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井口水管夾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井口水管夾頭,屬于深水井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水資源的日益匱乏,水井也越鉆越深,這樣一旦深水井中的水泵出現(xiàn)問題需要維修時,將水泵從深水井中拿出維修及維修后放入井中,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常用的方法是多個工人利用鉸鏈人工吊拉,這樣的操作方式費時、費力,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一種井口水管夾頭,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利用液壓設備夾緊泵管的井口水管夾頭,該裝置節(jié)省人力,效率高的、安全可靠。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井口水管夾頭,包括工作臺、第一夾緊部分和第二夾緊部分,工作臺的結構為:包括底板、頂板和多根支撐桿,底板和頂板平行設置,且底板和頂板的中部均對應開有通孔,多根所述支撐桿對稱設置并將底板和頂板連接成一體,所述底板的通孔兩側均平行設置有兩個支撐板;第一夾緊部分的結構為:兩個夾板平行設置且中部對應開有長通孔,第二銷軸穿過該長通孔將液壓油缸的活塞桿與兩個所述夾板的中部連接在一起,液壓油缸的缸體通過支撐架固定在底板上,兩個所述夾板的一端設置有夾鉗,兩個夾板的另一端通過第三銷軸與所述支撐板鉸接;第一夾緊部分和第二夾緊部分對稱設置在所述底板的通孔兩側,第二夾緊部分與第一夾緊部分的結構相同,第二夾緊部分和第一夾緊部分上的兩個夾鉗配合形成圓形的夾持面。所述支撐架的兩端對稱設置有兩個固定座,兩個所述固定座與支撐架配合形成U形固定槽,液壓油缸的缸體設置在該U形固定槽內,固定板的兩邊對應設置在兩個所述固定座上并將所述液壓油缸固定。所述支撐架均通過兩個第一銷軸分別固定在對應的支撐板上。所述頂板上還設置有防止泵管跌落的兩個保險板,兩個所述保險板的一端為鉸接端,兩個所述保險板的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鉸接端均對應鉸接在頂板的通孔兩側,所述自由端均為弧形凹槽,所述兩個弧形凹槽配合形成圓形的夾持面。所述支撐桿為伸縮管。所述支撐桿的數(shù)量為4 10根。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在工作臺上的第一夾緊部分和第二夾緊部分將泵管夾持;即通過液壓油缸推動夾板,使固定在夾板上的夾鉗動作,兩個夾鉗形成圓形的夾持面將泵管夾持,在泵管的起吊過程中,采用電葫蘆進行起吊,泵管下端用夾鉗卡緊,可方便的卸開泵管連接螺釘,并將上一節(jié)泵管吊起移開,本實用新型中設置在頂板上的保險板放下來可防止泵管因夾鉗夾緊失效出現(xiàn)意外時掉落到水井里,支撐桿的高度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調節(jié)合適的高度,在對抽水泵及水管進行安裝和維修時,工人只需要操縱按鈕,就可完成對抽水泵及水管的起吊,移動等動作,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安裝和維修速度,設備安全可靠。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去掉頂板后的俯視圖。圖3為
圖1中A—A截面的首I]視圖。圖中,I為工作臺、2為第一夾緊部分、3為第二夾緊部分、4為底板、5為頂板、6為支撐桿、7為固定座、8為支撐架、9為液壓油缸、10為固定板、11為夾板、12為夾鉗、13為支撐板、14為第一銷軸、15為第二銷軸、16為保險板、17為第三銷軸。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井口水管夾頭,包括工作臺1、第一夾緊部分2和第二夾緊部分3,工作臺I的結構為:包括底板4、頂板5和多根支撐桿6,底板4和頂板5平行設置,且底板4和頂板5的中部均對應開有通孔,多根所述支撐桿6對稱設置并將底板4和頂板5連接成一體,所述底板4的通孔兩側均平行設置有兩個支撐板13 ;第一夾緊部分2的結構為:兩個夾板11平行設置且中部對應開有長通孔,第二銷軸15穿過該長通孔將液壓油缸9的活塞桿與兩個所述夾板11的中部連接在一起,液壓油缸9的缸體通過支撐架8固定在底板4上,兩個所述夾板11的一端設置有夾鉗12,兩個夾板11的另一端通過第三銷軸17與所述支撐板13鉸接;第一夾緊部分2和第二夾緊部分3對稱設置在所述底板4的通孔兩側,第二夾緊部分3與第一夾緊部分2的結構相同,第二夾緊部分3和第一夾緊部分2上的兩個夾鉗12配合形成圓形的夾持面。所述支撐架8的兩端對稱設置有兩個固定座7,兩個所述固定座7與支撐架8配合形成U形固定槽,液壓油缸9的缸體設置在該U形固定槽內,固定板10的兩邊對應設置在兩個所述固定座7上并將所述液壓油缸9固定。所述支撐架8均通過兩個第一銷軸14分別固定在對應的支撐板13上。所述頂板5上還設置有防止泵管跌落的兩個保險板16,兩個所述保險板16的一端為鉸接端,兩個所述保險板16的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鉸接端均對應鉸接在頂板5的通孔兩側,所述自由端均為弧形凹槽,所述兩個弧形凹槽配合形成圓形的夾持面。所述支撐桿6為伸縮管。所述支撐桿6的數(shù)量為4 10根。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電動葫蘆安裝在井架上,利用電動葫蘆的吊鉤將泵管吊起,然后通過控制閥控制液壓油缸9,使井口水管夾頭的夾板11上的夾鉗12卡緊泵管下部,將兩節(jié)泵管間連接的法蘭盤上的螺栓擰開,將上一節(jié)泵管卸開,吊走。然后再將下一節(jié)泵管吊起、卸開;安裝時順序相反,將一節(jié)一節(jié)泵管連接后逐節(jié)下吊,直至深井泵安裝完成。本實用新型中設置在頂板5上的保險板16放下來可防止泵管因夾鉗12夾緊失效出現(xiàn)意外時掉落到水井里,支撐桿6的高度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調節(jié)合適的高度,在對抽水泵及水管進行安裝和維修時,工人只需要操縱按鈕,就可完成對抽水泵及水管的起吊,移動等動作,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安裝和維修速度。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井口水管夾頭,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I)、第一夾緊部分(2)和第二夾緊部分(3),工作臺(I)的結構為:包括底板(4)、頂板(5)和多根支撐桿(6),底板(4)和頂板(5)平行設置,且底板(4)和頂板(5)的中部均對應開有通孔,多根所述支撐桿(6)對稱設置并將底板(4 )和頂板(5 )連接成一體,所述底板(4 )的通孔兩側均平行設置有兩個支撐板(13); 第一夾緊部分(2)的結構為:兩個夾板(11)平行設置且中部對應開有長通孔,第二銷軸(15)穿過該長通孔將液壓油缸(9)的活塞桿與兩個所述夾板(11)的中部連接在一起,液壓油缸(9)的缸體通過支撐架(8)固定在底板(4)上,兩個所述夾板(11)的一端設置有夾鉗(12),兩個夾板(11)的另一端通過第三銷軸(17)與所述支撐板(13)鉸接; 第一夾緊部分(2 )和第二夾緊部分(3 )對稱設置在所述底板(4)的通孔兩側,第二夾緊部分(3)與第一夾緊部分(2)的結構相同,第二夾緊部分(3)和第一夾緊部分(2)上的兩個夾鉗(12)配合形成圓形的夾持面。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井口水管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8)的兩端對稱設置有兩個固定座(7),兩個所述固定座(7)與支撐架(8)配合形成U形固定槽,液壓油缸(9)的缸體設置在該U形固定槽內,固定板(10)的兩邊對應設置在兩個所述固定座(7)上并將所述液壓油缸(9)固定。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井口水管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8)均通過兩個第一銷軸(14)分別固定在對應的支撐板(13)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井口水管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5)上還設置有防止泵管跌落的兩個保險板(16),兩個所述保險板(16)的一端為鉸接端,兩個所述保險板(16)的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鉸接端均對應鉸接在頂板(5)的通孔兩側,所述自由端均為弧形凹槽,所述兩個弧形凹槽配合形成圓形的夾持面。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井口水管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6)為伸縮管。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井口水管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6)的數(shù)量為4 10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深水井設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利用液壓設備夾緊泵管的井口水管夾頭,該裝置節(jié)省人力,效率高的、安全可靠,一種井口水管夾頭,包括工作臺、第一夾緊部分和第二夾緊部分,底板和頂板平行設置,多根所述支撐桿對稱設置并將底板和頂板連接成一體,兩個夾板平行設置且中部對應開有長通孔,第二銷軸穿過該長通孔將液壓油缸的活塞桿與兩個所述夾板的中部連接在一起,液壓油缸的缸體通過支撐架固定在底板上,兩個所述夾板的一端設置有夾鉗,兩個夾板的另一端通過第三銷軸與所述支撐板鉸接,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深水井設備的安裝與維修。
文檔編號B25H1/00GK203031227SQ20132003165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22日
發(fā)明者慎志東, 楊志強, 陳林山, 賈金龍 申請人:山西東華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