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機供電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
背景技術:
1、電鍍中進行滾鍍或掛鍍時,滾筒或掛具需轉(zhuǎn)動,通過一定工藝對產(chǎn)品進行電鍍。帶電機的滾筒架或飛巴提供滾筒滾動或掛具轉(zhuǎn)動動力時,需由固定在槽體上的導電座對電機提供穩(wěn)定的電流。通用做法是用兩根導電棒直接放在導電座上,通過導電棒傳導電流給電機供電。
2、然而,在滾筒或掛具轉(zhuǎn)動時,滾筒架或飛巴會有一定的振動,導致兩根導電棒直接放在導電座上的方式會產(chǎn)生斷路,不能提供穩(wěn)定的導電。且滾筒架或飛巴另有需要給產(chǎn)品供電的陰極導電座,在實際加工、安裝中,很難保證多個硬接觸的導電面同時提供良好的導電。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xiàn)有的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穩(wěn)定性不足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
2、一種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該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包括電鍍槽以及電機供電組件,電機供電組件設置于電鍍槽的頂部。
3、電機供電組件包括電機主體、兩導電棒、兩安裝座、兩導電柱以及兩彈性件;電機主體設置于電鍍槽的頂側;兩導電棒分別連接至電機主體輸入端的正極以及負極;兩安裝座分別與兩導電柱一一對應,并且,兩安裝座分別設置于電鍍槽的頂部的端面處;兩導電柱分別與兩安裝座一一對應,并且,每一導電柱通過一彈性件彈性連接至對應的安裝座;每一導電棒安裝至對應的安裝座,并且,導電棒抵接至對應導電柱背向彈性件的一端。
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兩安裝座均采用絕緣材料制成。
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安裝座包括第一安裝部,第一安裝部與對應的導電棒配合連接。
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安裝部設置有v型槽,v型槽設置于對應安裝部的頂側表面,并且,v型槽的槽底與對應導電棒的側表面對應配合。
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安裝座還包括第二安裝部,第二安裝部設置于第一安裝部的一側,第二安裝部與對應的導電柱配合連接。
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安裝部設置有第一收容槽以及第二收容槽;第一收容槽貫通設置于第二安裝部,第一收容槽與對應的導電柱配合;第二收容槽設置于第一收容槽槽壁,從而使得第二收容槽結合第一收容槽形成階梯狀槽體,第二收容槽與對應的彈性件配合。
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彈性件配合收容至對應底第二收容槽內(nèi);對應的導電柱貫穿設置于第一收容槽內(nèi),并且,導電柱的側表面與彈性件配合連接。
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導電柱包括抵接部以及連接部,抵接部以及連接部分別設置于導電柱的兩端,其中,抵接部的外徑大于連接部的外徑,抵接部的端部與對應的導電棒抵接。
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安裝部還設置有第三收容槽,第三收容槽設置于第二收容槽的槽壁,從而使得第三收容槽結合第二收容槽形成階梯狀槽體,第三收容槽與抵接部對應配合。
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彈性件套設于對應導電柱的連接部側表面,并且,彈性件一端抵接于第二收容槽的槽底,彈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抵接部朝向連接部的一端。
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導電柱還包括螺紋部,螺紋部相對抵接部設置于連接部的另一端,當導電柱與對應的第一收容槽配合連接時,螺紋部延伸至第一收容槽的外部。
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導電柱還設置有緊固螺母,緊固螺母與對應的螺紋部配合連接。
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抵接部朝向?qū)щ姲舻囊欢嗽O置為錐形結構,并且,抵接部的尖端與導電棒的側表面抵接。
16、上述的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將每一導電棒安裝至對應的安裝座,并且,導電棒抵接至對應導電柱背向彈性件的一端,從而,每一彈性件能夠?qū)膶щ姲襞c導電柱之間的振動進行吸收過濾。傳統(tǒng)的電機在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時,為了便于電機的安裝,電機輸入端正負兩級所連接的導電棒通常直接安裝于安裝座,并與對應的導電柱接觸連接,而在滾筒或掛具轉(zhuǎn)動時,會使得電機主體產(chǎn)生一定的振動,從而容易導致導電棒與導電柱之間發(fā)生跳動而短路,進而影響供電的穩(wěn)定性,對此,本實用新型的電鍍線供電機構在每一導電柱與安裝座之間增設彈性件,從而使得彈性件能夠吸收過濾對應導電棒與導電柱之間的振動,從而使得導電棒于導電柱能夠保持導通狀態(tài),以此大大提升對電機主體的供電穩(wěn)定性。
1.一種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電鍍槽以及電機供電組件,所述電機供電組件設置于所述電鍍槽的頂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安裝座包括第一安裝部,所述第一安裝部與對應的所述導電棒配合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部設置有v型槽,所述v型槽設置于對應所述安裝部的頂側表面,并且,所述v型槽的槽底與對應所述導電棒的側表面對應配合。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安裝座還包括第二安裝部,所述第二安裝部設置于所述第一安裝部的一側,所述第二安裝部與對應的所述導電柱配合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裝部設置有第一收容槽以及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貫通設置于所述第二安裝部,所述第一收容槽與對應的所述導電柱配合;所述第二收容槽設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槽壁,從而使得所述第二收容槽結合所述第一收容槽形成階梯狀槽體,所述第二收容槽與對應的所述彈性件配合。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彈性件配合收容至對應底所述第二收容槽內(nèi);對應的所述導電柱貫穿設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內(nèi),并且,所述導電柱的側表面與所述彈性件配合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導電柱包括抵接部以及連接部,所述抵接部以及所述連接部分別設置于所述導電柱的兩端,其中,所述抵接部的外徑大于所述連接部的外徑,所述抵接部的端部與對應的所述導電棒抵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裝部還設置有第三收容槽,所述第三收容槽設置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槽壁,從而使得所述第三收容槽結合所述第二收容槽形成階梯狀槽體,所述第三收容槽與所述抵接部對應配合。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彈性件套設于對應所述連接部側表面,并且,所述彈性件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槽底,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抵接部朝向所述連接部的一端。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鍍線電機供電機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導電柱還包括螺紋部,所述螺紋部相對所述抵接部設置于所述連接部的另一端,當所述導電柱與對應的所述第一收容槽配合連接時,所述螺紋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