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過濾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雨水過濾器由水平的流入部(6)和水平地布置的余水流出部(7)組成,其稍微彼此錯開。帶有縱向縫(10)的管(9)連接到流入口(6)處,其中,管(9)通入到余水流出部(7)中。在縱向縫(10)下方存在有以隧道形的半殼(14)的形式的粘附篩網(wǎng)(12),所述粘附篩網(wǎng)的側面壁(18a、18b)是所述篩網(wǎng)(12)的篩網(wǎng)面。在旁流經(jīng)的水通過粘附作用被朝內吸收,在那水通過縱向開口(13)到達池(20)中且從那里通過過濾水流出部(8)例如到水槽中。從側面壁流出的水由空心柱體(5)的底部收集且從那里同樣傳導至余水流出部(7)。
【專利說明】
雨水過濾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雨水過濾器,所述雨水過濾器帶有殼體,所述殼體設有水平延伸的側向的流入部、水平延伸的側向的余水流出部用于未經(jīng)過濾的水以及過濾水流出部用于經(jīng)過濾的水,其中,水平延伸的上部的水道連接到殼體中的流入部處,所述上部的水道引導至余水流出部,且所述殼體設有篩網(wǎng)用于過濾流入的水,所述篩網(wǎng)的篩網(wǎng)面沿著水平方向跟隨所述上部的水道。【背景技術】
[0002]這樣的雨水過濾器在DE 199 42 240 C2中說明。流入部和余水流出部關于雨水過濾器的安裝位置位于相同的高度上。其通過水平延伸的篩網(wǎng)管互相連接,所述篩網(wǎng)管形成上部的水道。篩網(wǎng)管在過濾水流出部上延伸。水通過流入部流入到篩網(wǎng)管的一個端部中,其中,一部分水受重力作用滲透通過篩網(wǎng)管的網(wǎng)眼且流動至過濾水流出部,而另一部分流過篩網(wǎng)管且到達至余水流出部。
[0003]因為流入部和余水流出部位于相同的高度上,所以殼體的高度相對低。因此殼體也能夠無問題地安裝到水槽的進入孔中。
[0004]然而這樣的布置具有的缺點是,尤其在水流量較低時被過濾出的殘渣保留在篩網(wǎng)管中,其逐漸地堵塞篩網(wǎng)管,從而篩網(wǎng)管須定期地清洗。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因此基于如下的任務,提出如下的雨水過濾器,其具有較低的結構高度且其盡管在流入部與余水流出部之間錯開較低但還是自清洗的。
[0006]為了解決該任務,本發(fā)明規(guī)定,余水流出部相對于流入部朝下放置,在上部的水道之下存在有水平延伸的下部的水道,所述下部的水道過渡到余水流出部中且篩網(wǎng)布置成使得從篩網(wǎng)的流入部側流出的、未經(jīng)過濾的水到達到下部的水流出部上且從那里到達到余水流出部中。
[0007]在這種類型的篩網(wǎng)中,沿著基本上豎直取向的篩網(wǎng)面發(fā)生豎直的流動,這防止了篩網(wǎng)殘渣在那沉積。相反,篩網(wǎng)殘渣通過重力的支持始終由篩網(wǎng)的流入側沖掉。
[0008]優(yōu)選地,篩網(wǎng)涉及粘附篩網(wǎng)。如下類型的雨水過濾器例如從DE 38 12136A1已知, 即在其中水在基本上豎直取向的篩網(wǎng)面處流出且在此基于粘附力被牽引通過篩網(wǎng)。篩網(wǎng)是如下的提及的粘附篩網(wǎng),其實施為管且豎直地布置在雨水過濾器的殼體中。流入的水豎直地進入所述管中且通過所述管在位于所述管之下的余水流出部中,所述余水流出部布置在雨水過濾器殼體的底部處。通過粘附篩網(wǎng)吸入的水到達到在所述管與所述殼體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的下部的端部處的收集空間中且在那通過側向的過濾水流出部傳遞至水槽。
[0009]為了獲得足夠的效率,所述篩網(wǎng)管需要一定的高度,從而在所述管的上部的端部處的流入部與在所述管的下部的端部處的過濾水流出部之間的間距相對大,這使得這種類型的雨水過濾器不合適于安置在水槽的進入孔中。
[0010]因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篩網(wǎng)的豎直的高度不會很大-在流入部與余水流出部之間的錯開應保持得小-所以需要篩網(wǎng)的一定的長度。這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xiàn),即上部的水道由溝槽形成,所述溝槽在其底部處具有縱向縫,其中,篩網(wǎng)位于縱向縫之下。
[0011]水因而從流入部通過上部的水道朝著過濾水流出部的方向流動,其中,水在其沿著上部的水道的路徑上通過縱向縫朝下流出且在那碰到篩網(wǎng)。水在那豎直地沿著篩網(wǎng)面行進且部分地被吸入通過篩網(wǎng),而未經(jīng)吸收的部分到達至下部的水流出部且從那里同樣到達到余水流出部中。
[0012]為了使水在縱向縫的長度上盡可能相同分布地流出到縱向縫中,規(guī)定了,所述溝槽的底部在所述縱向縫(10)的區(qū)域中的局部的彎曲的大小從流入部端部朝著余水流出部端部變小。
[0013]溝槽因此在流入部端部處比在余水流出部端部處扁平。因為水量在流入部端部處還較大且水位因此具有在溝槽底部上的一定的高度,所以水已經(jīng)通過其壓力朝著縱向縫的方向擠壓,從而底部區(qū)域相對于縱向縫的兩側面不需要大的橫向傾斜(朝著縱向縫的方向的傾斜)。但在余水流出部端部處水量已經(jīng)變得較小,但這通過增大的橫向斜度得到補償。
[0014]溝槽底部的形狀可以是橢圓、擺線或者優(yōu)選地回旋曲線,其中,直至余水流出部端部其參數(shù)變化成使得在那存在圓。
[0015]為了增大效率,使兩個篩網(wǎng)面可供使用。為此,所述篩網(wǎng)由帶有U形的橫截面的半殼組成,其中,所述半殼以其敞開的側朝下套放在下部的水流出部上且所述半殼的頂在所述縱向縫之下延伸。篩網(wǎng)面存在于所述半殼的兩個壁中。
[0016]通過縱向縫流動的水因此碰到所述半殼的頂且繼續(xù)流動至所述半殼的兩個側面、 沿著篩網(wǎng)面朝下。在此,最大部分的水基于粘附作用通過篩網(wǎng)到達半殼的內部中,其中,發(fā)生了過濾。
[0017]為了使經(jīng)過濾的水能夠到達過濾水流出部,在下部的水道中存在有在半殼的側面壁之間縱向開口,此外在水道之下存在有與過濾水流出部連接的池。
[0018]經(jīng)過濾的水因此通過縱向開口流到所述池中且從那里繼續(xù)流到過濾水流出部中。 所述池在此作用為針對如下的情況的緩沖部,即比能夠直接流出到過濾水流出部中多的經(jīng)過濾的水產(chǎn)生。
[0019]為了防止未經(jīng)過濾的水到達所述半殼之下,所述半殼在其端部處封閉。
[0020]在一具體的實施方案中,雨水過濾器的殼體具有兩個相對而置的端面壁,其中,流入部位于一個端面壁中且余水流出部位于另一個端面壁中。在端面壁之間延伸有朝兩個側敞開的空心柱體,其橫截面相同地過渡到余水流出部中。在空心柱體的上部的部分中存在有管,該管橫截面相同地連接到流入部處。因為所述管具有比空心柱體小的橫截面,所以在管的外壁與空心柱體的內壁之間形成鐮刀形空間。所述鐮刀形空間用于容納所述篩網(wǎng)。所述管因此形成上部的水道,而空心柱體形成下部的水流出部。
[0021]優(yōu)選地,端面壁通過半殼形的底部互相連接,所述底部形成用于容納經(jīng)過濾的水的池,其中,所述底部的縱向棱邊貼靠在空心柱體的外側面處,以便形成封閉的容納空間。
[0022]即使這種類型的篩網(wǎng)不易于堵塞,即使這樣不時地清洗也是必要的。因此本發(fā)明規(guī)定,空心柱體能夠松開地保持在端面壁處。所述空心柱體因此能夠為了清洗從殼體中取出。
[0023]此外規(guī)定,在一個端面壁的內側面處延伸有半拱,空心柱體的一個端部能夠從上方插入在該半拱中且在另一個端面壁的內側面處構造有凸緣或者凸肩用于橫截面相同地容納所述管。【附圖說明】
[0024]接下來應根據(jù)一實施例更詳細闡釋本發(fā)明。其中:圖1顯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雨水過濾器的外視圖;圖2顯示了通過根據(jù)圖1的雨水過濾器的縱剖面,其闡明了雨水過濾器的篩網(wǎng)的布置; 圖3顯示了篩網(wǎng)的透視的示圖;以及圖4顯示了示意性的示圖用于闡明用來輸送水至篩網(wǎng)的管的幾何結構?!揪唧w實施方式】
[0025]首先參考圖1。雨水過濾器由殼體1組成,殼體由兩個端面壁2、3和連接端面壁的半殼形的底部4組成。在底部4的上方存在有空心柱體5,其從一個端面?zhèn)让?延伸至另一個端面?zhèn)让媲宜龅撞?的縱向棱邊碰到所述空心柱體處。
[0026]在所述一個端面壁2處存在有以連接套管的形式的流入部6且在所述另一個端面壁3處存在有同樣以連接套管的形式的余水流出部7,其中,余水流出部在端面壁3的區(qū)域中的橫截面大于流入部6的直徑。
[0027]流入部6的和余水流出部7的軸線相對彼此錯開。余水流出部7稍微比流入部6低。
[0028]在所述底部的下側面處存在有過濾水流出部8。
[0029]所選擇的表示“上方”和“下方”涉及在圖1中所示的安裝位置點。這特征在于,流入部6和余水流出部7基本上水平地延伸,而過濾水流出部8豎直地朝下指向。
[0030]余水流出部7的連接套管獲得逐級的橫截面收縮部,其中,底部線保持在相同的高度上。這實現(xiàn)繼續(xù)引導的管與不同的橫截面連接。
[0031]從圖2的縱剖面中得出雨水過濾器的內部的結構。[〇〇32]在空心柱體5的內部存在有較小橫截面的管9,其以母線(Mantellinie)緊固在空心柱體5的上部的母線處。在所述管9的相對而置的下部的母線中存在有縱向縫10,其在所述管9的朝著余水流出部7指向的端部處邊緣敞開。
[0033]管9在流入部6的端部處突出超過空心柱體5且在那橫截面相同地插入在流入部6 中,從而所有通過流入部6流動至雨水過濾器的水到達到管9中。
[0034]因為管9比空心柱體5小且在一個母線處緊固在所述空心柱體處,所以在空心柱體 5的下部的區(qū)域中形成了鐮刀形空間11。此處,在空心柱體5的下部的母線中在縱向開口 13 上方存在有篩網(wǎng)12。[〇〇35]如從圖3中得出的那樣,篩網(wǎng)12由隧道形的半殼14組成,所述半殼由兩個層15、16 組合而成。這些層在半殼的頂區(qū)域處彼此貼靠且朝著半殼14的縱向棱邊具有相互間越來越大的間距。
[0036]在半殼14的頂上還存在有水不能透過的蓋17。外部的層15的側面壁18a、18b構造為篩網(wǎng)面。在每個篩網(wǎng)面的下部的邊緣處分別存在有以細長的條帶的形式的退板20a、20b, 所述退板以其下部的縱向棱邊連接在空心柱體的底部處。退板20、20a具有封閉的光滑的表面。這種表面對于朝著余水流出部的方向流出到空心柱體5的底部上的水不形成障礙,如這會是多孔的篩網(wǎng)面那樣。[〇〇37] 如已經(jīng)闡釋的那樣,水通過管9的縱向縫10行進到半殼14的頂上且在那至蓋17的兩個側面行進到相應的側面18a、18b上。因為所述側面基本上豎直地取向,所以大部分水通常會流出在這些側面處,而不是朝內到達到半殼14中。
[0038]此外,設置有內部的層16,其作用為粘附元件且使得在外部的層15處流動的水被牽引通過在側面壁18a、18b中的篩網(wǎng)面。作為基礎的粘附原理在DE 199 42 240 C2中更詳細說明。
[0039]最大部分的水因此通過作用為篩網(wǎng)面的側面18a、18b到達到半殼14的內部的區(qū)域中且能夠在那通過縱向縫13流到池19中,從那里水通過過濾水流出部8朝外例如到達到水槽中。
[0040]為了使待過濾的水不在篩網(wǎng)面旁經(jīng)過地到達到半殼14的內部的區(qū)域中,所述半殼在其端部處通過兩個帽19a、19b遮蓋。
[0041]為了能夠清洗雨水過濾器,能夠取出空心柱體5。為此,在帶有余水流出部7的端面壁3處存在有半圓形的拱22,在該拱的內側面處置入有密封部23。該拱22的直徑相應于空心柱體5的直徑,從而所述空心柱體能夠從上方置入到該拱22中。在另一側上,管9傾斜地軸向引入,其中,為了另外的支撐設置有凸肩或者凸緣24,其幾乎完全圍卡空心柱體5。
[0042]雨水過濾器如下地工作:通過流入部6到達到殼體1中的水完全流到管9中,其中, 水逐漸地通過在管9的底部處的縱向縫10流出。僅在很大水量的情況下縱向縫10不能夠容納水,從而一部分水通過管9直接流到余水流出部7中。管9因此作用為上部的水道。
[0043]通過縱向縫10到達到鐮刀形空間11中的水從上方行進到半殼的蓋17上且在那至兩個側面沿著篩網(wǎng)面行進且在此很大程度通過上面說明的粘附作用朝內被吸入到半殼14 中。在半殼14處流出的剩余的水保留在空心柱體5中且從那里同樣流到余水流出部7中,該空心柱體的底部因此作用作為下部的水道。[〇〇44] 經(jīng)過濾的水通過在空心柱體5的底部中的縱向縫13到達到池20中且從那里到達至過濾水流出部8。因為殼體1通常位于水槽的進入孔中,所以其從那里直接到達到水槽的收集空間中。
[0045]為了優(yōu)化水流出到縱向縫中,管9具有從流入部至余水流出部變化的橫截面形狀, 這在圖4中所示。該圖重疊放置地顯示了在流入部的區(qū)域中圍繞縱向縫10的底部延伸25以及在余水流出部的區(qū)域中圍繞縱向縫1 〇的底部延伸26。在余水流出部的區(qū)域中的底部的橫截面形狀相應于帶有半徑r的圓,而在流入部的區(qū)域中的底部遵循回旋曲線,其中,所述回旋曲線在縱向縫10處的彎曲的半徑R比r大且朝外變小。所述彎曲的半徑R對于每個更靠近于余水流出部的橫截面變小,直至該半徑相應于在余水流出部的區(qū)域中所述圓的半徑r。此夕卜,相應地限定回旋曲線的彎曲的變化的參數(shù)被連續(xù)地調整,以便實現(xiàn)到所述圓中的過渡。
[0046]為了支持到縱向縫10中的流出,尤其能夠在余水流出部之前的區(qū)域中在縱向縫10 的兩個邊緣處分別設置有朝下指向的凸地彎曲的唇27。[〇〇47] 參考標記清單 1殼體 2端面壁3端面壁 4底部 5空心柱體 6流入部 7余水流出部 8過濾水流出部 9管10縱向縫 11鐮刀形空間 12篩網(wǎng) 13縱向開口 14半殼 15外部的層 16內部的層 17蓋18a側面壁 18b側面壁 19a帽 19b帽 20a退板 20b退板 21池 22拱 23密封部 24凸緣 25底部延伸 26底部延伸 27唇。
【主權項】
1.雨水過濾器,帶有殼體(1),所述殼體設有水平延伸的側向的流入部(6)、用于未經(jīng)過 濾的水的水平延伸的側向的余水流出部(7)以及用于經(jīng)過濾的水的過濾水流出部(8),其 中,在所述殼體中水平延伸的上部的水道連接到所述流入部(6)處,所述上部的水道引導至 所述余水流出部(7),且所述殼體設有篩網(wǎng)(12)用于過濾流入的水,所述篩網(wǎng)的篩網(wǎng)面沿著 水平的方向跟隨所述上部的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水流出部(7)相對所述流入部(6)朝 下放置,在所述上部的水道之下存在有水平延伸的下部的水道,所述下部的水道過渡到所 述余水流出部(7)中,并且所述篩網(wǎng)(12)如下地布置,使得從所述篩網(wǎng)(12)的流入側流出 的、未經(jīng)過濾的水到達到下部的水流出部上且從那里到達到所述余水流出部(7)中。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wǎng)(12)是粘附篩網(wǎng)。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雨水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水道由溝槽形成, 所述溝槽在所述溝槽的底部處具有縱向縫(10),其中,所述篩網(wǎng)(12)位于所述縱向縫(10) 下方。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溝槽的底部在所述縱向縫(10) 的區(qū)域中的局部的彎曲的大小從流入部端部朝著余水流出部端部變小。5.根據(jù)權利要求2、3或者4所述的雨水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wǎng)(12)由帶有U形的 橫截面的半殼(14)形成,其中,所述半殼(14)以所述半殼的敞開的側朝下地套放在所述下 部的水道上且所述半殼(14)的頂在所述縱向縫(10)之下延伸。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的水道具有縱向開口 (13),所述縱向開口在所述半殼(14)的側面壁(18a、18b)之間延伸,其中,在所述下部的水 道之下存在有池(20 ),所述池與所述過濾水流出部(8)連接。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殼(14)在所述半殼的端部處 封閉。8.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雨水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具有兩個 相對而置的端面壁(2、3),其中,所述流入部(6)位于一個端面壁(2)中且所述余水流出部 (7)位于另一個端面壁(3)中,在所述端面壁(2、3)之間延伸有朝著兩個側面敞開的空心柱 體(5 ),所述空心柱體橫截面相同地過渡到所述余水流出部(7)中,在所述空心柱體(5)的上 部的部分中存在有管(9),所述管橫截面相同地連接到所述流入部(6)處,并且在所述管(9) 的外壁與所述空心柱體(5)的內壁之間的鐮刀形空間(11)中存在有所述篩網(wǎng)(12)。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壁(2、3)通過半殼形的底 部(4)互相連接,所述半殼形的底部形成所述池(20),其中,所述底部(4)的縱向棱邊相對而 置地貼靠在所述空心柱體(5)的外側面處。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雨水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體(5)能夠松開 地保持在所述端面壁(2、3)處。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雨水過濾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個端面壁(3)的內側面 處延伸有半拱(22),所述空心柱體(5)的一個端部能夠從上方插入在所述半拱中且在所述 另一個端面壁(2)的內側面處構造有凸緣(24)或者凸肩用于橫截面相同地容納所述管(9)。
【文檔編號】B01D29/33GK106029200SQ201580011113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9日
【發(fā)明人】A.鄧克, J.莫雷爾, A.約斯特, A.施魏策, F.W.珀施克
【申請人】懷斯股份公司 家庭技術系統(tǒng),過濾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