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直動式電動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過閥桿的往復運動進行閥門開閉的直動式閥門,特別涉及以電動機作為驅動裝置的直動式電動閥。
但是,在從前的活塞閥上,銅配管和電磁閥在施工和維護上花費成本大,而且增加閥門的話,處理從閥站到電磁閥的配管也很費事。另外,還存在電源停止時,由于空氣跑掉后活塞靠彈簧返回而有危險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這些現有的問題,以提供不用空氣壓力而靠電動機使閥桿作往復動作的直動式電動閥為課題的。
在該直動式電動閥中,以電動機作為驅動裝置的轉動體的往復轉動動作被凸輪機構部變換為上下往復動作,而該凸輪機構部的上下往復動作通過彈簧機構部被傳送到閥桿。
這樣,如閥桿向上移動,在閥體關閉第1閥口的同時,依靠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具有向上的勢能從而可以通過閥體保持第1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
另外,如閥桿向下移動,在閥體關閉第2閥口的同時,依靠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具有向下的勢能從而可以通過閥體保持第2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
此外,在彈簧機構部上,也可分別設置使閥桿具有向上勢能的彈簧和使閥桿具有向下勢能的彈簧,也可如后述的那樣使用一根彈簧既用于給予向上的勢能和又用于給予向下的勢能。
接下來,本發(fā)明的直動式電動閥具有如下方式(權利要求2),即使用上下進行往復轉動的偏心凸輪作為依靠電動機而往復轉動的轉動體,形成將該偏心凸輪的往復轉動動作變換成凸輪座板的上下往復動作的凸輪機構部,使上述凸輪在稍稍越過上死點的上端停止位置和稍稍越過下死點的下端停止位置停止。
此時其特征為,使用偏心凸輪作為構成凸輪機構部的轉動體,將偏心凸輪的往復轉動變換成凸輪座板的上下的往復動作。
為了通過閥體保持對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需要依靠彈簧機構使閥桿具有勢能,為此在偏心凸輪上作用逆向的反力。因此,如在閥體關閉閥口的狀態(tài)下使電動機停下,則需要限制偏心凸輪的逆向轉動。
這時,因為可以使偏心凸輪在稍稍越過上死點的上端停止位置和稍稍越過下死點的下端停止位置停止,所以可以限制偏心凸輪的逆向轉動,并因此使各個部件保持在各自的位置上從而通過閥體保持對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
接下來,上述的直動式電動閥具有如下方式(權利要求3)。即
形成彈簧機構部,將保持在上端彈簧座和下端彈簧座之間的一體的螺旋彈簧,在安裝在從凸輪機構部(或閥桿)延長的彈簧軸上的狀態(tài)下,收納在與閥桿(或凸輪機構部)連接的彈簧箱內;在利用上述凸輪機構部的向上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向上移動從而閥體關閉第1閥口的狀態(tài)下,通過依靠螺旋彈簧的勢能使下端彈簧座固定于彈簧軸上,同時使上端彈簧座與彈簧箱接觸,從而使閥桿具有向上的勢能,利用閥體保持第1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在利用上述凸輪機構部的向下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向下移動從而閥體關閉第2閥口的狀態(tài)下,通過依靠螺旋彈簧的勢能使上端彈簧座固定于彈簧軸上,同時使下端彈簧座與彈簧箱接觸,從而使閥桿具有向下的勢能,利用閥體保持第2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在閥桿依靠上述凸輪機構部并通過彈簧機構部進行移動從而閥體在第1閥口和第2閥口之間遷移的狀態(tài)下,通過依靠螺旋彈簧的勢能使上端彈簧座及下端彈簧座固定于彈簧軸上的同時,使上端彈簧座及下端彈簧座與彈簧箱接觸,從而使彈簧機構部一體化。
這種情況的特征為,在彈簧機構部內設置一體的螺旋彈簧。
由于通過閥體對第1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是依靠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具有勢能來進行的,所以以前在該彈簧機構部上需要使閥桿具有向上勢能的彈簧和使閥桿具有向下勢能的彈簧,但是這樣的話,不僅部件個數多,而且彈簧機構部的構造變得復雜。
因此,由于形成將螺旋彈簧保持在上端彈簧座和下端彈簧座之間并裝在彈簧盒內的彈簧機構部,由此可以使一體的螺旋彈簧得到上下兩方向的勢能,而可減少部件個數,簡化彈簧機構部的構造。
接下來,上述直動式電動閥具有如下方式(權利要求4),即使用左右往復轉動的圓筒體作為依靠電動機進行往復轉動的轉動體,形成借助于上下方向的螺旋狀凸輪槽和可滑動地嵌合在該凸輪槽內的引導銷從而將該圓筒體的往復轉動動作變換為圓筒體自身的上下往復動作的凸輪機構部,在上述螺旋狀凸輪槽內上下兩端稍微靠前一點的部分形成逆向的傾斜部。
此時其特征在于,使用圓筒體作為構成凸輪機構部的轉動體,通過螺旋狀凸輪槽和引導銷使圓筒體的往復轉動動作變換為圓筒體自身的上下往復動作。
為了通過閥體保持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需要依靠彈簧機構使閥桿具有勢能,為此在圓筒體上作用逆向的反力。因此,如在閥體關閉閥口的狀態(tài)下使電動機停止,則需要限制圓筒體的逆向轉動。
這時,因為在上述螺旋狀凸輪槽內從上下兩端的稍微靠前一點的部位設置逆向的傾斜部,所以可以限制圓筒體的逆向轉動并因此使各個部件保持在各自的位置上,從而通過閥體保持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
接下來,上述直動式電動閥具有如下方式(權利要求5),即形成彈簧機構部,將保持在上端彈簧座和下端彈簧座之間的一體的螺旋彈簧,在安裝在從閥桿(或圓筒體)延長的彈簧軸上的狀態(tài)下,收納在與圓筒體(或閥桿)連接的彈簧箱內;在利用上述圓筒體的向上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向上移動從而閥體關閉第1閥口的狀態(tài)下,通過依靠螺旋彈簧的勢能使下端彈簧座固定于圓筒體上,同時使上端彈簧座與閥桿接觸,從而使閥桿具有向上的勢能,利用閥體保持第1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在利用上述圓筒體的向下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向下移動從而閥體關閉第2閥口的狀態(tài)下,通過依靠螺旋彈簧的勢能使上端彈簧座固定于圓筒體上,同時使下端彈簧座與閥桿接觸,從而使閥桿具有向下的勢能,利用閥體保持第2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在閥桿依靠上述凸輪機構部并通過彈簧機構部進行移動從而閥體在第1閥口和第2閥口之間遷移的狀態(tài)下,通過依靠螺旋彈簧的勢能使上端彈簧座及下端彈簧座固定于圓筒體上的同時,使上端彈簧座及下端彈簧座與閥桿接觸,從而使彈簧機構部一體化。
此時其特征在于,在彈簧機構部內設置一體的螺旋彈簧。
即,構成將螺旋彈簧固定于上端彈簧座和下端彈簧座之間并被裝在彈簧箱內的彈簧機構部,并由此可以使一體的螺旋彈簧得到上下兩方向的勢能,從而可減少部件個數,簡化彈簧機構部的結構。
另外,本發(fā)明的直動式電動閥,具有如下的方式(權利要求6)將依靠電動機進行往復轉動的轉動體在往復端擋住,然后通過定時器使電動機停止。
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往復轉動的轉動體到了往復端后,將在往復端位置被擋住。而在電動機繼續(xù)運轉的狀態(tài)下,由于將持續(xù)加上過負荷,所以通過定時器使電動機停止因此,可以使電動機正確地停止在轉動體的往復端位置,防止電機驅動系統(tǒng)的損壞。
另外,本發(fā)明的直動式電動閥具有如下的方式(權利要求7)用位置傳感器檢測出依靠電動機進行往復轉動的轉動體的往復轉動位置,然后通過來自該位置傳感器的信號使電動機停止。
這時,轉動體到達上死點、下死點后,電動機根據來自位置傳感器的信號而停止,然后靠慣性力和彈簧的力而達到往復端,所以可以使轉動體正確地停止在往復端位置上,并能防止電機驅動系統(tǒng)的損壞。
另外,本發(fā)明的直動式電動閥具有如下的方式(權利要求8)將螺旋彈簧在壓縮狀態(tài)下安裝。
通常,彈簧的勢能是與將彈簧壓縮的行程成正比的,所以為了得到大的勢能需要大的行程,這樣就會使裝置變大。
因此,如果用上端彈簧座、下端彈簧座、彈簧軸(圓筒體)和彈簧箱(閥桿)將螺旋彈簧固定并在預壓縮的狀態(tài)下安裝,可用從壓縮狀態(tài)再附加一個短的行程使其壓縮而得到用閥體使閥口保持關閉狀態(tài)的勢能,因此可以通過將行程變短而使裝置更為緊湊還可以減少壓縮所需的能量。
另外,在上述的各個發(fā)明中,為了方便,將閥桿的方向定為上下方向說明了各個部件的動作方向,當然還可以使閥桿的動作方向為水平方向。在這種情況下,各部分的動作方向將變?yōu)榕c閥桿的動作方向相對應的方向。
圖2是該直動式電動閥的側面截面圖。
圖3是該直動式電動閥的動作說明圖。
圖4是作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直動式電動閥的側面截面圖。
圖5是作為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直動式電動閥的側面截面圖。
圖6是該直動式電動閥的動作說明圖。
圖7是表示凸輪機構部的螺旋狀凸輪槽的展開1是作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直動式電動閥的正面截面圖,圖2是該直動式電動閥的側面截面圖,圖3是該直動式電動閥的動作說明圖。
在圖中,1為閥本體,內部設置了主液路10和通過第1閥口10a與主液路10連通的第1液路11和通過第2閥口10b與主液路10連通的第2液路12。
這樣,伴隨著閥桿2的上下往復移動,閥體20在第1閥口10a和第2閥口10b之間上下往復移動,這時,使閥桿2向上移動而用閥體20關閉第1閥口10a的話,則主液路10與第2液路12連通,相反地使閥桿2向下移動而用閥體20關閉第2閥口10b的話,則主液路10與第1液路11連通,從而成為可切換液路的直動式電動閥。
上述閥桿2通過彈簧機構部3與凸輪機構部4相連接。
在該凸輪機構部4上,在電動機40的電機軸41上設置進行上下往復轉動的偏心凸輪(轉動體)42,該偏心凸輪42的偏心軸43通過滾子46可轉動地嵌合于在凸輪座板44上形成的橫長孔45內,從而使依靠電動機40而進行的偏心凸輪42的往復轉動動作變換成凸輪座板44的上下的往復動作。
另外,在凸輪座板44上設置限位塊47,該限位塊47使偏心凸輪42在稍稍越過上死點X1的上端停止位置X和稍稍越過下死點Y1的下端停止位置Y停止,該限位塊47由彈簧48彈性地支撐。
上述彈簧機構部3具備從凸輪座板44向下方延長的彈簧軸30,在該彈簧軸30上安裝了利用臺階31限制向上移動的上端彈簧座32、被螺母33限制了向下移動的下端彈簧座34和在兩彈簧座32、34之間以預壓縮狀態(tài)保持的一體的螺旋彈簧35,另外,形成將這些上端彈簧座32、下端彈簧座34和螺旋彈簧35收納在與閥桿2的上端相連接的彈簧箱36內的構造。
在這種情況下,也可采用將彈簧軸30從閥桿2的上端延長,將彈簧箱36與凸輪座板44相連接的構造。
這樣,如圖3(a)所示,在由設在凸輪機構部4上的凸輪座板44的向上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3使閥桿2向上移動而閥體20關閉第1閥口10a的狀態(tài)下,依靠螺旋彈簧35的勢能使下端彈簧座34固定于彈簧軸30的螺母33上的同時,通過使上端彈簧座32與彈簧箱36的上端停止部37配合使閥桿2具有向上的勢能,保持通過閥體20對第1閥口10a的關閉狀態(tài)。
而如圖3(b)所示,在由設置在凸輪機構部4上的凸輪座板44的向下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3使閥桿2向下移動而閥體20關閉第2閥口10b的狀態(tài)下,依靠螺旋彈簧35的勢能使上端彈簧座32固定于彈簧軸30的臺階31上的同時,通過使下端彈簧座34與彈簧箱36的下端停止部38配合使閥桿具有向下的勢能,而保持通過閥體對第2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
而如圖3(c)所示,而在閥桿2依靠凸輪機構部4并通過彈簧機構部3進行移動而閥體20在第1閥口10a和第2閥口10b之間遷移的狀態(tài)下,通過螺旋彈簧35具有的勢能使上端彈簧座32及下端彈簧座34固定于彈簧軸30的臺階31及螺母33上的同時,通過使上端彈簧座32及下端彈簧座34與彈簧箱36的上端停止部37及下端停止部38配合使彈簧機構部3一體化。
這樣,涉及本實施方式的直動式電動閥將以電動機40作為驅動裝置的偏心凸輪(轉動體)進行的往復轉動動作變換成依靠凸輪機構部4進行的上下往復動作,而該凸輪機構部4進行的上下往復動作通過彈簧機構部3被傳送到閥桿2。
因此,與使用氣缸作為閥桿2的驅動裝置的現有的空氣驅動式活塞閥不同,不需要空氣配管(通常為銅配管),而且無需花費為銅配管和電磁閥而進行的施工和維護的費用。
另外,由于偏心凸輪42在稍稍越過上死點X1的上端固定位置X和稍稍越過下死點Y1的下端固定位置Y被限位塊47停住,所以既限制了偏心凸輪42的逆向轉動又可使閥桿2繼續(xù)保持勢能,因此可以使各個部件保持在各自的位置上,從而保持通過閥體20對閥口10a、10b的關閉狀態(tài)。
因此,也可解除像從前的空氣驅動式的那樣在斷電時,由于空氣跑掉后活塞通過彈簧而返回的危險。
另外,由于構成了將螺旋彈簧35固定于上端彈簧座32和下端彈簧座34之間并裝在彈簧箱36內的彈簧機構部3,依靠一體的螺旋彈簧35可以得到上下兩方向的勢能,從而可以減少部件個數,簡化彈簧機構部3的構造。
另外,電動機40的控制是在往復端擋住,然后通過定時器使電動機停下,所以可使電動機40在偏心凸輪42的往復端位置上正確地停止,從而防止電機驅動系統(tǒng)的損壞。
此外,由于是用上端彈簧座32、下端彈簧座34、彈簧軸30和彈簧箱36將螺旋彈簧35固定并安裝成預壓縮狀態(tài),所以從壓縮狀態(tài)再附加一個短的行程使其壓縮即可得到用閥體20使閥口10a、10b保持關閉狀態(tài)的勢能,因此可以通過使行程變短而使裝置更為緊湊并減少壓縮所需的能量。
接下來,圖4是作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直動式電動閥的側面截面圖。
該直動式電動閥設置了依靠電動機50檢測往復轉動的偏心凸輪(轉動體)42的上死點X1及下死點Y1的位置傳感器51、52,用該位置傳感器51、52檢測出偏心凸輪42的往復端,然后通過來自該位置傳感器51、52的信號使電動機50停止。
因此,當偏心凸輪42到達上死點X1及下死點Y1的近旁時,電動50機通過來自位置傳感器51、52的信號而停止,然后靠慣性力和彈簧的力而達到往復端,由此可以使電動機50正確地停止在偏心凸輪42的往復端位置上,防止電機驅動系統(tǒng)的損壞。
而其他的構成及作用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
接下來,圖5是作為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直動式電動閥的正面截面圖,圖6是該直動式電動閥的動作說明圖,圖7是表示凸輪機構部的螺旋狀凸輪槽的展開圖。而閥本體1的構成與上述的第1實施方式相同,故省略說明。
在電動機60的電動機軸61上左右地往復轉動的圓筒體(轉動體)62借助于楔63而固定于轉動方向上的狀態(tài)下,該直動式電動閥的凸輪機構部6被安裝成可在上下方向移動,在與該圓筒體62形成為一體的彈簧箱77上形成上下方向的螺旋狀凸輪槽64的同時,突出設置于固定圓筒體65上的引導銷66可滑動地被嵌合在螺旋狀凸輪槽64內,通過螺旋狀凸輪槽64和引導銷66使依靠電動機60進行的圓筒體62的往復轉動動作變換為圓筒體62自身的上下往復動作。
另外,在上述螺旋狀凸輪槽64內,如圖7所示,從上下兩端的稍稍靠前的部分設置逆向的傾斜部64a、64b。而且,也可將螺旋狀凸輪槽64形成于固定圓筒體65上,而將引導銷66突出設置于圓筒體62上。
另外,與第2實施方式相同,電動機60的控制是將其擋住,然后通過定時器使其停下的,也可在傾斜部64a、64b的曲率改變點近旁通過位置傳感器檢測出后,通過來自該位置傳感器的信號使電動機60停止。
此外,彈簧機構部7在從閥桿2的上端延長的彈簧軸7a上安裝著被上端限位塊70限制了向上移動的上端彈簧座71、被下端限位塊72限制了向下移動的下端彈簧座73、和以預壓縮狀態(tài)固定在兩個彈簧座71、73之間的一體的螺旋彈簧74,另外,形成將這些上端彈簧座71、下端彈簧座73和螺旋彈簧74收納于與圓筒體62形成為一體的彈簧箱77內的結構。
此外,也可采用使彈簧軸7a從圓筒體62延長,將彈簧箱77與閥桿2相連接的結構。
這樣,如圖6(a)所示,在利用圓筒體62的向上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7使閥桿2向上移動從而閥體20關閉第1閥口10a的狀態(tài)下,依靠螺旋彈簧74的勢能使下端彈簧座73固定于彈簧箱77的下端停止部75上的同時,通過使上端彈簧座71與閥桿2的上端限位塊70接觸使閥桿2具有向上的勢能,保持通過閥體20對第1閥口10a的關閉狀態(tài)。
而如圖6(b)所示,在利用圓筒體62的向下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7使閥桿2向下移動而從閥體20關閉第2閥口10b的狀態(tài)下,依靠螺旋彈簧74的勢能使上端彈簧座71固定于彈簧箱77的上端停止部76上的同時,通過使下端彈簧座73與閥桿2的下端限位塊72接觸使閥桿2具有向下的勢能,而保持通過閥體20對第2閥口10b的關閉狀態(tài)。
而如圖6(c)所示,而在閥桿2依靠凸輪機構部6并通過彈簧機構部7進行移動從而閥體20在第1閥口10a和第2閥口10b之間遷移的狀態(tài)下,通過螺旋彈簧74具有的勢能使上端彈簧座71及下端彈簧座73固定于彈簧箱77的上端停止部76和下端停止部75上的同時,通過使上端彈簧座71及下端彈簧座73與閥桿2的上端限位塊70及下端限位塊72接觸使彈簧機構部7一體化。
這樣,涉及本實施方式的直動式電動閥將以電動機作為驅動裝置的圓筒體62進行的往復轉動動作依靠凸輪機構部6變換成上下往復動作,而該凸輪機構部6進行的上下往復動作通過彈簧機構部7被傳送到閥桿上。
另外,由于在上述螺旋狀凸輪槽64的上下兩端的稍稍靠前的部分設置了逆向的傾斜部64a、64b,所以在限制了圓筒體62的逆向轉動的同時,又可使閥桿2繼續(xù)保持勢能,并因此可以使各個部件保持在各自的位置上,從而保持通過閥體20對閥口10a、10b的關閉狀態(tài)。
此外,其他的構成與上述實施方式1相同。
在產業(yè)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以上說明的那樣,作為本發(fā)明的直動式電動閥(權利要求1)由于將電動機作為驅動裝置,并具備了凸輪機構部和彈簧機構部,所以與現有的空氣驅動式活塞閥不同,不需要空氣配管(通常為銅配管),而且無需花費為銅配管和電磁閥而進行的施工和維護的費用。
另外,因為偏心凸輪在稍稍越過上死點的上端停止位置和稍稍越過下死點的下端停止位置被限位塊停止(權利要求2),所以可以限制偏心凸輪的逆向轉動并使閥桿繼續(xù)保持勢能,因此使各個部件保持在各自的位置上從而保持通過閥體對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
因此,也可解除如現有的空氣驅動式那樣、在停電時因空氣跑掉活塞通過彈簧而返回的危險。
另外,由于構成了將螺旋彈簧保持在上端彈簧座和下端彈簧座之間的彈簧機構部(權利要求3、5),靠一體的螺旋彈簧得到上下兩方向的勢能,而可減少部件個數,簡化彈簧機構部的結構。
因為在上述螺旋狀凸輪槽的上下兩端的稍微靠前一點的部分形成了逆向的傾斜部(權利要求4),所以可以限制圓筒凸輪的逆向轉動并使閥桿繼續(xù)保持勢能,因此使各個部件保持在各自的位置上從而保持通過閥體對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
另外,因為將通過電動機進行往復轉動的轉動體在往復端擋住,然后通過定時器使電動機停止(權利要求6),所以可以防止在電動機上持續(xù)加上過載負荷,可防止電機驅動系統(tǒng)的損壞。
另外,由于設置了檢測出通過電動機進行往復轉動的轉動體的往復位置的位置傳感器(權利要求7),使用電動機,可使使轉動體正確地停止在往復端位置上,防止電機驅動系統(tǒng)的損壞。
另外,由于將螺旋彈簧在預壓縮狀態(tài)下安裝(權利要求8),可用從壓縮狀態(tài)再附加一個短的行程使其壓縮而得到用閥體使閥口保持關閉狀態(tài)的勢能,從而能夠因使行程變短而使裝置更為緊湊還可以減少壓縮所需的能量。
權利要求
1.一種直動式電動閥,隨著閥桿的上下往復運動,閥體在第1閥口與第2閥口之間往復移動,在依靠閥體而使第1閥口閉鎖的狀態(tài)下連通第2液路,而在依靠閥體使第2閥口閉鎖的狀態(tài)下連通第1液路,其特征在于,具備凸輪機構部,將通過電動機而進行往復轉動的轉動體的往復轉動動作變換成上下往復動作;和彈簧機構部,設置于該凸輪機構部與閥桿之間,在由所述凸輪機構部的向上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向上移動從而閥體關閉第1閥口的同時,依靠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具有向上的勢能從而通過閥體保持第1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在由所述凸輪機構部的向下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向下移動從而閥體關閉第2閥口的同時,依靠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具有向下的勢能從而通過閥體保持第2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動式電動閥,其特征在于,使用上下進行往復轉動的偏心凸輪作為依靠電動機而往復轉動的轉動體,形成將該偏心凸輪的往復轉動動作變換成凸輪座板的上下往復動作的凸輪機構部,使所述偏心凸輪在稍稍越過上死點的上端停止位置和稍稍越過下死點的下端停止位置停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動式電動閥,其特征在于,形成彈簧機構部,將保持在上端彈簧座和下端彈簧座之間的一體的螺旋彈簧,在安裝在從凸輪機構部(或閥桿)延長的彈簧軸上的狀態(tài)下,收納在與閥桿(或凸輪機構部)連接的彈簧箱內;在利用所述凸輪機構部的向上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向上移動從而閥體關閉第1閥口的狀態(tài)下,通過依靠螺旋彈簧的勢能使下端彈簧座固定于彈簧軸上,同時使上端彈簧座與彈簧箱接觸,從而使閥桿具有向上的勢能,利用閥體保持第1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在利用所述凸輪機構部的向下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向下移動從而閥體關閉第2閥口的狀態(tài)下,通過依靠螺旋彈簧的勢能使上端彈簧座固定于彈簧軸上,同時使下端彈簧座與彈簧箱接觸,從而使閥桿具有向下的勢能,利用閥體保持第2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在閥桿依靠所述凸輪機構部并通過彈簧機構部進行移動從而閥體在第1閥口和第2閥口之間遷移的狀態(tài)下,通過依靠螺旋彈簧的勢能使上端彈簧座及下端彈簧座固定于彈簧軸上的同時,使上端彈簧座及下端彈簧座與彈簧箱接觸,從而使彈簧機構部一體化。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動式電動閥,其特征在于,使用左右往復轉動的圓筒體作為依靠電動機進行往復轉動的轉動體,形成借助于上下方向的螺旋狀凸輪槽和可滑動地嵌合在該凸輪槽內的引導銷從而將該圓筒體的往復轉動動作變換為圓筒體自身的上下往復動作的凸輪機構部,在所述螺旋狀凸輪槽內上下兩端稍微靠前一點的部分形成逆向的傾斜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直動式電動閥,其特征在于,形成彈簧機構部,將保持在上端彈簧座和下端彈簧座之間的一體的螺旋彈簧,在安裝在從閥桿(或圓筒體)延長的彈簧軸上的狀態(tài)下,收納在與圓筒體(或閥桿)連接的彈簧箱內;在利用所述圓筒體的向上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向上移動從而閥體關閉第1閥口的狀態(tài)下,通過依靠螺旋彈簧的勢能使下端彈簧座固定于圓筒體上,同時使上端彈簧座與閥桿接觸,從而使閥桿具有向上的勢能,利用閥體保持第1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在利用所述圓筒體的向下移動并通過彈簧機構部使閥桿向下移動從而閥體關閉第2閥口的狀態(tài)下,通過依靠螺旋彈簧的勢能使上端彈簧座固定于圓筒體上,同時使下端彈簧座與閥桿接觸,從而使閥桿具有向下的勢能,利用閥體保持第2閥口的關閉狀態(tài);在閥桿依靠所述凸輪機構部并通過彈簧機構部進行移動從而閥體在第1閥口和第2閥口之間遷移的狀態(tài)下,通過依靠螺旋彈簧的勢能使上端彈簧座及下端彈簧座固定于圓筒體上的同時,使上端彈簧座及下端彈簧座與閥桿接觸,從而使彈簧機構部一體化。
6.如權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直動式電動閥,其特征在于,將通過電動機進行往復轉動的轉動體在往復端擋住,然后通過定時器使電動機停止。
7.如權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直動式電動閥,其特征在于,用位置傳感器檢測出依靠電動機進行往復轉動的轉動體的往復轉動位置,然后通過來自該位置傳感器的信號使電動機停止。
8.如權利要求1~7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直動式電動閥,其特征在于,將螺旋彈簧在壓縮狀態(tài)下安裝。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不用空氣壓力而通過電動機使閥桿作往復運動的直動式電動閥,該直動式電動閥伴隨著閥桿(2)的上下往復運動切換第1液路(11)與第2液路(12)。形成凸輪機構部(4),將通過電動機(40)而進行往復轉動的偏心凸輪(42)的往復轉動動作變換成上下往復動作;使凸輪在稍稍越過上死點(X1)的上端固定位置(X)和稍稍越過下死點(Y1)的下端固定位置(Y)處停止。將以預壓縮狀態(tài)保持在上端彈簧座(32)和下端彈簧座(34)之間的一體的螺旋彈簧(35)在安裝在從凸輪機構部延長的彈簧軸(30)上的狀態(tài)下,收納在與閥桿連接的彈簧箱(36)內。
文檔編號F16K31/524GK1461392SQ01816014
公開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9月22日
發(fā)明者市丸寬展 申請人:株式會社市丸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