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滴灌帶打孔機,屬于滴灌帶生產(chǎn)設(shè)備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埋地滴灌相比常見的地表滴灌具有滴水效率高,直接作用于植物根部,使用壽命長等突出優(yōu)點,被認為是滴灌技術(shù)的未來發(fā)展方向。目前滴灌帶打孔機中的打孔刀都無法調(diào)節(jié)相互之間的距離,使滴灌帶上貼片滴頭之間的相互距離為固定結(jié)構(gòu),不適合不同農(nóng)作物的生長所需用水量。為了解決上述困難,需要開發(fā)一款能調(diào)節(jié)打孔刀相互之間的距離的滴灌帶打孔機。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滴灌帶打孔機。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目前滴灌帶打孔機中的打孔刀都無法調(diào)節(jié)相互之間的距離的問題。
為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一種滴灌帶打孔機,包括第二輸送線、第一電機、第一支板、第一電動推桿、第一直線電機、第二電動推桿、夾板、第一輸送線、第二電機、第二支板、第三電動推桿、壓板、臺板、控制器、第三輸送線、打孔刀、第四電動推桿、氣缸、支撐架、第二移動塊、第二直線電機和第一移動塊,所述第一輸送線上方安裝第二輸送線,第二輸送線上安裝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第一支板,第一支板下站第一電動推桿,第一支板上安裝第一直線電機,第一直線電機上安裝第一移動塊,第一移動塊上安裝第二電動推桿,第二電動推桿下端和第一電動推桿下端各安裝夾板,第一輸送線右側(cè)安裝臺板,兩個第二直線電機相連,第二直線電機上安裝第二移動塊,第二移動塊下安裝第二電機,第二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第二支板,第二支板下左右兩側(cè)各安裝第三電動推桿,第三電動推桿下安裝壓板,第二支板下安裝第四電動推桿,第四電動推桿下安裝打孔刀,右側(cè)的第二直線電機安裝在氣缸的活塞桿上,氣缸安裝在支撐架上,支撐架位于第三輸送線上方,第三輸送線安裝在臺板右側(cè),控制器安裝在臺板上,控制器通過導(dǎo)線分別與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第一直線電機、第二直線電機、第一電動推桿、第二電動推桿、第三電動推桿和第四電動推桿相連。
所述氣缸內(nèi)置電磁閥,電磁閥通過導(dǎo)線與控制器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第一輸送線將擠出機生產(chǎn)出來的滴灌帶向右輸送;控制器控制第一電機啟動,使第一支板旋轉(zhuǎn);控制器控制第一電動推桿和第二電動推桿向下移動,使來到滴灌帶的兩側(cè);控制器控制第一直線電機啟動,使第一移動塊左右移動,使右側(cè)的夾板向左移動,使兩個夾板夾住滴灌帶,夾板隨著第二輸送線將滴灌帶拉到臺板上;控制器控制氣缸做伸縮運動,使第二直線電機向左移動;控制器控制第二直線電機啟動,使第二移動塊左右移動,來調(diào)節(jié)兩個打孔刀之間的距離;控制器控制第二電機啟動,使第二支板旋轉(zhuǎn),來調(diào)節(jié)壓板壓住滴灌帶的位置;控制器控制第三電動推桿做伸縮運動,使壓板向下移動,使壓板壓住滴灌帶;控制器控制第四電動推桿做伸縮運動,使打孔刀上下移動,打孔刀將滴灌帶的一側(cè)打穿;隨著第二輸送線的移動,第一夾板夾住滴灌帶將滴灌帶拉倒第三輸送線,第三輸送線將滴灌帶輸送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滴灌帶打孔機整體結(jié)構(gòu)圖;
圖中:1、第二輸送線 2、第一電機 3、第一支板 4、第一電動推桿 5、第一直線電機 6、第二電動推桿 7、夾板 8、第一輸送線 9、第二電機 10、第二支板 11、第三電動推桿 12、壓板 13、臺板 14、控制器 15、第三輸送線 16、打孔刀 17、第四電動推桿 18、氣缸 19、支撐架 20、第二移動塊 21、第二直線電機 22、第一移動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一種滴灌帶打孔機,包括第二輸送線1、第一電機2、第一支板3、第一電動推桿4、第一直線電機5、第二電動推桿6、夾板7、第一輸送線8、第二電機9、第二支板10、第三電動推桿11、壓板12、臺板13、控制器14、第三輸送線15、打孔刀16、第四電動推桿17、氣缸18、支撐架19、第二移動塊20、第二直線電機21和第一移動塊22,所述第一輸送線8上方安裝第二輸送線1,第一輸送線8將擠出機生產(chǎn)出來的滴灌帶向右輸送;第二輸送線1上安裝第一電機2,第一電機2的輸出軸上安裝第一支板3,控制器14控制第一電機2啟動,使第一支板3旋轉(zhuǎn);第一支板3下站第一電動推桿4,第一支板3上安裝第一直線電機5,第一直線電機5上安裝第一移動塊22,控制器14控制第一直線電機5啟動,使第一移動塊22左右移動,使右側(cè)的夾板7向左移動,使兩個夾板7夾住滴灌帶,夾板7隨著第二輸送線1將滴灌帶拉到臺板13上;第一移動塊22上安裝第二電動推桿6,第二電動推桿6下端和第一電動推桿4下端各安裝夾板7,控制器14控制第一電動推桿4和第二電動推桿6向下移動,使來到滴灌帶的兩側(cè);第一輸送線8右側(cè)安裝臺板13,兩個第二直線電機21相連,第二直線電機21上安裝第二移動塊20,控制器14控制第二直線電機21啟動,使第二移動塊20左右移動,來調(diào)節(jié)兩個打孔刀16之間的距離;第二移動塊20下安裝第二電機9,第二電機9的輸出軸上安裝第二支板10,控制器14控制第二電機9啟動,使第二支板10旋轉(zhuǎn),來調(diào)節(jié)壓板12壓住滴灌帶的位置;第二支板10下左右兩側(cè)各安裝第三電動推桿11,第三電動推桿11下安裝壓板12,控制器14控制第三電動推桿11做伸縮運動,使壓板12向下移動,使壓板12壓住滴灌帶;第二支板10下安裝第四電動推桿17,第四電動推桿17下安裝打孔刀16,控制器14控制第四電動推桿17做伸縮運動,使打孔刀16上下移動,打孔刀16將滴灌帶的一側(cè)打穿;右側(cè)的第二直線電機21安裝在氣缸18的活塞桿上,氣缸18安裝在支撐架19上,氣缸18內(nèi)置電磁閥,電磁閥通過導(dǎo)線與控制器14相連,控制器14控制氣缸18做伸縮運動,使第二直線電機21向左移動;支撐架19位于第三輸送線15上方,第三輸送線15安裝在臺板13右側(cè),控制器14安裝在臺板13上,控制器14通過導(dǎo)線分別與第一電機2、第二電機9、第一直線電機5、第二直線電機21、第一電動推桿4、第二電動推桿6、第三電動推桿11和第四電動推桿17相連,隨著第二輸送線1的移動,第一夾板7夾住滴灌帶將滴灌帶拉倒第三輸送線15,第三輸送線15將滴灌帶輸送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本實用新型使用方法:第一輸送線8將擠出機生產(chǎn)出來的滴灌帶向右輸送;控制器14控制第一電機2啟動,使第一支板3旋轉(zhuǎn);控制器14控制第一電動推桿4和第二電動推桿6向下移動,使來到滴灌帶的兩側(cè);控制器14控制第一直線電機5啟動,使第一移動塊22左右移動,使右側(cè)的夾板7向左移動,使兩個夾板7夾住滴灌帶,夾板7隨著第二輸送線1將滴灌帶拉到臺板13上;控制器14控制氣缸18做伸縮運動,使第二直線電機21向左移動;控制器14控制第二直線電機21啟動,使第二移動塊20左右移動,來調(diào)節(jié)兩個打孔刀16之間的距離;控制器14控制第二電機9啟動,使第二支板10旋轉(zhuǎn),來調(diào)節(jié)壓板12壓住滴灌帶的位置;控制器14控制第三電動推桿11做伸縮運動,使壓板12向下移動,使壓板12壓住滴灌帶;控制器14控制第四電動推桿17做伸縮運動,使打孔刀16上下移動,打孔刀16將滴灌帶的一側(cè)打穿;隨著第二輸送線1的移動,第一夾板7夾住滴灌帶將滴灌帶拉倒第三輸送線15,第三輸送線15將滴灌帶輸送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