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銅芯加工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銅芯自動上料鉆孔裝置。
背景技術:
:
銅芯的加工一般為在銅芯的表面開孔,而現(xiàn)有的銅芯表面開孔設備基本都為手動加工,通過人工將銅芯填裝至鉆床上進行開孔,這樣不僅加工效率低下,而且容易發(fā)生工傷事故。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銅芯自動上料鉆孔裝置,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加工效率低下、容易發(fā)生工傷事故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銅芯自動上料鉆孔裝置,包括鉆床和頂桿,還包括下料管道和送料夾頭,下料管道的下部成型有出料口,出料口和鉆床的鉆頭齊平,送料夾頭包括夾取部和擺動桿,夾取部為呈扇形的金屬塊,擺動桿的頂端成型于夾取部的底部,夾取部上還成型有弧形槽,弧形槽朝向鉆頭。這樣就可以通過送料夾頭的夾取部的弧形槽對銅芯進行夾取,并從下料管道輸送至鉆床位置處,從而免去了人工操作,極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也避免了工傷事故的發(fā)生。
作為優(yōu)選,弧形槽分為深槽部和淺槽部,深槽部靠近鉆頭位置處,淺槽部靠近出料口位置處,深槽部與淺槽部之間為平滑過渡。這樣在夾取過程中就可以使銅芯逐漸從下料管道內(nèi)滑落,直至整個陷入深槽部位置處,從而將銅芯穩(wěn)定的輸送至鉆頭位置處,保證了加工的順暢進行。
作為優(yōu)選,深槽部貫通夾取部的下部。這樣就可以在送料夾頭把銅芯輸送到位后,回擺時將銅芯留在鉆頭位置處,并通過頂桿頂住銅芯,在加工完成后頂桿回退,銅芯由于重力落下,從而完成整個加工工序。
作為優(yōu)選,頂桿軸心線和鉆床的鉆頭的軸心線為同一直線。
作為優(yōu)選,還包括傳動裝置,傳動裝置驅(qū)動擺動桿往復擺動。這樣就更加的自動化,往復擺動進行銅芯的填裝,保證加工的不中斷。
作為優(yōu)選,下料管道為柔性管道,柔性管道中填充有銅芯。這樣就使得銅芯落料更為順暢,可以更好的調(diào)節(jié)下料管道的放置位置,也避免了堵料情況的出現(xiàn)。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送料夾頭的夾取部的弧形槽對銅芯進行夾取,并從下料管道輸送至鉆床位置處,從而免去了人工操作,極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也避免了工傷事故的發(fā)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俯視剖視圖;
圖中:鉆床1;頂桿2;下料管道3;夾取部4;弧形槽5;鉆頭6。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的銅芯自動上料鉆孔裝置,包括鉆床1和頂桿2,還包括下料管道3和送料夾頭,下料管道3的下部成型有出料口,出料口和鉆床1的鉆頭6齊平,送料夾頭包括夾取部4和擺動桿,夾取部4為呈扇形的金屬塊,擺動桿的頂端成型于夾取部4的底部,夾取部4上還成型有弧形槽5,弧形槽5朝向鉆頭6。
弧形槽5分為深槽部和淺槽部,深槽部靠近鉆頭6位置處,淺槽部靠近下料管道3的出料口位置處,深槽部與淺槽部之間為平滑過渡。
深槽部貫通夾取部4的下部。
頂桿2軸心線和鉆床1的鉆頭6的軸心線為同一直線。
還包括傳動裝置,傳動裝置驅(qū)動擺動桿往復擺動。
下料管道3為柔性管道,柔性管道中填充有銅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