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紡針刺設備的填料攤鋪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〇〇〇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均勻刮料攤鋪機構,尤其涉及一種無紡針刺設備的填料攤鋪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chǎn)中,許多場合需要將攤鋪的粉料(如沙土等)均勻鋪平,如針刺土工布設備中,在兩層編織布合攏針刺之前,需要將編織布中間的填充粘土刮平,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案是:變頻器控制電機正反轉運動,電機驅動螺桿刮板機構往復運動,實現(xiàn)刮土攤鋪;刮板的行程終端一般采用光電、電磁接近開關,傳送信號給變頻器完成正反轉。由于生產(chǎn)環(huán)境的限制,刮料過程中會產(chǎn)生揚塵,接近開關如果沒有特殊保護裝置,時間一長容易受到塵土污染,使得信號失效,導致變頻器過載停機。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帶有重力擺桿驅動,套筒輔助的重力驅動的攤鋪機構。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無紡針刺設備的填料攤鋪機構,包括:架體,以及安裝在架體上的驅動機構和撥動機構,驅動機構和撥動機構通過撥叉桿銜接,所述驅動機構由動力裝置驅動,所述驅動機構驅動螺旋桿動作,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桿上套設有螺旋套,所述螺旋套上設有刮板,
[0005]-所述驅動機構能夠帶動驅動齒輪正轉和反轉;
[0006]-所述撥動機構包括滑動設置的撥桿,所述撥桿上設置兩撥叉桿,兩撥叉桿分別位于驅動齒輪的兩端外側;所述驅動軸一端設有螺桿,連接彎桿的螺套螺紋套接在所述螺桿上;
[0007]擺桿上依次設置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所述擺桿通過第一轉軸連接撥桿,擺桿通過第二轉軸連接套桿,所述套桿同軸的套接在套筒內,所述套筒另一端連接所述彎桿,位于所述第二轉軸處的擺桿上設有配重盤,所述擺桿通過第三轉軸旋轉;所述套筒上設置停止機構,所述停止機構能夠卡扣限定所述套桿和所述套筒之間的相對位置。
[0008]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
[0009]-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時,所述擺桿偏向所述第一齒輪方向;
[0010]-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嚙合時,所述擺桿偏向所述第二齒輪方向。
[0011]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停止機構包括一端帶有楔形頭的停止桿和一個套在所述停止桿上的第一彈簧,所述停止桿的楔形頭伸入所述套筒內,所述停止桿另一端伸出所述套筒外側,所述第一彈簧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套筒外壁和停止桿上。
[0012]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第二彈簧一端固定設置,另一端連接在所述停止桿一端。
[0013]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螺旋桿下方設有托板,所述托板兩端通過轉軸套設在螺旋桿相應的兩端。
[0014]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彈簧被繃緊時,所述楔形頭與所述套筒內的套桿脫離接觸,所述擺桿由于配重盤的重力勢能能夠將所述套桿插入或拔出所述套筒。
[0015]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擺桿自由端兩側各設有一擋塊。
[0016]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撥桿兩端分別滑動套接在各自對應的套塊上。
[0017]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齒輪滑鍵設置在所述驅動軸上,所述驅動齒輪在驅動軸的滑鍵上移動距離即是所述第一齒輪和所述第二齒輪軸向的距離。
[0018]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能夠分別與驅動齒輪嚙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驅動齒輪滑動設置在驅動軸上,所述第一齒輪和所述第二齒輪旋轉方向相反;
[0019]所述第一齒輪同軸連接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嚙合。
[0020]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兩所述撥叉桿之間的間距大于所述驅動齒輪的軸向長度。
[0021]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齒輪和所述傳動齒輪同軸設置在第一傳動軸上,所述第二齒輪設置在第二傳動軸上,所述第一傳動軸與所述第二傳動軸平行設置,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傳動齒輪嚙合在一起。
[0022]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動力裝置為電機,所述螺旋桿一端同軸設有螺旋桿軸。
[0023]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傳動軸由皮帶連接所述電機,所述驅動軸皮帶連接所述螺旋桿軸。
[0024]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25]通過撥動機構的動作,可以將驅動齒輪在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之間變換位置,起到了變換驅動齒輪嚙合對象的作用,同時由于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旋轉方向相反,保證每次驅動齒輪變換嚙合對象后驅動軸均變換旋轉方向。
[0026]驅動軸的旋轉方向與撥動機構的撥動方向恰好形成聯(lián)動結構,在驅動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時,撥動機構被驅動軸驅動使得撥動機構具有將驅動齒輪撥向第二齒輪的傾向和動力,且最終驅動齒輪脫離第一齒輪,并憑借擺桿上配重盤的重力勢能驅動與第二齒輪嚙合;反之驅動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時,撥動機構會使驅動齒輪反向運動。
[0027]滑鍵的結構一方面可以保證驅動齒輪與驅動軸之間存在沿驅動軸周向的卡箍限定,保證驅動齒輪不會沿周向與驅動軸發(fā)生相對運動,另一方面驅動齒輪能夠沿驅動軸的軸向滑動,保證驅動齒輪在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之間運動。
[0028]兩撥叉桿分別位于驅動齒輪兩側,驅動齒輪可以在撥桿驅動下,沿驅動軸軸向運動。
[0029]套塊可以限定撥桿的運動姿態(tài),同時擋塊可以將配重盤重力帶動的擺桿限定在一定的擺動范圍內,進而撥桿的運動范圍也被限定,保證撥桿不會過度的左右偏移,僅保證驅動齒輪在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之間變換嚙合的間距即可。
[0030]驅動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時,擺桿朝向第一齒輪一側偏移,此時配重盤由于重力作用給擺桿向其偏移一側的拉力,螺套被螺桿驅動遠離第一齒輪,然后彎桿拉動套筒運動,此時由于停止機構將套桿卡在套筒內,套桿不會相對套筒滑動,直到擺桿被拽到越過其豎直位置并開始朝向第二齒輪一側偏移,此時停止機構的停止桿被繃緊的第二彈簧拔出一段距離,因此套桿相對套筒產(chǎn)生滑動,直到套桿全部套入到套筒內,套桿和套筒此時的長度之和最小,由于慣性螺套繼續(xù)運動,且由于配重盤的重力作用,擺桿能夠將撥桿向第二齒輪一側推動,并最終將驅動齒輪推動到與第二齒輪嚙合;然后
[0031]驅動軸由于驅動齒輪嚙合了第二齒輪,其旋轉反向,所以螺套運動也反向,此時彎桿帶動的套桿反向推動擺桿,然后撥桿被反向驅動,擺桿又朝向第一齒輪方向偏轉,越過其豎直位置后,偏移到第一齒輪一側,此時由于配重盤的重力作用,擺桿將套桿從套筒內抽出,套桿與套筒的長度之和最大,然后第二彈簧拉力變小,停止桿將套桿和套筒卡住相對固定。
[0032]撥叉桿在撥桿的左右運動過程中不斷的通過兩個撥叉桿推動驅動齒輪沿驅動軸左右移動,變化嚙合對象。
[0033]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相互配合,使得擺桿能以第三轉軸為圓心轉動,驅動撥桿左右移動,進而驅動撥叉桿跟隨撥桿左右移動。
[0034]擺桿在偏向第一齒輪一側、擺桿在豎直狀態(tài)以及擺桿剛剛越過豎直狀態(tài)偏向第二齒輪一側一段兩撥叉桿余量距離時的三個狀態(tài),停止桿均卡住套桿和套筒;擺桿偏向第二齒輪一段距離后,第二彈簧拉伸長度越來越大,停止桿此時被拔出一段距離,套桿能夠相對套筒滑動。
[0035]擋塊的設置保證擺桿的下端不會偏離超過范圍,也即擺桿不會使得撥桿移動范圍過大。
[0036]螺桿驅動螺套的結構,進而螺套為撥動機構提供動力來源,由于螺桿的轉動方向與驅動齒輪嚙合的對象有關,所以,螺套的運動方向與驅動軸的轉動方向有關,而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