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huán)錠細紗機集體落紗滿紗管提升裝置,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環(huán)錠細紗機集體落紗滿紗管提升裝置主要包括兩種,分別存在如下不足之處:
一種是提升裝置提升槽安裝在輸送盤縱向導軌外側,通過鏟刀將滿紗管鏟起向外側落下,滿紗管垂直于細紗機軸線提升,提升槽寬度為滿紗管長度加傳動裝置寬度,寬度較寬,占用細紗機中間過道空間,相同空間時減少了細紗機的安裝數量,產量相應減少了。
另一種是提升裝置提升槽安裝在輸送盤導軌內側,通過鏟刀將滿紗管鏟起向內側落下,這樣導軌要沿著細紗機軸線向機尾方向加長,軸線需多留出安裝位置,而且提升槽與地面夾角較大,收滿紗管箱與理落管機只好并排放置,需放在過道內,同樣占用細紗機中間過道空間,相同空間時減少了細紗機的安裝數量,產量相應減少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環(huán)錠細紗機集體落紗滿紗管提升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環(huán)錠細紗機集體落紗滿紗管提升裝置,包括:用于輸送滿紗管(1)的輸送盤(2)、輸送盤橫向導軌(5)、輸送盤縱向導軌(18)、設在輸送盤橫向導軌(5)上的內側鏟刀(3)和外側鏟刀(4);還包括提升槽(17)、設在提升槽(17)內部下端的主動滾筒(11)、中間的帶擋塊的輸送帶(12)和內部上端的從動張緊滾筒(13)、與從動張緊滾筒(13)相連的導滿紗管漏斗(14)、設在提升槽(17)兩側的提升槽外擋板(8)和提升槽內擋板(9),還包括減速電動機(10);
所述的輸送盤橫向導軌(5)與輸送盤縱向導軌(18)過渡圓弧處內側安裝有內側導向板(6),外側安裝有圓弧形外側導向板(7);
所述的提升槽(17)設在輸送盤橫向導軌(5)與縱向導軌過渡圓弧處,在輸送盤橫向導軌(5)的外側;
所述的內側鏟刀(3)高于外側鏟刀(4);
所述的提升槽(17)的內寬度略大于滿紗管(1)直徑。內寬度即提升槽外擋板(8)和提升槽內擋板(9)之間的寬度。
所述的提升槽(17)的內寬度與滿紗管(1)直徑比的數值大于1小于1.2。
所述的主動滾筒(11)和減速電動機(10)設在輸送盤橫向導軌(5)下部。
所述的內側導向板(6)設在滿紗管(1)的端部內側且與提升槽內擋板(9)端部平滑過渡,所述的外側導向板(7)設在滿紗管(1)的端部外側且與提升槽外擋板(8)端部平滑過渡,所述的內側導向板(6)、外側導向板(7)用于將滿紗管(1)導入到提升槽(17)。
本實用新型的環(huán)錠細紗機集體落紗滿紗管提升裝置,具有如下技術效果:由于提升槽(17)的內寬度略大于滿紗管(1)直徑,提升槽(17)寬度窄,主動滾筒(11)和減速電動機(10)設在輸送盤橫向導軌(5)下部。安裝后提升槽(17)外側在紗細機原寬度范圍之內,小于紗細機原寬度,結構緊湊。不需要占用細紗機中間過道空間,不會減少細紗機的安裝數量,不會改變原有細紗機車間布局,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量,并保證細紗機充分的操作空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其中:1為滿紗管,2為輸送盤,3為內側鏟刀,4為外側鏟刀,5為輸送盤橫向導軌,6為內側導向板,7為外側導向板,8為提升槽外擋板,9為提升槽內擋板,10為減速電動機,11為主動滾筒,12為帶擋塊的輸送帶,13為從動張緊滾筒,14為導滿紗管漏斗,15為滿紗管收集箱,16為空紗管理落管機,17為提升槽,18為輸送盤縱向導軌。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環(huán)錠細紗機集體落紗滿紗管提升裝置,包括:用于輸送滿紗管(1)的輸送盤(2)、輸送盤橫向導軌(5)、輸送盤縱向導軌(18)、設在輸送盤橫向導軌(5)上的內側鏟刀(3)和外側鏟刀(4);還包括提升槽(17)、設在提升槽(17)內部下端的主動滾筒(11)、中間的帶擋塊的輸送帶(12)和內部上端的從動張緊滾筒(13)、與從動張緊滾筒(13)相連的導滿紗管漏斗(14)、設在提升槽(17)兩側的提升槽外擋板(8)和提升槽內擋板(9),還包括減速電動機(10);
所述的輸送盤橫向導軌(5)與輸送盤縱向導軌(18)過渡圓弧處內側安裝有內側導向板(6),外側安裝有圓弧形外側導向板(7);所述的內側導向板(6)設在滿紗管(1)的端部內側且與提升槽內擋板(9)端部平滑過渡,所述的外側導向板(7)設在滿紗管(1)的端部外側且與提升槽外擋板(8)端部平滑過渡,所述的內側導向板(6)、外側導向板(7)用于將滿紗管(1)導入到提升槽(17)。
所述的提升槽(17)設在輸送盤橫向導軌(5)與縱向導軌過渡圓弧處,在輸送盤橫向導軌(5)的外側;
所述的內側鏟刀(3)高于外側鏟刀(4);
所述的提升槽(17)的內寬度略大于滿紗管(1)直徑。內寬度即提升槽外擋板(8)和提升槽內擋板(9)之間的寬度。所述的提升槽(17)的內寬度與滿紗管(1)直徑比的數值優(yōu)選大于1小于1.2。
所述的主動滾筒(11)和減速電動機(10)設在輸送盤橫向導軌(5)下部。
本實用新型的滿紗管輸送提升裝置,工作過程如下:
輸送盤(2)在輸送盤橫向導軌(5)中從滿紗管收集箱(15)向空紗管理落管機(16)方向運動,內側鏟刀(3)和外側鏟刀(4)將滿紗管(1)鏟起,滿紗管(1)倒下,其縱向截面與提升槽(17)的縱向截面重合,與細紗機縱向軸線平行,滿紗管(1)向輸送盤橫向導軌(5)外側沿著細紗機軸線向機尾方向落入到提升槽(17)中的帶擋塊的輸送帶(12)上,滿紗管(1)沿著細紗機縱向軸線提升;提升槽外擋板(8)和提升槽內擋板(9)的內寬度略大于滿紗管(1)直徑,保證滿紗管(1)順著細紗機軸線向機尾方向輸送。輸送盤橫向導軌(5)與輸送盤縱向導軌(18)過渡圓弧處內側安裝有內側導向板(6),外側安裝有圓弧形外側導向板(7),內側導向板(6)設在滿紗管(1)的端部內側與提升槽內擋板(9)端部平滑過渡,外側導向板(7)設在滿紗管(1)的端部外側與提升槽外擋板(8)端部平滑過渡,將滿紗管(1)導入到提升槽(17)。通過安裝在提升槽(17)上端的從動張緊滾筒(13)處的導滿紗管漏斗(14)將滿紗管(1)導向落到滿紗管收集箱(15)中,滿紗管收集箱(15)安放在空紗管理落管機(16)的尾部。
本實用新型的不占用細紗機中間過道空間,不會減少細紗機的安裝數量,不會改變原有細紗機車間布局,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量,并保證細紗機充分的操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