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條開孔機。
背景技術:
密封條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兩部件之間的密封,例如,汽車門部的密封條,當兩部件閉合時能起到保護以及減少噪音的作用。為了保證密封條正常使用,密封條中間密布有排氣開孔,減少擠壓時的空氣阻力,及時排氣起到緩沖作用。保證產品在不同狀態(tài)下,內外壓力平衡。由于密封條上開孔數量較多,人工打孔效率低下,勞動強度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密封條開孔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要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密封條開孔機,包括工作臺以及設置在工作臺上的打孔機構、輸送機構和動力傳動機構,所述動力傳動機構設有雙扭矩輸出端,所述雙扭矩輸出端分別與打孔機構和輸送機構傳動連接;采用同一動力同時帶動打孔機構和輸送機構進行工作。
具體的,所述打孔機構包括壓板、彈性支撐柱組件、限位板、打孔器和支撐座,所述壓板后面與所述動力傳動機構連接,且所述動力傳動機構驅動所述壓板上下運動,所述限位板上開設有限位槽,所述壓板與所述動力傳動機構的連接端位于限位槽內,所述打孔器位于所述壓板前面,所述支撐座位于所述打孔器的正下方,所述支撐座上設有密封條導向槽,所述密封條導向槽內設有導向環(huán),所述彈性支撐柱組件為兩個,支撐在所述壓板左右兩側;密封條穿過支撐座的導向槽和導向環(huán),通過動力傳動機構驅動壓板上下運動,帶動打孔器上下運動實現密封條的打孔,打孔機構采用彈簧進行上升復位,采用限位板限制壓板抬起的最大高度,以保證能夠正常打孔。導向環(huán)為三個,均勻設置在導向槽上方,對密封條起到導向和限位的作用。
具體的,所述輸送機構包括滾輪支架、上下設置在滾輪支架上的上滾輪和下滾輪以及設置在滾輪支架頂部的氣缸,所述滾輪支架上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滑動連接有開口向下的U形滑板,所述U形滑板上端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上滾輪置于所述U形滑板的內部,且所述上滾輪的轉軸兩端與所述U形滑板的側壁轉動連接,所述下滾輪轉動連接在所述滾輪支架上,所述滾輪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臺上。輸送密封條的動力是通過輸送機構提供的,動力傳動機構可以帶動上滾輪和下滾輪反向轉動,氣缸的活塞桿產生向下的壓力,作用在U形滑板上,從而使U形滑板向下運動,使上滾輪向下運動,將密封條夾緊在上滾輪和下滾輪之間,當上滾輪和下滾輪轉動時,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前拉動密封條,實現密封條的自動輸送。
進一步,所述彈性支撐柱組件包括固定柱、導向柱、滑動柱和彈簧,所述固定柱固定在工作臺上,所述導向柱底部與所述固定柱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導向柱上端貫穿所述滑動柱,且與滑動柱上下滑動連接,所述彈簧套設在所述固定柱與所述滑動柱之間的導向柱上。通過彈簧實現打孔機構的抬起復位。
進一步,所述壓板前面設有水平的調節(jié)槽,所述打孔器包括并排設置的固定塊和調節(jié)塊,所述調節(jié)塊在固定塊上的位置上下可調節(jié)。壓板前面的打孔器為兩個,并排設置在調節(jié)槽內,可以通過調節(jié)打孔器之間的間距調節(jié)打孔的間隔。打孔器由固定塊和調節(jié)塊組成,調節(jié)塊與固定塊之間采用燕尾形凹槽和凸起進行配合,通過螺釘進行鎖緊,當密封條的尺寸較大、厚度較厚時,可以調節(jié)調節(jié)塊在固定塊上的位置來調節(jié)打孔器的針頭的高度。
進一步,所述動力傳動機構包括電機、主轉軸以及分別與主轉軸的雙扭矩輸出端傳動連接的打孔傳動機構和輸送傳動機構,所述主轉軸中部設有皮帶輪,所述電機通過皮帶和皮帶輪與所述主轉軸傳動連接,所述打孔傳動機構包括依次傳動連接的錐齒輪組、凸輪盤、擺桿和壓桿,所述錐齒輪組的輸入端與所述主轉軸一扭矩輸出端連接,所述擺桿一端和壓桿一端均固定在一轉軸上,且所述擺桿和壓桿呈V形,所述擺桿的另一端與凸輪盤傳動連接,所述壓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壓板轉動連接;所述輸送傳動機構包括依次傳動連接的轉盤、連桿、擺臂、減速齒輪組以及與減速齒輪組傳動連接的上傳動軸組件和下傳動軸組件,所述上傳動軸組件與所述上滾輪的轉軸固定連接,所述下傳動軸組件與所述下滾輪的轉軸固定連接。轉盤和連桿組成曲軸結構,當轉盤轉動時實現連桿的移動,轉盤上設有用于檢測轉盤轉動位置的傳感器,通過傳感器信號可以定時或延時轉盤的轉動,實現連續(xù)的加工。
進一步,為了實現壓板與壓桿的傳動連接,所述壓板后部設有兩條形板,所述條形板豎向且平行設置,所述條形板中部開設有水平設置的壓桿導向槽,所述壓桿端部置于兩條形板之間,且通過轉軸與所述壓桿導向槽滑動連接,所述條形板位于所述限位槽內。
進一步,為了實現密封條輸送速度的調整,所述擺臂中部開設有條形通孔,所述擺臂上設有螺桿,所述螺桿穿過所述條形通孔且上下兩端分別與所述擺臂上下兩端轉動連接,所述條形通孔內設有滑塊,所述滑塊與所述螺桿螺紋連接,所述滑塊兩端橫向伸出所述條形通孔與所述連桿轉動連接。通過轉動螺桿可以調整滑塊在擺臂上的位置,從而改變擺臂的擺動角度和角速度,使傳遞到上滾輪和下滾輪上的轉速和轉動的距離發(fā)生變化,實現密封條輸送速度的調整。
進一步,為了實現上滾輪、下滾輪和輸送傳動機構的穩(wěn)定連接,所述上傳動軸組件包括萬向聯軸器,所述萬向聯軸器兩端分別與所述減速齒輪組和上滾輪的轉軸連接,所述下傳動軸組件包括下傳動軸、限位盤和限位架,所述限位盤同軸固定在下傳動軸上,所述限位盤邊緣插入限位架的限位槽內。
進一步,為了保證密封條能順利的輸送至打孔機構的支撐座上,還包括導向機構,所述導向機構包括依次設置在打孔機構進料一側的第一支撐輥、第二支撐輥和第三支撐輥,所述第一支撐輥和第三支撐輥為兩端粗中間細的單輥,所述第二支撐輥為上下設置的雙輥。對輸送到打孔機構的密封條進行預先的整理,保證打孔的均勻以及傳輸的順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密封條開孔機,打孔和密封條傳輸采用同一動力機構,采用機械結構來實現自動打孔,結構簡單,且打孔效率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A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工作臺,2-1、壓板,2-12、條形板,2-13、壓桿導向槽,2-2、彈性支撐柱組件,2-21、固定柱,2-22、導向柱,2-23、滑動柱,2-24、彈簧,2-3、限位板,2-4、打孔器,2-41、固定塊,2-42、調節(jié)塊,2-5、支撐座,2-51、密封條導向槽,2-52、導向環(huán),2-6、限位槽,3-1、滾輪支架,3-2、上滾輪,3-3、下滾輪,3-4、氣缸,3-5、U形滑板,4-2、主轉軸,4-3、皮帶輪,4-4、皮帶,4-5、錐齒輪組,4-6、凸輪盤,4-7、擺桿,4-8、壓桿,4-9、轉盤,4-10、連桿,4-11、擺臂,4-12、減速齒輪組,4-13、萬向聯軸器,4-14、下傳動軸,4-15、限位盤,4-16、限位架,4-17、限位槽,4-18、條形通孔,4-19、螺桿,4-20、滑塊,5-1、第一支撐輥,5-2、第二支撐輥,5-3、第三支撐輥,6、密封條。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此圖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密封條開孔機,包括工作臺1以及設置在工作臺1上的打孔機構、輸送機構和動力傳動機構,所述動力傳動機構設有雙扭矩輸出端,所述雙扭矩輸出端分別與打孔機構和輸送機構傳動連接;
所述打孔機構包括壓板2-1、彈性支撐柱組件2-2、限位板2-3、打孔器2-4和支撐座2-5,所述壓板2-1后面與所述動力傳動機構連接,且所述動力傳動機構驅動所述壓板2-1上下運動,所述限位板2-3上開設有限位槽2-6,所述壓板2-1與所述動力傳動機構的連接端位于限位槽2-6內,所述打孔器2-4位于所述壓板2-1前面,所述支撐座2-5位于所述打孔器2-4的正下方,所述支撐座2-5上設有密封條導向槽2-51,所述密封條導向槽2-51內設有導向環(huán)2-52,所述彈性支撐柱組件2-2為兩個,支撐在所述壓板2-1左右兩側;
所述彈性支撐柱組件2-2包括固定柱2-21、導向柱2-22、滑動柱2-23和彈簧2-24,所述固定柱2-21固定在工作臺1上,所述導向柱2-22底部與所述固定柱2-21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導向柱2-22上端貫穿所述滑動柱2-23,且與滑動柱2-23上下滑動連接,所述彈簧2-24套設在所述固定柱2-21與所述滑動柱2-23之間的導向柱2-22上。
所述壓板2-1前面設有水平的調節(jié)槽,所述打孔器2-4為兩個,包括并排設置的固定塊2-41和調節(jié)塊2-42,所述調節(jié)塊2-42在固定塊2-41上的位置上下可調節(jié)。調節(jié)塊2-42上還連接可對打孔針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
所述輸送機構包括滾輪支架3-1、上下設置在滾輪支架3-1上的上滾輪3-2和下滾輪3-3以及設置在滾輪支架3-1頂部的氣缸3-4,所述滾輪支架3-1上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滑動連接有開口向下的U形滑板3-5,所述U形滑板3-5上端與所述氣缸3-4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上滾輪3-2置于所述U形滑板3-5的內部,且所述上滾輪3-2的轉軸兩端與所述U形滑板3-5的側壁轉動連接,所述下滾輪3-3轉動連接在所述滾輪支架3-1上,所述滾輪支架3-1固定在所述工作臺1上。
所述動力傳動機構包括電機、主轉軸4-2以及分別與主轉軸4-2的雙扭矩輸出端傳動連接的打孔傳動機構和輸送傳動機構,所述主轉軸4-2中部設有皮帶輪4-3,所述電機通過皮帶4-4和皮帶輪4-3與所述主轉軸4-2傳動連接,所述打孔傳動機構包括依次傳動連接的錐齒輪組4-5、凸輪盤4-6、擺桿4-7和壓桿4-8,錐齒輪組4-5包括兩個45°的錐齒輪,通過兩個錐齒輪實現扭矩的轉向,所述錐齒輪組4-5的輸入端與所述主轉軸4-2一扭矩輸出端連接,所述擺桿4-7一端和壓桿4-8一端均固定在一轉軸上,且所述擺桿4-7和壓桿4-8呈V形,所述擺桿4-7的另一端與凸輪盤4-6傳動連接,所述壓桿4-8的另一端與所述壓板2-1轉動連接;所述輸送傳動機構包括依次傳動連接的轉盤4-9、連桿4-10、擺臂4-11、減速齒輪組4-12以及與減速齒輪組4-12傳動連接的上傳動軸組件和下傳動軸組件,所述上傳動軸組件與所述上滾輪3-2的轉軸固定連接,所述下傳動軸組件與所述下滾輪3-3的轉軸固定連接。所述上傳動軸組件包括萬向聯軸器4-13,所述萬向聯軸器4-13兩端分別與所述減速齒輪組4-12和上滾輪3-2的轉軸連接,所述下傳動軸組件包括下傳動軸4-14、限位盤4-15和限位架4-16,所述限位盤4-15同軸固定在下傳動軸4-14上,所述限位盤4-15邊緣插入限位架4-16的限位槽4-17內。
所述壓板2-1后部設有兩條形板2-12,所述條形板豎向且平行設置,所述條形板中部開設有水平的壓桿導向槽2-13,所述壓桿4-8端部置于兩條形板2-12之間,且通過轉軸與所述壓桿導向槽2-13滑動連接,所述條形板位于所述限位槽2-6內。
所述擺臂4-11中部開設有條形通孔4-18,所述擺臂4-11上設有螺桿4-19,所述螺桿4-19穿過所述條形通孔4-18且上下兩端分別與所述擺臂4-11上下兩端轉動連接,所述條形通孔4-18內設有滑塊4-20,所述滑塊4-20與所述螺桿4-19螺紋連接,所述滑塊4-20兩端橫向伸出所述條形通孔4-18與所述連桿4-10轉動連接。
還包括導向機構,所述導向機構包括依次設置在打孔機構進料一側的第一支撐輥5-1、第二支撐輥5-2和第三支撐輥5-3,所述第一支撐輥5-1和第三支撐輥5-3為兩端粗中間細的單輥,所述第二支撐輥5-2為上下設置的雙輥。
工作原理:
電機通過皮帶4-4帶動主轉軸4-2轉動,主轉軸4-2一端的扭矩輸送至打孔傳動機構,由打孔傳動機構驅動打孔機構進行打孔;主轉軸4-2另一端的扭矩輸送至輸送傳動機構,通過輸送傳動機構驅動輸送機構拉動密封條6向前輸送。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的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