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鍋爐軟化水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實實監(jiān)測軟化效果的組合式鍋爐軟化水設備。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鍋爐設備能否安全經(jīng)濟運行,水質處理是非常重要的,鍋爐給水不進行處理或處理不當,必然在受熱面上結垢,使爐壁傳熱性能降低,增加燃料性能消耗,還會產(chǎn)生腐蝕,甚至引起爆炸事故,特別是在水質硬度較大的地區(qū),目前在給鍋爐供水前大多先使用軟化水設備將水進行軟化,以確保鍋爐安全經(jīng)濟運行,提高鍋爐效率,延長鍋爐使用壽命,現(xiàn)有的鍋爐軟化水設備在對水進行軟化前,大多缺少對水的凈化裝置,使得水中的雜質沉積在裝置內,甚至進入鍋爐中,使得爐壁傳熱性能降低,現(xiàn)有的鍋爐軟化水設備大多缺少反洗裝置,即使安裝有反洗裝置,也是直接將鹽與水混合,直接加入反洗裝置中,并不能控制鹽水溶液中鹽與水的比例,且鹽在水中溶解的并不均勻,對樹脂的再生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現(xiàn)有的鍋爐軟化水設備缺少對軟化后水的監(jiān)測裝置,在樹脂離子活性降低,軟化效果減小后,不能及時得知。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實實監(jiān)測軟化效果的組合式鍋爐軟化水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實實監(jiān)測軟化效果的組合式鍋爐軟化水設備,包括電機、溶鹽箱、水箱,儲水箱和交換箱,所述交換箱的底端安裝有控制箱,且交換箱的頂端安裝有水箱,所述控制箱的一側安裝有溶鹽箱,且控制箱的另一側安裝有儲水箱,所述控制箱一側的底端安裝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上安裝有顯示屏,所述控制箱的內部安裝有單片機,所述交換箱內部底端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第二抽水泵,且第二抽水泵的輸出端安裝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貫穿交換箱的一側,所述交換箱內部的頂端均勻安裝有線繩,且線繩上均勻固定有透水網(wǎng),透水網(wǎng)的外側均裹覆有樹脂球,所述交換箱內部靠近溶鹽箱一側的頂端安裝有水位傳感器,所述溶鹽箱底端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電機,且電機的頂端安裝有轉軸,轉軸的頂端豎向穿過溶鹽箱的底部,所述轉軸的頂端安裝有攪拌葉片,所述溶鹽箱遠離交換箱一側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且溶鹽箱內部的底端安裝有第一抽水泵,第一抽水泵的輸出端通過第一水管與交換箱相連通,所述儲水箱底端的內部處安裝有電導率傳感器,且儲水箱遠離交換箱一側的底端設置有出水口,所述儲水箱的頂端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蜂鳴器,所述儲水箱內部的底端安裝有第三抽水泵,且第三抽水泵的輸入端安裝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頂端貫穿儲水箱延伸至交換箱的內部,所述水箱的頂端安裝有進水口,且水箱底端的內部安裝有壓力傳感器,所述水箱內部的頂端安裝有活性炭過濾層,且活性炭過濾層的頂端安裝有初效過濾層,所述水箱靠近溶鹽箱一側的底端安裝有第一導水管,且第一導水管的底端與溶鹽箱的頂端相連通,所述水箱靠近儲水箱一側的底端安裝有第二導水管,且第二導水管的底端與交換箱的頂端相連通,所述水位傳感器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單片機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電導率傳感器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單片機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溶鹽箱的一端設置有透明窗口,且透明窗口上設置有刻度線。
優(yōu)選的,所述溶鹽箱的側壁上固定有隔音板。
優(yōu)選的,所述交換箱的一端設置有柜門,且柜門與交換箱的連接處設置有橡膠密封墊。
優(yōu)選的,所述進水口的頂端安裝有密封蓋。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組合式鍋爐軟化水設備,通過安裝有交換箱,溶鹽箱和水箱,將軟化裝置與反洗裝置組合在一起,使整個裝置功能更全面,且通過在水箱內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可以得知水的用量,便于調節(jié)鹽水溶液中鹽與水的比例,并通過在熔鹽箱中安裝有電機和攪拌葉片,可以使鹽在水中溶解的更均勻,有利于提高樹脂的再生效率,通過在水箱內安裝有初效過濾層和活性炭過濾層,可以對水進行過濾,水中的雜質可被過濾掉,可有效避免水中的雜質進入鍋爐內,沉積在爐壁上,從而使得鍋爐傳熱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增加,且通過在儲水箱內安裝有電導率傳感器,可以實時監(jiān)測水質,并通過安裝單片機控制蜂鳴器進行報警,使得操作人員可以隨時得知軟化水水質情況,并對裝置進行反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樹脂球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圖中:1-電機;2-轉軸;3-攪拌葉片;4-溶鹽箱;5-進料口;6-第一導水管;7-水位傳感器;8-水箱;9-第一抽水泵;10-第一水管;11-第二抽水泵;12-單片機;13-控制箱;14-儲水箱;15-電導率傳感器;16-進水口;17-初效過濾層;18-活性炭過濾層;19-第二導水管;20-壓力傳感器;21-線繩;22-透水網(wǎng);23-樹脂球;24-交換箱;25-蜂鳴器;26-第二水管;27-第三水管;28-出水口;29-第三抽水泵;30-柜門;31-顯示屏;32-控制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可實實監(jiān)測軟化效果的組合式鍋爐軟化水設備,包括電機1、溶鹽箱4、水箱8,儲水箱14和交換箱24,交換箱24的底端安裝有控制箱13,且交換箱24的頂端安裝有水箱8,交換箱24的一端設置有柜門30,且柜門30與交換箱24的連接處設置有橡膠密封墊,控制箱13的一側安裝有溶鹽箱4,溶鹽箱4的一端設置有透明窗口,且透明窗口上設置有刻度線,溶鹽箱4的側壁上固定有隔音板,且控制箱13的另一側安裝有儲水箱14,控制箱13一側的底端安裝有控制面板32,且控制面板32上安裝有顯示屏31,控制箱13的內部安裝有單片機12,此處單片機12可為at89c51單片機,交換箱24內部底端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第二抽水泵11,此處第二抽水泵11可為isgd單級水泵,且第二抽水泵11的輸出端安裝有第二水管26,第二水管26貫穿交換箱24的一側,交換箱24內部的頂端均勻安裝有線繩21,且線繩21上均勻固定有透水網(wǎng)22,透水網(wǎng)22的外側均裹覆有樹脂球23,交換箱24內部靠近溶鹽箱4一側的頂端安裝有水位傳感器7,此處水位傳感器7可為wmb—fs水位傳感器,溶鹽箱4底端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電機1,此處電機1可為y90s-2電機,且電機1的頂端安裝有轉軸2,轉軸2的頂端豎向穿過溶鹽箱4的底部,轉軸2的頂端安裝有攪拌葉片3,溶鹽箱4遠離交換箱24一側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5,且溶鹽箱4內部的底端安裝有第一抽水泵9,此處第一抽水泵9可為isgd單級水泵,第一抽水泵9的輸出端通過第一水管10與交換箱24相連通,儲水箱14底端的內部處安裝有電導率傳感器15,此處電導率傳感器15可為m344481電導率傳感器,且儲水箱14遠離交換箱24一側的底端設置有出水口28,儲水箱14的頂端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蜂鳴器25,儲水箱14內部的底端安裝有第三抽水泵29,此處第三抽水泵29可為isgd單級水泵,且第三抽水泵29的輸入端安裝有第三水管27,第三水管27的頂端貫穿儲水箱14延伸至交換箱24的內部,水箱8的頂端安裝有進水口16,進水口16的頂端安裝有密封蓋,且水箱8底端的內部安裝有壓力傳感器20,此處壓力傳感器20可為cyyz11壓力傳感器,水箱8內部的頂端安裝有活性炭過濾層18,且活性炭過濾層18的頂端安裝有初效過濾層17,水箱8靠近溶鹽箱4一側的底端安裝有第一導水管6,且第一導水管6的底端與溶鹽箱4的頂端相連通,水箱8靠近儲水箱14一側的底端安裝有第二導水管19,且第二導水管19的底端與交換箱24的頂端相連通,所述水位傳感器7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單片機12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電導率傳感器15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單片機12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工作原理:使用前,先將裝置接通電源,向水箱8中加入水,水箱8底部的壓力傳感器20實時監(jiān)測,并通過控制面板32上的顯示屏31將數(shù)據(jù)顯示出來,讓操作人員了解水的用量,加入適量的水后,打開第二導水管19,水流入交換箱24內,再關緊第二導水管19,水在交換箱24內與樹脂球23進行離子轉化,從而使水得到軟化,軟化結束后,通過控制面板32打開第三抽水泵29,第三抽水泵29通過第三水管27將水抽入儲水箱14中,儲水箱14底部的電導率傳感器15實時監(jiān)測,并將數(shù)據(jù)傳輸給單片機12,當電導率傳感器15監(jiān)測到的數(shù)據(jù)大于單片機12預設的閾值時,單片機12控制蜂鳴器25發(fā)出聲響進行報警,然后操作人員通過控制面板32將第三抽水泵29關閉,并通過控制面板32打開第二抽水泵11,第二抽水泵11通過第二水管26將水箱8內的廢水抽出去,之后再打開第一導水管6,向溶鹽箱4中注入適量的水后,再關進第一導水管6,并通過進料口5向溶鹽箱4內加入適量的鹽,打開電機1,電機1通過轉軸2帶動攪拌葉片3旋轉進行攪拌,使鹽水溶解的更均勻,攪拌結束后,關閉電機1,通過控制面板32打開第一抽水泵9,第一抽水泵9通過第一水管10將鹽水溶液抽入交換箱24內,鹽水溶液與樹脂球23進行再生過程,第一抽水泵9將鹽水溶液抽入交換箱24的過程中,交換箱24頂部的水位傳感器7實時監(jiān)測,并將監(jiān)測到的數(shù)據(jù)傳輸給單片機12,當監(jiān)測到的數(shù)據(jù)大于單片機12的閾值時,單片機12控制第一抽水泵9停止工作,再生結束后,通過控制面板32打開第二抽水泵11,第二抽水泵11將廢液抽出交換箱24,之后打開第二導水管19,向交換箱24加入適量的水后,關緊第二導水管19,水對交換箱24內進行沖洗,最后通過控制面板32打開第二抽水泵11,第二抽水泵11將沖洗后的廢水抽出,操作結束后,關閉電源。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