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薄形計算機風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計算機部件設計與制造技術領域,具體的是一種超薄形計算機風 扇。
背景技術:
目前,計算機已成為人們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必備品,計算機內(nèi)一般都安裝有CPU、 硬盤、光驅(qū)等設備,每一個設備在工作時都會散發(fā)出熱量;因此,計算機中都安裝有散熱風扇,可以及時排出計算機內(nèi)部產(chǎn)生的熱量,計算機風扇在計算機的運行中取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計算機風扇出現(xiàn)問題,直接影響計算機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計算機元器件的損壞。隨著計算機小型化發(fā)展,特別是筆記本電腦越來越趨于薄形化,其它一些電腦終端也向超小超薄發(fā)展,為了應對這種發(fā)展趨勢,計算機風扇也必須向著薄形化發(fā)展?,F(xiàn)有的計算機風扇一般包含底座,定子,轉子、線圈,永磁體等,定子設置在底座上,轉子通過旋轉軸可以在定子里轉動,線圈垂直于底座的底面設置在定子上,永磁體為環(huán)狀,垂直于底座的底面設置在轉子上。中國專利“電腦風扇”(專利號=200920311588. 7)的附圖2清晰地表達了這種結構。由于線圈和永磁體的高度決定了風扇的轉動功率,因此不可能隨意降低線圈和永磁體的高度來實現(xiàn)風扇的薄形化。另外,一般計算機風扇中的印刷線路板為硬板,厚度大, 安裝在線圈與底座的底面之間,這也增加了風扇在厚度。綜上所述,現(xiàn)有計算機風扇存的不足是(1)線圈和永磁體垂直于底座底面設置方式,限制了計算機風扇的薄形化;(2)安裝在線圈與底座的底面之間的硬板印刷線路板,也增加了風扇的厚度。
實用新型內(nèi)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使用片形永磁體和扁平線圈,形成平行于計算機軸向方向的磁場,并將印刷線路板挪到了風扇葉片旋轉時形成的圓形區(qū)域之外,使計算機的厚度大大降低。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薄形計算機風扇,包括底座、定子、轉子、葉片、線圈、永磁體和印刷線路板, 所述定子設置在底座上,所述轉子通過旋轉軸設置在所述定子上,所述葉片設置在所述轉子上,所述印刷線路板設置在底座上,通過連接線分別與計算機主板和風扇線圈相連接,其特征是,所述線圈平行于底座底面設置在底座上,所述線圈至少為一個,所述永磁體為片形,平行于底座底面設置在所述定子上,所述永磁體的下表面形成至少一對異性磁極。進一步,所述線圈為六個,均布在所述旋轉軸周圍,所述永磁體為圓環(huán)形。進一步,所述永磁體設置在所述線圈子的正上方。進一步,所述底座的材料為導磁材料。進一步,所述印刷線路板為軟性印刷線路板,膠貼在所述底座的底面上。進一步,所述印刷線路板設置在所述葉片旋轉時所形成的圓形區(qū)域之外的底座上。本實用新型超薄形計算機風扇的有益效果是( 1)線圈和永磁體平行于底座底面設置方式,使計算機風扇的厚度大大降低,可以制造出超薄計算機風扇;(2)安裝在線圈與底座的底面之間的軟性印刷線路板也可以降低計算機風扇的厚度。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超薄形計算機風扇的剖面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將附圖1中的印刷線路板挪開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1.底座;2.定子; 3.轉子;4.葉片;5.線圈; 6.永磁體;7.印刷線路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超薄形計算機風扇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參見附圖1,一種超薄形計算機風扇,包括底座1、定子2、轉子3、葉片4、線圈5、永磁體6和印刷線路板7,定子2設置在底座1上,一般由一個軸承座和一個滑動承軸組成,轉子3通過旋轉軸設置在定子2上,旋轉軸可以在滑動軸承內(nèi)旋轉。印刷線路板7設置在底座1上,線圈5平行于底座1的底面設置在底座1上與底座1的底面膠貼在一起。所述線圈5至少設置有一個,并且靠近軸承座。永磁體6為片形扁平狀結構,扁平狀是風扇降低厚度的基礎。永磁體6平行于底座1的底面設置在轉子3上,永磁體6的下表面形成至少一對異性磁極。線圈5也呈扁平狀,永磁體6和線圈5都設置成扁平狀,可以減小計算機風扇的厚度,線圈5通電流后產(chǎn)生交變磁場,永磁體6下表面的異性磁極感應線圈5通電后產(chǎn)生的交變磁場不斷產(chǎn)生磁場力來推動轉子3轉動,從而帶動設置在轉子3上的葉片4轉動,將計算機內(nèi)部元件產(chǎn)生的熱量散發(fā)出去。葉片4的軸向高度也可以設置得比較小,加上扁平的線圈5和永磁體6,整個計算機風扇厚度大大降低。采用六個線圈5,呈梅花瓣形狀均勻設置在旋轉軸周圍。采用圓環(huán)形永磁體6,其下表面具有多對異性磁極。永磁體6設置在六個線圈5的正上方,通電后線圈5產(chǎn)生的交變磁場均勻分布在旋轉軸周圍的圓形區(qū)域內(nèi),交變磁場作用于永磁體6的多對異性磁極上, 帶動轉子3旋轉。由于交變磁場的均勻分布,永磁體6上產(chǎn)生的磁場力也相對均勻,風扇轉動平穩(wěn)。底座1采用導磁材料制作,可采用鐵或鐵鎳合金等,由于底座1的導磁材料性能, 在相同的電流下,線圈5的磁通要大得多,使永磁體6得到的磁場增大,提高了風扇的功率。印刷線路板7的厚度是影響計算機風扇整體厚度的一個因素,因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了軟性印刷線路板。軟性印刷線路板可自由彎曲、折疊、卷繞且散熱性能好,可在三維空間隨意移動及伸縮并可縮小體積,可實現(xiàn)印刷線路板的輕量化、小型化和薄型化。軟性印刷線路板膠貼在線圈5下方底座1的底面上,進一步降低了風扇的高度。[0028]參見附圖2,將印刷線路板7挪到葉片4旋轉時所形成的圓形區(qū)域之外的底座1的底面上,線圈5與印刷線路板7之間的連接點可以設置在印刷線路板7上,其連線沿著底座 1的底面與線圈5相連,這樣又可以降低計算機風扇的厚底,此外,印刷線路板7的移出也有利于印刷線路板7上的電子元器件的檢測與維修,這時,不用將計算機風扇的元件全部拆開,只需打開外殼就可以進行印刷線路板7及其電子元器件的檢測與維修。
本實用新型的計算機風扇的厚度可以達到1厘米甚至更低,適用于各種超薄形筆記本電腦以及其它電子產(chǎn)品。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超薄形計算機風扇,包括底座、定子、轉子、葉片、線圈、永磁體和印刷線路板,所述定子設置在底座上,所述轉子通過旋轉軸設置在所述定子上,所述葉片設置在所述轉子上,所述印刷線路板設置在底座上,通過連接線分別與計算機主板和風扇線圈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以平行于底座底面的方式設置在底座上,所述的線圈至少為一個,所述永磁體為片形結構,平行于底座底面設置在所述定子上,所述永磁體的下表面形成至少一對異性磁極。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形計算機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為六個,均布在所述旋轉軸周圍,所述永磁體為圓環(huán)形。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形計算機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體設置在所述線圈子的正上方。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超薄形計算機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線路板為軟性印刷線路板,膠貼在所述底座的底面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形計算機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線路板設置在所述葉片旋轉時所形成的圓形區(qū)域之外的底座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超薄形計算機風扇,包括底座、定子、轉子、葉片、線圈、永磁體和印刷線路板,定子設置在底座上,轉子通過旋轉軸設置在定子上,葉片設置在轉子上,印刷線路板設置在底座上,通過連接線分別與計算機主板和風扇線圈相連接,線圈平行于底座底面設置在底座上,線圈至少為一個,永磁體為片形,平行于底座底面設置在定子上,永磁體的下表面形成至少一對異性磁極。線圈和永磁體平行于底座底面方式設置,使得計算機風扇的厚度大大降低,可以制造出超薄計算機風扇。
文檔編號F04D25/08GK202065212SQ20112017191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26日
發(fā)明者賴國華 申請人:中達電子零組件(吳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