓蓋或整流器上設有一環(huán)管,防虹吸墊套于環(huán)管上并沿其上下運動,本實用新型優(yōu)先采用在壓蓋底部設置該環(huán)管。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整流器內頂部設有一導流錐,所述的整流器為圓筒管,整流器外側壁上間隔設有若干根延伸突出整流器底部的隔筋,隔筋使整流器與導流管環(huán)周圈及底部間隔配合;或者所述的整流器為圓筒管,圓筒管的底邊設有若干使整流器與導流管環(huán)底部間隔配合的凸塊;導流錐可把從第一管環(huán)進入出水腔的水均勻環(huán)向導流,使水流經整流器處理后可經整流器底部、整流器外側壁與導流管環(huán)間隔形成的噴水口均勻高速噴涌出來,推動防虹吸膠墊沿壓蓋底部的環(huán)管滑動上升封堵壓蓋上的進氣孔。本實用新型的整流器頂部與環(huán)管底部相頂觸,使整流器被固定在導流管環(huán)中,同時整流器頂沿可擱置防虹吸膠墊,避免防虹吸膠墊與壓蓋上的環(huán)管脫離;或者本實用新型的整流器頂部與環(huán)管底部套接,整流器頂沿可擱置防虹吸膠墊使其直接被安裝在環(huán)管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壓蓋與第二管環(huán)扣合形成出水腔,出水腔進水時,防虹吸膠墊向上滑動封堵進氣孔,阻斷空氣進入出水腔;進水管斷流時,防虹吸膠墊向下滑動打開進氣孔,空氣進入出水腔阻斷虹吸,即避免出水腔負壓形成虹吸把水箱中的水倒流回進水管道污染水源;本實用新型出水腔中不設置控制進水的背壓閥,因此結構更為簡單、 裝配更為快捷,并且壓蓋可以開更多的進氣孔,防虹吸效果更佳。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立體組裝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裝配完畢的立體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閥體頂部結構立體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閥體的俯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整流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進水狀態(tài)的結構剖視圖;圖7為圖6的A-A結構剖視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防虹吸狀態(tài)的結構剖視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進水狀態(tài)的結構剖視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防虹吸狀態(tài)的結構剖視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整流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防虹吸狀態(tài)的結構剖視圖;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防虹吸狀態(tài)的結構剖視圖。圖中10.閥體;11.第一管環(huán);12.第二管環(huán);13.下水孔;14.導流管環(huán);20.進水管;30.出水管;40.整流器;41.隔筋;42.導流錐;43.凸塊;50.壓蓋;51.補水管;52.進氣孔;53.環(huán)管;60.防虹吸膠墊;70.出水腔;80.噴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參照圖1 圖5,以側進水閥為例,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包括一可與進水管20、出水管30連接的閥體10,閥體10頂部外延一與閥體10進水通道連通的第一管環(huán) 11、間隔套于第一管環(huán)11外側的第二管環(huán)12,第二管環(huán)12內壁邊沿的閥體10上設有與出水管30連通的下水孔13,在下水孔13與第一管環(huán)11之間的閥體10上設有一導流管環(huán) 14,導流管環(huán)14中套合一整流器,整流器為圓筒管,整流器外側壁上均勻間隔設有四根延伸突出整流器底部的隔筋41,整流器內頂部設有一導流錐42,隔筋41使整流器與導流管環(huán) 14周圈及底部間隔配合,整流器與第一管環(huán)11間隔配合;整流器與導流管環(huán)14的環(huán)頂沿齊平,兩者之間的間隔為噴水口 80 ;側面設有補水管51的壓蓋50與第二管環(huán)12密封扣合構成的出水腔70,整流器頂部與環(huán)管53底部相頂觸,壓蓋50頂部設有若干與出水腔70連通進氣孔52,壓蓋50與噴水口 80之間設有向上封堵進氣孔52或向下封堵噴水口 80的防虹吸膠墊60。下面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實施動作。如圖6、圖7所示,與自來水管道連接的進水管20進水,閥體10打開進水通道連通的第一管環(huán)11,水流由第一管環(huán)11噴涌出,整流器頂部的導流錐42對噴涌出的水進行整流,使高速水流經整流器底部流到整流器與導流管環(huán)14之間的的噴水口 80,以環(huán)狀水沖壓推動位于噴水口 80上方的防虹吸膠墊60沿壓蓋50下的環(huán)管53滑動上升封堵進氣孔52, 使噴水孔的水充滿出水腔70,出水腔70的水一路流出壓蓋50側面的補水管51、一路經導流管環(huán)14、第一管環(huán)11之間的間隔從下水孔13向下流到出水管30排入水箱;如圖8所示, 當與進水管20連通的自來水管道斷流時,與進水管20連通的第一管環(huán)11產生負壓,致使出水腔70產生負壓,此時防虹吸膠墊60沿壓蓋50的環(huán)管53向下滑動封堵噴水口 80,進氣孔52打開,空氣由進氣孔52進入出水腔70、下水孔13和出水管30,阻斷虹吸,即避免水箱中的水經出水管30、下水孔13、出水腔70、導流管環(huán)14、第一管環(huán)11、進水管20因虹吸倒流回自來水管道造成水污染,實現防虹吸功能。實施例二 如圖9、圖10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底進水閥上,進水管20套于出水管30中并與閥體10中受控的第一管環(huán)11連通,其它的結構和實施方式同實施例一。實施例三如圖11、圖1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整流器為圓筒管,圓筒管的底邊均勻間隔設有四個使整流器與導流管環(huán)14底部間隔配合的凸塊43,整流器頂部與環(huán)管53底部套接,第一管環(huán)11噴涌出來的水經從整流器底部由凸塊43間隔開的間隙中,然后從整流器與導流管環(huán)14頂部的噴水孔高速噴出沖頂防虹吸膠墊60上升封堵噴水口 80, 防虹吸的原理和動作同實施例一,其它的結構和實施方式同實施例一。實施例四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三的區(qū)別在于,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底進水閥上, 進水管20套于出水管30中并與閥體10中受控的第一管環(huán)11連通,其它的結構和實施方式同實施例三。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含一與進水管、出水管連接的閥體,閥體頂部外延一與閥體進水通道連通的第一管環(huán)、間隔套于第一管環(huán)外側的第二管環(huán),第二管環(huán)內壁邊沿的閥體上設有與出水管連通的下水孔,其特征是在下水孔與第一管環(huán)之間的閥體上設有一導流管環(huán),導流管環(huán)中套合一整流器,整流器與第一管環(huán)、導流管環(huán)間隔配合,導流管環(huán)與整流器之間的間隔為噴水口 ;壓蓋與第二管環(huán)組合構成出水腔,壓蓋頂部設有若干與出水腔連通的進氣孔,壓蓋與噴水口之間設有向上封堵進氣孔或向下封堵噴水口的防虹吸膠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其特征在于壓蓋或整流器上設有一環(huán)管,防虹吸墊套于環(huán)管上并沿其上下運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其特征在于整流器內頂部設有一導流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其特征在于整流器為圓筒管, 整流器外側壁上間隔設有若干根延伸突出整流器底部的隔筋,隔筋使整流器與導流管環(huán)周圈及底部間隔配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其特征在于整流器為圓筒管, 圓筒管的底邊設有若干使整流器與導流管環(huán)底部間隔配合的凸塊。
6.如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其特征在于整流器頂部與環(huán)管底部相頂觸。
7.如權利要求1、2或5所述的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其特征在于整流器頂部與環(huán)管底部套接。
專利摘要一種水箱進水閥的防虹吸結構,閥體頂部外延一與閥體進水通道連通的第一管環(huán)、間隔套于第一管環(huán)外側的第二管環(huán),第二管環(huán)內壁邊沿設有與出水管連通的下水孔,下水孔與第一管環(huán)之間設有導流管環(huán),導流管環(huán)中整流器與第一管環(huán)、導流管環(huán)間隔配合;壓蓋與第二管環(huán)組合構成出水腔,壓蓋頂部設有若干與出水腔連通的進氣孔,壓蓋與噴水口之間設有向上封堵進氣孔或向下封堵噴水口的防虹吸膠墊;出水腔進水時,防虹吸膠墊向上滑動封堵進氣孔,阻斷空氣進入出水腔;進水管斷流時,防虹吸膠墊向下滑動打開進氣孔,空氣進入出水腔阻斷虹吸,避免水箱中的水倒流回進水管道污染水源;本實用新型出水腔中不設背壓閥,壓蓋可開更多的進氣孔,其防虹吸效果更佳。
文檔編號E03D1/32GK201933583SQ20102050169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17日
發(fā)明者王兵 申請人:廈門瑞爾特衛(wèi)浴工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