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溫平面動密封結構用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溫平面動密封結構用密封圈,用于泡塑板材機的高溫 平面動密封結構中。
背景技術:
參見圖1、圖2和圖3,現(xiàn)有技術的全自動板材機部分設備生產的泡沫板材尺 寸達到8. 2mX 1.4mXl.ini。在生產時前模板須作開口、關閉等動作。前模板與上模 板、下模板、左端板、右端板間必須有良好的密封,以防止蒸汽泄漏。由于密封面積大 (8. 3mXl. 5m=12. 45m2)、模腔內壓力高(蒸汽加熱時模腔壓力可達到0. 3MPa),此密封結構 是將雙道的硅膠材質的0型圈擠壓變形密封來限制蒸汽的溢出。由于0型圈沒有補償功能, 使得密封效果不理想。實際生產過程中,總會有一些蒸汽泄漏出來。造成蒸汽浪費、影響模 腔內泡沫定型加熱不良以及對車間工作的操作工人造成燙傷隱患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 種結構設計合理、密封性好的高溫平面動密封裝置用密封圈。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溫平面動密封結構用 密封圈,包括環(huán)形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密封圈上開有與密封圈同軸的環(huán)形的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缺口將密封圈分成橫截面為三角形的唇形部分和橫截面為L 形的支撐部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缺口位于密封圈的內圈面上。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和效果1、結構設計合理;2、解決了 泡塑板材機中模具模腔內加蒸汽時蒸汽向外泄漏,造成蒸汽浪費、影響模腔內泡沫定型加 熱不良以及對車間工作的操作工人造成燙傷隱患的問題。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的0型密封圈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采用現(xiàn)有技術0型密封圈的高溫平面動密封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部分的放大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溫平面動密封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B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5]實施例參見圖4、圖5和圖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環(huán)形的密封圈1。在密封圈 1上開有缺口 2,缺口 2沿著密封圈的圓周方向延伸并環(huán)合,使得缺口 2形成了環(huán)形結構。缺 口 2位于密封圈1的內圈面上。缺口 2和密封圈1同軸,該軸為中心軸。缺口 2將密封圈 分成橫截面為三角形的唇形部分3和橫截面為L形的支撐部分5。泡塑板材機的高溫平面動密封結構由兩個密封面組成,兩個密封面需要經過刨 削、銑削加工,保證足夠的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兩密封面是一個尺寸為8. 3mXl. 5m的矩 形平面,一個密封面固定不動,另一個密封面可以往復移動,達到兩密封面打開和密封的目 的。兩個密封槽分別用來放置密封圈1與現(xiàn)有技術的0型密封圈4,密封槽銑在固定的密封 面一端。工作時由兩道密封組合而成。0型密封圈4在內側,密封圈1在外側。兩平面重合 時,兩種密封圈均被壓縮。當蒸汽室壓力低時主要由0型密封圈4作用。當蒸汽室壓力升 高時,密封圈1的唇形部分3慢慢張開,密封圈1與密封面貼合的更合適,壓力越高貼合約 緊,所以蒸汽室壓力高時主要由密封圈1起密封作用。實際生產中,由于兩種密封圈每根總周長達到19. 6米。密封圈1連接處必須采用 耐高溫膠水粘接。粘接時要求切口角度在30°左右。另外由于密封圈工作環(huán)境為蒸汽高溫 環(huán)境,溫度最高時可達160°C,所以兩種密封圈需選擇耐溫不小于180°C的材料,一般采用 耐溫不低于180°C硅膠,使用后效果理想。
權利要求一種高溫平面動密封結構用密封圈,包括環(huán)形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密封圈上開有與密封圈同軸的環(huán)形的缺口。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平面動密封結構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將 密封圈分成橫截面為三角形的唇形部分和橫截面為L形的支撐部分。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溫平面動密封結構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位 于密封圈的內圈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溫平面動密封結構用密封圈,用于泡塑板材機的高溫平面動密封結構中。本實用新型包括環(huán)形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密封圈上開有與密封圈同軸的環(huán)形的缺口。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解決了泡塑板材機中模具模腔內加蒸汽時蒸汽向外泄漏,造成蒸汽浪費、影響模腔內泡沫定型加熱不良以及對車間工作的操作工人造成燙傷隱患的問題。
文檔編號F16J15/16GK201687938SQ20102029762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19日
發(fā)明者蔣軍強, 陳琪弘 申請人:浙江卓越金城塑機有限公司