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食品加工,具體涉及一種海鮮調制食品的原料預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1、在海鮮調制食品的生產(chǎn)流程中,原料的預處理是確保食品質量與安全的重要步驟,其中清洗和瀝水環(huán)節(jié)尤為關鍵。傳統(tǒng)的海鮮原料預處理方式在清洗后,通常采用人工或簡單的機械瀝水方法,這些方法雖然能夠實現(xiàn)基本的瀝水功能,但在效率上存在顯著不足。
2、具體而言,原料在清洗機內經(jīng)過徹底清洗后,通常會通過輸送線輸送到瀝水區(qū)域。然而,目前多數(shù)瀝水裝置仍依賴于自然瀝干或簡單的機械擠壓來實現(xiàn)瀝水,這種方法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導致原料在瀝水過程中受到二次污染或損傷。特別是在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環(huán)境下,這種低效的瀝水方式會嚴重影響整個生產(chǎn)線的運行效率,增加生產(chǎn)成本。
3、此外,現(xiàn)有的瀝水裝置在瀝水過程中往往缺乏對原料的有效保護,如過度擠壓或操作不當都可能對原料的完整性和口感造成負面影響。同時,由于瀝水效率低下,原料在瀝水過程中容易滋生細菌,從而影響食品的安全性和衛(wèi)生標準。
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海鮮調制食品的原料預處理裝置。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設計了一種海鮮調制食品的原料預處理裝置。
2、為了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3、一種海鮮調制食品的原料預處理裝置,包括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之間的內側壁底部均設有固定座,所述支撐板之間的內側壁頂端設有頂板,所述頂板的外壁上可拆卸的設有液壓油缸,所述液壓油缸的驅動底端設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前后兩側底端之間均設于連接板;
4、所述連接板的前后兩側外壁上均設有橫板,所述橫板的底端壁上設有多個立板,前側所述立板的前側壁上設有殼體,所述殼體之間通過連接管相連通,右側所述殼體的外壁上還設有進氣管的一端,前后所述立板之間的內側壁上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圓桿,所述圓桿的外壁上過盈配合連接有圓筒,所述圓筒的外壁上設有多個毛刷,所述圓筒的外壁上還開設有多組排氣孔,后側所述立板的后側壁上設有電機,且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lián)軸器與圓桿的后側端固定連接。
5、進一步地,所述軸承的外環(huán)通過軸承座與立板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軸承的內環(huán)與圓桿的外壁過盈配合連接。
6、進一步地,所述圓桿的前側端延伸進殼體內。
7、進一步地,所述毛刷呈圓周間隙排列在圓筒的外壁上。
8、進一步地,所述排氣孔與毛刷為相互交錯設置。
9、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座外壁形狀呈“y”字形。
10、進一步地,所述圓筒的數(shù)量為多個,且從左至右間隙排列在橫板之間的下方。
11、進一步地,所述進氣管、連接管、殼體、圓桿、圓筒和排氣孔之間相連通。
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實用新型將清洗后的原料通過輸送線自動輸送到瀝水區(qū)域,在瀝水區(qū)域,自動瀝水系統(tǒng)通過機械結構實現(xiàn)對原料的快速瀝水,通過采用自動瀝水技術,顯著提高了瀝水效率,減少了原料在瀝水過程中的停留時間,降低了細菌滋生的風險,由于瀝水過程中原料得到了有效保護,因此原料的完整性和口感也得到了保障,解決了傳統(tǒng)瀝水方式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和食品質量,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1.一種海鮮調制食品的原料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板(1),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鮮調制食品的原料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的外環(huán)通過軸承座與立板(8)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軸承的內環(huán)與圓桿(12)的外壁過盈配合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鮮調制食品的原料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桿(12)的前側端延伸進殼體(9)內。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鮮調制食品的原料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14)呈圓周間隙排列在圓筒(13)的外壁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鮮調制食品的原料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孔(16)與毛刷(14)為相互交錯設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鮮調制食品的原料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座(5)外壁形狀呈“y”字形。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鮮調制食品的原料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13)的數(shù)量為多個,且從左至右間隙排列在橫板(7)之間的下方。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鮮調制食品的原料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11)、連接管(10)、殼體(9)、圓桿(12)、圓筒(13)和排氣孔(16)之間相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