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肥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緩釋效果的凹凸棒混合肥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提高肥料利用率,減輕或避免肥料損失是我國肥料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問題。而開發(fā)緩、控釋肥是最為快捷方便、能從根本上解決肥料損失問題的有效措施。控釋肥和緩釋肥能夠延長肥料在土壤中的釋放時間,使其盡量滿足植物的需求,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化肥使用量和施肥次數(shù)、節(jié)省勞動力、減少對環(huán)境污染和提高農產品品質等優(yōu)點。包衣是肥料緩釋的重要手段,其包衣種類主要有硫磺、尿醛縮合物、聚乙條、聚氯乙稀、乳膠和油類等人工合成物質。
凹凸棒石又稱坡縷石或坡縷縞石,是一種具鏈層狀結構的含水富鎂鋁硅酸鹽粘土礦物。其結構屬2:1型粘土礦物。在每個2:1單位結構層中,四面體晶片角頂隔一定距離方向顛倒,形成層鏈狀。在四面體條帶間形成與鏈平行的通道,通道中充填沸石水和結晶水。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緩釋效果的凹凸棒混合肥料的制備方法,通過復配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對凹凸棒石改性,有效增強其吸附能力,生產一種具有緩釋效果的混合肥料。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具有緩釋效果的凹凸棒混合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具體步驟:
步驟(1)、將凹凸棒石洗滌烘干后磨碎過篩得到凹凸棒粉;
步驟(2)、將步驟(1)中得到的凹凸棒粉加入到聚六甲基雙胍鹽酸鹽/雙癸基甲基羥乙基氯化銨復配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中,固液比為1:10,50-70℃水浴震蕩30min得到有機改性凹凸棒溶液;
步驟(3)、將步驟(2)中得到的有機改性凹凸棒溶液離心并真空干燥,將得到的固體沉淀研磨后過200目篩;
步驟(4)、將硫酸銨、磷酸二氫銨、氯化鉀按照9:2:5的質量比加入到3%的海藻酸鈉溶液中,固液比為1:5,用滴管將該混合溶液逐滴加入5%的氯化鈣溶液中,形成球形肥料內核;
將該肥料內核和有機改性凹凸棒粉加入至圓盤造粒機中造粒烘干并篩分出粒徑為0.8-1.7mm的肥料顆粒。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1)中烘干溫度為80-90℃,烘干時間為5h,所述步驟(1)中過180-220目篩。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蒸餾水中加入聚六甲基雙胍鹽酸鹽和雙癸基甲基羥乙基氯化銨配置成復配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其中,聚六甲基雙胍鹽酸鹽和雙癸基甲基羥乙基氯化銨濃度均為0.1mol/L,所述復配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用1mol/L NaoH調節(jié)pH至8.0-8.5。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3)中離心速率為9000g,離心時間30min。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烘干溫度為50℃。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混合肥料,通過聚六甲基雙胍鹽酸鹽/雙癸基甲基羥乙基氯化銨復配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改性凹凸棒石,增強其吸附能力;以氮肥硫酸銨、磷肥磷酸二氫銨、鉀肥氯化鉀作為肥料內核,加入改性凹凸棒石,所生產的肥料具有緩慢釋放肥效的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步驟(1)、將凹凸棒石用去離子水洗滌2次后放入90℃烘箱中烘干5h,將烘干的凹凸棒石磨碎,過180目篩得到凹凸棒粉;
步驟(2)、蒸餾水中加入聚六甲基雙胍鹽酸鹽和雙癸基甲基羥乙基氯化銨配置成復配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其中,聚六甲基雙胍鹽酸鹽和雙癸基甲基羥乙基氯化銨濃度均為0.1mol/L,用1mol/L NaoH調節(jié)pH至8.5,將步驟(1)中凹凸棒粉加入到配置好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中,固液比為1:10,50℃水浴震蕩30min得到有機改性凹凸棒溶液;
步驟(3)、將步驟(2)中得到的有機改性凹凸棒溶液于9000g條件下離心30min,取沉淀真空干燥;
將干燥后的有機改性凹凸棒固體研磨成粉末,過200目篩得到有機改性凹凸棒粉;
步驟(4)、將硫酸銨、磷酸二氫銨、氯化鉀按照9:2:5的質量比加入到3%的海藻酸鈉溶液中,固液比為1:5,用滴管將該混合溶液逐滴加入5%的氯化鈣溶液中,形成球形肥料內核;
將該肥料內核和有機改性凹凸棒粉加入至圓盤造粒機中造粒,造粒后放入50℃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將該肥料顆粒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常溫;
通過滾筒篩對冷卻至常溫的肥料顆粒進行篩分,保留粒徑為1.7mm的肥料顆粒。
實施例2
步驟(1)、將凹凸棒石用去離子水洗滌3次后放入80℃烘箱中烘干5h,將烘干的凹凸棒石磨碎,過220目篩得到凹凸棒粉;
步驟(2)、蒸餾水中加入聚六甲基雙胍鹽酸鹽和雙癸基甲基羥乙基氯化銨配置成復配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其中,聚六甲基雙胍鹽酸鹽和雙癸基甲基羥乙基氯化銨濃度均為0.1mol/L,用1mol/L NaoH調節(jié)pH至8.0,將步驟(1)中凹凸棒粉加入到配置好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中,固液比為1:10,70℃水浴震蕩30min得到有機改性凹凸棒溶液;
步驟(3)、將步驟(2)中得到的有機改性凹凸棒溶液于9000g條件下離心30min,取沉淀真空干燥;
將干燥后的有機改性凹凸棒固體研磨成粉末,過200目篩得到有機改性凹凸棒粉;
步驟(4)、將硫酸銨、磷酸二氫銨、氯化鉀按照9:2:5的質量比加入到3%的海藻酸鈉溶液中,固液比為1:5,用滴管將該混合溶液逐滴加入5%的氯化鈣溶液中,形成球形肥料內核;
將該肥料內核和有機改性凹凸棒粉加入至圓盤造粒機中造粒,造粒后放入50℃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將該肥料顆粒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常溫;
通過滾筒篩對冷卻至常溫的肥料顆粒進行篩分,保留粒徑為0.8mm的肥料顆粒。
實施例3
步驟(1)、將凹凸棒石用去離子水洗滌2次后放入85℃烘箱中烘干5h,將烘干的凹凸棒石磨碎,過200目篩得到凹凸棒粉;
步驟(2)、蒸餾水中加入聚六甲基雙胍鹽酸鹽和雙癸基甲基羥乙基氯化銨配置成復配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其中,聚六甲基雙胍鹽酸鹽和雙癸基甲基羥乙基氯化銨濃度均為0.1mol/L,用1mol/L NaoH調節(jié)pH至8.2,將步驟(1)中凹凸棒粉加入到配置好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中,固液比為1:10,60℃水浴震蕩30min得到有機改性凹凸棒溶液;
步驟(3)、將步驟(2)中得到的有機改性凹凸棒溶液于9000g條件下離心30min,取沉淀真空干燥;
將干燥后的有機改性凹凸棒固體研磨成粉末,過200目篩得到有機改性凹凸棒粉;
步驟(5)、將硫酸銨、磷酸二氫銨、氯化鉀按照9:2:5的質量比加入到3%的海藻酸鈉溶液中,固液比為1:5,用滴管將該混合溶液逐滴加入5%的氯化鈣溶液中,形成球形肥料內核;
將該肥料內核和有機改性凹凸棒粉加入至圓盤造粒機中造粒,造粒后放入50℃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將該肥料顆粒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常溫;
通過滾筒篩對冷卻至常溫的肥料顆粒進行篩分,保留粒徑為1.2mm的肥料顆粒。
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混合肥料,通過聚六甲基雙胍鹽酸鹽/雙癸基甲基羥乙基氯化銨復配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改性凹凸棒石,增強其吸附能力;以氮肥硫酸銨、磷肥磷酸二氫銨、鉀肥氯化鉀作為肥料內核,加入改性凹凸棒石,所生產的肥料具有緩慢釋放肥效的功能。
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發(fā)明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發(fā)明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