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屬于汽車維修裝備【技術領域】,其結構是研磨機的外圍設置有支架套圈,支架套圈上設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旋設穿接在支架套圈上并與研磨機頂接緊固,研磨機下方設置有研磨棒,氣門吸附吸盤穿接在研磨棒下端部并與研磨棒過盈配合;支架套圈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端部與左固定套筒連接,左固定套筒內固定套接有左軸承,左軸承內設置有左調整螺母,左調整螺母旋設在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上,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的底部設置有左磁鐵座。該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手工研磨改進為機械支架研磨,將研磨機通過該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的構造架設起來。
【專利說明】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維修裝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
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一般的,在汽車發(fā)動機大修工藝中,為確保氣門與氣門座圈間有正確的位置和適當的密封環(huán)帶寬度,需對氣門座圈進行鉸削加工;為確保氣門與氣門座圈之間有良好的密封性,需對氣門與氣門座圈之間進行研磨加工。氣門研磨的操作工藝是在氣門與氣門座圈之間接觸面處涂上研磨砂,通過手工研磨的方式進行操作,一般一個氣門組的研磨時間大約8分鐘左右(粗研磨砂3分鐘、細研磨砂3分鐘、機油2分鐘),這是一個費時費力的操作過程,六缸發(fā)動機一組氣門研磨完成后大約耗時1.5小時,該作業(yè)過程動作單調、勞動強度大。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
磨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該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其結構包括研磨機、支架套圈、左支架和右支架,
[0005]研磨機的外圍設置有支架套圈,支架套圈緊固研磨機,支架套圈上設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旋設穿接在支架套圈上并與研磨機頂接緊固,
[0006]研磨機下方設置有研磨棒,氣門吸附吸盤穿接在研磨棒下端部并與研磨棒過盈配合;
[0007]支架套圈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支架和右支架,
[0008]左支架端部與左固定套筒連接,左固定套筒內固定套接有左軸承,左軸承內設置有左調整螺母,左調整螺母旋設在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上,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的底部設置有左磁鐵座;
[0009]右支架端部與右固定套筒連接,右固定套筒內固定套接有右軸承,右軸承內設置有右調整螺母,右調整螺母旋設在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上,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的底部設置有右磁鐵座。
[0010]左聞度調節(jié)螺桿垂直設直在左磁鐵座上;右聞度調節(jié)螺桿垂直設直在右磁鐵座上。
[0011]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和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長度相同、直徑相同,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和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的螺紋螺距相等,螺紋方向相同,螺牙形狀相同,螺牙距相等。
[001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3]該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手工研磨的方式改良,改進為機械支架研磨,將研磨機通過該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的構造架設起來。[0014]汽缸蓋一般為鑄鐵材料,利用這一特性,選用圓形磁鐵座作為支架底座,可直接吸附在汽缸蓋上,起到穩(wěn)定地固定氣門研磨機的作用;左右支架上都設有研磨機上下位置調整裝置,通過擰動左右兩側的調整螺母,可使研磨機隨同支架套圈一起上下移動,確保研磨機與汽缸蓋之間有適當的工作位置,使得研磨機的氣門吸附吸盤橡膠皮碗能很好地吸住氣門。
[0015]進行氣門與氣門座圈間研磨作業(yè)時,因為研磨機(氣動式或電動式)已經固定在支架上,省去了人工方式用手固定,實現了氣門研磨機的自動控制,提高了研磨操作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彌補了汽車維修作業(yè)中發(fā)動機大修研磨工藝的一項空缺。
[0016]該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主要功能:
[0017](I)氣門與氣門座圈的研磨,通過支架支撐在氣缸蓋上,可實現自動研磨操作。
[0018](2)傳統(tǒng)上手動研磨設備的功能,通過該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也能夠完全實現。
[0019](3)將研磨機合理地固定在汽缸蓋的上方,作業(yè)時不用人直接握住研磨機操作,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0020](4)該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上設有固定裝置,可實現電工研磨機和氣動研磨機之間方便的更換和固定。
[0021](5)該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上設有上下高度調整裝置,確保研磨機與汽缸蓋之間保持適當的調整位置。
[0022]該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維護,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
[0025]1、研磨機,2、支架套圈,3、固定螺栓,4、研磨棒,5、過盈配合部,6、氣門吸附吸盤,
[0026]7、左支架,8、左固定套筒,9、左軸承,10、左調整螺母,11、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12、左
磁鐵座,
[0027]13、右支架,14、右固定套筒,15、右軸承,16、右調整螺母,17、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18、
右磁鐵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作以下詳細說明。
[0029]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其結構包括研磨機、支架套圈、左支架和右支架,研磨機I的外圍設置有支架套圈2,支架套圈2緊固研磨機1,支架套圈2上設置有固定螺栓3,固定螺栓3旋設穿接在支架套圈2上并與研磨機I頂接緊固,研磨機I下方設置有研磨棒4,氣門吸附吸盤6穿接在研磨棒4下端部并與研磨棒4過盈配合;支架套圈2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支架7和右支架13,左支架7端部與左固定套筒8連接,左固定套筒8內固定套接有左軸承9,左軸承9內設置有左調整螺母10,左調整螺母10旋設在左聞度調節(jié)螺桿11上,左聞度調節(jié)螺桿11的底部設置有左磁鐵座12 ;右支架13端部與右固定套筒14連接,右固定套筒14內固定套接有右軸承15,右軸承15內設置有右調整螺母16,右調整螺母16旋設在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17上,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17的底部設置有右磁鐵座18。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11垂直設置在左磁鐵座12上;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17垂直設置在右磁鐵座18上。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11和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17長度相同、直徑相同,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和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的螺紋螺距相等,螺紋方向相同,螺牙形狀相同,螺牙距相等。
【權利要求】
1.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機、支架套圈、左支架和右支架, 研磨機的外圍設置有支架套圈,支架套圈緊固研磨機,支架套圈上設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旋設穿接在支架套圈上并與研磨機頂接緊固, 研磨機下方設置有研磨棒,氣門吸附吸盤穿接在研磨棒下端部并與研磨棒過盈配合; 支架套圈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支架和右支架, 左支架端部與左固定套筒連接,左固定套筒內固定套接有左軸承,左軸承內設置有左調整螺母,左調整螺母旋設在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上,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的底部設置有左磁鐵座; 右支架端部與右固定套筒連接,右固定套筒內固定套接有右軸承,右軸承內設置有右調整螺母,右調整螺母旋設在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上,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的底部設置有右磁鐵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垂直設置在左磁鐵座上;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垂直設置在右磁鐵座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自動控制氣門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和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長度相同、直徑相同,左高度調節(jié)螺桿和右高度調節(jié)螺桿的螺紋螺距相等,螺紋方向相同,螺牙形狀相同,螺牙距相等。
【文檔編號】B24B37/34GK203696715SQ201420068344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2月17日
【發(fā)明者】黃志海, 姜龍青 申請人:姜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