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線條燈,尤其涉及一種連接結構及線條燈。
背景技術:
1、線條燈一般由多個燈體拼接而成。具體而言,多個燈體沿同一直線排列,相鄰的兩個燈體之間則用連接件進行連接,以使多個燈體拼接在一起形成線條燈。而現(xiàn)有的連接件僅起到連接作用,因此燈體之間在拼接時,往往會出現(xiàn)燈體之間縫過大導致漏光的情形,如此便需要二次返工以修補縫隙,這樣不僅增加了人工成本,且修補縫隙后也不美觀。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連接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線體燈,其能解決燈體之間連接時縫隙過大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3、一種連接結構,包括:兩個連接件以及鎖緊件,所述連接件均具有導向部,兩個所述導向部相對設置以形成頂部較小而底部較大的導向結構,所述鎖緊件上開設有與所述導向結構配合的導向口,所述鎖緊件能沿所述導向口的深度方向運動并鎖定自身位置;所述鎖緊件沿所述導向口的深度方向朝向所述導向結構較大的一端運動時能使兩個所述導向部相互靠近。
4、進一步地,所述導向部呈板狀,兩個所述導向部相對設置呈“八”字形。
5、進一步地,所述導向部與所述導向口的內壁相對的面上設置有第一防滑紋。
6、進一步地,所述導向口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二防滑紋。
7、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還包括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呈板狀,所述連接部與所述導向部呈鈍角連接。
8、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還包括延伸部以及螺栓,所述延伸部連接在所述導向部遠離所述連接部的一端,所述延伸部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導向口的底壁上開設有供螺栓的小端穿過的穿孔,螺栓的小端還適于與螺紋孔螺紋連接。
9、進一步地,所述穿孔呈腰圓孔形。
10、進一步地,所述延伸部遠離所述導向部的一端還設置有支撐部。
1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12、一種線條燈,包括多個沿直線排列的燈體,任意相鄰的兩個燈體之間均置有連接結構,所述連接結構的兩個連接件分別連接在相鄰的兩個燈體的相互靠近的兩個端部上。
13、進一步地,所述燈體設置有凹槽,所述連接結構位于所述凹槽內。
14、相比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鎖緊件朝向導向結構較大的一端運動可以驅動兩個導向部相互靠近,且當兩個導向部靠至足夠近時,鎖緊件的位置可以鎖定,從而保持兩個導向部之間足夠近的距離。如此,在實際使用時,可以將兩個連接件分別設置在待拼接的兩個燈體上,然后將鎖緊件的導向口對準導向結構并套設在導向結構上,這一步便實現(xiàn)了將兩個燈體連接在一起,接著再驅動鎖緊件朝向導向結構較大的一端運動以使兩個導向部相互靠近,從而帶動兩個燈體之間相互靠近使兩個燈體之間的縫隙變得足夠小,達到無縫拼接的效果。
1.一種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連接件以及鎖緊件,所述連接件均具有導向部,兩個所述導向部相對設置以形成頂部較小而底部較大的導向結構,所述鎖緊件上開設有與所述導向結構配合的導向口,所述鎖緊件能沿所述導向口的深度方向運動并鎖定自身位置;所述鎖緊件沿所述導向口的深度方向朝向所述導向結構較大的一端運動時能使兩個所述導向部相互靠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部呈板狀,兩個所述導向部相對設置呈“八”字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部與所述導向口的內壁相對的面上設置有第一防滑紋。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口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二防滑紋。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還包括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呈板狀,所述連接部與所述導向部呈鈍角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還包括延伸部以及螺栓,所述延伸部連接在所述導向部遠離所述連接部的一端,所述延伸部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導向口的底壁上開設有供螺栓的小端穿過的穿孔,螺栓的小端還適于與螺紋孔螺紋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呈腰圓孔形。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遠離所述導向部的一端還設置有支撐部。
9.一種線條燈,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沿直線排列的燈體,任意相鄰的兩個燈體之間均置有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連接結構,所述連接結構的兩個連接件分別連接在相鄰的兩個燈體的相互靠近的兩個端部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線條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燈體設置有凹槽,所述連接結構位于所述凹槽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