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涉及一種應(yīng)用于一交通工具上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shù):
目前應(yīng)用于交通工具中(如汽車)的吸頂式顯示熒幕皆采用完全固定的方式將顯示熒幕固定于車梁上方。詳細來說,顯示熒幕會先跟主機基座進行組裝,之后,顯示熒幕與主機基座會被一起鎖附且固定于車梁上方。因此,顯示熒幕無法與主機基座拆開來單獨使用。此外,顯示熒幕與主機基座皆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且無法有效地被縮減,故當遭受車震的影響時,顯示熒幕的顯示品質(zhì)較差。
“背景技術(shù)”段落只是用來幫助了解本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因此在“背景技術(shù)”段落所揭露的內(nèi)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gòu)成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中普通技術(shù)人員所知道的公知技術(shù)。在“背景技術(shù)”段落所揭露的內(nèi)容,不代表該內(nèi)容或者本實用新型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本實用新型申請前已被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中普通技術(shù)人員所知曉或認知。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顯示本體可固定或分離固定單元,可提高產(chǎn)品的附加價值。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優(yōu)點可以從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shù)特征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實用新型之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本體、一固定單元、至少一個鉸鏈單元以及至少一個快拆單元。固定單元固定于一交通工具中。鉸鏈單元配置于顯示本體上,其中顯示本體通過鉸鏈單元而樞接于固定單元上。快拆單元可拆 卸地組裝于鉸鏈單元,以使顯示本體固定或分離固定單元。
基于上述,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具有快拆單元,且通過快拆單元可拆卸地組裝于鉸鏈單元,以使得顯示本體可固定或分離固定單元。藉此,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的顯示本體除了可以當顯示熒幕來使用外,被拆卸下來后亦可作為平板電腦來使用,可提高產(chǎn)品的附加價值。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A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1B是示出圖1A的顯示裝置組裝后的正面示意圖。
圖1C是示出圖1A的顯示裝置組裝后的背面示意圖。
圖1D是示出圖1B的顯示裝置的固定單元固定于一車頂上的的示意圖。
圖1E是示出圖1D的顯示裝置的顯示本體相對于固定單元旋轉(zhuǎn)一角度的示意圖。
圖2A是示出圖1B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區(qū)域R的放大示意圖。
圖2B至圖2D是示出圖2A的快拆單元卡扣于鉸鏈單元的分解動作的示意圖。
圖3是示出圖1B的顯示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快拆單元與鉸鏈單元的示意圖。
圖4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快拆單元與一種鉸鏈單元的示意圖。
圖5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快拆單元與一種鉸鏈單元的示意圖。
圖6A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6B是示出圖6A的顯示裝置的側(cè)視示意圖。
圖7A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背面示意圖。
圖7B為圖7A的顯示裝置的固定單元固定于一外掛件上的背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guān)本實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術(shù)內(nèi)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圖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xiàn)。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僅是參考附圖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
圖1A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圖1B是示出圖1A的顯示裝置組裝后的正面示意圖。圖1C是示出圖1A的顯示裝置組裝后的背面示意圖。圖1D是示出圖1B的顯示裝置的固定單元固定于一車頂上的的示意圖。圖1E是示出圖1D的顯示裝置的顯示本體相對于固定單元旋轉(zhuǎn)一角度的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起見,圖1A中的快拆單元140a僅簡略示出。
請先參考圖1A、1B以及圖1E,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a包括一顯示本體110、一固定單元120a、至少一個鉸鏈單元130a(此處示意地示出二個)以及至少一個快拆單元140a(此處示意地示出二個)。固定單元120a用以固定于一交通工具中。鉸鏈單元130a配置于顯示本體110上,其中顯示本體110通過鉸鏈單元130a而樞接于固定單元120a上??觳饐卧?40a可拆卸地組裝于鉸鏈單元130a,以使顯示本體110固定或分離固定單元120a。
詳細來說,本實施例的顯示本體110例如是包括觸控顯示面板(未示出)與背光模組(未示出),意即顯示本體110具有顯示以及觸控的功能。交通工具例如是車輛、船或其他可移動式載具。此處,交通工具是以車輛作為舉例說明,而固定單元120a具體化是固定于車輛的車頂10上,但并不限于此。如圖1B、1D與圖1E所示,二個鉸鏈單元130a是配置于顯示本體110的同一側(cè),且本實施例的顯示本體110可通過鉸鏈單元130a而相對于固定單元120a旋轉(zhuǎn)一角度A,而角度A例如是介于0度至90度之間。也就是說,顯示本體110通過鉸鏈單元130a可順暢地展開或閉闔于固定單元120a。當顯示本體110相對于固定單元120a展開時,可供坐于車內(nèi)的使用者觀賞及使用,其中由于角度A為一可變值,因此使用者可自行調(diào)整顯示本體110相對于固定單元120a的角度,來達到以舒適的角度觀看顯示本體110。若無須觀賞時,可使顯示本體110相對于固定單元120a閉闔,來可達到收納的效果。
請參考圖1A、1B與圖1C,更進一步來說,本實施例的固定單元120a包括一本體部122a,其中固定單元120a的本體部122a于顯示本體110上的正投影重疊于顯示本體110。也就是說,固定單元120a的本體部122a的面積可小于、等于或大于顯示本體110的面積。此處,本體部122a的面積是以小于顯示本體110的面積作為舉例說明,但并不限于此。再者,本實施例的固定單元120a還包括至少一個固定部124a(此處示意地示出二個)以及至少一個覆蓋部126a(此處示意地示出二個),其中固定單元120a的二個固定部124a是位于本體部122a的同一側(cè)上??觳饐卧?40a位于固定部124a與覆蓋部126a之間(請參考圖2A)。此外,本實施例的固定單元120a還還包括多個鎖固孔H1,且鎖固孔H1貫穿固定單元120a的本體部122a,其中通過螺絲(未示出)鎖固于鎖固孔H1,可將固定單元120a的本體部122a固定于車頂10上(請參考圖1D)。
圖2A是示出圖1B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區(qū)域R的放大示意圖。圖2B至圖2D是示出圖2A的快拆單元卡扣于鉸鏈單元的分解動作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A與圖2B,本實施例的鉸鏈單元130a包括一導引部132a以及至少一個第一卡扣部134a(此處示意地示出二個),而快拆單元140a包括一滑動部142a以及至少一個第二卡扣部144a(此處示意地示出二個)??觳饐卧?40a的滑動部142a用于插入鉸鏈單元130a的導引部132a且沿著導引部132a移動,而使快拆單元140a的第二卡扣部144a卡扣或解扣于鉸鏈單元130a的第一卡扣部134a。
更進一步來說,請再參考圖2A與圖2B,鉸鏈單元130a的導引部132a具有二個導溝133a,而快拆單元140a的滑動部142a具有二個滑塊143a以及二個定位塊145a,其中滑塊143a的一第一延伸方向D1垂直于定位塊145a的一第二延伸方向D2,且第二卡扣部144a分別位于滑塊143a上。再者,本實施例的固定單元120a的覆蓋部126a具有一Z字型導槽Z,而快拆單元140a的滑動部142a的定位塊145a其中之一具有一突出部147a,其中突出部147a突出于Z字型導槽Z且用于沿著Z字型導槽Z移動,以使快拆單元140a的第二卡扣部144a卡扣或解扣于鉸鏈單元130a的第一卡扣部134a。
請同時參考圖2A與圖2B,當快拆單元140a插入鉸鏈單元130a時,定位塊145a的突出部147a移動于Z字型導槽Z的一第一位置Z1,使定位 塊145a的突出部147a沿著第一延伸方向D1于Z字型導槽Z中移動,而位于滑塊143a上的第二卡扣部144a用于分別沿著導溝133a而使得滑塊143a上的第二卡扣部144a滑動至導引部132a上。接著,請同時參考圖2A與圖2C,快拆單元140a旋轉(zhuǎn)90度,定位塊145a的突出部147a移動于Z字型導槽Z的一第二位置Z2,而使位于滑塊143a上的第二卡扣部144a分別沿著導引部132a滑動且旋轉(zhuǎn)90度,并使定位塊145a對準導溝133a且沿著導溝133a滑動。最后,請同時參考圖2A與圖2D,定位塊145a的突出部147a移動于Z字型導槽Z的一第三位置Z3,使定位塊145a的突出部147a沿著第一延伸方向D1于Z字型導槽Z中移動,定位塊145a分別固定于導溝133a上,而快拆單元140a的第二卡扣部144a卡扣于鉸鏈單元130a的第一卡扣部134a。此時,如圖1B所示,顯示單元110固定于固定單元120a上。
若欲使快拆單元140a的第二卡扣部144a解扣于鉸鏈單元130a的第一卡扣部134a,只要使定位塊145a的突出部147a由Z字型導槽Z的第三位置Z3移動且退回至第一位置Z1,即可使顯示本體110與固定單元120a彼此分離。
由于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a具有快拆單元140a,且通過快拆單元140a可拆卸地組裝于鉸鏈單元130a,可使得顯示本體110可固定或分離固定單元120a。藉此,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a的顯示本體110除了可以當顯示熒幕來使用外,被拆卸下來后亦可作為平板電腦來使用,可提高產(chǎn)品的附加價值。此外,由于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a無須已知的主機基座,且顯示本體110與固定單元120a可分開來使用,因此可達到減重及避免車震的影響。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nèi)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術(shù)內(nèi)容的說明。關(guān)于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復贅述。
圖3是示出圖1B的顯示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快拆單元與鉸鏈單元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B與圖3,本實施例的快拆單元140b與圖2B的快拆單元140a相似,但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于:本實施例的快拆單元140b的定位塊145b沒有突出部。詳細來說,本實施例的快拆單元140b還包括多 個接觸部146b,一輔助件150的輔助部152用于接觸快拆單元140b的接觸部146b且沿著Z字型導槽Z移動(請參考圖2A),而使滑動部142b的滑塊143b沿著導引部132a移動。
除上述快拆單元140a、140b以及鉸鏈單元130a、130b是搭配固定單元120a的Z字型導槽Z進行移動而產(chǎn)生卡扣或解扣的狀態(tài)外,以下更列舉其他可實施的實施例來說明快拆單元與鉸鏈單元的相對運動關(guān)系。
圖4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快拆單元與一種鉸鏈單元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鉸鏈單元130c可包括二個第一卡扣部132c,而快拆單元140c可包括二個第二卡扣部142c??觳饐卧?40c用于插入于鉸鏈單元130c,且通過旋轉(zhuǎn)快拆單元140c的方式,使快拆單元140c的第二卡扣部142c卡扣或解扣于鉸鏈單元130c的第一卡扣部132c。也就是說,快拆單元140c可通過旋轉(zhuǎn)的方式改變第二卡扣部142c相對于第一卡扣部132c的位置,以使第二卡扣部142c干涉或不干涉第一卡扣部132c,來達到快拆單元140c卡扣或解扣于鉸鏈單元130c的目的。
圖5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快拆單元與一種鉸鏈單元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鉸鏈單元130d包括一卡扣件132d,而快拆單元140d包括一卡槽142d。快拆單元140d用于沿一直線D3方向插入于鉸鏈單元130d,以使鉸鏈單元130d的卡扣件132d卡扣于快拆單元140d的卡槽142d中。如圖5所示,快拆單元140d與鉸鏈單元130d的移動路徑具體化為一字型,且通過卡扣件132d上下移動,來達到快拆單元140d卡扣或解扣于鉸鏈單元130d的目的。
圖6A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6B是示出圖6A的顯示裝置的側(cè)視示意圖。請先同時參考圖1D、圖6A與圖6B,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b與圖1D的顯示裝置100a相似,但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于:本實施例的固定單元120b除了本體部122b、固定部124b及覆蓋部126b之外,還包括至少一個外掛部128b(此處示意地示出二個),其中固定單元120b通過外掛部128b而外掛于車輛的一椅背20上。如圖6B所示,外掛部128b是掛在椅背20的頭枕下方金屬件22上。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只用一個外掛部128b掛在椅背20上,因此本實施例并不限定外掛部128b的個數(shù)。
此外,本實施例的固定單元120b可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固定孔H2(此處示意地示出二個),且第一固定孔H2貫穿固定單元120b的外掛部128b,其中外掛部128b是通過第一固定孔H2掛在椅背20的頭枕下方金屬件22上而將固定單元120b的本體部122b外掛于車輛的椅背20上。
圖7A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背面示意圖。圖7B為圖7A的顯示裝置的固定單元固定于一外掛件上的背面示意圖。請先同時參考圖6A、圖7A與圖7B,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c與圖6A的顯示裝置100b相似,但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于: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c還包括一外掛件170,其中外掛件170包括至少一個外掛部128c(圖7B中示意地示出二個)與多個第二固定孔H3。固定單元120c還包括多個固定鈕套160,其中固定單元120c通過固定鈕套160固定于外掛件170的第二固定孔H3中并通過外掛部128c而外掛于交通工具的一椅背上。顯示本體110通過快拆單元140a(或140b、140c、140d)組裝于鉸鏈單元130e而固定于固定單元120c上,而固定單元120c再通過固定鈕套160上下移動于外掛件170的第二固定孔H3的方式將固定單元120c的本體部122c外掛且固定于車輛的椅背20上(請參考圖6B)。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個優(yōu)點: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具有快拆單元,且通過快拆單元可拆卸地組裝于鉸鏈單元,以使得顯示本體可固定或分離固定單元。藉此,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的顯示本體除了可以當顯示熒幕來使用外,被拆卸下來后亦可作為平板電腦來使用,可提高產(chǎn)品的附加價值。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權(quán)利要求書及實用新型說明書內(nèi)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改,皆仍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另外本實用新型的任一實施例或權(quán)利要求不須達成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優(yōu)點或特點。此外,摘要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檢索之用,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權(quán)利范圍。此外,本說明書或權(quán)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語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qū)別不同實施例或范圍,而并非用來限制元件數(shù)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符號說明】
10:車頂
20:椅背
22:金屬件
100a、100b、100c:顯示裝置
110:顯示本體
120a、120b、120c:固定單元
122a、122b、122c:本體部
124a、124b:固定部
126a、126b:覆蓋部
128b、128c:外掛部
130a、130c、130d、130e:鉸鏈單元
132a:導引部
132c:第一卡扣部
132d:卡扣件
133a:導溝
134a:第一卡扣部
140a、140b、140c、140d:快拆單元
142a:滑動部
142c:第二卡扣部
142d:卡槽
143a:滑塊
144a:第二卡扣部
145a、145b:定位塊
146b:接觸部
147a:突出部
150:輔助件
152:輔助部
160:固定鈕套
170:外掛件
A:角度
D1:第一延伸方向
D2:第二延伸方向
D3:直線
H1:鎖固孔
H2:第一固定孔
H3:第二固定孔
Z:Z字型導槽
Z1:第一位置
Z2:第二位置
Z3:第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