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
背景技術
0、
背景技術:
1、在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塑料產(chǎn)品,隨著塑料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和通用與工程塑料在強度質量等方面的不斷提高。塑料產(chǎn)品都是通過注塑模具加工而成,在模具設計制造過程中,尤其是注塑汽車塑料配件,比如汽車的后視鏡殼、汽車大燈殼等,由于后視鏡殼、汽車大燈殼的周圈有倒扣,現(xiàn)在一般都采用斜頂或其它機構進行脫模,但現(xiàn)有的這種脫模結構成本比較高,且結構復雜。
2、本發(fā)明就是為了解決注塑產(chǎn)品周圈有倒扣,現(xiàn)有的這種注塑產(chǎn)品的脫模結構復雜,成本高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1、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空間小,效率高,穩(wěn)定性好可從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
2、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3、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可在底座上滑動的滑動座,滑動座的后端設有帶動其滑動的驅動裝置,滑動座的前端連接有主滑塊,主滑塊的上部設有在主滑塊向后滑動一定距離后可帶動其向后并向下滑動的二級上滑塊;主滑塊的左側設有在主滑塊向后滑動一定距離后可帶動其向后并向右側滑動的二級側滑塊,驅動裝置帶動滑動座向后滑動一定距離后,主滑塊再帶動二級上滑塊和二級側滑塊向后移動,從而實現(xiàn)向后、向下、向右三個方向同時出模。
4、如上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主滑塊的上部設有上楔形槽,上楔形槽為前低后高的傾斜設置,二級上滑塊的下部設有與上楔形槽配合的上楔形凸塊,上楔形槽與上楔形凸塊之間設有第一彈性復位結構。
5、如上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彈性復位結構包括在上楔形槽內靠近滑動座的一側設有上凹槽,二級上滑塊靠近滑動座的一側下部設有上滑塊頂塊,上滑塊頂塊可插入上凹槽內,上凹槽內還設有第一彈簧。
6、如上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主滑塊的左側設有側楔形槽,側楔形槽為前薄后厚的傾斜設置,二級側滑塊的左側設有與側楔形槽配合的側楔形凸塊,側楔形槽與側楔形凸塊之間設有第二彈性復位結構。
7、如上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二彈性復位結構包括在側楔形槽內靠近滑動座的一側設有側凹槽,二級側滑塊靠近滑動座的一側內部設有二級側滑塊頂塊,側滑塊頂塊可插入側凹槽內,側凹槽內還設有第二彈簧。
8、如上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主滑塊的右側還固定有鑲件。
9、如上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設有一對軌道,該對軌道下部內側設有限位槽,滑動座下部兩側設有與限位槽配合的限位臺階。
10、如上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主滑塊的后端上部和下部均設有主滑塊固定塊,滑動座的前端設有供主滑塊固定塊插入的滑動座固定槽。
11、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2、本發(fā)明在驅動裝置帶動主滑塊向后滑動一定距離后,主滑塊再帶動二級上滑塊和二級側滑塊向后移動,從而實現(xiàn)向后、向下、向右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結構簡單,成本低,空間小,效率高,穩(wěn)定性好。
1.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有可在底座上滑動的滑動座(2),滑動座(2)的后端設有帶動其滑動的驅動裝置(3),滑動座(2)的前端連接有主滑塊(5),主滑塊(5)的上部設有在主滑塊向后滑動一定距離后可帶動其向后并向下滑動的二級上滑塊(6);主滑塊(5)的左側設有在主滑塊向后滑動一定距離后可帶動其向后并向右側滑動的二級側滑塊(7),驅動裝置(3)帶動主滑塊(5)向后滑動一定距離后,主滑塊(5)再帶動二級上滑塊(6)和二級側滑塊(7)向后移動,從而實現(xiàn)向后、向下、向右三個方向同時出模。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主滑塊(5)的上部設有上楔形槽(51),上楔形槽(51)為前低后高的傾斜設置,二級上滑塊(6)的下部設有與上楔形槽(51)配合的上楔形凸塊(61),上楔形槽(51)與上楔形凸塊(61)之間設有第一彈性復位結構(8)。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彈性復位結構(8)包括在上楔形槽(51)內靠近滑動座(2)的一側設有上凹槽(81),二級上滑塊(6)靠近滑動座的一側下部設有上滑塊頂塊(82),上滑塊頂塊(82)可插入上凹槽(81)內,上凹槽(81)內還設有第一彈簧(83)。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主滑塊(5)的左側設有側楔形槽(52),側楔形槽(52)為前薄后厚的傾斜設置,二級側滑塊(7)的左側設有與側楔形槽(52)配合的側楔形凸塊(71),側楔形槽(52)與側楔形凸塊(71)之間設有第二彈性復位結構(9)。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二彈性復位結構(9)包括在側楔形槽(52)內靠近滑動座的一側設有側凹槽(91),二級側滑塊(7)靠近滑動座的一側內部設有二級側滑塊頂塊(92),側滑塊頂塊(92)可插入側凹槽內(91),側凹槽(91)內還設有第二彈簧(93)。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主滑塊(5)的右側還固定有鑲件(4)。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設有一對軌道(11),該對軌道(11)下部內側設有限位槽(12),滑動座(2)下部兩側設有與限位槽(12)配合的限位臺階。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三個方向同時出模的模具脫模機構,其特征在于主滑塊(5)的后端上部和下部均設有主滑塊固定塊(53),滑動座(2)的前端設有供主滑塊固定塊(53)插入的滑動座固定槽(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