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金屬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大多數(shù)金屬制品的表面均需進行表面處理,如噴漆、鍍膜等?,F(xiàn)有技術中存在向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粉末的工藝,如專利號為2006100907052的發(fā)明專利公開的一種用聚醚醚酮粉末噴涂金屬制品表面的方法,其步驟為:對工件的噴涂面進行打磨平整處理,并進行除油和噴砂處理;然后采用粉末噴涂設備對工件表面進行聚醚醚酮粉末的噴涂;再將工件置于烘箱內(nèi)令噴涂層熔融;最后取出工件并用電火花滲漏檢測儀對其進行檢測,若有漏電重復噴涂和熔融的步驟。
該聚醚醚酮的粉末噴涂法僅適用于噴涂層厚度大于300μm的場合,由于聚醚醚酮材料昂貴,因此該法主要適用于一些需在表面進行抗腐蝕處理的容器類金屬制品,故必須進行電火花滲漏檢測,以確保其噴涂層的完整性,以期能承受強酸的腐蝕。采用該工藝無法獲得厚度很薄的聚醚醚酮噴涂層,對于厚度的掌握不夠靈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用料省、噴涂效果均勻的能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薄層的方法。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所述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把金屬制品表面清洗干凈,再進行毛刺和拋光處理;
(2)、對所述金屬制品進行除油處理;
(3)將除油處理后金屬制品進行雙面電暈處理,再將耐磨劑均勻涂抹在金屬表面;
(4)、在所述金屬制品的噴涂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溶液;
(5)、將噴涂在所述金屬制品噴涂面上的聚醚醚酮溶液進行去溶劑處理;
(6)、將經(jīng)溶劑處理后的所述金屬制品置于烘箱中,升溫至390-440℃,同時令所述金屬制品旋轉,保持所述金屬制品的旋轉狀態(tài)并恒溫9-13min,取出;
(7)取出后在冷卻器中進行冷卻處理。
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7)中冷卻處理中的冷卻條件:冷卻溫度是-10--30℃,冷卻時間為1-2h。
優(yōu)選地,所述在完成所述的步驟(3)之后、進行所述的步驟(4)之前,采用空氣壓力槍對所述金屬制品的噴涂面表面進行吹掃。
優(yōu)選地,所述的步驟(4)為采用水劑噴槍進行所述的噴涂。
優(yōu)選地,所述耐磨劑制備方法如下:
(1)、以重量百分比計,將55-65%的蛇紋石,8-15%的膨潤土,9-13%的滑石,2-10%的高嶺石和1-10%隱晶質石墨混合,形成礦物原料混合物,該混合物的粒徑低于90μm;
(2)、將占上述混合物重量3-9%的偏硅酸鈉溶于水中,形成偏硅酸鈉水溶液,按礦物原料混合物與偏硅酸鈉水溶液之比為1∶6-12的重量比,將礦物原料混合物與偏硅酸鈉水溶液混合,然后將形成的混合物進行研磨,直至形成其中固體物粒徑小于10μm的漿料;
(3)、將研磨后的漿料進行磁選,然后用海水作為浮選介質,加入磁選后的漿料進行浮選,脫水干燥浮選出的物料,獲得耐磨劑。
優(yōu)選地,所述研磨是用瓷質球磨機在80-90℃溫度下進行的,研磨時間為8h。
優(yōu)選地,所述將磁選后的漿料加入到海水中,充分攪拌后充氣,在浮選器中以50%高度取得上浮液,經(jīng)10μm氣浮選法篩選器過濾,由此進行浮選。
優(yōu)選地,所述過濾后得3-10μm混合液。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采用把金屬制品表面清洗干凈,再進行毛刺和拋光處理;對所述金屬制品進行除油處理;將除油處理后金屬制品進行雙面電暈處理,再將抗耐磨劑均勻涂抹在金屬表面,對金屬制品的表面進行上述處理,使金屬制品在處理過程中性能更加穩(wěn)定,表面處理更加順暢,容易將抗耐磨劑吸附在金屬制品的表面,工藝簡單可靠,利于后續(xù)噴涂聚醚醚酮的溶液。特別是在取出后在冷卻器中進行冷卻處理使金屬制品在噴涂聚醚醚酮的溶液中性能更加穩(wěn)定;
(2)本發(fā)明所獲得的聚醚醚酮噴涂層厚度很薄,經(jīng)過一次噴涂步驟的噴涂層厚度僅為25μm左右;
(3)通過多次噴涂可靈活控制所需的噴涂層厚度,獲得各種不同厚度的噴涂層,從而大大節(jié)省聚醚醚酮的原料消耗;
(4)通過噴涂聚醚醚酮,可降低金屬制品之間的摩擦和由于摩擦產(chǎn)生的噪音;
(5)藝過程簡便易控,對設備要求不高,實施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用料省、噴涂效果均勻的能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薄層的方法。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所述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把金屬制品表面清洗干凈,再進行毛刺和拋光處理;
(2)、對所述金屬制品進行除油處理;
(3)將除油處理后金屬制品進行雙面電暈處理,再將耐磨劑均勻涂抹在金屬表面;
(4)、在所述金屬制品的噴涂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溶液;
(5)、將噴涂在所述金屬制品噴涂面上的聚醚醚酮溶液進行去溶劑處理;
(6)、將經(jīng)溶劑處理后的所述金屬制品置于烘箱中,升溫至390-440℃,同時令所述金屬制品旋轉,保持所述金屬制品的旋轉狀態(tài)并恒溫9-13min,取出;
(7)取出后在冷卻器中進行冷卻處理。
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7)中冷卻處理中的冷卻條件:冷卻溫度是-10--30℃,冷卻時間為1-2h。
優(yōu)選地,所述在完成所述的步驟(3)之后、進行所述的步驟(4)之前,采用空氣壓力槍對所述金屬制品的噴涂面表面進行吹掃。
優(yōu)選地,所述的步驟(4)為采用水劑噴槍進行所述的噴涂。
優(yōu)選地,所述耐磨劑制備方法如下:
(1)、以重量百分比計,將55-65%的蛇紋石,8-15%的膨潤土,9-13%的滑石,2-10%的高嶺石和1-10%隱晶質石墨混合,形成礦物原料混合物,該混合物的粒徑低于90μm;
(2)、將占上述混合物重量3-9%的偏硅酸鈉溶于水中,形成偏硅酸鈉水溶液,按礦物原料混合物與偏硅酸鈉水溶液之比為1∶6-12的重量比,將礦物原料混合物與偏硅酸鈉水溶液混合,然后將形成的混合物進行研磨,直至形成其中固體物粒徑小于10μm的漿料;
(3)、將研磨后的漿料進行磁選,然后用海水作為浮選介質,加入磁選后的漿料進行浮選,脫水干燥浮選出的物料,獲得耐磨劑。
優(yōu)選地,所述研磨是用瓷質球磨機在80-90℃溫度下進行的,研磨時間為8h。
優(yōu)選地,所述將磁選后的漿料加入到海水中,充分攪拌后充氣,在浮選器中以50%高度取得上浮液,經(jīng)10μm氣浮選法篩選器過濾,由此進行浮選。
優(yōu)選地,所述過濾后得3-10μm混合液。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采用把金屬制品表面清洗干凈,再進行毛刺和拋光處理;對所述金屬制品進行除油處理;將除油處理后金屬制品進行雙面電暈處理,再將抗耐磨劑均勻涂抹在金屬表面,對金屬制品的表面進行上述處理,使金屬制品在處理過程中性能更加穩(wěn)定,表面處理更加順暢,容易將抗耐磨劑吸附在金屬制品的表面,工藝簡單可靠,利于后續(xù)噴涂聚醚醚酮的溶液。特別是在取出后在冷卻器中進行冷卻處理使金屬制品在噴涂聚醚醚酮的溶液中性能更加穩(wěn)定;
(2)本發(fā)明所獲得的聚醚醚酮噴涂層厚度很薄,經(jīng)過一次噴涂步驟的噴涂層厚度僅為25μm左右;
(3)通過多次噴涂可靈活控制所需的噴涂層厚度,獲得各種不同厚度的噴涂層,從而大大節(jié)省聚醚醚酮的原料消耗;
(4)通過噴涂聚醚醚酮,可降低金屬制品之間的摩擦和由于摩擦產(chǎn)生的噪音;
工藝過程簡便易控,對設備要求不高,實施成本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所述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把金屬制品表面清洗干凈,再進行毛刺和拋光處理;
(2)、對所述金屬制品進行除油處理;
(3)將除油處理后金屬制品進行雙面電暈處理,再將耐磨劑均勻涂抹在金屬表面;
(4)、在所述金屬制品的噴涂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溶液;
(5)、將噴涂在所述金屬制品噴涂面上的聚醚醚酮溶液進行去溶劑處理;
(6)、將經(jīng)溶劑處理后的所述金屬制品置于烘箱中,升溫至390-440℃,同時令所述金屬制品旋轉,保持所述金屬制品的旋轉狀態(tài)并恒溫9-13min,取出;
(7)取出后在冷卻器中進行冷卻處理。
所述步驟(7)中冷卻處理中的冷卻條件:冷卻溫度是-10--30℃,冷卻時間為1-2h。
所述在完成所述的步驟(3)之后、進行所述的步驟(4)之前,采用空氣壓力槍對所述金屬制品的噴涂面表面進行吹掃。
所述的步驟(4)為采用水劑噴槍進行所述的噴涂。
所述耐磨劑制備方法如下:
(1)、以重量百分比計,將65%的蛇紋石,8%的膨潤土,13%的滑石,2%的高嶺石和10%隱晶質石墨混合,形成礦物原料混合物,該混合物的粒徑低于90μm;
(2)、將占上述混合物重量9%的偏硅酸鈉溶于水中,形成偏硅酸鈉水溶液,按礦物原料混合物與偏硅酸鈉水溶液之比為1∶12的重量比,將礦物原料混合物與偏硅酸鈉水溶液混合,然后將形成的混合物進行研磨,直至形成其中固體物粒徑小于10μm的漿料;
(3)、將研磨后的漿料進行磁選,然后用海水作為浮選介質,加入磁選后的漿料進行浮選,脫水干燥浮選出的物料,獲得耐磨劑。
所述研磨是用瓷質球磨機在80-90℃溫度下進行的,研磨時間為8h。
所述將磁選后的漿料加入到海水中,充分攪拌后充氣,在浮選器中以50%高度取得上浮液,經(jīng)10μm氣浮選法篩選器過濾,由此進行浮選。
所述過濾后得3-10μm混合液。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所述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把金屬制品表面清洗干凈,再進行毛刺和拋光處理;
(2)、對所述金屬制品進行除油處理;
(3)將除油處理后金屬制品進行雙面電暈處理,再將耐磨劑均勻涂抹在金屬表面;
(4)、在所述金屬制品的噴涂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溶液;
(5)、將噴涂在所述金屬制品噴涂面上的聚醚醚酮溶液進行去溶劑處理;
(6)、將經(jīng)溶劑處理后的所述金屬制品置于烘箱中,升溫至390-440℃,同時令所述金屬制品旋轉,保持所述金屬制品的旋轉狀態(tài)并恒溫9-13min,取出;
(7)取出后在冷卻器中進行冷卻處理。
所述步驟(7)中冷卻處理中的冷卻條件:冷卻溫度是-10--30℃,冷卻時間為1-2h。
所述在完成所述的步驟(3)之后、進行所述的步驟(4)之前,采用空氣壓力槍對所述金屬制品的噴涂面表面進行吹掃。
所述的步驟(4)為采用水劑噴槍進行所述的噴涂。
所述耐磨劑制備方法如下:
(1)、以重量百分比計,將55%的蛇紋石,15%的膨潤土,9%的滑石,10%的高嶺石和1%隱晶質石墨混合,形成礦物原料混合物,該混合物的粒徑低于90μm;
(2)、將占上述混合物重量3-9%的偏硅酸鈉溶于水中,形成偏硅酸鈉水溶液,按礦物原料混合物與偏硅酸鈉水溶液之比為1∶6的重量比,將礦物原料混合物與偏硅酸鈉水溶液混合,然后將形成的混合物進行研磨,直至形成其中固體物粒徑小于10μm的漿料;
(3)、將研磨后的漿料進行磁選,然后用海水作為浮選介質,加入磁選后的漿料進行浮選,脫水干燥浮選出的物料,獲得耐磨劑。
所述研磨是用瓷質球磨機在80-90℃溫度下進行的,研磨時間為8h。
所述將磁選后的漿料加入到海水中,充分攪拌后充氣,在浮選器中以50%高度取得上浮液,經(jīng)10μm氣浮選法篩選器過濾,由此進行浮選。
所述過濾后得3-10μm混合液。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所述在金屬制品表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把金屬制品表面清洗干凈,再進行毛刺和拋光處理;
(2)、對所述金屬制品進行除油處理;
(3)將除油處理后金屬制品進行雙面電暈處理,再將耐磨劑均勻涂抹在金屬表面;
(4)、在所述金屬制品的噴涂面噴涂聚醚醚酮的溶液;
(5)、將噴涂在所述金屬制品噴涂面上的聚醚醚酮溶液進行去溶劑處理;
(6)、將經(jīng)溶劑處理后的所述金屬制品置于烘箱中,升溫至390-440℃,同時令所述金屬制品旋轉,保持所述金屬制品的旋轉狀態(tài)并恒溫9-13min,取出;
(7)取出后在冷卻器中進行冷卻處理。
所述步驟(7)中冷卻處理中的冷卻條件:冷卻溫度是-10--30℃,冷卻時間為1-2h。
所述在完成所述的步驟(3)之后、進行所述的步驟(4)之前,采用空氣壓力槍對所述金屬制品的噴涂面表面進行吹掃。
所述的步驟(4)為采用水劑噴槍進行所述的噴涂。
所述耐磨劑制備方法如下:
(1)、以重量百分比計,將59%的蛇紋石,9%的膨潤土,11%的滑石,5%的高嶺石和6%隱晶質石墨混合,形成礦物原料混合物,該混合物的粒徑低于90μm;
(2)、將占上述混合物重量7%的偏硅酸鈉溶于水中,形成偏硅酸鈉水溶液,按礦物原料混合物與偏硅酸鈉水溶液之比為1∶8的重量比,將礦物原料混合物與偏硅酸鈉水溶液混合,然后將形成的混合物進行研磨,直至形成其中固體物粒徑小于10μm的漿料;
(3)、將研磨后的漿料進行磁選,然后用海水作為浮選介質,加入磁選后的漿料進行浮選,脫水干燥浮選出的物料,獲得耐磨劑。
所述研磨是用瓷質球磨機在80-90℃溫度下進行的,研磨時間為8h。
所述將磁選后的漿料加入到海水中,充分攪拌后充氣,在浮選器中以50%高度取得上浮液,經(jīng)10μm氣浮選法篩選器過濾,由此進行浮選。
所述過濾后得3-10μm混合液。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nèi)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發(fā)明的實質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