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電解制氫裝置的冷凝水回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電解制氫裝置的冷凝水回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由制氫裝置、氧氣緩沖罐、氫氣緩沖罐、氧氣純化設備、氫氣純化設備、氧側集液器、氫側集液器及循環(huán)泵構成,在所述制氫裝置的一端分別設置有氧氣出口、氧側引壓口及氧側冷凝水排放口;在所述制氫裝置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氫氣出口、氫側引壓口及氫側冷凝水排放口。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降低回收成本、提高回收效率、安全無污染的優(yōu)點,是一種具有較高創(chuàng)新性的水電解制氫裝置的冷凝水回收系統(tǒng)。
【專利說明】
一種水電解制氫裝置的冷凝水回收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水電解制氫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水電解制氫裝置的冷凝水回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水電解制氫裝置中的冷凝水是指氫氣在流動過程中夾帶水蒸氣經(jīng)過管道或者通過容器形成的液態(tài)水,就是冷凝水?!稓錃庹驹O計規(guī)范GB50177》中規(guī)定各類制氫系統(tǒng)中,設備及其管道內的冷凝水,均應經(jīng)各自的專用水封裝置或排水水封排至室外。
[0003 ]電解槽中的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會被分解為一份氫氣和I /2份氧氣,生成的氫氣、氧氣與電解液一起被送至附屬設備框架的氣液分離內進行分離,氫氣和氧氣分別經(jīng)過氫氣、氧氣冷卻器冷卻、捕滴器、氣水分離器除水,其中在氣水分離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冷凝水必須被排到相應的排水水封,即氧側冷凝水排放到氧側水封一端,氫側冷凝水被排放到氫側冷凝水一端,從而去除這一環(huán)節(jié)冷凝水的排污問題,然后在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下再外送。由此可以看出,一套水電解制氫系統(tǒng)必須包含至少兩臺水封,其中相應的配套部件,如冷凝水排污閥門、阻火器、連接管道、水封補水的管道等,如自動排污還需增加相應的電器模塊,如電器轉換器、PLC模擬量輸出點等,都會增加冷凝水的回收成本,而且工藝復雜,回收效率較低;另外,對于一些特殊行業(yè)(電解重水制氫),其排放的冷凝水還具有放射性,對人體具有一定的危害,如果將其直接排放到室外還將會造成對環(huán)境的污染以及對人身健康的威脅。
【發(fā)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科學合理、降低回收成本、提高回收效率、安全無污染的水電解制氫裝置的冷凝水回收系統(tǒng)。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0006]一種水電解制氫裝置的冷凝水回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由制氫裝置、氧氣緩沖罐、氫氣緩沖罐、氧氣純化設備、氫氣純化設備、氧側集液器、氫側集液器及循環(huán)栗構成,在所述制氫裝置的一端分別設置有氧氣出口、氧側引壓口及氧側冷凝水排放口,所述的氧氣出口通過管道與氧氣緩沖罐的頂部連接,氧氣緩沖罐的出氧口與氧氣純化設備連接,所述氧氣純化設備的底部、氧氣緩沖罐的底部以及氧側引壓口、氧側冷凝水排放口均通過安裝閥門的管道與氧側集液器的進口連接,在氧側集液器的出口處通過安裝閥門及循環(huán)栗的管道與制氫裝置連接;在所述制氫裝置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氫氣出口、氫側引壓口及氫側冷凝水排放口,所述的氫氣出口通過管道與氫氣緩沖罐的頂部連接,氫氣緩沖罐的出氫口與氫氣純化設備連接,所述氫氣純化設備的底部、氫氣緩沖罐的底部以及氫側引壓口、氫側冷凝水排放口均通過安裝閥門的管道與氫側集液器的進口連接,在氫側集液器的出口處通過安裝閥門及循環(huán)栗的管道與制氫裝置連接。
[0007]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為:
[0008]1.本水電解制氫裝置的冷凝水回收系統(tǒng),通過將傳統(tǒng)的由水封進行冷凝水回收的結構設計為利用冷凝水自身的重力及循環(huán)栗的吸力,在各側的集液器處進行收集后再輸送到制氫裝置中進行循環(huán)制氫的結構,該結構利用簡單的管道連接即可實現(xiàn),避免了安裝水封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問題,并且,冷凝水的循環(huán)使用一方面節(jié)約了資源,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放射性物質外排而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另外,氧側及氫側引壓口的設置,可利用制氫裝置內的壓力對各自集液器內的冷凝水起到向下吹拂的作用,使冷凝水的循環(huán)回收更加順暢。
[0009]2.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降低回收成本、提高回收效率、安全無污染的優(yōu)點,是一種具有較高創(chuàng)新性的水電解制氫裝置的冷凝水回收系統(tǒng)。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標記
[0012]1-氧氣純化設備、2-氧氣緩沖罐、3-氧側集液器、4-氧側引壓口、5-氧側冷凝水排放口、6_循環(huán)栗、7-制氫裝置、8-氫側引壓口、9-氫側冷凝水排放口、10-氫氣緩沖罐、11-氫氣純化設備、12-氫側集液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4]—種水電解制氫裝置的冷凝水回收系統(tǒng),其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由制氫裝置7、氧氣緩沖罐2、氫氣緩沖罐10、氧氣純化設備1、氫氣純化設備11、氧側集液器3、氫側集液器12及循環(huán)栗6構成,在所述制氫裝置的一端分別設置有氧氣出口、氧側引壓口4及氧側冷凝水排放口 5,所述的氧氣出口通過管道與氧氣緩沖罐的頂部連接,氧氣緩沖罐的出氧口與氧氣純化設備連接,所述氧氣純化設備的底部、氧氣緩沖罐的底部以及氧側引壓口、氧側冷凝水排放口均通過安裝閥門的管道與氧側集液器的進口連接,在氧側集液器的出口處通過安裝閥門及循環(huán)栗的管道與制氫裝置連接;在所述制氫裝置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氫氣出口、氫側引壓口 8及氫側冷凝水排放口 9,所述的氫氣出口通過管道與氫氣緩沖罐的頂部連接,氫氣緩沖罐的出氫口與氫氣純化設備連接,所述氫氣純化設備的底部、氫氣緩沖罐的底部以及氫側引壓口、氫側冷凝水排放口均通過安裝閥門的管道與氫側集液器的進口連接,在氫側集液器的出口處通過安裝閥門及循環(huán)栗的管道與制氫裝置連接。
[0015]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傳統(tǒng)的由水封進行冷凝水回收的結構設計為利用冷凝水自身的重力及循環(huán)栗的吸力,在各側的集液器處進行收集后再輸送到制氫裝置中進行循環(huán)制氫的結構,該結構利用簡單的管道連接即可實現(xiàn),避免了安裝水封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問題,并且,冷凝水的循環(huán)使用一方面節(jié)約了資源,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放射性物質外排而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另外,氧側及氫側引壓口的設置,可利用制氫裝置內的壓力對各自集液器內的冷凝水起到向下吹拂的作用,使冷凝水的循環(huán)回收更加順暢。
[0016]盡管為說明目的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和附圖,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及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各種替換、變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局限于實施例和附圖所公開的內容。
【主權項】
1.一種水電解制氫裝置的冷凝水回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由制氫裝置、氧氣緩沖罐、氫氣緩沖罐、氧氣純化設備、氫氣純化設備、氧側集液器、氫側集液器及循環(huán)栗構成,在所述制氫裝置的一端分別設置有氧氣出口、氧側引壓口及氧側冷凝水排放口,所述的氧氣出口通過管道與氧氣緩沖罐的頂部連接,氧氣緩沖罐的出氧口與氧氣純化設備連接,所述氧氣純化設備的底部、氧氣緩沖罐的底部以及氧側引壓口、氧側冷凝水排放口均通過安裝閥門的管道與氧側集液器的進口連接,在氧側集液器的出口處通過安裝閥門及循環(huán)栗的管道與制氫裝置連接;在所述制氫裝置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氫氣出口、氫側引壓口及氫側冷凝水排放口,所述的氫氣出口通過管道與氫氣緩沖罐的頂部連接,氫氣緩沖罐的出氫口與氫氣純化設備連接,所述氫氣純化設備的底部、氫氣緩沖罐的底部以及氫側引壓口、氫側冷凝水排放口均通過安裝閥門的管道與氫側集液器的進口連接,在氫側集液器的出口處通過安裝閥門及循環(huán)栗的管道與制氫裝置連接。
【文檔編號】C25B15/08GK205710938SQ201620631930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1日
【發(fā)明人】孟慶林
【申請人】天津市大陸制氫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