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750487閱讀:17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該裝置包括送風裝置、噴霧裝置,送風裝置設有風筒,風筒的中心設有高壓軸流風機,噴霧裝置設有環(huán)形分配管、徑向柱塞泵、 電動機、水箱。
背景技術
近些年,隨著煤炭、礦山、鋼鐵廠、原料場、港口等產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機械化水平大幅提高,在開采運輸、儲存等各環(huán)節(jié)都會產生大量粉塵,嚴重威脅工礦企業(yè)的安全生產和職工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由于人類活動而釋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化碳、一氧化二氮、 臭氧等溫室氣體不斷增加,導致大氣層的構成發(fā)生了驚人的變化。許多科學家斷言,如果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溫室氣體的積累很可能引發(fā)全球氣候的變暖。實際上,由于人為的因素, 局部區(qū)域的變暖已經出現(xiàn)。綜上所述,急需要對空氣進行凈化來改善空氣質量。中國專利 CN 2686735Y公開了一種旋轉噴霧凈化裝置,旋轉噴霧風機通過支架固定于主機箱上,支架固定于轉盤上,轉盤與主機箱內的轉向電機連接,主機箱內裝有控制模塊和工作液供應模塊。該裝置結構簡單,機動性較強,應用范圍較廣。但是,對霧化后的霧滴大小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除塵和降溫的效果不理想,提高噴射距離的同時帶來了能耗的增加。所以,需要提出一種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該裝置包括送風裝置、 噴霧裝置,送風裝置設有風筒,風筒的出風口內側設有擴壓喉管,風筒的出風口末端連接有回流罩,風筒的中心設有高壓軸流風機;噴霧裝置設有環(huán)形分配管、徑向柱塞泵、電動機、水箱。本發(fā)明通過噴霧裝置對霧化后的霧滴大小進行有效的控制,達到更好的除塵和降溫效果;高壓軸流風機可以提高送風量,減少能源的消耗,提高噴射距離,并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風阻小、壽命長的特點。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由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包括機座、控制總臺,所述機座上設置送風裝置、噴霧裝置,所述送風裝置設有一個底座,所述底座與所述機座固定安裝;所述底座中心設有一個轉動立柱,所述轉動立柱上端固定一個托板,所述轉動立柱下端與一個驅動機構動力連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蝸輪蝸桿減速器、步進電機;所述托板上固定一個風筒,所述風筒的出風口內側設有擴壓喉管,所述風筒的出風口末端連接有回流罩;所述擴壓喉管兩端設有喇叭口 ;所述回流罩的罩體上沿圓周方向等距設有多個回流孔,所述回流孔位于所述風筒的出風口末端與所述擴壓喉管后端的喇叭口末端之間;所述風筒的中心設有高壓軸流風機,所述高壓軸流風機設有葉輪裝置、驅動電機裝置,所述葉輪裝置包括一個輪轂,該輪轂上安裝多個鳥翅型葉片,所述輪轂進氣端安裝錐形導流罩,所述輪轂安裝在所述驅動電機裝置的驅動軸上;所述驅動電機裝置通過多個拉臂與所述風筒的內壁固定,所述驅動電機裝置后部設置錐形導流罩;所述鳥翅型葉片包括葉身、葉柄,所述葉身的進氣邊下部設置翅形葉窩區(qū),葉身的進氣邊中部設置翅形葉凸區(qū),葉身的進氣邊上部設置翅形葉凹區(qū);所述葉身的葉盆面上設置內凸加速區(qū);所述噴霧裝置包括環(huán)形分配管、徑向柱塞泵、電動機、水箱,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安裝在所述回流罩的出風口的內側,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上設有多個霧化噴嘴;所述徑向柱塞泵的吸液口通過進液管路與所述水箱的供水口連通,所述徑向柱塞泵的排液口通過出液管路與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連通;所述進液管路與所述出液管路之間設有一個回液管路,所述回液管路上設有泄壓閥;所述徑向柱塞泵與電動機動力連接;所述水箱內設有紫外線滅菌燈。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1、由于本發(fā)明中的高壓軸流風機采用鳥翅型葉片,提高了總壓參數(shù)、提高送風效率,能夠在提高噴霧距離的同時減少能耗。本發(fā)明屬于低功率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其中的高壓軸流風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風阻小、壽命長的特點。
2、由于高壓軸流風機中的驅動電機裝置選擇了合理的直徑長度比,可以明顯提高風機的效率。
3、由于高壓軸流風機中的驅動電機裝置選擇了合理的軸承間距,可以使風機在各種工況下平穩(wěn)運行。
4、本發(fā)明中的擴壓喉管具有體積小、加工和安裝簡單,增加風筒的送風量,相比傳統(tǒng)擴壓管的性能指標提高了 15%。
5、本發(fā)明中的噴霧裝置對霧化后的霧滴進行有效的控制,不僅能夠對空氣中的粉塵進行很好的抑制,并能使空氣降溫10°c以上,可以用于戶外降溫。
6、本發(fā)明中的回流罩設有多個回流孔,通過回流孔可以引入更多氣流,引入的氣流沿風筒與擴壓喉管之間的回流通道流入擴壓喉管的進風口,大大提高了送風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本發(fā)明中的擴壓喉管與回流罩的安裝示意圖; 圖3、高壓軸流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4、鳥翅型葉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5、鳥翅型葉片截面扭轉結構示意圖; 圖6、鳥翅型葉片俯視圖(圖4的俯視圖); 圖7、氣動流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8、高壓軸流風機的驅動電機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9、驅動電機裝置轉子結構示意圖; 圖10、本發(fā)明中的噴霧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11、實施例一中的環(huán)形分配管結構示意圖; 圖12、實施例三中的環(huán)段形分配管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參見圖1、圖2,本發(fā)明的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包括機座1、控制總臺,所述機座上設置送風裝置、噴霧裝置,所述送風裝置設有一個底座2,所述底座與所述機座固定安裝; 所述底座中心設有一個轉動立柱3,所述轉動立柱上端固定一個托板4,所述轉動立柱下端與一個驅動機構動力連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蝸輪蝸桿減速器5、步進電機6 ;所述托板上固定一個風筒8,所述風筒的出風口內側設有擴壓喉管9,所述風筒的出風口末端連接有回流罩10 ;所述擴壓喉管兩端設有喇叭口 ;所述回流罩的罩體上沿圓周方向等距設有多個回流孔11,所述回流孔位于所述風筒的出風口末端12與所述擴壓喉管后端的喇叭口末端13 之間。
參見圖1 (圖1為取下機座側面板的情況),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機座1為箱體式結構,至少一側設有可取下的側面板,取下側面板便于對機座內的機構進行維修。送風裝置的底座2焊固在機座上。底座的中心設有安裝孔,轉動立柱3通過軸承7與所述底座轉動安裝。在本實施例中,軸承7為徑向推力軸承。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蝸輪蝸桿減速器、步進電機; 所述蝸輪蝸桿減速器的動力輸入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所述步進電機的輸出軸連接,蝸輪蝸桿減速器的動力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所述轉動立柱的下端連接。其中蝸輪蝸桿減速器設置在一個殼體內,屬于現(xiàn)有技術,此處不進行詳細描述。所述驅動機構驅動轉動立柱正轉或反轉, 帶動風筒8在水平方向上往復擺動,改變噴霧的方向。風筒擺動角度的控制可以采用多種控制方式實現(xiàn),例如光電開關控制、傳感器芯片組控制等,屬于現(xiàn)有技術,此處不作詳細描述。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擴壓喉管兩端的喇叭口對通過的氣流具有導流和增壓的作用。當風機產生的主氣流從擴壓喉管前端的喇叭口進入時,氣流流道突然變窄,氣體的流速增加,靜壓相應降低;當氣流從后端的喇叭口流出,主氣流產生作用于擴壓喉管內壁上的靜壓力的分力,該分力平行于主氣流方向。同時在擴壓喉管與風筒之間的氣壓相對較低,產生吸附作用導致風筒外部的氣流會從回流罩的回流孔引入,引入的氣流沿風筒與擴壓喉管之間的回流通道流入擴壓喉管的進風口,在提高風壓的同時還不會損失送風量。實驗證明,沒有安裝擴壓喉管和回流罩前送風裝置的送風量為9200m3/h,安裝擴壓喉管和回流罩后的送風裝置的送風量增加到10200 m3/h。
參見圖3、圖4,所述風筒的中心設有高壓軸流風機,所述高壓軸流風機設有葉輪裝置14、驅動電機裝置15,所述葉輪裝置包括一個輪轂,該輪轂上安裝多個鳥翅型葉片,所述輪轂進氣端安裝錐形導流罩16,所述輪轂安裝在所述驅動電機裝置的驅動軸上;所述驅動電機裝置通過多個拉臂17與所述風筒的內壁固定,所述驅動電機裝置后部設置錐形導流罩;所述鳥翅型葉片包括葉身18、葉柄19,所述葉身的進氣邊下部設置翅形葉窩區(qū)20,葉身的進氣邊中部設置翅形葉凸區(qū)21,葉身的進氣邊上部設置翅形葉凹區(qū)22 ;所述葉身的葉盆面上設置內凸加速區(qū)23 (圖中虛線框內部分);圖4顯示了葉盆面的情況。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葉身進氣邊采用仿鳥翅造形,可以明顯提高風機的效率。葉身進氣邊輪廓包括翅形葉窩區(qū)、翅形葉凸區(qū)、翅形葉凹區(qū),葉身進氣邊輪廓呈一平滑過渡的曲線,進氣邊的長度明顯長于葉身的中軸線M,較長的進氣邊可以捕捉更多的氣流進行壓縮, 葉身的中軸線是葉柄中心線延長到葉頂?shù)呢Q直線。
在實際應用中,輪轂前端安裝錐形導流罩16,用來減少進氣損失,進氣氣流沿導流罩向葉片流動,含有較大的徑向流動分量,葉身進氣邊的葉窩區(qū),可以有效地將通過導流罩的氣流進一步壓縮,減少壓縮氣流的徑向流動,減少損失。
在本實施例中,葉身進氣邊的葉凸區(qū)采用仿鳥翅造形,該葉凸區(qū)能防止葉片高速運行所產生的氣流屏障,提高空氣流量??梢杂行У貙⑼ㄟ^葉窩區(qū)的徑向氣流收集起來進行壓縮。常規(guī)的軸流風機葉片的進氣邊呈一直線邊,當轉速達到某一臨界值時,風機的氣體流量將明顯下降,通常認為是產生了氣流屏障。
在本實施例中,葉身進氣邊上部的葉凹區(qū)采用仿鳥翅造形,葉凹區(qū)有利于氣流向中心運動向后壓縮,提高空氣流量。
高壓軸流風機工作時,葉輪裝置高速旋轉,形成的是一個碗狀曲面形狀,該葉輪裝置輸出的壓縮氣流基本上是沿風筒的軸線運動,減少了氣流與風筒內壁面的摩擦,既降低了噪音,又可以提高風速。
參見圖5、圖6,在本實施例中,葉片隨輪轂高速轉動,自葉根部到葉頂部的線速度是不同的,每個截面的進氣角度也是不同的,為了盡可能提高壓縮效率,減少損失,本發(fā)明采用扭轉葉片。圖5顯示了葉片自上而下的四個截面的形狀及扭轉角度,即葉頂部的截面形狀、翅形葉凸區(qū)截面形狀、翅形葉窩區(qū)截面形狀、葉根部的截面形狀,(圖中的四個截面均為俯視剖面)。其中葉頂部的截面相對葉根部截面中心線扭轉18°,翅形葉凸區(qū)的截面相對葉根部截面中心線扭轉12°,翅形葉窩區(qū)的截面相對葉根部截面中心線扭轉6°。
參見圖7,該圖顯示了兩片葉片之間形成的氣動流道結構形狀,在該流道中,一個葉片的葉盆面25和另一個葉片的葉背面沈構成氣流流道。在該流道中,有一個內凸加速區(qū)23,該內凸加速區(qū)可以明顯提高風機的容積流量和風機的壓力。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翅形葉凸區(qū)中心點的高度與葉身高度的比例為 36比93,當葉身高度是133毫米時,翅形葉凸區(qū)中心點的位置是距離葉根51. 48毫米,翅形葉窩區(qū)中心點的位置是距離葉根11毫米。參見圖4及圖5,葉頂部截面的前沿(進氣邊)到葉身中軸線的距離是21. 8毫米,翅形葉凸區(qū)截面的前沿(進氣邊)到葉身中軸線的距離是 25. 1毫米,翅形葉窩區(qū)截面的前沿(進氣邊)到葉身中軸線的距離是14. 2毫米。參見圖4 及圖7,由于在葉身的葉盆面上設置內凸加速區(qū),因此,對應于內凸加速區(qū)的氣動流道的截面寬度比進氣邊的氣動流道的截面寬度減少了 2. 7毫米。
在本實施例中,軸流風機的電機功率是1. 1千瓦,葉片的高度是133毫米,葉輪裝置外徑是392毫米,風筒的直徑是400毫米,容積流量8000立方米/小時,高壓軸流風機出口總壓101825帕(Pa),送風距離50米。
參見圖10、圖11,所述噴霧裝置包括環(huán)形分配管27、徑向柱塞泵觀、電動機四、水箱30,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安裝在所述回流罩的出風口的內側,如圖2所示。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上設有16個霧化噴嘴31 ;所述徑向柱塞泵的吸液口 32通過進液管路33與所述水箱的供水口 34連通,所述徑向柱塞泵的排液口 35通過出液管路36與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連通;所述進液管路與所述出液管路之間設有一個回液管路37,所述回液管路上設有泄壓閥38 ;所述徑向柱塞泵與電動機動力連接;所述水箱內設有紫外線滅菌燈39。所述水箱采用不銹鋼材料加工,內壁進行特殊拋光處理,以提高殺菌效果。所述紫外線滅菌燈包括紫外線燈管、石英套管和鎮(zhèn)流器。在本實施例中,通過特殊設計的高效率、高強度和長壽命的UV-C紫外線燈管產生的強紫外光照射清水,當水中的細菌、病毒等受到一定劑量的紫外光(波長253. 7nm) 照射后,其細胞DNA及結構被破壞,細胞再生無法進行,從而達到水的消毒和凈化。而波長185nm的譜線還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機物分子,產生氫基自由基并將水中有機物分子氧化為二氧化碳。高透光率、高純度的石英套管,保證紫外線透過在90%以上。鎮(zhèn)流器能保證紫外線滅菌燈在復雜的情況下正常運行。
在實際應用中,清水霧化成霧滴的大小直接影響除塵和降溫的效果。通過大量的試驗證實,使用中壓霧化噴嘴可以將霧滴的直徑控制在60至120微米之間效果最好,可以提高送霧距離和除塵效果。參見圖10,為了防止霧化噴嘴被異物堵塞,在進液管路中安裝 350目低壓過濾器40,在出液管路中安裝800目高壓過濾器41,安裝過濾器是常規(guī)的技術手段,此處不作詳細描述。本實施例中采用的徑向柱塞泵裝有回流器,不能通過霧化噴嘴的多余液體會回流到徑向柱塞泵的吸液口,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護噴嘴、徑向柱塞泵及電動機。霧化噴嘴的頭端向回流罩的出風口內側傾斜5至8度,本實施例中的霧化噴嘴是空心錐形精細霧化噴嘴,噴霧形狀為環(huán)形,噴霧角度不宜大于60度。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滿足降溫作業(yè)的需要,通過更換高壓霧化噴嘴將水霧的霧滴直徑控制在20微米以下,精細的水霧在空氣中蒸發(fā)可以帶走更多的熱量。通過大量的試驗證實,水霧霧滴的直徑在20微米以下時降溫效果最理想,能使空氣降溫10°C以上,可以用于戶外降溫。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驅動電機裝置、泄壓閥、徑向柱塞泵、步進電機均通過電線與一個控制總臺電連接,該控制總臺根據預設的控制命令自動控制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的工作;該控制總臺屬于現(xiàn)有技術范疇,在此不詳細描述。
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是使用鎖控開關啟動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通過時間繼電器控制高壓軸流風機開始工作,5至10秒后啟動徑向柱塞泵供水,徑向柱塞泵將清水加壓后輸送至環(huán)形分配管,經霧化噴嘴霧化成霧滴噴出,氣流經軸流風機壓縮后向風筒的出風口流動,對霧滴進一步霧化并向遠距離吹送;實現(xiàn)噴霧作業(yè)一鍵啟動;每次完成噴霧作業(yè)時, 通過時間繼電器控制在30秒后控制徑向柱塞泵停止工作,同時泄壓閥開啟,使出液管路通過回液管路與進液管路導通泄壓,防止出液管路中留有余壓造成噴嘴滴水,高壓軸流風機繼續(xù)工作吹干霧化噴嘴,30秒后各機構復位,此時才真正完成停機。
實施例二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基礎上的改進,實施例一中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重復描述,實施例一公開的內容也屬于本實施例公開的內容。
參見圖3、圖8、圖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電機裝置15中包括定子42和轉子 43,定子中的硅鋼片組的長度是92毫米,定子的外殼的外徑是1 毫米,為了增大通流面積,定子外表不設置散熱片,定子總長210毫米。本實施例公開的驅動電機的體積明顯小于相同功率的軸流風機所用的驅動電機的體積。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驅動電機裝置中的定子的直徑長度比是128比210,根據電機功率的變化,定子的直徑長度比的數(shù)值可以調整,但是最好是128比210的倍數(shù)。參見圖9,本實施例的轉子42的直徑是62毫米,前后軸承44、 45之間的距離是175毫米。較大的軸承距離可使電機運轉平穩(wěn)。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驅動電機裝置中的轉子的直徑與軸承間距比是62比175,根據電機功率的變化,轉子的直徑與軸承間距比的數(shù)值可以調整,但是最好是62比175的倍數(shù)。
在本實施例中,高壓軸流風機具有較高的風壓,其壓力可以達到101825帕(1 ), 風機運行中產生的反作用力較大,如果采用普通軸承,存在升溫快、噪音大、壽命短的缺陷。7因此,驅動電機裝置中的轉子采用推力角接觸球軸承,該軸承具有軸向承載能力大、游離間隙小、升溫慢、運行平穩(wěn)、噪音低的優(yōu)點。
參見圖3,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減少風筒8的長度,驅動電機裝置15位于風筒內, 風筒是一個圓筒型薄殼結構,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結構,所述驅動電機裝置中設置與定子外殼一體化的拉臂安裝座,定子外殼上等分三個拉臂安裝座,拉臂17的一端固定在拉臂安裝座上,另一端固定在風筒的內壁上,供電線路設置在拉臂內。為了降低風阻,所述定子外表面是光滑柱面,取消了傳統(tǒng)的散熱片結構,由于風機的風壓高,流量大,對外送風的同時可以實現(xiàn)對電機定子的降溫。
實施例三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基礎上的改進,實施例一中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重復描述,實施例一公開的內容也屬于本實施例公開的內容。
參見圖1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由多個環(huán)段形分配管46組成,所述環(huán)段形分配管的弧長所對應的圓心角為15度至30度,所述環(huán)段形分配管上等距設有2至5 個霧化噴嘴31。本實施例中,在每個環(huán)段形分配管上安裝3個霧化噴嘴。噴霧量的多少由霧化噴嘴的數(shù)量決定的,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多個環(huán)段形分配管隨意進行組合使用來改變噴霧量。環(huán)段形分配管的結構可靠,很少出現(xiàn)滴漏現(xiàn)象。
實施例四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三基礎上的改進,實施例三中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重復描述,實施例三公開的內容也屬于本實施例公開的內容。
參見圖2,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更好的提高擴壓喉管性能指標,減少擴壓喉管的長度;所述擴壓喉管前端的喇叭口邊沿與所述風筒內壁之間的徑向距離為6至10毫米;所述擴壓喉管前端的喇叭口邊沿與所述風筒內壁之間的徑向距離可以在6至10毫米的范圍內進行選擇,最優(yōu)先的徑向距離是10毫米。所述擴壓喉管后端的喇叭口末端13與所述風筒的出風口末端12之間的軸向距離為25至40毫米;所述擴壓喉管后端的喇叭口末端13與所述風筒的出風口末端12之間的軸向距離可以在25至40毫米的范圍內進行選擇,最優(yōu)選的軸向距離是35毫米。
實施例五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四基礎上的改進,實施例四中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重復描述,實施例四公開的內容也屬于本實施例公開的內容。
參見圖1、圖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擴壓喉管后端的喇叭口末端13與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27之間的距離為40至60毫米;所述擴壓喉管后端的喇叭口末端13與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27之間的距離可以在40至60毫米的范圍內進行選擇,最優(yōu)選的距離是50毫米。所述霧化噴嘴的頭端超出所述回流罩的出風口末端6至10毫米;這樣的結構既可以防止回流罩對噴霧的干擾,又可以防止外界氣流對噴霧的干擾。
現(xiàn)有的噴霧凈化裝置在送霧距離達到30米時,裝機容量是10千瓦。本發(fā)明的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在送霧距離達到30米時,裝機容量僅2. 2千瓦,整機的重量不到 120公斤。
權利要求
1.一種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包括機座、控制總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上設置送風裝置、噴霧裝置,所述送風裝置設有一個底座,所述底座與所述機座固定安裝;所述底座中心設有一個轉動立柱,所述轉動立柱上端固定一個托板,所述轉動立柱下端與一個驅動機構動力連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蝸輪蝸桿減速器、步進電機;所述托板上固定一個風筒,所述風筒的出風口內側設有擴壓喉管,所述風筒的出風口末端連接有回流罩;所述擴壓喉管兩端設有喇叭口 ;所述回流罩的罩體上沿圓周方向等距設有多個回流孔,所述回流孔位于所述風筒的出風口末端與所述擴壓喉管后端的喇叭口末端之間;所述風筒的中心設有高壓軸流風機,所述高壓軸流風機設有葉輪裝置、驅動電機裝置,所述葉輪裝置包括一個輪轂,該輪轂上安裝多個鳥翅型葉片,所述輪轂進氣端安裝錐形導流罩,所述輪轂安裝在所述驅動電機裝置的驅動軸上;所述驅動電機裝置通過多個拉臂與所述風筒的內壁固定,所述驅動電機裝置后部設置錐形導流罩;所述鳥翅型葉片包括葉身、葉柄,所述葉身的進氣邊下部設置翅形葉窩區(qū),葉身的進氣邊中部設置翅形葉凸區(qū),葉身的進氣邊上部設置翅形葉凹區(qū);所述葉身的葉盆面上設置內凸加速區(qū);所述噴霧裝置包括環(huán)形分配管、徑向柱塞泵、 電動機、水箱,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安裝在所述回流罩的出風口的內側,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上設有多個霧化噴嘴;所述徑向柱塞泵的吸液口通過進液管路與所述水箱的供水口連通,所述徑向柱塞泵的排液口通過出液管路與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連通;所述進液管路與所述出液管路之間設有一個回液管路,所述回液管路上設有泄壓閥;所述徑向柱塞泵與電動機動力連接; 所述水箱內設有紫外線滅菌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電機裝置中的定子的直徑長度比是128比210 ;所述驅動電機裝置中的轉子的直徑與軸承間距比是62比175 ;所述轉子中的軸承是推力角接觸球軸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由多個環(huán)段形分配管組成,所述環(huán)段形分配管的弧長所對應的圓心角為15度至30度, 所述環(huán)段形分配管上等距設有2至5個霧化噴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壓喉管前端的喇叭口邊沿與所述風筒內壁之間的徑向距離為6至10毫米;所述擴壓喉管后端的喇叭口末端與所述風筒的出風口末端之間的軸向距離為25至40毫米。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壓喉管后端的喇叭口末端與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之間的距離為40至60毫米;所述霧化噴嘴的頭端超出所述回流罩的出風口末端6至10毫米。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遠射程風送式噴霧凈化裝置,包括機座、控制總臺,機座上設置送風裝置、噴霧裝置,送風裝置設有底座,底座中心設有轉動立柱,轉動立柱上端固定托板,轉動立柱下端與驅動機構動力連接;托板上固定風筒,風筒的出風口內側設有擴壓喉管,風筒的出風口末端連接回流罩;風筒的中心設有高壓軸流風機;噴霧裝置包括環(huán)形分配管、徑向柱塞泵、電動機、水箱,環(huán)形分配管上安裝霧化噴嘴;徑向柱塞泵的吸液口通過進液管路與水箱的供水口連通,徑向柱塞泵的排液口通過出液管路與所述環(huán)形分配管連通。本發(fā)明的噴霧射程遠、能耗小,特別是對霧化后的霧滴大小進行有效的控制,達到更好的除塵和降溫效果。
文檔編號B05B9/047GK102527548SQ20121000694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fā)明者陳新 申請人:陳新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