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機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全自動縮管機。
背景技術:
縮管機是一種在五金鋼管領域加工之中較為廣泛使用的一種機器,其主要是在常態(tài)下對管件端面進行擴管及縮管。目前,生產操作中大都使用人工操作,操作人員將原料管材的一端放入縮管裝置的進料口中,然后人工一直緊握原料管材的另一端,直至原料管材被加工縮至所需要的形狀及大小,然后此時再人工將其從縮管裝置中取出,該種加工操作方式,操作人員在整個縮管過程中均需要使較大的力量保證管件加工的尺寸,極大地提高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無法有效保證批次管件加工時的同一性。
另外,目前雖然也有一些能夠自動加工原料管材的自動的縮管機,但是,其結構大都較為復雜,生產成本較高,使用時占地面積較大,增大了使用空間,提高了使用成本,提高了企業(yè)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較高,極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操作人員只需將待加工的原料管材放于自動上料裝置內即可,自動上料裝置則自動上料,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降低了企業(yè)的生產成本的全自動縮管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自動縮管機,包括機身、機臺、夾緊機構、機架、液壓縮管油缸、傳動氣缸、引導機構、自動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身上連接有機臺,所述機臺上端左右兩側連接有夾緊機構,所述機臺上連接有機架,所述機架上連接有液壓縮管油缸,所述液壓縮管油缸下端連接有縮管裝置,所述機身側面連接有傳動氣缸,所述傳動氣缸上連接有引導機構,所述機臺旁邊設置有自動上料裝置,所述自動上料裝置兩側設置有擋板,所述自動上料裝置內放置有多個鋼管。
進一步的,所述夾緊機構位于液壓縮管油缸下端。
進一步的,所述引導機構上設置有引導槽。
進一步的,所述機臺上端中心位置設置有工作臺。
更進一步的,所述工作臺位于機臺兩側的夾緊機構之間。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極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操作人員只需將待加工的原料管材放于自動上料裝置內即可,自動上料裝置則自動上料,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降低了企業(yè)的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中標號:
1-機身 2-機臺 3-夾緊機構 5-機架
6-液壓縮管油缸 7-縮管裝置 8-工作臺 9-傳動氣缸
10-引導機構 11-擋板 12-自動上料裝置 13-鋼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作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作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見圖1與圖2所示,一種全自動縮管機,包括機身1、機臺2、夾緊機構3、機架5、液壓縮管油缸6、傳動氣缸9、引導機構10、自動上料裝置12,所述機身1上連接有機臺2,所述機臺2上端左右兩側連接有夾緊機構3,所述機臺2上連接有機架5,所述機架5上連接有液壓縮管油缸6,所述液壓縮管油缸6下端連接有縮管裝置7,所述機身1側面連接有傳動氣缸9,所述傳動氣缸9上連接有引導機構10,所述機臺2旁邊設置有自動上料裝置12,所述自動上料裝置12兩側設置有擋板11,所述自動上料裝置12內放置有多個鋼管13,所述夾緊機構3位于液壓縮管油缸6下端,所述引導機構10上設置有引導槽,所述機臺2上端中心位置設置有工作臺8,所述工作臺8位于機臺2兩側的夾緊機構3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時,將待加工的鋼管13放置在自動上料裝置12內,之后通過傳動氣缸9帶動引導機構10將鋼管13引導到位于機臺2兩側的夾緊機構3之間的工作臺8上,再由液壓縮管油缸6帶動縮管裝置7工作,從而將鋼管13加工成相應尺寸的工件。
綜上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極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操作人員只需將待加工的原料管材放于自動上料裝置內即可,自動上料裝置則自動上料,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降低了企業(yè)的生產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揭示內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納入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