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車輛門,尤其是適用于校車的車門系統(tǒng),具體為氣動雙外翻轉門的驅動機構以及基于該驅動機構的車輛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的校車門,普遍采用折疊門或內擺門,折疊門和內擺門具有保障車輛外道路上行人的安全的作用。但是應急開門時,打開應急閥,向車內方向拉動車門,門沿轉軸向車內打開,才能實現開門。
對于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出現應急情況時、學生擠門的力的方向與開門方向相反。出現應急情況時,學生很難通過車門、離開車輛。氣動雙外翻轉門系統(tǒng),在出現應急情況時,學生擠門力的方向與開門方向相同,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校車門的局限性,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動雙外翻轉門系統(tǒng),有效的解決了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氣動雙外翻轉門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氣缸1、曲柄2、控制閥3、托盤4、軸承座6和氣缸轉軸7;所述氣缸1安裝在氣缸轉軸7上,氣缸可以繞氣缸轉軸轉動。
氣缸1與曲柄2通過銷軸相聯,曲柄2通過花健與固定在門板上的門轉軸5相聯;氣缸1的活塞桿推動曲柄2轉動,曲柄2通過花鍵帶動門轉軸轉動。
所述控制閥3設于托盤4上,控制閥3控制氣缸1;所述門轉軸5設于軸承座6內。
所述驅動機構設有2只氣缸1和一套控制閥3,所述控制閥為電子門控器EDCU,電子門控器EDCU分別控制兩扇門的運動,實現門系統(tǒng)的順序開關。
本實用新型專利還公開了采用上述驅動機構的車系統(tǒng),即一種氣動雙外翻轉門系統(tǒng),所述系統(tǒng)包括門泵驅動機構總成、門板總成兩部分組成。
門泵驅動機構總成包括氣缸1、曲柄2、控制閥3、托盤4、軸承座6和氣缸轉軸7;所述氣缸1安裝在氣缸轉軸7上,氣缸1與曲柄2通過銷軸相聯,曲柄2通過花健與固定在門板上的門轉軸5相聯。
門板總成包括門轉軸5、門板8、膠條9、門中間鉸鏈10組成;所述門轉軸5通過軸孔和標準件與門板相聯,門板膠條9裝在門板上,門中間鉸鏈10通過銷軸與門板8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動雙外翻轉門系統(tǒng),有效地解決了校車應急逃生問題,為校車安全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氣動雙外翻轉門系統(tǒng)。
圖2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氣動雙外翻轉門系統(tǒng)的驅動機構的主視圖。
圖2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氣動雙外翻轉門系統(tǒng)的驅動機構的俯視圖。
圖3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氣動雙外翻轉門系統(tǒng)的門總成。
圖3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氣動雙外翻轉門系統(tǒng)的門的下部結構。
圖3c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氣動雙外翻轉門系統(tǒng)的門的上部結構。
圖3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氣動雙外翻轉門系統(tǒng)的門的中間鉸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氣動雙外翻轉門系統(tǒng),所述系統(tǒng)包括驅動機構、門板總成兩部分組成。
如圖2a和圖2b所示,驅動機構總成包括氣缸1、曲柄2、控制閥3、托盤4、軸承座6和氣缸轉軸7;所述氣缸1安裝在氣缸轉軸7上,氣缸1與曲柄2)通過銷軸相聯,曲柄2通過花健與固定在門板上的門轉軸5相聯。
如圖3a、3b、3c和3d所示,門板總成包括門轉軸5、門板8、膠條9、門中間鉸鏈10等組成;所述門轉軸5通過軸孔和標準件與門板相聯,門板膠條9裝在門板8上,門中間鉸鏈(10通過銷軸與門板8相連。
運動路線如下:
一、按開門開關:氣缸1前端進氣,后端出氣,活塞桿縮回、通過曲柄帶動門轉軸5開門方向旋轉,與門轉軸5連成整體的門板8同門轉軸5同步旋轉,實現開門。
二、按關門開關:氣缸1后端進氣,前端出氣,活塞桿升出、通過曲柄帶動門轉軸5關門方向旋轉,與門轉軸5連成整體的門板8同門轉軸5同步旋轉,實現關門。
通過調整裝配于氣缸上的調速接頭,改變活塞桿運動速度,實現門系統(tǒng)關門時:后扇先關門到位,前扇后關門到位;開門時前扇先開,后扇后開。
本車門具有防夾功能:任何一扇門關閉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門系統(tǒng)速度降低或停止,電子門控器EDCU根據門速度變化,給出開門指令、控制2制扇門同時打開,實現防夾功能。
緊急開門:緊急情況需要緊急開門時,旋轉門附近或司機附的應急閥,門系統(tǒng)排氣,門系統(tǒng)無氣壓,推動門時,氣缸活塞桿很輕松的縮回,實現開門。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公開如上,但它們并不是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之精神和范圍內,自當可作各種變化或潤飾,但同樣屬于本發(fā)明之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應當以本申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所界定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