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電錘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72329閱讀:50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錘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錘類工具,尤其是一種電機驅動的錘類工具的錘擊組件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有各種電錘廣泛的被家庭或者專業(yè)使用者應用于墻壁或者天花板上的表面清除。錘擊通常由運動轉換機構完成,將中間軸的轉動轉換為鉆頭的縱向往復移動。類似運動轉換機構通常一方面包括錘擊組件,另一方面包括與鉆頭反向移動的平衡塊。必須強調(diào)的是,這種設計中,中間軸每轉一周僅獲得一個沖擊,作用在平衡塊上的能量被浪費了。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馬達驅動的錘,尤其是可提升錘擊效率的電錘。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工作過程中可減少能量損失的錘類工具。
根據(jù)本發(fā)明,一種錘,包括殼體,馬達,錘擊工具,第一沖擊塊,第二沖擊塊,第一錘擊組件可操作的連接到所述馬達用于所述第一沖擊塊撞擊所述錘擊工具,以及第二錘擊組件可操作的連接到所述馬達用于所述第二沖擊塊撞擊所述錘擊工具,所述第二錘擊組件的錘擊作用相對于所述第一錘擊組件的錘擊作用以所述錘擊交替發(fā)生的方式相互錯開,并且,所述第一沖擊塊和第二沖擊塊相互反向移動。
由于兩沖擊塊用于錘擊,錘類工具的錘擊效率增加了,同時抑制了震動可能對使用者產(chǎn)生的健康問題。
優(yōu)選的,第一錘擊組件包括具有預定第一質量的安裝于所述殼體中的桿,沿著所述縱向軸線做第一往復運動,以及第二錘擊組件包括具有第二預定質量的管,沿著所述縱向軸線做第二往復運動,所述管安裝于所述殼體中并且至少部分的容納所述桿。
另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錘擊組件包括安裝在中間軸上的第一和第二擺動板并且分別與所述桿和管連接,所述錘擊工具因此交替的接收所述桿和管的錘擊作用。本實施例中,中間軸每轉一周產(chǎn)生兩個錘擊作用,因此,中間軸每轉所產(chǎn)生的錘擊數(shù)量加倍,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錘的效率加倍了。
作用在操作者上的震動減小了,不僅導致操作者使用舒適度的增加,也增加了完成工作的精確度。
值得注意的是,中間軸上安裝的擺動板的設置代表了一種用于使兩個沖擊塊在相反方向上往復移動的機構。
優(yōu)選的,錘擊組件中包括彈性阻尼元件,用于為沖擊塊提供加速與緩沖。
類似機構的其他優(yōu)選實施例在權利要求中有敘述。
同樣值得強調(diào)的是,上面說明的設計也可以用于錘鉆機構。類似機構中,傳動齒輪系統(tǒng)可以連接到馬達,特別是通過中間軸旋轉錘擊工具。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具體的闡述。
圖1是電錘的側面剖視圖,其中,在第一沖擊塊撞擊連接于錘擊工具的沖擊塊的過程中,第二沖擊塊縮回;圖2是圖1中所示的錘沿II-II線的側視圖;圖3是圖1所示的電錘的側面剖視圖,其中,在第二沖擊塊撞擊連接于鉆頭的錘擊體的過程中,第一沖擊塊縮回;圖4是與圖1相應的錘鉆的側面剖視圖;圖5是與圖3相應的錘鉆的側面剖視圖;圖6是齒輪傳動系統(tǒng)的立體示意圖;圖7是結合圖6中的齒輪傳動系統(tǒng)的驅動機構的俯視圖;圖8是另一種齒輪傳動系統(tǒng)的立體示意圖;圖9是結合圖8中的齒輪傳動系統(tǒng)的驅動機構的俯視圖;圖10是結合圖9中的驅動機構的錘的側視圖;圖11是沿圖10中XI-XI方向的示意圖;圖12是另一種齒輪傳動系統(tǒng)的立體示意圖;圖13是結合圖12中的齒輪傳動系統(tǒng)的驅動機構的俯視圖;圖14是與圖8中的齒輪傳動系統(tǒng)相似的另一種齒輪傳動系統(tǒng)的立體示意圖;圖15是結合圖14中齒輪傳動系統(tǒng)的驅動機構的俯視圖;圖16是另一種與圖6中齒輪傳動系統(tǒng)相似的與圖15中的滑板相連的齒輪傳動系統(tǒng);圖17是本發(fā)明另一個錘的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圖18是圖17中錘的側視圖;圖19是沿圖18中Z-Z方向的示意圖。
其中,2殼體 4錘擊工具 6中擊塊8夾頭 10平面?zhèn)? 12導向管14縱向軸線 16第一沖擊塊 20第二沖擊塊24馬達 26中間軸 27電機軸28電機小齒輪 30齒輪 32球軸承34第一錘擊組件 36第二錘擊組件 38第一擺動板40第二擺動板 42擺動板驅動件 44第一擺臂46第二擺臂 48第一球端 50第二球端52容納孔 54容室 56連接件58第一側壁 60第二側壁 62連接臂64槽 66中間小齒輪 68傳動齒輪70第一齒輪 72第一軸線 73箭頭74第一銷 76第一滑板 78第一導向槽79箭頭 80第一附著裝置 81附著裝置82第二齒輪 84第二軸線 85箭頭86第二銷 88第二滑板 90第二導向槽91箭頭 92第二附著裝置 94導向側壁96導向側壁 98小齒輪 100滑動保持件102滑動銷 104連桿組件104a連桿104b連桿 104c連桿 104d連桿106伸長板 108導向槽 110第一滑動件112第二滑動件 114第一非圓形滑動件116第一非圓形滑動件120第二沖擊塊的通道122中心桿 123第一附著機構124中心桿上的齒125提升臂 126第一傳動齒輪127箭頭128第二傳動齒輪130第一固定軸線132第二固定軸線134第一側桿134a第一支撐桿134b第一小連接元件 136第二側桿136a第二支撐桿136b第二小連接元件 137箭頭138桿上的齒139箭頭140桿上的齒142第二附著機構
144側臂146側臂m1第一質量m2第二質量 I1第一長度 I2第二長度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3,本發(fā)明揭示了一種電錘。電錘包括殼體2,自殼體2延伸的錘擊工具4。錘擊工具4是傳統(tǒng)的錘用鉆頭,例如標準的SDS PLUS或者SDS MAX鉆頭。錘擊工具4通過夾頭8可選擇的連接到圓柱形的沖擊塊6。沖擊塊6具有與夾頭8相對的平面?zhèn)?0,容納于牢固的附著到殼體2的前壁的導向管12中??v向軸線由14表示,操作過程中,錘擊作用沿著縱向軸線14發(fā)生。
通過第一沖擊塊16和第二沖擊塊20,錘擊作用得以實現(xiàn)。第一沖擊塊16的形式可以是伸長的桿,具有預定的第一質量m1。第二沖擊塊20的形式可以是管,具有預定的第二質量m2,并且至少部分的容納第一沖擊塊16。優(yōu)選的,第一質量m1大約等于第二質量m2。由于m1=m2,第二沖擊塊20可能被認為是第一沖擊塊16的平衡塊,反之亦然。兩個沖擊塊16,20能夠相對于殼體2沿著縱向軸線14移動。兩個沖擊塊16,20的端部小于沖擊塊6的平面?zhèn)?0。
錘擊組件34,36包括阻尼彈性元件(圖中未示出),用于加速沖擊塊6的沖擊速度,同時能夠緩沖施加在支撐元件上的沖擊。由于設置了阻尼彈性元件,第一沖擊塊16與第二沖擊塊20的運動軌跡并不完全對稱。當?shù)谝粵_擊塊16撞擊沖擊塊6后,在阻尼彈性元件的作用下,第一沖擊塊16在第二沖擊塊20朝沖擊塊6運動時,產(chǎn)生極短的時間的緩沖。類似的,第二沖擊塊20也會有相應的動作。因而,第一沖擊塊16和第二沖擊塊20在沖擊過程中絕大部分時間相互反向移動。
通過齒輪傳動系統(tǒng),馬達24旋轉中間軸26。馬達24包括電機軸27、電機小齒輪28以及齒輪30。馬達24也可以用氣動馬達來替代。中間軸26由殼體2中的球軸承32支撐。
第一錘擊組件34由中間軸26驅動,通過沖擊塊6使第一沖擊塊16沿著縱向軸線14對錘擊工具4產(chǎn)生錘擊作用。第二錘擊組件36也由中間軸26驅動,通過沖擊塊6使第二沖擊塊20沿著縱向軸線14對錘擊工具4產(chǎn)生沖擊作用。重要的是第二錘擊組件36的錘擊作用相對于第一錘擊組件34的錘擊作用相互錯開,中間軸26每轉一周的過程中,共發(fā)生兩個錘擊作用。操作過程中,沖擊塊16,20相互反向移動,由此抑制震動。
附圖1-3所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錘擊組件34,36分別包括第一擺動板38和第二擺動板40,通過擺動板驅動件42相互連接。類似設計可以從美國專利公告第5025562號中獲知。第一擺臂44和第二擺臂46分別附著到擺動板38,40,并且相互呈預定的角度設置。因此,中間軸26的整個轉動過程中,擺臂44,46的軸線相互遠離并且相向傾斜。擺臂的擺動轉換轉化為沖擊塊16,20的縱向移動,由平行于縱向軸線14的小箭頭指示并且相互反向。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擺臂44比第二擺臂46長。假設第一沖擊塊16的質量為m1,第二沖擊塊20的質量為m2,擺臂44的長度為I1,擺臂46的長度為I2,為了消除震動,相應的質量m1,m2應當被調(diào)節(jié)從而m1×I1=m2×I2。擺臂44,46分別設有球端48和50。
第一球端48可移動的容納于第一沖擊塊16的孔52的腔內(nèi),這樣,第一軸線的來回運動被轉化為沿著縱向軸線14的縱向移動。并且,第二球端50可移動的容納于連接件56的下部形成的容室54中,連接件56牢固的附著于第二沖擊塊20。參見圖2,連接件56由兩個平行的側壁58,60形成,兩側壁58,60通過一個連接臂62相互連接。管狀的沖擊塊20沿著其下壁部分設有槽64。槽64沿著管20一直延伸,第一擺臂44穿過槽64延伸至容納孔52中。
如圖1所示,第一沖擊塊16的外端將撞擊沖擊塊6,由此推動錘擊工具4朝向工件,例如水泥墻(圖中未示出)。以及如圖3所示,中間軸26每轉過大于180°,第一沖擊塊16收回后,第二沖擊塊20的外端也會撞擊沖擊塊6,由此再次推動錘擊工具4朝向工件,因此,中間軸26每轉一周的過程中發(fā)生兩次錘擊。
假設直流電機提供12000轉每分的速度?;邶X輪系統(tǒng)28,30的傳動比,錘擊頻率可有不同。比如,中間軸26的旋轉速度可以是3000轉每分,從而每分鐘就有6000次錘擊。
圖4和圖5揭示了一種錘鉆,這個設計基本上類似于圖1-3中所敘述的,但是它同時也能夠旋轉錘擊工具4。此時,中間小齒輪66附著到中間軸26用于驅動錘擊時旋轉錘擊工具4的傳動齒輪68,傳動齒輪系統(tǒng)66,68可以具有傳動比3∶1。
圖6至圖19揭示了更多的往復移動兩個沖擊塊16,20反向移動的機構的更多的實施例。其中一些圖中,沖擊塊16,20本身并未被示出。
根據(jù)圖6和圖7,第一錘擊組件34包括相對于固定于殼體2的第一軸線72旋轉的厚的第一齒輪70,箭頭73指示順時針方向的旋轉。第一齒輪70的外部區(qū)域連接有小的第一銷74。第一錘擊組件34還包括設有第一導向槽78的第一滑板76。第一銷74延伸到第一導向槽78中。第一齒輪70轉動,第一滑板76沿縱向軸線14的方向往復移動,其移動方向由圖7中指向右的箭頭79指示。第一附著裝置80用于將第一沖擊塊16(圖中未示出)連接到第一滑板76。
第二錘擊組件36包括相對于固定于殼體2的第二軸線84旋轉的薄的第二齒輪(82),箭頭85指示逆時針方向的旋轉。軸線72和84相互平行。第二齒輪82的外部區(qū)域連接有小的第二銷86。第二錘擊組件36還包括設有平行于第一導向槽78的第二導向槽90的第二滑板88,第二銷86延伸到第二導向槽90中。值得注意的是,圖7中,兩個銷74和86處于向上的位置。通過旋轉第二齒輪82,第二滑板88也在縱向軸線14的方向上往復移動,但是相對于第一滑板76方向相反,其移動方向由圖7中指向左的箭頭91指示。第二附著裝置92用于將第二沖擊塊20(圖中未示出)連接到第二滑板88。
根據(jù)圖7,在兩滑板沿著縱向軸線14方向縱向移動的過程中,兩個導向件94和96用于導向設置于二者之間的滑板76和88。
由通過電機軸27連接于馬達24的小齒輪98驅動齒輪70,82反相轉動(如箭頭73,85所示)。第一齒輪70的上部與第二齒輪82嚙合時,第一齒輪70的下部與小齒輪98相嚙合。
圖8和圖9中所示的實施例與圖6和圖7中所示的實施例相同,然而,此處小齒輪98位于齒輪70和82之間,小齒輪98與第一齒輪70嚙合,也與第二齒輪82嚙合。兩個齒輪70和82具有同樣的厚度。結果,兩齒輪70,82順時針旋轉,如箭頭73,85所示。此處,兩銷74,86間隔180°。因此,當?shù)诙N86位于下面的位置時,圖9中第一銷74處于上面的位置。結果,如箭頭79,91所示,滑板76,88總是相互反向的移動。
圖10是圖8和圖9的側視圖,本發(fā)明分別附著到第一沖擊塊16和第二沖擊塊20,而圖11是沿圖10中XI-XI方向的示意圖。根據(jù)圖10和圖11,第一沖擊塊16是管,而第二沖擊塊20是在管中滑動的緊湊的圓柱形件。第一附著裝置80的形式可以與圖2中所示的連接件56形式相似,具有兩側臂和至少一個連接臂。以及第二附著裝置92可以是連接桿,通過位于管16的下部的縱向槽64從第二滑板88引向第二沖擊塊20。
圖12和圖13揭示了驅動機構的另一個實施例。在圖6至圖11中,第一錘擊組件34設有齒輪70相對于固定于殼體2上的軸線72旋轉。具有銷74的齒輪70,通過電機軸27和小齒輪98被馬達24驅動,按照箭頭73所示的方向轉動。第一滑板76能夠在兩側壁94和96之間沿著縱向軸線14的方向滑動。第一滑板76在其中心設有第一導向槽78用于接收銷74。用于連接第一沖擊塊16的第一附著裝置80和用于連接第二錘擊組件36的附著裝置81設于第一滑板76上。第二錘擊組件36包括設有第二導向槽90的第二滑板88。必須指出,第二滑板88相對于殼體2固定并且第二導向槽90相對于第一導向槽78垂直設置。
設有滑動保持件100,其形狀為加長的板或者盤。在圖13中滑動保持件100的左側,設有滑動銷102突出到第二槽90中縱向滑動。設有第二附著裝置92用于將第二沖擊塊20連接到滑動保持件100。
為了分別向第一錘擊組件34和第二錘擊組件36傳遞動能,連桿組件104與設置于第一錘擊組件34和第二錘擊組件36之間的伸長板106相聯(lián)系。伸長板106相對于殼體2固定,在其中心設有導向槽108用于接收設于連桿組件104的上拐角和下拐角的兩個滑動件110,112。連桿組件104具有四個呈四邊形設置可移動連桿??梢钥吹剑旕R達24轉動時,裝置80,92會沿著箭頭79,91指示的方向沿徑向反向移動。
圖14和圖15中揭示的實施例與圖8和圖9中揭示的實施例相似。第一錘擊組件34包括能夠相對于固定于殼體2的第一軸線72旋轉的第一齒輪70。第一齒輪70通過電機軸27和小齒輪98由馬達24驅動。第一齒輪70的旋轉方向由箭頭73指示。第一齒輪70的頂部,連接有相對于第一軸線72不對稱設置的第一非圓形滑動件114。如圖15所示,第一滑板76基本上形狀為O形,具有第一導向槽78用于接收第一非圓形滑動件114。再者,第一附著裝置80設于第一滑板76上,附著裝置80將第一沖擊塊16連接到第一滑板76,從而,第一沖擊塊16可以沿著箭頭79所示的方向縱向移動。
第二錘擊組件36包括能夠相對于固定于殼體2的第二軸線84旋轉的第二齒輪82。第二齒輪82也通過電機軸27和小齒輪98由馬達24驅動。第二非圓形滑動件116連接于第二齒輪82的頂部并且相對于第二軸線84旋轉。設有第二滑板88,其中心設有第二導向槽90用于接收能夠沿著內(nèi)周邊滑動的第二非圓形滑動件116。第二滑板88的頂部,連接有第二附著裝置92,用于將第二沖擊塊20連接到第二滑板88。
從圖14和圖15中可以看到,滑動件114和116大致上為橢圓形,并且不同心的連接到相應的齒輪70和82。同樣的,滑動件114和116相互180°反相設置。因此,產(chǎn)生如箭頭79和91所示的反向線性移動。
圖16的實施例與圖6中所示的實施例非常相似,小齒輪98與第一齒輪70相嚙合,第一齒輪70與厚度較小的第二齒輪82嚙合。大致上橢圓形的滑動件114,116分別連接于齒輪70和82的頂部,應用于滑板76和88產(chǎn)生反向的線性移動。
參見圖17至圖19,馬達驅動的錘,具有第一錘擊組件34驅動第一沖擊塊16以及第二錘擊組件36驅動第二沖擊塊20。兩沖擊塊16,20可以是矩形。如圖19所示,第一沖擊塊16可以最優(yōu)選的是能夠插入并導入第二沖擊塊20的U形通道120中的塊,由此,兩沖擊塊16和20交替的撞擊沖擊塊6。
第一錘擊組件34中,齒輪70相對于軸線72旋轉,軸線72固定于殼體2。齒輪70的外部設有銷74。齒輪70由馬達24通過電機軸27和小齒輪98驅動。還設有滑板76,其中心具有導向槽78接收銷74。此處的第一錘擊組件34與圖12和圖13中揭示的第一錘擊組件34相似。
中心桿122連接到滑板76,中心桿122的縱向軸線相對于導向槽78的軸線垂直。附著裝置可以是任何可行的方式,比如焊接123。兩元件76和122也可以由一個件制成。中心桿122的另一端上,通過提升臂125連接有第一沖擊塊16?;谠撛O計,第一沖擊塊16沿著中心桿122的縱向軸線方向往復運動,如箭頭27所示。
中心桿122兩側具有齒124,第一傳動齒輪126和第二傳動齒輪128分別相對于第一軸線130和第二軸線132旋轉,并與齒124嚙合。軸線130和132固定于殼體2上。
第二錘擊組件36包括兩個側桿134和136,平行于中心桿122設置。側桿134和136自始至終都設有齒138和140,分別與傳動齒輪126和128嚙合。側桿134和136滑動的設置于支撐桿134a和136a上,分別依次通過小的連接元件134b和136b固定于殼體2上。由此,側桿134和136與中心桿122反向移動,如箭頭137和139所示。
通過第二附著裝置142,側桿134和136連接到第二沖擊塊20上。第二附著裝置142包括兩側臂144和146??梢钥吹?,側臂144和146將第二沖擊塊20提升至中心桿122和側桿134,136所在的共同平面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于圖17而言,中心桿122由齒輪70驅動,并且從左至右移動,反之亦然。傳動齒輪126和128將線性移動從中心桿122傳遞到側桿134和136,并且通過側臂144和146將運動傳遞到第二沖擊塊20。這樣,第一沖擊塊16和第二沖擊塊20周期性的交替撞擊沖擊塊6并將撞擊傳遞給錘擊工具4。
權利要求
1.一種錘,包括殼體(2),驅動馬達(24),錘擊工具(4),第一沖擊塊(16),第二沖擊塊(20),第一錘擊組件(34)可操作的連接到所述馬達(24)用于所述第一沖擊塊(16)撞擊所述錘擊工具(4),以及第二錘擊組件(36)可操作的連接到所述馬達(24)用于所述第二沖擊塊(20)撞擊所述錘擊工具(4),所述第二錘擊組件(36)的錘擊作用相對于所述第一錘擊組件(34)的錘擊作用以所述錘擊交替發(fā)生的方式相互錯開,并且,所述第一沖擊塊(16)和第二沖擊塊(20)相互反向移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錘擊組件(34)包括具有第一質量(m1)的桿(16)安裝在所述殼體(2)上用于沿所述縱向軸線(14)往復運動,以及所述第二錘擊組件(36)包括具有第二質量(m2)的管(20)用于沿所述縱向軸線(14)往復運動,所述的管(20)安裝在所述殼體(2)中并且至少部分的容納所述桿(16)。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縱向軸線(14)設置有沖擊塊(6),向所述錘擊工具(4)傳遞所述第一錘擊組件(34)和所述第二錘擊組件(36)的錘擊運動。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沖擊塊(6)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沖擊塊(16)和所述第二沖擊塊(20)的側面(10),所述側面(10)大于每個所述第一沖擊塊(16)和第二沖擊塊(20)的直徑。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錘擊組件(34,36)包括至少一個擺臂(44,46)分別朝向所述桿(16)和所述管(20)延伸。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錘擊組件(34)的第一擺臂(44)具有接收于所述桿(16)上的孔(52)的第一球端(48),以及所述第二錘擊組件(36)的第二擺臂(46)具有可轉動的接收于連接件(56)的第二球端(50),所述連接件(56)與所述管(20)配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56)具有兩個與連接臂(62)相配接的側壁(58,60)。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是電動或者氣動馬達。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傳動齒輪系統(tǒng)(66,68)連接于所述馬達(24),通過可轉動的安裝在所述殼體(2)中的中間軸(26)旋轉所述錘擊工具(4)。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軸(26)每轉一周總共產(chǎn)生兩個錘擊運動。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錘擊組件(34,36)包括安裝在所述中間軸(26)上并且分別與所述桿(16)和所述管(20)配接的第一擺動板(38)和第二擺動板(40),所述錘擊工具(4)交替的收到所述桿(16)和所述管(20)的錘擊作用。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錘擊組件(34)包括相對于固定于所述殼體(2)的第一軸線(72)旋轉的第一齒輪(70),與所述第一齒輪(70)配接的第一銷(74),設有第一導向槽(78)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銷(74)的第一滑板(76),以及將所述第一沖擊塊(16)連接到所述第一滑板(76)的第一附著裝置(80),以及,所述第二錘擊組件(36)包括相對于固定于所述殼體(2)的第二軸線(84)旋轉的第二齒輪(82),與所述第二齒輪(82)配接的第二銷(86),設有第二導向槽(90)并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銷(86)的第二滑板(88),以及將所述第二沖擊塊(20)連接到所述第二滑板(88)的第二附著裝置(92)。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至少一個導向件(94,96)用于在所述滑板(76,88)相互反向移動的過程中導向所述滑板。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其還設有小齒輪(98)使所述第一齒輪(70)和第二齒輪(82)旋轉。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齒輪(98)與所述第一齒輪(70)相嚙合,并且所述第一齒輪(70)與所述第二齒輪(82)相嚙合。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齒輪(98)與所述第一齒輪(70)和第二齒輪(82)嚙合。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錘擊組件(34)包括相對于固定于所述殼體(2)的第一軸線(72)旋轉的第一齒輪(70),與所述第一齒輪(70)配接的第一銷(74),設有第一導向槽(78)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銷(74)的第一滑板(76),以及將所述第一沖擊塊(16)連接到所述第一滑板(76)的第一附著裝置(80),所述第二錘擊組件(36)包括設有第二導向槽(90)的固定的第二滑動板(88),在所述第二導向槽(90)中縱向滑動的滑動銷的保持件(100),用于連接所述第二沖擊塊(20)到所述滑動保持件(100)上的第二附著裝置(92),以及連桿組件(104)將所述第一滑動板(76)的縱向移動轉換為所述滑動保持件(100)在相反方向的縱向移動。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組件(104)包括四個設為四邊形的連桿(104a,104b,104c,104d),至少一個滑動件(110,112),以及具有接收所述滑動件(112)的導向槽(108)的固定伸長板(106)。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其還設有小齒輪(98)使所述第一齒輪(70)旋轉。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錘擊組件(34)包括相對于固定于所述殼體(2)的第一軸線(72)旋轉的第一齒輪(70),與所述第一軸線(72)配接的第一非圓形滑動件(114),設有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非圓形滑動件(114)的第一導向槽(78)的第一滑板(76),以及將所述第一滑板(76)連接到所述第一沖擊塊(16)的第一附著裝置(80),和所述第二沖擊組件(36)包括相對于固定于所述殼體(2)的第二軸線(84)旋轉的第二齒輪(82),與所述第二軸線(84)配接的第二非圓形滑動件(116),設有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非圓形滑動件(116)的第二導向槽(90)的第二滑板(88),以及用于將所述第二沖擊塊(20)連接到所述第二滑板(88)的第二附著裝置(92)。
21.根據(jù)權利要求20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其還設有小齒輪(98)使所述第一齒輪(70)和第二齒輪(82)旋轉。
22.根據(jù)權利要求21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齒輪(98)與所述第一齒輪(70)嚙合,并且所述第一齒輪(70)與所述第二齒輪(82)嚙合。
23.根據(jù)權利要求21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齒輪(98)與所述第一齒輪(70)和所述第二齒輪(82)嚙合。
24.根據(jù)權利要求20至23中任意一個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滑動件(114,116)呈近似的橢圓形。
2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錘擊組件(34)包括可來回移動的中心桿(122),用于將所述第一沖擊塊(16)連接到所述中心桿(122)的第一附著機構(123),以及所述第二錘擊組件(36)包括至少一個可平行于所述中心桿(122)來回移動但是方向相反的側桿(134,136),通過將所述中心桿(122)的線性移動傳遞為所述側桿(134,136)的線性移動,將所述第二錘擊組件(36)連接到所述第一錘擊組件(34)的連接裝置(126,128),以及將所述第二沖擊塊(20)連接到所述側桿(134,136)的第二附著機構(142)。
26.根據(jù)權利要求25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錘擊組件(34)包括繞固定軸線(72)旋轉的齒輪(70),設于所述齒輪(70)側面的滑動銷(74),以及與滑動銷配合的滑板(76),所述中心桿(122)具有至少一個第一齒(124)并與所述滑板(76)相連,并且所述第二錘擊組件(36)包括側桿(134,136),所述側桿(134,136)具有至少一個第二齒(138,140)與傳動齒輪(126,128)相嚙合。
27.根據(jù)權利要求26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桿和側桿(122,134,136)相互平行,并且所述傳動齒輪(126,128)具有固定軸線(130,132),并且設于所述中心桿(122)和側桿(134,136)之間。
28.根據(jù)權利要求25至27中任意一個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其設有電機小齒輪(98)驅動所述齒輪(70)。
29.根據(jù)權利要求25至27中任意一個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著機構(142)包括兩個提升側臂(144,146)。
3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沖擊塊(20)包括供所述第一沖擊塊(16)通過的通道(120)。
3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錘,其特征在于,所述錘擊組件(34,36)還包括阻尼彈性元件。
全文摘要
一種錘,包括殼體(2),旋轉安裝在所述殼體(2)中的中間軸(26),旋轉所述中間軸(26)的馬達(24),鉆頭(4),第一沖擊塊(16),第二沖擊塊(20),第一沖擊組件(36;40,46,50,54)用于第一沖擊塊(16)沿縱向軸線錘擊工具(4),以及第二錘擊組件(36;40,46,50,54)用于第二沖擊塊(20)沿縱向軸線錘擊工具(4)。第二錘擊組件(36;40,46,50,54)的錘擊相對于第一沖擊組件(36;40,46,50,54)的錘擊相互錯開,中間軸(26)每轉一周共發(fā)生兩次錘擊。操作過程中,沖擊塊相互反向移動,增加了錘擊效率。
文檔編號B25D17/24GK101062558SQ200610079530
公開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4月29日
發(fā)明者強尼·鮑瑞那圖 申請人: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