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領域,具體講是一種適用于大型卡車的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
背景技術:
目前,在一些大型卡車的底盤結構中,減震裝置是關鍵零部件之一,其中減震支撐座是其中的一個零件?,F(xiàn)有技術的減震支撐座通常是焊接件,換句話說,它是由多塊小的長條鋼板和I塊三角鋼組焊接而成的。因此,這種結構的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存在以下的缺 占-
^ \\\ I)由于支撐座的各部分結構是由鋼板焊接而成的,各個焊接處的強度低,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在焊接處斷開,因此,會影響整個減震裝置的正常工作,甚至減震失效;2)由于構成支撐座的鋼板比較多,焊接起來很費時,因此,生產(chǎn)效率很低;3)同時,焊接件重量大、成本高;4)另外,由于焊接件是沒有過渡圓角的,因此,也影響了整個減震支撐座的強度。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提高整個支撐座的強度,而且重量輕、成本低的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包括相同的兩個橋板和連接這兩個橋板的連接橋板,所述的兩個橋板的其中一個橋板的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弧形板,所述的兩個弧形板、兩個橋板和連接橋板為鑄造成型的一個整體。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與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I)由于整個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是鑄造成型的一個整體,并不采用焊接連接,一方面大大提高整個支撐座的強度,避免發(fā)生斷裂現(xiàn)象;另一方面也大大縮短生產(chǎn)周期,降低成本,并能提聞生廣效率。2)另外,鑄件比焊接件的重量要輕,成本也低。作為改進,所述的每個橋板由兩個端板、一個橫板和一個側板組成,所述的兩個端板分別與橫板的兩端連接,并且兩個端板和一個橫板沿側板的邊緣與側板連接,兩個橋板的側板分別連接在連接橋板的兩端;所述的弧形板連接在端板的端部。所述的弧形板與端板的連接處具有圓角,端板與橫板的連接處具有圓角,側板與兩個端板及橫板的連接處均具有圓角,連接橋板與側板的連接處具有圓角。采用圓角過渡的結構后,使各個橋板之間的連接強度更強,更加能保證避免發(fā)生斷裂現(xiàn)象。
圖I是本實用新型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中帶有弧形板的橋板的截面結構示意圖。[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中不帶弧形板的橋板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其中1、連接橋板;2、橫板;3、端板;4、弧形板;5、側板;61、圓角;62、圓角;63、圓角;64、圓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由附圖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它包括相同的兩個橋板和連接這兩個橋板的連接橋板1,所述的兩個橋板的其中一個橋板的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弧形板I。所述的兩個弧形板4、兩個橋板和連接橋板I為鑄造成型的一個整體。所述的每個橋板由兩個端板3、一個橫板2和一個側板5組成,所述的兩個端板3分別與橫板2的兩端連接,并且兩個端板3和一個橫板2沿側板5的邊緣與側板5連接,兩 個橋板的側板5分別連接在連接橋板I的兩端;所述的弧形板4連接在端板3的端部。所述的弧形板4與端板3的連接處具有圓角61,端板3與橫板2的連接處具有圓角62,側板5與兩個端板3及橫板2的連接處均具有圓角63,連接橋板I與側板5的連接處具有圓角64。
權利要求1.一種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包括相同的兩個橋板和連接這兩個橋板的連接橋板(I),所述的兩個橋板的其中一個橋板的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弧形板(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弧形板(4)、兩個橋板和連接橋板(I)為鑄造成型的一個整體。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個橋板由兩個端板(3)、一個橫板(2)和一個側板(5)組成,所述的兩個端板(3)分別與橫板(2)的兩端連接,并且兩個端板(3)和一個橫板(2)沿側板(5)的邊緣與側板(5)連接,兩個橋板的側板(5)分別連接在連接橋板(I)的兩端;所述的弧形板(4)連接在端板(3)的端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板(4)與端板⑶的連接處具有圓角(61),端板(3)與橫板⑵的連接處具有圓角(62),側板(5)與兩個端板(3)及橫板(2)的連接處均具有圓角(63),連接橋板(I)與側板(5)的連接處具有圓角(6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了一種卡車底盤減震支撐座,包括相同的兩個橋板和連接這兩個橋板的連接橋板(1),所述的兩個橋板的其中一個橋板的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弧形板(1),所述的兩個弧形板(4)、兩個橋板和連接橋板(1)為鑄造成型的一個整體。采用以上結構后,一方面大大提高整個支撐座的強度,避免發(fā)生斷裂現(xiàn)象;另一方面也大大縮短生產(chǎn)周期,降低成本,并能提高生產(chǎn)效率。
文檔編號B60G13/00GK202528792SQ201220194809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2日
發(fā)明者王能春 申請人:寧波通達精密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