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顆粒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防止內部零件磨損的顆粒機。
背景技術:
顆粒機是用以將潮濕粉料研制成所需顆粒,也可將塊狀干料粉碎成所需顆粒。主要特點是篩網裝拆簡易,還可適當調節(jié)松緊裕工機械,拆卸方便、容易清洗,眾所周知,顆粒機分兩大系列--平模系列與模盤系列。對模盤系列應該比較熟悉,因為在國內外眾多的飼料企業(yè)均使用模盤機造粒。做飼料的原料均屬精料,如玉米、豆粕、棉粕等,粘合率高,另制粒前配有蒸氣調質器,可以提前對物料起到軟化、熟化的作用,從而更好的制粒,而且增加了顆粒的光澤度。但像秸稈、木屑等粗纖維,本身粘合率低、難以成型,而如果作為燃料顆粒來說,需要的密度很大,所以需要很大的壓力才能達到顆粒的密度,這無形之中增加了難度。由于近幾年可再生能源才逐漸興起,市場上所推廣的做燃料顆粒的模盤制粒機都是由做飼料的模盤機演變而來,所以還是有很多的弊病要去改進,模系列制粒機在國內一般分為兩壓輪或多個平行壓輪制粒機,主要適用于做有機肥制粒。
目前的顆粒機在運作的時候由于內部的零件相互接觸對機器的磨損較大,因而增加了制作的成本;并且現如今的調質器一般都為單軸槳葉式調質器,這樣不能很好地將熱量傳遞到粉料上,使物料的熟化度偏低,因此使制造出來的顆粒物質感較差;顆粒機內部的調質器為單軸式,物料在機器的內部可調性較差不利于物料的充分切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防止內部零件磨損的顆粒機,具備減少內部零件磨損較小降低了制作成本的優(yōu)點,解決了顆粒機內部的調質器一般為單軸槳葉式調質器,這樣不能很好地將熱量傳遞到粉料上,使物料的熟化度偏低,因此不能來的顆粒物質感較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防止內部零件磨損的顆粒機,包括后底座、機械箱和攪拌桶,所述后底座的底部設置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的另一端設置有錐形壓輪,所述后底座的底部設置有旋轉喂料錐,所述旋轉喂料錐的一側設置有行程開關,且旋轉喂料錐的另一側設置有半自動加油器,所述后底座的內部設置有調質器,且后底座的頂部設置有三角皮帶,所述后底座與機械箱之間設置有第二軸承,且機械箱的內部設置有內刮刀組件,所述機械箱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一側設置有油封,所述油封的一側設置有固定板,所述機械箱的一端連接有攪拌桶,所述攪拌桶的內部設置有壓軸支撐軸,所述壓軸支撐軸上設置有鉸刀,所述攪拌桶的兩側設置有安全銷,且攪拌桶的一端設置有模盤。
所述調質器包括機殼,所述機殼的一端設置有軸承座,且調質器的內部設置有主軸組件,所述主軸組件的底部設置有蒸汽循環(huán)口,所述機殼的另一端通過固定塊連接有傳動裝置,且機殼的底部設置有電機,所述傳動裝置的內部設置有傳動軸,所述電機的頂部設置有轉動軸。
優(yōu)選的,所述傳動軸和轉動軸的頂部均設置有傘狀齒輪。
優(yōu)選的,所述鉸刀呈螺旋狀設置在壓軸支撐軸上。
優(yōu)選的,所述機殼為雙層夾套機殼。
優(yōu)選的,所述主軸組件包括葉片攪拌軸和槳葉,且主軸組件的數量為兩個,且每個主軸組件的頂端連接有轉速不同且方向相反的電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錐形壓輪,且兩端與模盤內、外圈線速,不出現輪與模的錯位摩擦,減少了阻力,降低了動能損耗,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成本。
2、本實用新型通過殼體采用雙層夾套,并且設置有蒸汽循環(huán)口,在夾套內通入蒸汽起保溫作用,這種蒸汽夾套調質器在工作中對粉料的加熱作用有限,因為熱量只通過調質器的表面?zhèn)鹘o粉料,而這一表面積與容量之比通常很低,加之一般調質粉料的導熱性能差,以至于沒有多少熱量可以傳遞給粉料,但是蒸汽夾套阻止了調質室與室外常溫大氣直接進行熱交換,有效地減少了熱損失,使調質器內部能保持較高溫度,這樣能夠很好地將熱量傳遞到粉料上,提高了物料的熟化度,使加工的顆粒物質感較好。
3、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主軸組件,主軸組件包括葉片攪拌軸和槳葉,且主軸組件的數量為兩個,且每個主軸組件的頂端連接有轉速不同且方向相反的電機,工作時由于雙軸轉速不等、旋向相反、漿葉差速搓動運動,使粉料和添加液從兩攪動軸中間向上拋起并與蒸汽一起形成對流,又充分剪切和交錯混合,粉料在槳葉的作用下,局部運動軌跡呈‘8’字型,并繞軸旋轉向前推進,運動路線大為增長,因此粉料的軸向移動速度有更大的可調范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調質器剖視圖。
圖中:1機械箱、2旋轉喂料錐、3錐形壓輪、4模盤、5壓軸支撐軸、6攪拌桶、7內刮刀組件、8油封、9第二軸承、10三角皮帶、11第一軸承、12半自動加油器、13安全銷、14行程開關、15后底座、16調質器、161軸承座、162 主軸組件、163傳動裝置、164電機、165機殼、166蒸汽循環(huán)口、167轉動軸、168傳動軸、169傘狀齒輪、17固定板、18鉸刀、19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一種具有防止內部零件磨損的顆粒機,包括后底座15、機械箱1和攪拌桶6,后底座15的底部設置有第一軸承11,第一軸承11的另一端設置有錐形壓輪3,后底座15的底部設置有旋轉喂料錐2,旋轉喂料錐2的一側設置有行程開關14,且旋轉喂料錐2的另一側設置有半自動加油器12,后底座15的內部設置有調質器16,且后底座15的頂部設置有三角皮帶10,后底座15與機械箱1之間設置有第二軸承9,且機械箱1的內部設置有內刮刀組件7,機械箱1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連接件19,連接件19的一側設置有油封8,油封8的一側設置有固定板17,機械箱1的一端連接有攪拌桶6,攪拌桶6的內部設置有壓軸支撐軸5,壓軸支撐軸5上設置有鉸刀18,鉸刀18呈螺旋狀設置在壓軸支撐軸5上,這樣能夠使物料攪拌的更均勻,并且增加了物料在機器內的調質時間,有利于增加出料量,攪拌桶6的兩側設置有安全銷13,且攪拌桶6的一端設置有模盤4。
調質器16包括機殼165,機殼165的一端設置有軸承座161,且調質器16的內部設置有主軸組件162,主軸組件162的底部設置有蒸汽循環(huán)口166,機殼165的另一端通過固定塊連接有傳動裝置163,且機殼165的底部設置有電機 164,主軸組件162包括葉片攪拌軸和槳葉,且主軸組件162的數量為兩個,且每個主軸組件162的頂端連接有轉速不同且方向相反的電機164,通過設置有主軸組件,主軸組件162包括葉片攪拌軸和槳葉,且主軸組件162的數量為兩個,且每個主軸組件162的頂端連接有轉速不同且方向相反的電機,工作時由于雙軸轉速不等、旋向相反、漿葉差速搓動運動,使粉料和添加液從兩攪動軸中間向上拋起并與蒸汽一起形成對流,又充分剪切和交錯混合,粉料在槳葉的作用下,局部運動軌跡呈‘8’型,并繞軸旋轉向前推進,運動路線大為增長,因此粉料的軸向移動速度有更大的可調范圍,機殼165為雙層夾套機殼165,并且設置有蒸汽循環(huán)口166,在夾套內通入蒸汽起保溫作用,這種蒸汽夾套調質器16在工作中對粉料的加熱作用有限,因為熱量只通過調質器16的表面?zhèn)鹘o粉料,而這一表面積與容量之比通常很低,加之一般調質粉料的導熱性能差,以至于沒有多少熱量可以傳遞給粉料,但是蒸汽夾套阻止了調質室與室外常溫大氣直接進行熱交換,有效地減少了熱損失,使調質器16內部能保持較高溫度,這樣能夠很好地將熱量傳遞到粉料上,提高了物料的熟化度,使加工的顆粒物質感較好,傳動裝置163的內部設置有傳動軸168,電機164的頂部設置有轉動軸167,傳動軸168和轉動軸167的頂部均設置有傘狀齒輪169,通過傘狀齒輪169可以將橫向的動力轉化為豎向的動力,且減少了動力傳遞過程中能量的損失。
工作原理:進過調質器16的物料,由旋轉喂料錐2和磨盤4上兩個刮刀將物料均勻的送入兩個壓軸支撐軸5與磨盤4組成的壓制區(qū),通過磨盤4和壓軸支撐軸5相對旋轉件對粉料逐漸擠壓而擠入磨盤4內,在??字行纬桑⒉粩嘞蛲舛藬D出,由內部切刀組件7把顆料切成所需要的長度,最后形成顆粒料排除機外。
綜上所述:該具有防止內部零件磨損的顆粒機,通過設置有錐形壓輪3,且 兩端與模盤4內、外圈線速,不出現輪與模的錯位摩擦,減少了阻力,降低了動能損耗,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成本;通過殼體165采用雙層夾套,并且設置有蒸汽循環(huán)口166,在夾套內通入蒸汽起保溫作用,這種蒸汽夾套調質器在工作中對粉料的加熱作用有限,因為熱量只通過調質器16的表面?zhèn)鹘o粉料,而這一表面積與容量之比通常很低,加之一般調質粉料的導熱性能差,以至于沒有多少熱量可以傳遞給粉料,但是蒸汽夾套阻止了調質室與室外常溫大氣直接進行熱交換,有效地減少了熱損失,使調質器16內部能保持較高溫度,這樣能夠很好地將熱量傳遞到粉料上,提高了物料的熟化度,使加工的顆粒物質感較好;通過設置有主軸組件162,主軸組件162包括葉片攪拌軸和槳葉,且主軸組件162的數量為兩個,且每個主軸組件162的頂端連接有轉速不同且方向相反的電機164,工作時由于雙軸轉速不等、旋向相反、漿葉差速搓動運動,使粉料和添加液從兩攪動軸中間向上拋起并與蒸汽一起形成對流,又充分剪切和交錯混合,粉料在槳葉的作用下,局部運動軌跡呈‘8’字型,并繞軸旋轉向前推進,運動路線大為增長,因此粉料的軸向移動速度有更大的可調范圍。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